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愛心樹》讀書筆記(通用7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46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心樹》讀書筆記(通用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心樹》讀書筆記(通用7篇)

《愛心樹》讀書筆記1

繪本《愛心樹》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其實卻暗藏了父母對子女的親情奉獻。

有一棵大樹,為一個男孩奉獻了自己的果實、自己茂密的枝葉、粗壯的枝幹,但自己剩下一個樹樁時,還想着為這個男孩做點什麼……

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這樣呢?他們起早貪黑地為我們付出着,在外努力地工作賺錢,回到家裏燒飯、掃地、接送我們上學、放學,關心我們的身體、學習、生活、工作……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我們長大成人,父母漸漸老去,可我們何嘗想過報答他們呢?許多人因為工作繁忙,連過年都不回家看看,怎麼能對得起他們多年的撫育之恩呀!更有一些人覺得父母在身邊太嘮叨了,整天問東問西,煩死人了。可父母也是為了我們好啊呀!即使偶爾説話不太好聽,我們也應該理解父母的苦心。

我感覺書中的大樹就像我們的父母和老師,默默無私地對我們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他們像一盞盞不滅的明燈,照亮了我們的心靈。那個孩子即貪心又自私,從活潑幼稚的孩童時代到行動遲緩的老年,總是不停的索取,從來沒有想過給予大樹些什麼,所以他也從來沒有真正的快樂過。

我要學習大樹的精神,作一顆小小的愛心樹,要學會感恩,並回報關心和愛護我的人,還要奉獻更多給需要關心和愛護的人們,讓所有的人都幸福地生活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不求我們有多大的回報,我們只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在他們即將老去的日子裏,不論工作生活多繁忙,也要常回家看看,陪伴他們左右,這就是父母最開心的日子。

《愛心樹》讀書筆記2

《愛心樹》講述了一顆大樹,喜歡上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這孩子不斷地向大樹索取,而大樹無私地為孩子奉獻,還很快樂。

這種無私,讓人敬佩,令人感動。

大樹為了給孩子一份快樂,把自己的果實、樹枝、樹幹、樹墩皆送給了孩子。這是一種怎麼樣的愛?為了自己最愛的人,寧願獻出自己。啊,這是一種極致的愛與奉獻啊!

朱自清的《背影》裏,父親和藹又慈祥,為了給孩子帶上一袋橘子,“翻山越嶺般”地來回。文章裏處處流淌着父親對孩子的愛,毫無保留,溢出的是另一種味道的無私。

電視新聞裏,又有多少穿梭在鏡頭裏“樹的影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人,為了救出落水的青年,離開了自己的老伴,告別了自己的孩子,毅然投入波濤洶湧的大江。這老人與青年之間並無血緣關係,可這份父親般的愛,包含了多少無私?

做一名無私的人,做一個“樹的影子”。有一個物件可以送給他人,就送;有一個技能可以獻給社會,就獻;有一份力量可以給予國家,就給。做一名無私的人,做一個“樹的影子”,這樣的人,才有生命的意義。

《愛心樹》讀書筆記3

星期六中午,媽媽帶我去萬葉書園看美繪本——《愛心樹》。

這本書講述了一棵樹和一個男孩的故事。男孩小的時候,經常來樹下睡覺,爬上樹去摘果子,大樹很開心。可是,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男孩就長大了。

男孩變成了大孩子,來陪大樹的時間漸漸變少,每當男孩來陪大樹的時候,大樹總要給男孩一些東西。最後,大樹變成了一個樹樁。男孩慢慢變老了,最後,男孩坐在已經變成樹樁的大樹上面,大樹還是很開心。

看完這本書,我感到很震驚,大樹把無私的愛給了男孩,實際上,這就像父母待孩子一樣,只是付出,不求回報。

《愛心樹》讀書筆記4

《愛心樹》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簡短但卻耐人尋味的故事。一棵大樹很愛一個男孩,經常向他提供許多他用的着的東西。而男孩雖然經常接受大樹的奉獻和施捨,但卻根本沒把大樹當一回事。最後大樹被男孩整棵砍倒,只留下一小截樹樁,可是卻沒有絲毫怨言,後來男孩事業無成,僅剩木樁的大樹也依然默默無聞地給男孩當了一個能讓他靜靜坐下來休息的座椅。

我剛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引入眼簾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話——“看了這本書後,孩子會更愛媽媽。”我認為這句話説得對極了,百分之百的正確!確實如此,看了這本書後,孩子會更愛媽媽。

因為這本書中的大樹就是媽媽的化身,而我們就是那個孩子。可當我們常常向媽媽伸出小手,向媽媽索取東西時,我們是否想過:媽媽能把這樣東西給我們的時候是需要付出什麼的嗎?汗水還是什麼別的嗎?當然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想過,我們只知道去享受得到這件物品時的快樂,從來沒有想過媽媽。然而媽媽呢?她對我們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不求回報,只要看到孩子快樂,她就感到滿足了。

