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改寫作文

關於改寫古詩作文(通用35篇)

欄目: 改寫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7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改寫古詩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改寫古詩作文(通用35篇)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夏天,楊萬里路過安仁縣,偶爾看到了有兩個孩子坐在一隻小漁船上曬太陽。

在不知不覺中,船停了,這時楊萬里可清楚了,其中有一個小孩子穿着小紅衫,另外一個小孩穿着短袖短褲。他們的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

只見其中一位孩子從船中拿出了一把傘,楊萬里心想:咦,他們這是想幹什麼?現在又沒下雨,他們為什麼要撐傘呢?這真是太奇怪了,楊萬里情不自禁地上前問了問:你們這是幹什麼?現在又沒有雨,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哈哈哈,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們現在沒力氣搖船槳了,就用傘來借風力使船前進,嘻嘻。”小孩笑着説。

楊萬里望着他們的背影笑了,心裏不禁感歎:這兩個小孩真聰明!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裏,詩人來到湖邊,詩人賀知章看到湖邊有草地、花蝴蝶,而一棵高高的柳樹更是吸引他。那柳樹細細長長,像玉片一樣,那柳絲長長的,像綠絲帶一樣。詩人看到這樣的美景,説:“這大小一至,粗細一至的葉子到底是誰剪出來的呢?”詩人想了很久,突然,一陣春風吹來,詩人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像剪刀一樣的春風剪出來的。

《春日》

春天的一個好日子裏,詩人朱熹來到泗水邊觀賞美景。

詩人看到泗水邊非常美,一時之間,煥然一新的美景都躍入詩人的眼簾。詩人不禁想:人們很容易認識春風的面貌,但是,真正要認識春風,要等到萬紫千紅的春天到來後才知道。於是,詩人隨口吟出: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這一天我寫了一首詩,突然想起了一個隱居在山林裏的老朋友,於是準備去拜訪他。

那天我正好沒有什麼事做,就來到了他隱居的山裏,我環視了一下四周,只見一棵棵松樹蒼翠挺拔,一叢叢鮮花爭奇鬥豔,一道道瀑布蔚為壯觀,一朵朵白雲環繞羣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覺我來到了人間仙境。我走在曲徑通幽的山路上,發現竟然有幾隻野兔在吃草,遠處隱隱約約有一隻小鹿在吃樹葉,不時的到處看看,我不禁羨慕起好友住在這詩情畫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門口,發現有一位5-6歲童子在和一隻小花狗玩遊戲,我慢慢走過去,怕驚擾了他,輕輕的問:“小朋友,你師傅在家嗎?”男童抬起頭,停頓了一下告訴我師傅不在家,進山採藥去了。這時他旁邊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來,好像在怪我打擾了它平靜地生活。我接着問童子知道師傅去哪裏採藥嗎?童子説:“師傅就在這座山裏採藥,但是山裏雲霧瀰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只能在那裏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沒有回來,我只好回家了。

回來之後我有感而發,作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着小村莊。溪的兩邊,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的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裏倒映着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樹呀!柏樹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房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

屋裏,滿頭銀髮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藉着酒意説着悄悄話。老爺爺笑着對老奶奶説:“你喲,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一聽,可樂了,説:“你也一樣啊!”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在溪邊的田地裏鋤草。望着田裏的未成熟的豆子,甩了把汗,高興地説:“今年一定是個大豐收。”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着雞籠呢!他一邊編織一邊想:等到雞籠編好後,小雞們便可以住進來了。!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自言自語地念叨着:“人間的佳餚,我給爹孃和哥哥們帶個去!”

太陽已經偏西,路過此地的辛棄疾看到了這樣一幅景美人樂的畫,揮筆寫下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媪?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原詩):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改寫):

在一個春天的早晨,天不知不覺的亮了。我起了牀,在院子裏散步。春天到了,萬物復甦了。院子裏的花都開了,粉紅色的桃花開滿了枝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一片的紅雲,美麗極了!一隻小鳥落在了枝頭上,嘰嘰喳喳地叫着,彷彿在告訴大家:“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在院子裏,到處都能聽見鳥叫,這鳥叫預示着春天來了。

到了晚上,雷“轟隆隆”在響着,雷公公正敲着大鼓,為春姑娘奏樂,春雨姑娘隨着風,跳起了舞蹈,一滴滴水落了下來,掉在屋檐上,“滴答滴答”的聲音好聽極了。風雨聲在夜裏不停地響着。我心想:在院子裏的花,不知道又會給吹落了多少呢?

第二天,我來到了院子裏,看見那些鮮豔的花朵,都被無情的風雨打落在地上,一片片花瓣兒散落了,我看着這些花瓣兒,好似一場花瓣雨,不禁心裏有一絲絲悲傷……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賀知章是一位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家喻户曉。從小他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裏,他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便離開故鄉,來到京城尋找自己的新生活,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越來越想念自己的家鄉了。

有一天賀知章正坐在井邊休息,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家鄉口音雖然沒有改變,但是,兩鬢已經花白了,賀知章看到了井中的自己,已經老了於是就辭官回村了,一路上他日夜兼程,就是盼望早點回到故鄉,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他終於來到了故鄉,他在家鄉的小路上溜達,邊看看家鄉有沒有變化,家鄉的美景依舊。遠處一排排高山高聳入雲,山下的青草碧綠碧綠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一排排房屋乾乾淨淨,整整潔潔。

