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書筆記

牡丹亭讀書筆記摘抄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31W

《牡丹亭》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也叫“臨川四夢”。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牡丹亭讀書筆記,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牡丹亭讀書筆記摘抄

【1】牡丹亭讀書筆記

春水望斷夏花宿粧殘,誰聞秋蟬誰知冬來。

冷鞦韆笑聲似猶在,剪不休思念欲理還亂。

小朋友哪有工夫坐在那裏看《牡丹亭》,花了19個小時唱到所有的觀眾老了。坐火車、地鐵、飛機、高速公路又在堵車,聰明的人知道工夫就是錢要把握。

在一片梆子、大小鑼鼓等中國的傳統樂器伴奏下,蒲月天的阿信和王力宏把時髦的Hip-Hop 中融入了濃郁的中國曲風,這幾句歌詞來源於第十齣《驚夢》的:

曉來望斷梅關,宿粧殘

你側着宜春髻子恰憑闌。

剪不休,理還亂,悶無端。

可是蒲月天的阿信和王力宏把“曉來望斷梅關,宿粧殘”擴大並且充實到了一年四季,寄義更為深厚,使一種不經意珍惜大好時光感到惋惜的傷感吐露的淋漓盡致。

最難得還是後面的一段極速Rap饒(要在50秒內唱出295個字):

“在梅邊,不知愛何時出現,在在現實生活還是在夢裏面?

《牡丹亭》描述的浪漫不可思議,尤其是對我們這種新新人類,尤其是對我們生活太亂。沒有工夫吃飯,上網到眼睛酸,科技發達好有效率而生活的節奏比明朝的快一萬倍。如何才能夠滿足?

失控之前要喘一口氣。湯顯祖讓我向你學習,這麼夢幻沒人比你浪漫,四百年的流傳我只能説“贊”。我的世界越來越方便,但奇異還是沒有辦法找到一種愛。我不要跟你們賽跑,由於我知道生命是個禮物,不希望這一輩子沒有愛而馬不斷蹄,好想掉進故事裏--步驟慢點兒氣氛神祕柳夢梅的美夢裏。

湯大師帶我們回去充滿愛的《牡丹亭》!”

唱完後,才體會到王力宏的唱功一流,一般人難以完成。佩服!固然,其次佩服的是他們改原著的材幹,説白了,上面的那段實在就是王力宏的一篇很有實力的《牡丹亭》讀後感。用深入淺出的敍述,道出了中國古典文化在這個時代所遇到的困境。一朵錦繡的牡丹花就開在我們的後花園面,都不去欣賞、不去灌溉、有一點惋惜哦!

以上這是歌詞《在梅邊》的一段,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立異和發展,社會就是在不休的立異中發展和前進的,誰也擋不住。在錢櫃和一些熱門的歌廳,點這個歌的人很是多,羣眾喜歡的就是好的。固然這個歌不太好唱,中間還有一段純摯的崑曲唱腔:“他年得榜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這句話出自《牡丹亭》第十四出《寫真》是杜麗娘把它題在那張自畫像上的一句話,讓柳夢梅回味不已。

是的,老百姓是實實在在的,何況牡丹花盛開的工夫又很短,人們關心最多的應當是陽光下的公理和尊嚴。

【2】牡丹亭讀書筆記

《牡丹亭》一部中國經典古代小説,出生在崑曲發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過由這部小説改編而成的戲曲。但由於年齡過小,一直未曾領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專學生,再次拜讀這本小説,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翻開已開始泛黃的書頁,想來是有些年數了。《牡丹亭》這本由湯顯祖創作的小説,語言細膩,文辭華麗。由於閲讀了大量的現在言情小説,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愛戀,多數是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而這部小説顛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圖式的愛情可以存在。杜麗娘一個有着聰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頭春香的慫恿下決定去遊園,遊園前還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為人看,但她説“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又怕被人看見。這確實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狀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着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着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帶着無限的傷懷杜麗娘回到了自己的閨房,不一會就覺得乏了,伏於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為這一睡,改變了她的命運,在夢中他夢見了一英俊瀟灑的少年郎,兩人情意綿綿,私下定了終身。在那之後麗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麗娘死後葬於梅花樹下,雖在冥界仍不忘尋覓夢中情郎,歷經千般苦難,終得大團圓。

文明禮貌月又開始了,哪些是文明行為,哪些又不是的.報貼隨處可見,最顯眼的一條便是文明戀愛。雖説進了中專校,談談“戀愛”是很正常的,但要論起文明來,恐怕就差遠啦。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中學裏戀愛的開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結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説明。

我走進圖書館,借了《牡丹亭》,早就聽説是一部將戀情寫的不錯的古代作品。我們且來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稱道。

《牡丹亭》中杜麗娘是一個知書答禮的富家小姐,而柳夢梅則是貧窮的文弱書生。文章雖然用極其荒誕的手法,讓杜麗娘死而復生,成就了一段佳話。但我們應該看到,即使他們不是富家小姐或貧弱書生,他們對對方的感情都是真摯的,是賦有責任感的。本書單此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

當代中學生談戀愛,很大成分上都只是遊戲,圖得一時快樂。中學裏勤工儉學的學生還是很少的,大部分學生拿的都是家長辛苦掙來的錢,錢花完了,伸手向家長要,錢便來了,根本是衣食無憂。那些“鴛鴦們”自然不會考慮到出了中學校門以後的情況,即使明知是分手的結局,也還是樂不可止。培養出真感情的也不是沒有,但結局既然是分手,又何苦要傷了這份感情,要知道,身體上的傷痛不算什麼,心靈上的傷痛是無法彌補的啊!

