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54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

老師説,初一是做夢的階段。而初二就該停止作夢樹立志向了。所以老師們就讓我們學習經典,經典裏有許多大儒,他們的經歷能激勵我們不斷前進,宋濂就是其中之一,

宋濂小時候的學習條件很差———一沒書,二沒老師。沒書還好辦,借別人的書來抄就好了。可沒有老師就不行了,只能忍着“窮冬烈風”到百里外求學,有時候老師發脾氣可能還不告訴你。宋濂求學時住的地方也不好,每天只有兩頓飯,同學們都穿的像神仙,宋濂卻穿得像個乞丐。可他對所有的一切都沒有不滿,為什麼?因為他“嗜學”

因為他嗜學,有理想,所以他覺得學習能讓自己向大儒這個理想更進一步,那麼學習就是一種樂趣了。因此他活在精神世界裏,在那裏他享受這高於吃穿的快樂。那麼我們呢?

雖然我們在學校過着神仙的日子:有空調,有暖氣,有老師,也有書,但我們並沒有珍惜。可是父母花錢送我們來這麼好的環境裏只是想讓我們玩嗎?肯定不是,我們就應該像宋濂一樣樂學、勤學,不要被一是的失敗打倒,重新站起來。

人總有不順的時候,但只要你心中有理想,就能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困難,就能把一次次的經歷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成一筆巨大的財富。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2

《送東陽馬生序》是選自宋濂的《宋學士文集》。文章先敍述作者青少年時求學的種種艱辛,然後聯繫馬生求學的優越條件,這樣,我們不難就可以得出其中之一道理:一個人是否學有所成,關鍵在於自己的專心與否。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宋濂小時候讀書的環境是那麼惡劣,家中無錢,向人借書,寒中抄錄,而自己的學習態度是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專心求學。因此,他後來有名望有地位,詩文成就高。

其實,學有所成並不一定要在順境中、優越的社會年度中、機遇中才能達到的,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態度。

外國有這們一則故事:貝多芬小時候跟外國的老師學唱歌和彈鋼琴,由於貝多芬對彈琴方面有興趣,學得比較好,老師看好他,並想把自己畢生精力傳授給他,但貝多芬的語言跟其老師的有所不同,導致他聽不懂、理解不了。因此,貝多芬在那時起,在練習彈琴之餘,還要學老師的語言,他很認真——一天有20小時他都在學習。皇天不負有心人,2個月之後,他根本把該語言學到七七八八了。這樣一來,貝多芬就可以得到老師的指導,最終在世界上有名義;有地位,對於第六交響曲,我想人人都有聽過、聞過。

誠然,學有所成、成才不是三心兩意,亂來就可以達到、實現的。而是要努力、勤奮、艱苦、刻苦鑽研,再加上自己對學習的專心。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3

作者宋濂十分的愛學習,可是由於家裏貧苦,導致宋濂不能去學習,沒有書看。從幼時的讀書難,加冠的叩問難,從師的奔走難和住宿的生活難;從遍觀羣書到獲有所聞,再到路途遙遠到最後吃穿不好。種種表現突出宋濂對讀書的喜歡與堅持不懈。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這句話令我深有感觸。宋濂在天氣那麼寒冷,手指都不可以屈伸的情況下,他依舊不放鬆抄書的腳步,深刻的突出他對學習的愛和對學習的毫不懈怠的精神。

本文雖是宋濂勸告馬生的一篇文章,可我覺得更像是他寫給我們的。宋濂言傳身教,告訴我們學習的艱苦。我們應該感知到宋濂當初學習的艱辛,更應該加倍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及優越學習環境的來之不易,認真學習,努力進取。

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個人認為,在努力學習的同時,更應該保持一種“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勞逸結合,玩學不誤”心態。不要相互攀比,不必追求那些莫須有的奢侈品,珍惜目前所擁有的,拋棄虛榮,實事求是,才是當下最真實的。

“蓋餘之勤且艱苦此”意思是:我以前也是這麼勤勞,這麼艱苦的。宋濂在那種環境下學習,最終成才了,那我們現在的生活,比宋濂好多少倍?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學習呢?