這時他看見幾個孩子正在村口玩遊戲,賀知章走過去,小孩看見了一個陌生人很奇怪,就笑着問:“您是從哪來的呀?”賀知章有點傷感,心想:看來我真老了,連自己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賀知章回到家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這首詩一直流傳着,直到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一天早晨,9歲的小牛娃一起牀,臉都沒顧得上洗,頭也沒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頭天晚上準備好的釣魚工具,向河邊飛快地跑去。小牛娃高興地來到了河邊一看,河水很深、很綠,上面還有美麗的荷花呢!小牛娃側着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邊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個小腦袋。

小牛娃在魚釣上裝好魚餌,把魚釣向河裏一甩,只見魚釣“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魚漂靜靜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轉睛地盯着魚漂。可是魚漂一動不動。小牛娃把魚釣提起來,又放了一些魚餌,再甩出去。過了一會兒,魚漂還是一動不動,於是他又提起魚竿,在魚釣上又放了一些魚餌,再把魚釣甩出去,靜靜地等啊等。不一會,只見魚漂在水面上動了一下,他全神貫注地盯着魚漂。正在這時,一位過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張大人家怎麼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搖了搖手,意思是説:別大聲説話,我正在釣魚。

這時,小牛娃把魚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條大鯉魚被釣了上來。他把魚放到魚簍裏,收拾好魚具,高高興興地向那個問路人走去,一邊走,一邊説:“是去張大人家嗎?我知道,跟我走吧。”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春天,在美麗的湖邊,那株株柳樹亭亭玉立,纖細的嫩葉泛着點點綠光,遠遠望去,就像一樹綠色的寶石,還像一個個小眼睛,注視着周圍的一切。

柳枝也不遜色,低眉順眼。纏纏綿綿,似風姿綽約美人,擺動長長的秀髮。

空中幾隻燕子在空中劃出美麗的弧線,呢喃着,好象在美麗的春光中翩翩起舞。

湖邊,人們都在自由自在地春遊踏青,或三兩搭伴,或幾人同行,不易樂乎,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賀知章。他身材偏瘦,皮膚白皙,戴着斗笠,揹着行囊,步履輕快。他看見了絲絲柳條,他想是誰剪出來的?

哦~!原來是二月春風裁剪出來的,二月的春風像一把神奇的剪刀,把柳葉剪的那麼美麗啊~祖國的春天多麼的歡暢~~!!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在唐朝時代,有一位詩人,他的名字叫李白,人們都稱他為“詩仙。”因為李白有一個習慣,飲酒之後李白就會作很多很多的好詩,他寫的詩是名不虛傳,詩寫得非常好,寫得非常美,所以人們都稱李白為“詩仙”有一天,李白收到了他最好的朋友汪倫寄來的書信,上面寫着:“我的好朋友李白,好久不見了。我非常想念你,希望你能到我的家鄉來住些日子,因為我的家鄉非常的美麗,村口外面是一棵棵直着身子的桃花樹,桃花樹已經開花了,桃樹上長滿了桃花,微風輕輕一吹,桃花就掉在了地上,鋪滿了大地。李白我的朋友希望你們來到我的家鄉。”李白看完書信後,非常感動。

於是李白收拾好行囊,上了小舟。來到了汪倫的家鄉,汪倫的家鄉非常美麗,桃樹結滿了桃花,有的桃花掉在了地上,遠處還有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青山,青山下面是碧綠的小草,一座座房子整齊地排着。李白看了看説:“汪倫的家鄉真美麗啊!”李白看見汪倫早在村口迎接他呢!李白下了小舟,他和汪倫一起走進了村口,每天坐在一起飲酒、作美詩,每天傍晚和早上都會享受外面的風景,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四天……的過去了。

李白看了看日曆,李白突然想起家裏還有很多的事要做,所以李白跟汪倫説了一聲,可是汪倫不想讓他走,就説:“再呆幾天吧!再呆幾天吧。”李白沒有辦法,只好再待幾日,轉眼好幾天天又要過去了,李白想:不能在這裏了。家裏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呢!這一天,李白看見他睡很香,就悄悄的離開了,李白上了小舟,正要往家裏游去,突然聽到聲音,這個聲音是腳踏地唱歌的聲音,李白回頭一看,原來是汪倫正在村口送他走呢!李白揮了揮手,向汪倫再見。李白回到家,寫了一首是: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把這首是寄給了汪倫。從此這首詩流傳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裏,住着大唐詩人賀知章,人們稱它為詩仙,因為他寫的詩非常好,小山村裏非常的漂亮,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那裏居住,大詩人賀知章考了很多年也沒有考中進士,這次他一定努力要考中進士。

這一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就去遠方去當官,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他兩側的頭髮慢慢的變白了,但賀知章卻不知道,也沒有注意,也沒有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頭髮白沒白,他只知道想念家鄉,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還是非常非常的想念家鄉。

在一個清新的早上,陽光灑進賀知章的屋裏,賀知章被可愛的太陽照醒了,他起來走到鏡子的面前,賀知章照照鏡子,忽然發現,他的頭髮兩側都白了,但是口音還是沒有變,他覺得自己老了,就辭了官要回家鄉,他便坐在馬車上往家鄉走,賀知章日夜不休息的趕路,他的頭髮全白了。