感情本就是讓人難以琢磨的東西,而感情中的戀情又是一種特例。那是因為責任的存在,如果沒有弄清楚這一點,就不要談戀愛。也有人説:感情是可以培養的。話是不錯,但培養不是玩鬧開心,培養的目的到最後是要負責任的。我説不清楚,只道:那是別人的事,我不管,看不慣也無權過問。語文寫作能力差,也不去思考這些問題,我過的瀟灑快樂。既然沒有戀愛也能快樂,又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戀愛的快樂呢?

【3】牡丹亭讀書筆記

高中買了西廂記沒看完,只知道里面的一些詩句很美。這次花了好幾天把牡丹亭而且連着註釋好好地過了一遍。其間數度停頓,每一階段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一開頭很順當,書我已經還了,我不能夠説出在具體哪個地方我如何如何,大概講十幾回的時候我覺得不就是做了個夢嘛,犯得着大費周章鋪演成戲麼?但這也只是暫時的。 故事是建立在一系列巧合之上的,所謂無巧不成書是也。結尾大團合結局讓我不怎麼滿意,覺得不夠深刻也不現實。能有這樣的結局絕對是意外,甚至可以説是奇蹟。只要中間哪個環節稍微合常理一點,比如柳夢梅怎麼就到了梅花庵裏頭呢?恰巧就是在南安界內一座橋邊滑倒,恰巧就讓陳最良碰上,如果沒碰上呢,就不會進梅花庵,就不會進那後花園,戲也就完了。

這類不可思議的碰巧的事層出不窮,我直想真要來實踐一番,還不得要NG幾百萬次才可能有一次成功?不過,故事就這麼安排了,就這麼巧,咱們也不怎麼追究了。 可喜的是湯顯祖的文字功底詩詞素養十分了得,全出劇都用唱詞寫了出來,很美。而且杜麗娘的形象確實光鮮可愛。柳夢梅雖愛吹噓自己是擎天柱現世寶,但巧的是他就真能中上狀元。對杜麗娘也算痴心一片,有幾分可取之處。陳最良的形象從頭到尾塑造得也是很成功的。 杜家有良好的家教,我對杜寶的印象也不錯,對妻女都很有感情,也還算恪盡職守。就是淮城一役解圍那當口,我以為會使出什麼妙計,不想就寫兩通信去打發溜金王和他夫人,不承想居然還真給打發走了。那也真是巧了。在最尾一出裏杜平章的表現尤其惹眼,在巨大的輿論壓力面前很好地堅持了人類的理性判斷。眾口一詞都説女兒死了三年給柳生挖墳救了回來,起死回生,柳生還登堂入室沒打聲招呼把婚就給結了(這很有違於當時的風俗傳統),我當時就想杜平章快快認了女兒女壻這大團賀結局就愈發地無趣了。沒想到平章老先生還不依不撓,力排眾議,堅持理性判斷,不為情所動。稍微換一個有點科學常識的人都不相信一個人在埋在地裏的棺材裏待了三年還能起死回生,換我我就不信。當然杜老爺出於維護自家聲譽,風綱紀常的考慮不能説絕然沒有,但我想這不是主要的。杜老這一番堅持不僅表現了杜老為人正直剛正的作派,還讓整齣劇在最末尾形成了一個連綿的小高潮。湯顯祖不愧為劇作一大家。

迴轉頭説一下柳夢梅,柳生在我看來絕對不同於一般的文弱書生。有一處表現得很明白,他乃壯男子也。杜小娘出墳還陽,身體虛弱,急需安神調養。石道姑問陳絕糧安神藥。陳絕糧回説壯男子褲檔布燒成灰服了,百試百靈。這光榮的任各自然責無旁貸地落到柳生身上。柳夢梅毫不含糊,當場就剪了下來燒灰入水給杜小姐服了,結果證明是有效的,這説明陳最良三代傳醫名不虛傳之外,更雄辯地説明了柳生果真一壯男子也。還有在中山嶴見寶打秋風,淮城鬧宴頂撞杜老爺,沒幾分勇力是做不到的。

相當久一段時間之前,R跟我聊到杜麗娘跟柳夢梅,當時我未曾讀過原著,對故事很不了然,心中慚愧。看得出R是以為我自應當知曉的,那時我不夠坦誠沒説我不曾讀過牡丹亭。而今讀罷,身心舒暢。 其實在文學作品裏頭,死而復生,生而復死,神神鬼鬼是不足為奇的,且放開心胸去關照。湯顯祖説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愛得死去活來,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