我們現在首要任務就是學習,也是我們這個年齡段所必須面臨的頭等大事,讓我們手挽着手,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4

前天學了《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後,我想了,作者餘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可誰想到這樣偉人背後卻有多的心酸事,年輕的他為了求學,不惜在冬天雪地裏穿着破鞋去上門請教老師,為了能學到知識他面對老師的責罵卻是&“禮愈至,色愈恭&”,滿腹經論讓他覺的自己很富有,他不與別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學知識,這是怎樣的境界啊!

而後文所&“太學生&”與的我們一樣嗎?從小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擔心

衣,食,住,行,照理來説我們比宋廉幸運的多了,我們更應該好好讀書,有遠大的抱負,但像宋濂一樣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數的學生整天只和別人比吃,穿,對於自己的成績卻不消一顧,每逢考試都只想多抄幾道題目,卻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養育了我們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兒女都能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反而弄巧成拙,這能怪誰,只能怪我們自己,光口頭説説長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頭地,做的卻與相反,天上不會掉下黃金的,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5

《送東陽馬生序》寫了作者宋濂青少年時代求學的千種辛苦萬般困苦,並拿之後太學中的條件與之作比,以告誡勸勉“馬生”刻苦讀書;文章都讓人強烈地感到,我們必須珍惜優越的條件,好好學習,然而給予我最大震撼的東西並不是這一點--是宋濂的執著。

因為執著,宋濂能夠在“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地情景下抄錄了一本一本的書來讀;能夠“趨百里外從鄉先達執經叩問”;能夠遇其叱咄而色愈恭、不敢出一言以復但也正是因為這份執著,宋濂成為文學大家。

執著的力量就在於此!它足以使一切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奇蹟的產生成為必然!縱觀人類歷史的長河,從《資本論》到《相對論》,從《蒙娜麗莎》到《命運交響曲》,從雜交水稻到複製羊“多利”,哪一項震撼驚寰宇的發明,哪一項驚駭世俗的創造,哪一種功在千秋的貢獻背後不曾凝聚着偉人們執著的追求以及為其付出的辛勤與代價。誰能説他們的成功只是因為幸運之神的垂青,只是一種偶然--也許,由誰來創造奇蹟確實是一種偶然,但,創造奇蹟的人必須擁有着執著的性格,這絕對是必然!

此刻,生活在我周圍的很多同學,包括我自我,就很缺乏執著--對知識,對友情,對生活的執著。很多時候,我們茫然、厭倦、冷漠花般的歲月蒙上了一層灰色。但願,但願大家都能重整心境,尋回心中那份失落的執著!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6

今天,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誦讀了宋濂的文章《送東陽馬生序》,合上課本,我想了很多,

宋濂是明初著名的詩文家、政治家,年幼家境貧寒,但勤勉勵學,終成一代文豪、政治家。是什麼讓這個窮孩子取得如此之成就呢?我讀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的勤奮和執着,還有對知識和有學識的老師的認真態度。

小時候,宋濂就十分好學,但因家貧,無錢買書,只得向別人借,親手抄錄,並在規定時限歸還,在酷冬時節寒風撲面。抄書抄的手指僵硬也不敢鬆懈,為了定時把書還給人家,得到好的信譽,以便借到更多的書來讀,獲取更多的知識,但是宋濂並不滿足於死讀書,還認識到應該有名師的指導才能全面的掌握知識,為此,他外出百里求學,在求學過程中,他尊師重教,不因老師的壞脾氣而拂袖而去,而是態度謙恭,認真請教老師,使他學有所成。

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倍感羞愧,宋濂在家境貧寒、求學甚難的艱苦條件下成才,比起他,我們在優越的今天,在家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日子,學校裏有老師悉心的教導,我們還成天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總想着怎麼偷懶,趁媽媽不在家能多玩會電腦該多好啊!把大好的光陰都浪費在玩耍上了,古人説“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們不能真的等到“白了少年頭”才感歎學無所成啊!