賀知章終於到了他家鄉的村口,賀知章下馬車,先看看家鄉是否像以前一樣美麗,他一看,還是像以前一樣美麗,遠處是高高的山,下面是碧綠碧綠的草坪,草坪旁邊是一條小河,小河嘩啦啦,嘩啦啦的向前流淌,房子整整齊齊的。忽然,他看見有幾個可愛的小朋友在村口玩耍,當他們正玩得開心的時候,賀知章就悄悄地走到幾個小朋友們的身邊,有一個小朋友覺得旁邊站了個陌生人,就抬起頭微笑的對賀知章説:“請問您是從哪裏來的呀?來我們的村裏有什麼事嗎?”聽了小朋友的話,賀知章,覺得非常的傷心,賀知章心想,要是我一直在家鄉,這些小朋友就不會對我説這些話了,而是和我生活的非常快樂,想完就離開了幾個小朋友的身邊,走進他的家鄉,到他的屋裏提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每逢遇到這種情形的時候,不免想起這首詩。

改寫古詩作文 篇11

古時候,有一個大詩人叫賀知章。賀知章在三十七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就離開了家鄉,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賀知章很想念自己的家鄉,想着想着,就坐在了鏡子旁邊的凳子上,抬頭才發現,自己家鄉的口音是沒變,但,自己的頭上卻長滿了白髮,到了第二天,賀知章辭官,駕着馬車,向回家鄉的路走去,賀知章日夜兼程,到晚上,賀知章都不想睡覺、歇息,而是想早點回到自己的家鄉。

終於有一天,賀知章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剛到了賀知章的家,賀知章就忍不住看了看周圍的景色,自言自語的説:“現在的風景比以前的美多了呀!”賀知章望了望遠處,遠處有許多連綿起伏的山,山下是一片碧綠的大草原,大草原的旁邊有一條在奔跑的小河,小河裏有許多小魚和蝌蚪在一起做遊戲!周圍還有許多高聳入雲的大樹,大樹底下有一些人在乘涼,賀知章的前面有一所小村莊,小村莊的外面有一個包圍着小村莊的圍牆,圍牆的旁邊,有很多花叢,花叢上開放着許多美麗的小花,小花的香味吸引來了遠處的蝴蝶、蜻蜓,在上邊跳起舞來!有幾多花的香味鑽進了賀知章的鼻孔裏!圍牆的裏面有很多房子,這些房子整齊的排列在圍牆裏。

賀知章走進了前面的這座小村莊,發現了這裏有一幫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就悄悄的走到一個小孩子身邊,這個小孩子覺得身後有一個人,就回過頭看了一看,覺得賀知章是個陌生人,就微笑着問賀知章:“老爺爺,您從哪裏來呀,您來這裏幹什麼呀?”賀知章聽了,就想:原來,我真的老了!賀知章來到一户人家的門前,敲了敲門,有一個小孩子開了門,説:“您要幹什麼呀?”賀知章説:“我想借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小孩兒聽了,就給賀知章拿了一張紙,還有一支毛筆,賀知章接到了紙和毛筆,就在這張紙上用毛筆寫了一首詩:《回鄉偶書》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改寫古詩作文 篇12

詩人楊萬里坐着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那麼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於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着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着這春天賜於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隻小漁船,船頭坐着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幹什麼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着腦袋,天真無邪地説:“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讚道:“你們倆太聰明瞭,居然能想出這麼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後,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改寫古詩作文 篇13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燦爛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武漢,蘭花還沒有盛開,晨風中已經飄來了絲絲的香氣,空氣格外清新。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説道,孟浩然説:“我等你辦完事再去揚州,葡萄都曬成葡萄乾了。”李白笑道:“哈哈,曬成了葡萄乾,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對李白説:“我在揚州等你。”李白迴應:“好,等我辦完事馬上來找你。”船慢慢開始划動,孟浩然又説道:“你辦完事可別忘了來揚州找我啊!”李白説:“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到了揚州,我們痛快的喝上幾杯。”孟浩然説:“好。”船越行越遠,孟浩然似乎要説什麼,卻已經聽不見了,李白無法把孟浩然送到揚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應經不見蹤影了,可李白還愣愣的站在那,一聲鳥鳴,他才回過神。揮筆寫道: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改寫古詩作文 篇14

秋天來到了洛陽城,一陣陣秋風吹過,樹葉變成了金色的地毯,果園的蘋果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上,那田野裏是秋姑娘的頭髮隨風飄動,小鳥好像在表演一樣在空中變換着隊列。

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張籍離家當官已經5年了,想寫封信給家裏人,爺爺奶奶身體怎麼樣?爸爸媽媽呢還好嗎?妻子一個人當家辛苦了,孩子們怎麼樣?心裏一下子飛出了上千個問號,他馬上拿起筆寫信,不知不覺中,已寫了十幾頁了。

過了幾天,突然有人對張籍説,有人去你家鄉,捎個信吧。張籍聽了一跳三尺高,馬上拿着信,跑到那人家裏。就當一切都準備好,要走時,張籍突然對他説:“兄弟請留步。”説完,馬上拿出信來看看,有沒少寫的。看完後,才放心了。

在那天晚上張籍夢見自己最親最熟悉最唸的的家鄉夢見小時候自己玩耍的場景,夢裏露出甜甜的笑。

改寫古詩作文 篇15

張籍很小的時候,就遠離了家鄉,到二十五、六歲時,已經歷了浪跡天涯的羈旅生活。常年四處奔波、漂泊異鄉。

在一個寂靜的夜晚,張籍吃完晚飯,坐在院子裏欣賞皎潔的月光,圓圓的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給昏暗的大地增添了無限生機。