看着看着,我又想到朋友、孩子。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不是無牽無掛的,父母給予其生命,老師為其啟智,朋友為其排憂解難。他們都是我們生命中的那棵愛心樹,在我們需要他們的任何時候,都會毫無怨言地幫助我們,支持我們。而我們,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多像那個男孩,有了快樂獨自享受,一有困難,一有挫折,才會想起他們。

愛心樹給我們展示的並不僅限於對愛的深刻體會,也是這個世界的小小縮影,謝爾大叔肯定也是要告訴我們這一點,人不能一味地索取,也要懂得奉獻,更要懂得報恩。如果人人都像文中的那個男孩,知恩不圖報,一直向自然、向他人索取,那麼這個世界將沒有“愛心”可談!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因為它,我們的世界才更美好。如果沒有它,就算有温暖的陽光照耀,人們的心也都是冰冷的。所以,讓我們向“愛心樹”學習吧!只有那樣,世界才能更美好!人與人之間才能多一種信任。

《愛心樹》讀書筆記5

在這個暑假期間,我了一本讓我回味無窮的書——《愛心樹》。這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書,雖然這本書很薄很薄,我也只需用3分鐘就可以把它看完。但是這本很薄很薄的書卻讓我陷入了沉思。

這本書主要是説:有一棵大樹它非常喜歡和一個小男孩玩耍。每次和小男孩玩耍的時間,它都覺得很快樂。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了,孩子陪大樹玩耍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孩子對大樹的要求卻越來越多,第一次要錢,第二次要房子,第三次要船,每一次大樹都滿足了他的要求。不管孩子有什麼要求大樹都儘自己的能力去滿足他,當大樹看見孩子得到自己的幫助而開心的樣子,大樹也會覺得很開心。

我剛剛買到這本書的時候,引入眼簾的是封面上的的一句話——“看了這本書後,孩子會更愛媽媽。”我認為這句話説得對極了,百分之百的正確!確實如此,看了這本書後,孩子會更愛媽媽。

因為這本書中的大樹就是媽媽的化身,而我們就是那個孩子。可當我們常常向媽媽伸出小手,向媽媽索取東西時,我們是否想過:媽媽能把這樣東西給我們的時候是需要付出什麼的嗎?汗水還是什麼別的嗎?當然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想過,我們只知道去享受得到這件物品時的快樂,從來沒有想過媽媽。然而媽媽呢?她對我們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不求回報,只要看到孩子快樂,她就感到滿足了。

當我完這本書的時候,我立刻就被大樹的無私、不求回報給感動了,但是讓我最為感動的還是——當大叔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男孩時,它還是覺得很快樂。

從這本書中,我知道了一樣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大樹對小男孩的愛,就如同父母對我們的愛一樣,那麼的無私,那麼的慷慨。所以我要向大樹的學習,做一棵小小的愛心樹。

《愛心樹》讀書筆記6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它叫《愛心樹》,它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

這本書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棵大樹它愛上了一個小男孩,這個小男孩每天會跑到樹下采集樹葉做王冠,在樹上盪鞦韆,吃樹上的蘋果,和大樹捉迷藏,累了就在樹陰裏睡覺。小男孩很愛大樹,大樹很快樂。但是時光流逝,孩子逐漸長大,大樹很寂寞。

一天,孩子來問大樹要錢,大樹讓孩子把蘋果賣了,這樣可以拿到錢;後來有一天孩子又來看大樹,他想要一棟房子,大樹讓孩子把樹枝砍下做房子;幾年後,孩子向大樹要一條船,大樹讓孩子把樹幹砍下做船;幾年後,孩子又來了,他想找個安靜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大樹讓孩子坐在自己身上。

這本書雖然字少,但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們的一生都是父母照顧的,我們要好好孝順他們,等他們老了以後,我們要多去看他們,為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本書很好看,你也來瞧瞧吧!

《愛心樹》讀書筆記7

今天,我了一本書,書的名字中《愛心樹》。主要內容是:一棵樹喜歡上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這個小男孩也很喜歡這棵樹,經常到大樹下玩,餓了,爬上樹摘個蘋果吃,累了,在樹下打個盹兒。但隨着時光流逝,孩子漸漸長大了,經常對大樹進行索取,大樹每一次都欣然地答應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男孩。

完書,我想:“媽媽不就像書中的那棵偉大的樹了嗎?而我們不就正像書中那個只索取不回報的小男孩嗎?再想想平時,媽媽出於關心嘮叨我們幾句,我們就發火,難道媽媽不嘮叨,不受這個氣不可以嗎?可以,當然可以,媽媽只是關心我們,如果媽媽不關心我們,那我們可能會受到欺負等。

今後,我一定要做個好孩子,儘量不讓媽媽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