讀宋濂的文章,讀出他的一份對學習知識執着,一份堅持不懈的精神,而就是他的這份堅持和執着,終成一代學問大家。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7

俗話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只有通過讀書才能豐富自己、感覺世界的千變萬化。那麼你喜歡讀書嗎?

宋濂,是明初文學家,字景濂號替溪,浦江人,他自幼就喜歡讀書,但因為家境貧困,只有向他人借書來抄寫、再看。他不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都一如既往的去讀書。

每當他遇到疑點困惑的時候,他就去請教老師,希望自己學有所獲。當從學求師的時候,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阻擋不了他對讀書的熱情。而他正想用自己刻苦學習的這種精神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

當我讀懂這篇文言文時,我的疑惑就是:宋濂他為什麼那麼熱衷於讀書,甚至不顧自己的身體健康兒去用功讀書。但現在我似乎明白了,當你認準一件自己喜歡的、對自己有益的你會毫不顧忌的去爭取成功。古代有多少文人為了考取狀元而晝夜不停地去讀書,也許他們是為了更多的功名利祿,但是他們得到的卻會使自己受用一生。

我們也應該嘗試去豐富自己,嘗試把讀書變為自己的樂趣,即使你不喜歡,以為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心靈,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未來。讀書是一種幸福,也許你會在書中找到一個不一樣的、全新的自我。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8

俗話説,是金子就會發光。讀完《送東陽馬生序》後,我覺得,宋濂也是一塊金子。而這塊金子,是因為它經歷了無窮的磨難還有還有它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才得以煥發出永遠奪目的光芒。

宋濂從小就特別愛好學習、讀書,但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如願以償。勤奮好學的他不得不借書抄書,就算天氣再惡劣,也不會有一絲鬆懈,也要把書及時歸 還。因為他的守信,許多人都把書借給他,他也因此得以廣泛遍讀羣書。長大後,宋濂的求學經歷更是艱難,他聽從前輩的批評,認真地吸取知識,最後收穫了很多 學問。他曾因為求學路途漫長、天氣寒冷而倒下,但他好學、堅定不移的心卻熱情着、跳動着。他從來不顧自己的生活,他覺得能讀書就是最快樂的。

宋濂能夠有現在的成就,正是因為他的勤奮好學和堅持不懈,正是因為他對學習的認真態度和對老師的恭敬.......這一切都成為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宋濂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學有所成了,當今我們的學習環境及條件都非常優良,是不是更應該刻苦學習、珍惜學習環境呢?即使我們做不到宋 濂那樣大的成就,但我們應該使自己在提升一個層次、讓自己的學習態度再端正一些、使自己的讀書熱情更高漲。其實,客觀的條件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主觀 上的努力。

宋濂的成功也離不開他的“言必行”的優秀品質。他不管天氣有多惡劣,都不放棄抄書,也不把書晚些歸回。所以,他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人們都願意把書借給他,這正是他用實際行動換來的“行必果”。

勤勵奮勉是我從宋濂身上看到的刻苦;勤學好問是我從宋濂身上學到的態度;言必行,行必果是我從宋濂身上得到的忠告。

我會用這些收穫,換取一個更加愛學習、更加會學習的自己。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9

所有人都向往美麗而幸福的生活。作為一名中學生,我認為,要想有理想的學業,必須在學習生活中先嚐盡苦,而後才能嘗甜。

讀罷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我被作者在艱苦的條件下仍不放棄自己的追求的可貴精神深深地觸動。寒冬臘月時,“手指不可屈伸”是常有的。寒假裏,本來打算早上做作業的我,因為天氣寒冷,手指不可屈伸,將原定的機會成了讀書看報,於是作業一拖再拖,開學前狂補,作業質量也就不可觀了。而“家貧無從致書以觀”的宋濂,在硯台中墨汁都結冰的情況下,手指凍得麻木,還不放鬆抄書,如此驚人的毅力,讓人心生敬佩。

現在的中小學生,上學放學一般都有家長接送,來去花不了多少工夫。而宋濂求學時,揹着書籍,拖着破鞋子艱難地在山路上行走,“足膚皸裂而不知”天氣惡劣,到了學校,全身竟“僵勁“而不能動。為了求學,宋濂不知熬過了多少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他吃的苦比我們現在面臨的苦要苦上百倍,才遂成大學士。

宋濂苦讀的事例告訴我們,只有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勤奮刻苦地學習,才能早日成才。“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宋濂如此,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我們何嘗不能如此呢?