他看着看着,忽然一陣秋風吹來,張籍冷得直打顫,他只好回到屋裏,從衣櫃裏找出了一件臨走時母親給他縫的舊棉襖。

他看着棉襖就想起了他年邁的母親,於是,他就拿起毛筆在紙上寫到:母親,您的身體可好?天氣漸冷,您要多加衣服,以免着涼。請您別擔心我,我過得很好。今年家裏收成還好吧?……好象有許多話要説,但又不知從何説起。

第二天,太陽剛爬上山腰,張籍就把信交到王二手裏。

王二正準備和他告別時,張籍又把信拿了回來,拆開後反覆檢查了一遍,又添上了一句:你們要快樂的過好每一天,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就不開心……寫完這些,張籍才將信交給了王二,王二騎着馬,飛奔而去。

張籍看着遠去的王二,心裏既是喜,也是悲。喜的是,媽媽可以看到自己的信了;悲的是,不知到什麼時侯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呀。

改寫古詩作文 篇1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子一天天如流水般過去了。張籍外出散步,他走在田野裏,欣賞着美好和諧的景象,一陣涼爽的秋風吹來,讓他不禁思念起故鄉來。於是,他趕緊跑回他在洛陽城裏住宿的客棧,想寫封信給遠在家鄉的親人。提起筆來,千言萬語湧上心頭,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起筆。他奮筆疾書,一口氣寫了足足9張紙,他把自己的情感全部寫在了上面。

封好信以後,他把信交給送信人。送信人轉身剛剛要走時,他又擔心匆匆寫好的信會有什麼遺漏的地方。於是,他又把信要了回來,他拆開已封好的信查看。又把信封好交給了送信人。

改寫古詩作文 篇17

四月的清明節,下起了濛濛細雨,詩人杜牧獨自在他鄉,和家人各隔一方。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想飲酒澆愁,可一人家中喝酒會感到孤獨,於是出門找酒館。

路上的遠行的就如斷了魂一樣迷亂淒涼。杜牧心想,在這一種環境下怎能找到酒家呢?忽然,在霧中聽到了一陣悦耳動聽的歌聲。原來有一個牧童,騎着一頭大黃牛向這裏走過來。

杜牧向前走了幾步,走到了一棵柳樹下,問道:“這裏哪有酒家?”牧童深思了一會,揚手指向前面開滿杏花的村子—杏花村。遠遠望去,紅色的杏花把村子映的火紅。

正前他們對話時,一縷縷輕紗似地微風,吹動那一條條開滿新芽的柳條,把柳條吹響了杏花村的方向,像是在給杜牧指引方向!

杜牧隨着牧童的指點,跑向杏花村。一進杏花村便聞到了一股杏花酒的濃香。他走進酒家,一杯一杯的飲了下去,伴隨着思鄉的感受寫出了一首家喻户曉的古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一首悲傷的、淒涼的古詩,也表達出了詩人的思想之情!

改寫古詩作文 篇18

你們好!

我是水之靈,最近我的心情非常不好,因為我的密碼被盜了,近幾天,我苦惱死了,都沒有心情上課了。整天想着我的密碼,怎麼辦,如果那個“賊”讓我看見,我決不饒他,哼!哼!哼!唉!哼也沒有用反正密碼被盜了。幸虧哪個“賊”沒有把密碼修改,要不然,水之靈就要永遠和大家“告別”了!為了防止密碼丟失,偶就每天換一個密碼,看哪個“賊”能把我怎麼樣!所以,我每天都在討論偶的密碼怎麼樣才能讓被人偷不着!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一干什麼壞事或者犯了什麼錯都會和別人説,可以説是嘴巴漏風!因此,我的密碼丟了,我就會把我丟密碼的事告訴全班同學,沒過幾分鐘,全年級差不多都知道了!但沒人安慰我,所以偶只好請哥哥姐姐安慰我咯!

我一定要把他揪出來,哼哼,偷我密碼的人你等着瞧吧(沒有指姐姐、哥哥們喲)一聽到關於苦惱的歌曲我就傷心!!神哪,救救我吧!

不知道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今生這麼倒黴!不説了,姐姐們再見,哥哥們再見祝你們

天天開心

水之靈

改寫古詩作文 篇19

經過一天的工作和勞累,白居易傍晚時到奔流不息的長江邊散步。秋葉紛紛飄落,飄飄灑灑,躲躲閃閃,就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大蝴蝶在空中飛翔。漸漸的,天空的太陽緩緩落下,和江水融入一體,江水頓時變得火紅火紅的`,美麗極了。晚霞染紅了藍藍的天空,就像一大片一大片的祥雲鋪在天邊;江水被照的,一半紅得像美麗的紅綢緞,一半綠的像一塊價值連城的大翡翠,連魚兒們都讚歎不已。白居易沉浸在了這美麗的景象裏,不知不覺中,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一陣涼襲過來,他才猛然驚醒。月牙兒不知什麼時候已悄沒聲兒的升起來,紫微微的雲層罩着天空,忽然,白居易發現那兒好像有了一種光亮,他信步走過去,發現葉片上有許多亮晶晶的露珠,晶瑩的,它怎麼發出光呢?原來是像弓的一彎月牙兒發出的光,白居易詩興大發,急步走回家,揮筆寫下詩,身子也來了睏意,便倒在牀上睡着了。

改寫古詩作文 篇20

在唐代,有一位詩仙,他叫做李白,是唐代最出名的詩人。有一天,李白收到了一封信,是她的好朋友汪倫寫給他的,信上説道:親愛的李白,我的家鄉現在正是桃花開滿枝頭,我邀請你來我的家鄉來做客。

李白看見了這封信,非常開心,李白便準備好行李,坐着一艘小船,日夜兼程的去找汪倫。李白剛下船,就被王倫的家鄉給迷住了,真像汪倫所説的一樣,桃花潭水的旁邊都是一排排的桃樹,桃樹上開滿了鮮花;周圍的大山,連綿起伏,陽光暖乎乎的;在山腳下,有一片綠油油的小草,牧羊人在山腳下放羊,小河的水嘩嘩地流淌着。

到了汪倫的家後,他們一起喝酒,寫詩。過了十幾天,他想不能再住了,可是汪倫又不想讓他走,汪倫挽留李白一天又一天,終於有一天,他準備好行李,來到湖邊,剛要上船的時候,就看見了跺着腳,唱着歌的汪倫來給他送行。李白回到家裏,提起筆來就寫下了這首《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王倫送我情。

改寫古詩作文 篇21

寒冷的冬天過去了,春天就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這適合踏青的日子裏,我準備去著名的新市玩一玩,看一看。當我到達新市時已經是晚上了,我就找了一家旅館,名叫徐公店。因為這家旅館的店主姓徐,所以大家就叫它徐公店。

我進去時裏面的房間井井有條,我就決定住下來。第二天一大早我走出旅館,看見遠處有一排稀稀疏疏的蘺芭,旁邊有一條長長的彎彎的小路。路邊的樹上,花兒都謝了,樹還沒長出茂密的葉子。突然我看見一個小孩子他在追一隻黃色的蝴蝶,小孩子一撲過去想抓它,但他撲空了撲在了地上,沒有抓到這隻美麗的蝴蝶,蝴蝶飛進了金燦燦的油菜花裏,小孩子怎麼找也找不到了,因為這隻蝴蝶和花的顏色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他就怎麼也找不到了。

我看了這風景以後,我才知道新市為什麼這麼出名了,因為它的風景太優美了,令我感到陶醉!

改寫古詩作文 篇22

古時候,唐代有個大詩人叫賀知章,他住在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裏,賀知章從小就勤奮好學,他決定長大要考上進士,終於有一天,在他三十七歲那年考上了進士,他便離開了家鄉。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是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每天都非常想念他的家鄉,現在自己的口音沒變,但是頭髮已經白了,他覺得自己老了,就辭了官,乘着馬車,日夜兼程,終於有一天,他到了自家村口,望着家鄉的景色,景色也沒變,遠處連綿起伏的高山;山角下,一片片碧綠的小草,小草包圍着小河,小河嘩啦啦的響,好像在跑步,小路也非常乾淨,一座座房屋整齊的排列着。

這時,賀知章看見一羣孩子們正在玩耍,就悄悄的走去,孩子們看見一個陌生人向他們走來,就笑着問:“您從哪來呀?來我們村有什麼事嗎?”

聽了孩子們的話,賀知章想:我真的走的太久了,家鄉的人都不認識我了,回到家裏,坐在板凳上,提起筆來,寫下《回鄉偶書》這首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改寫古詩作文 篇23

廣闊的原野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天底下,一碧千里,但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牧童趕着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那些羊兒們無論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牧童們邊放着羊,邊嬉戲、玩耍。他們把羊羣趕到了一個地方吃草,自己就在旁邊一會兒捉螞蚱,一會兒玩遊戲。就這樣,很快夕陽西下了。其他小夥伴都回家了。只有這個牧童將羊兒趕回羊圈後,又坐回到草地上,拿起笛子在晚風中緩緩地吹起來。 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時而清楚時而模糊,給靜寂的黃昏增添了幾分快樂情趣。不久,牧童的媽媽看到天快黑了,就喊牧童回家吃飯。他吃飽了飯,就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他再次走到原野上,連蓑衣也不脱,就仰面躺在了草地上,抬眼看着天上那皎白的月亮,回想着白天自己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情景,有時玩倒立,有時翻跟斗,可真盡興呀!他放佛又聽見了那愉快的歡聲笑語,不由得沉入更美好的遐想:明天,自己和小夥伴們該玩些什麼呢?就這樣,牧童在草地上不知不覺的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牧童(古詩改寫)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着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裏拿着笛子,邁着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着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着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着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

改寫古詩作文 篇24

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這裏的人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都過着悠閒自在的生活。

一顆鮮紅的太陽高高地掛在藍色的天空中,已經玩耍了一天的它熱得滿臉通紅,臉上似乎滾落下了一滴滴晶瑩剔透的汗珠。它卻依然散發着金燦燦的光芒,把天和地全部都籠罩在裏面,好像是一個圓滾滾的大火球一樣,精神依舊是那麼得抖擻,好像是一個希望能夠整日玩耍的頑皮小孩子一樣,戀戀不捨地對人們説着“再見”,慢慢地向下移動着。

這夕陽下的草原顯得更加美麗。遼闊的草地更加濃綠,似乎是一幅生動逼真的水墨畫那樣,綠得又像是一大塊翡翠。小草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擺着自己嬌小柔弱的身軀,似乎在歡快地舞蹈。一大片舞蹈的綠草,又像是廣闊的綠色海洋中來回起浮的波浪,是那麼得和諧。

突然,在這片原本寂靜的大草地上,傳來一陣陣清脆動聽的笛聲。那笛聲悠揚悦耳,隨着微風慢慢地飄來。連地上的綠草似乎也陶醉起來,停止舞動自己的小身體,靜靜地抬起頭來,細心傾聽着這笛聲中的每一個音符。這悦耳的笛聲時而快,時而慢,時而緩,時而舒,時斷時續的,彷彿是神奇的大自然譜的曲,唱的歌,十分動聽。只見,在草地的深處慢慢地走出了一頭老黃牛,一個頑皮淘氣的小牧童坐在老黃牛踏實的後背上,手中拿着一支長長的木笛,放在嘴脣邊上輕輕地吹着小曲兒,自己也陶醉在這美妙的笛聲之中。

小牧童剛剛在農田中辛苦地幹了一天活兒後,終於放牧歸來。他拖着疲憊的身軀,來到自己的家門口前,敲了敲木門後,一位老婦人急忙打開了門。小牧童也連忙牽着老黃牛走進屋裏,和家人們一起坐在餐桌旁吃起了晚飯,親切愉快地談論起自己這一天的所見所聞。

吃飽了飯後,已是黃昏了。小牧童瞧見天色漸晚,又急急忙忙地出了家門,再次來到碧綠的大草地上。他現在累得筋疲力盡,連身上穿着的蓑衣也不脱,就一頭鑽進柔軟的草垛子裏,望着天空中皎潔的大玉盤似的月亮,躺在草地裏休息了。 這就是“草鋪橫野六七裏,笛聲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脱蓑衣卧月明。”

改寫古詩作文 篇25

陽春三月,春光醉人。

一天,詩人賀知章養病在家,心情很煩悶,便打開蘋果電腦想上網聊天,一解愁緒。突然,收到一封電子郵件,內容如下:賀兄,我乃好友李白,小弟獨居家中很是無聊,特請賀兄前來飲酒作詩,共度春光。賀知章看罷,煩悶頓消,病情皆無,便開新買的奔馳車前往。

因要和好友相聚,賀知章心情格外舒暢,一路上他一邊喝着小調,一邊欣賞着路邊的景色,青的草,綠的葉,豔的花,真是心曠神怡。半路上,賀知章眼前豁然一亮,情不自禁地説:“好美的柳樹!”於是,他減小油門,放慢車速,慢慢欣賞起來。只見清澈湖中的水面上,一隻伶俐的小燕子,一會貼着湖面,一會竄向空中,好不快活。岸邊,一棵棵柳樹如同碧玉翡翠裝扮成的,賀知章陶醉其中,忽然腦中有一靈感出口:“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他反覆讀此詩,感覺非常不錯,忽然手機響了一下,一看原來是好友李白催他快去。

賀知章收起蘋果手機,心想:我呀不拿此詩與李白兄小酌呢?想罷,便加大油門,驅車疾馳。

改寫古詩作文 篇26

賀知章是古代唐朝著名的一位詩人。有一年二月,他來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柳樹又多又漂亮。他走到一處湖邊,湖邊上正好有一棵高高的柳樹,賀知章抬頭望着這棵柳樹,柳樹上長滿了嫩綠的新葉,就像用碧玉打扮的一樣。遠遠望去,柳樹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柳樹垂下的無數根枝條就像少女的髮絲。這時,他想:這嫩綠的新葉是出自於哪位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忽然一陣春風吹來,這無數根枝條隨風飄搖,真像春風姑娘給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梳洗和修剪她的長髮,讓她更加美麗,惹人喜愛。這時,賀知章默默感歎,用右手抹着自己的鬍子,望着柳樹説:“真美啊!這麼美的柳樹,我要用詩句來讚美、歌頌它”。

隨後,賀知章便吟詩起來:《詠柳》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晚上,賀知章把今天所吟的這首詩寫在了紙上,然後慢慢韻味。直到現在,這首古代唐朝著名的詩人賀知章所寫的《詠柳》,已經變成了一首非常聞名的古詩了。

改寫古詩作文 篇27

今日,我去郊外觀賞美景,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風景宜人的了廬山。山上到處都是雲海,有時,雲霧冉冉上升,將整個廬山淹沒在茫茫雲海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瀑布雲”的情景,有時它像涓涓細流,流入幽谷,有時又似奔騰的江河,洶湧澎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不光只是雲海,廬山瀑布也是“名人”,從山上彙集而來的泉水,經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全長近百米,從高高的山頭凌空而下,宛如一幅水簾懸掛在空中。

我繼續向前,穿梭在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高山中,那些高山好像會“變臉”,橫着看是壯觀的山嶺,而側着看卻成了雄偉的山峯。當你身處這景色秀麗的廬山之中,無論是從遠處望、近處看,還是高處俯視、低處仰望,所見景象完全不同,好像看見了一個個“變臉大王”,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又變成了那樣。

“哇!哇!”仙人洞、三疊泉、白鹿洞、天池……這些壯觀的景象讓人的眼睛應接不暇,讓人讚歎不已,美中不足的是我根本弄不清“廬先生”的真面目,是“如花似玉”?還是“英俊瀟灑”?我置身於廬山之中,卻猜不透也摸不到它的樣子,可真是當局者迷呀!

這次廬山之旅真是一次開闊視野的奇妙之旅,突然我詩興大發,

拿出隨身攜帶的刻刀在石壁上刻上:“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並取名“題西林壁”。

改寫古詩作文 篇28

一陣肅殺的秋風吹來,帶來陣陣涼意。張籍轉過身,突然聽到一個小孩叫:“媽媽,看,大雁!”詩人抬頭一看,一羣大雁正從天空中飛過。張籍不禁想起自己客居洛陽,常年不歸。這大雁明年會回來,而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呢?這時,街上已空無一人,只有風吹落葉的沙沙聲。落日的餘輝撒在他的身上,池塘裏的荷花早已不見,往日的蟲鳴鳥叫,這時已無影無蹤了??

回到家中,張籍突然想到,自己雖不能回到故鄉,但可以寫信啊。可是,提起筆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寫起。詩人的腦海裏,不斷湧現着當年離別時的情景。恨自己那時年輕氣盛,與老母離別時竟頭也不回地走了,但不知這一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到這裏,詩人不覺熱淚盈眶,一時間,所有的感情都似泉水一般湧了出來,詩人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於這一段段文字中。

終於寫罷書信,張籍又將這封信仔細地讀了數十遍,生怕自己的思鄉之情不能完全表達出來。這時,忽聽打更人打了三下更,已是三更天了,詩人才戀戀不捨地放下信,封好,合衣睡下,可他又翻來覆去睡不着,他是多麼想讓家人快點看到這封信呀!

清晨,詩人早早地起了牀,揣着信在門口等候捎信人。不知何時,街角傳來了馬蹄聲。“來了,來了!”詩人心裏激動萬分。只見那個送信的年輕人跳下馬,接過信説:“您放心,我一定會送到的!”説完,正要上馬,只聽見背後一聲大喊:“請留步!”他忙回身問,“老先生有事?”“我??我想再看一下信。”年輕人猶豫了一下,把信交到了詩人手裏。詩人急忙打開信,仔仔細細又查看一遍,這才又封好交給年輕人。年輕人跨上馬,揚鞭而去。詩人站在原地,眼中已滿是淚水??一陣秋風吹過,吹落了他的淚,一滴、一滴??

改寫古詩作文 篇29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裏,住着一位大詩人,他的名字叫賀知章,賀知章因為三十歲考中了進士,便離開了 家鄉。

幾十年過去了,賀知章照鏡子一看,兩鬢的頭髮已經花白稀疏了,而且,賀知章非常想念他的家鄉,於是 ,賀知章變辭官而退,賀知章坐着馬車,日夜兼成,終於有一天,賀知章回到了他的家鄉,往四處看了看,家 鄉的景色依然沒有變,右邊是高高的大山,這幾座大山連綿起伏,抬眼望去前面是綠綠的小草,向綠色的毯子 一樣,左面是一排排大樹,大樹的葉子綠油油的,高聳入雲。

這時,賀知章看見前面有幾個小朋友在玩,於是,便悄悄地走過去,這時,小朋友們突然抬頭一看,一位 陌生人站在他們的跟前,便笑着問道:“您從哪裏來呀,來幹什麼。”

這時,賀知章歎了口氣,説:“原來我已經離家想那麼多年了,就連小朋友都不認識我呀!”這時,賀知 章回到家裏,他很傷感,想:原來我離開家鄉太久了,於是,賀知章想到了一首詩,便把這首詩寫了下來,

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改寫古詩作文 篇30

夕陽的餘輝灑在原野上,使得它更顯得嫵媚動人。草兒們也染上了一絲金色,綠金交錯,還帶着一點小金點。牧童回來已是黃昏之後了。

夜幕降臨,夕陽毫不留情地把所剩無幾的光輝帶走了。天空中此時展示的是星光燦爛、繁星滿天的景象。羣星眨眼,但最為明顯的,還是那皎皎明月。原野廣闊無垠,一片葱蘢。月光似輕紗一般,多麼柔美,多麼自然,照在原野上,原野立刻變身為銀白色的。聽,是什麼在歡唱?知了、紡織娘等眾多歌手在開演唱會。它們的聽眾們,也就是打着一盞盞小燈籠的螢火蟲。它們高高低低地飛着原野上到處是他們的身影。

改寫古詩作文 篇31

在茫茫的原野裏,放眼一望,全部都是一些長勢茂盛的草,隨風擺動,似一位位可愛又頑皮的“小矮人”。在美麗的黃昏下,加上一顆顆頑皮的“小矮人”,再加上既動聽又悦耳的笛聲,那是多麼美妙啊!

一位小牧童在黃昏下的草地上,演奏着一首悠揚悦耳的笛聲,花們隨着動聽的笛聲,情不自禁地成為了伴舞的美麗“小姑娘”。在這麼美的環境下,連風兒都成了伴奏聲。已是吃晚飯的時候了,牧童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美妙的地方。就在牧童離開的那一瞬間,小草們有恢復了平靜,風姑娘也走了,這裏的一切又變成了開始的平靜??

牧童吃過飯以後,拿上了笛子,又回到了剛才的地方,牧童連蓑衣也不脱,直接倒在了小草的身上,晚風呼呼吹來,在牧童的耳邊似乎用温柔的聲音説道:做個好夢!牧童睡着了,夢見了和剛才他們一起演奏的曲子。

牧童醒了,一邊笑着回憶剛才的情景,一邊又靜靜的觀賞着月夜的美景??

改寫古詩作文 篇32

瞧!一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草,彷彿鋪在地上似的!風輕輕一吹“沙沙沙”的響聲傳的到處都是。 聽!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聲聲歡快的調子逗弄着晚風,慢慢的小時在耳邊。 早上太陽露出半邊臉的時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樂地在草地上奔跑,無拘無束,沒有任何煩惱。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雲和小鳥們,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吃完晚飯,太陽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來。牧童手裏拿着笛子,邁着歡樂的腳步來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來,聽着草叢裏不知名的小蟲唱着美妙動聽的歌,抬頭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潔的月亮,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個畫面。 你聽那歡快的調子又吹起來,多動聽啊!咦!怎麼停下來了,哦……原來是牧童閉上眼睛進入了夢鄉。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讓他聽着蟲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覺吧!改寫《舟過安仁》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裏遊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裏萬物復甦,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

在這迷人的景色裏,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着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着短衣短褲,在撐着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漿,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幹嗎呢?這時,他發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並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幹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麼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着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着船兒走啦,嘻嘻!”

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歎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

改寫古詩作文 篇33

改寫古詩《詠柳》

唐代詩人賀知章一生中,喜歡飲酒做詩,更喜歡在閒暇時遊山玩水,這一天,他來到一個風景優美的小鄉村,當晚,他住進了一家小客棧。

第二天,蔚藍的天空飄着幾朵白雲,晴空萬里。賀知章一早起牀,推開窗門,一陣清鮮的空氣撲鼻而來,窗前的美景令他陶醉。他帶着愉悦的心情下樓,剛到樓梯口遇見店小二。

店小二説:“賀大人,昨晚睡得可好?”

賀知章(摸摸鬍子)説:“還不錯,請問有啥好風景?”

店小二説:“大人,俺們這美景可多了,不遠處就有一個天鵝湖,那風景優美,你可一定要去看看。”

賀知章説:“太好了,我這就去。”他慢慢的朝湖邊走去,青青的草兒在他眼前跳,美麗的花兒朝他咪咪笑,賀知章詩興大發,一邊走,一邊吟詩'''''''

突然,他踩到一堆軟軟的牛糞,站立不穩摔了個跟斗。他不但不生氣,還作了一首打油詩,“一腳踩入裏,不過摔跟斗而已,誰要再敢嘲笑我,滿身牛糞臭死你。”

這時,遠遠有個牧童騎着老黃牛走來,賀知章問:“請問天鵝湖怎麼走?” 牧童説:“大人,朝西走一里就到了。” 賀知章走着走着,忽然眼睛一亮,一個雄偉的白色寶塔矗立在眼前,寶塔旁有幾座農舍,農舍屋頂上飄着梟梟炊煙。寶塔下是美麗的天鵝湖,明如鏡的湖面上有幾隻鴨子,它們正在歡快的嬉戲。湖邊上有一奇特的柳樹,這棵柳樹好象被玉粧而成,青青的柳枝在湖面上迎風起舞。啊!這細細的綠葉是誰裁出來的呢?原來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賀知章由感而發,一首《詠柳》落在紙上:

碧玉粧成一樹高,

垂下萬條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改寫古詩作文 篇34

夏天悄悄地來了,瞧!太陽像個大火球,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它發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地面上熱氣騰騰,連風都是熱的,曬得林中的大樹、小花、小草沒精打采。遠處一個騎在老黃牛背上身穿藍色布褂子,下穿綠色短褲,光着腳丫的牧童。正在興高采烈地鼓着腮幫吹着竹笛,腳隨着動聽的笛聲一晃一晃的好似在打節拍,聽老黃牛正隨着笛聲發出哞哞的叫聲,尾巴一甩一甩地好像和牧童一唱一和的向林中走來。

一陣陣悠揚地笛聲就像清風飄過樹林,大樹爺爺聽了,它的葉寶寶搖了搖似乎在伴奏呢,喜鵲姐姐聽了,好似在説:這真是我聽過世界上最好的歌聲。小草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懶洋洋的,但聽了這動聽的笛聲,突然精神抖擻似乎跳起了舞……

這時,蟬也來湊熱門按捺不住心中那份激動發出了知了知了的聲音,牧童聽見了,用那靈敏的眼睛四處搜尋,不一會兒就發現了一隻又大又肥的蟬,可愛極了!他那靈敏的眼睛頓時睜得老大死死地盯住了它,心想:這麼可愛的蟬,我一定要捉住它。於是便輕輕跳下牛背,悄悄地走到樹下,又輕手輕腳地爬上大樹,一隻手緊緊地抓住樹幹,以免自己摔下來,另一隻手慢慢伸出去,他還在給自己創造最好的時機。一分一秒過去了,他認為蟬已放鬆警惕,一抓,不料蟬早已發現牧童撲的一聲飛到了另一根樹杆上。他一點也不甘心,又向上爬了一節,屏住呼吸,眼疾手快,猛地一抓,蟬被逮了個正着。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抓住你了!牧童激動地説。

而此時正在大樹下乘涼悠閒吃草的老黃牛,也發出了哞哞的叫聲,似乎也在給它的主人喝彩呢。瞧!太陽落山了,黃昏來了,小牧童又吹起了悠揚的笛聲,不過他現在又多了個新朋友———蟬。

改寫古詩作文 篇35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火紅的太陽炙烤着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迴盪。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着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着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着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誇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閒的邁着穩重的步伐,往村子裏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着身子,仰着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