冬天,我們不必為寒冷而苦惱。穿上棉襖,戴上手套,想想宋濂的“四肢僵勁而不能動”,去滿腔熱血地投身於學習中吧!別懼怕那小小的困難,在嚐遍苦辣後,你一定會嚐到蜂蜜般的甘甜!還有什麼能難倒你呢?

我堅信——“學海無涯苦作舟”,先苦而後甜!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0

前天學了《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後,我想了很多,作者餘濂是明初的散文家,他被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可誰想到這樣一個偉人背後卻有那麼多的心酸事,年輕的他為了求學,不惜在冬天雪地裏穿着破鞋去上門請教老師,為了能學到知識他面對老師的.責罵卻是“禮愈至,色愈恭”,滿腹經論讓他覺的自己很富有,他不與別的富家子弟比吃穿,只想多學知識,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

而後文所説的“太學生”不是與現在的我們一樣嗎?從小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擔心衣,食,住,行,照理來説我們比宋廉幸運的多了,我們更應該好好讀書,有遠大的抱負,但像宋濂一樣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數的學生整天只和別人比吃,穿,對於自己的成績卻不消一顧,每逢考試都只想多抄幾道題目,卻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

父母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兒女都能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這能怪誰,只能怪我們自己,光口頭説説長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頭地,可是做的卻與説的相反,天上不會掉下黃金的,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1

今天學完了《送東陽馬生序》後,我是對宋濂年輕時的求學毅力深感敬佩。且不説我們學生中有沒有人做到,至少我是做不到。

宋濂求學路上難又難,幼時貧窮潦倒,便向藏書之家借書,“手自筆錄”,按期歸還,哪怕是冬天也不例外。

真的,我對冬天時寫字是深有感觸的,試想,凜冽的寒風吹進屋內,將稚嫩的手割得遍體鱗傷,凍得通紅,寫字是相當困難和痛苦的,而宋濂竟可以憑毅力堅持下來,在下自愧不如啊。

宋濂長大後,向聲望高的人請教經書上的問題,大師雖未“稍降辭色”,有時還會責罵宋濂他們弟子愚笨,可他“色愈恭,禮愈至”,不駁一字。

看至此,我再次被宋濂的精神折服,換做別人,被人責罵,早就反駁回去了。還在站在那裏任別人發泄怒氣?在我們看來,這種人分明就是傻子,但宋濂他可不傻,要是傻的話,還會成為一代名人嗎?我被他求學的執着所感動。

當宋濂終於成為碩師的一名弟子時,從家到學堂的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況且,同舍生是風度翩翩,衣裝華麗,而宋濂卻是一身破衣,還能做到“略無慕豔意”,要知道,從古至今,人們的攀比心理是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的兒女,能做到如此,實屬難得。

於是,宋濂,一位我不怎麼熟悉的文人,在我心裏昇華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無論是寒冬裏堅持按期歸還的毅力,弱冠時請教碩師的求學欲,被責罵的忍耐力,一顆不攀比的淡泊心,都是值得我學習的優秀品質。更是中華兒女應有的品質。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2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的作者,曾被明太祖朱院長譽為“開國文臣之首”,且和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能取得這樣的成就,與他小時候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在《送東陽馬生序》中,他這樣説:“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和“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可以看得出來,宋濂小時候讀書共有兩難:一是“無書難”,二是“無師難”。為了解決“無書”的問題,宋濂總是“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即使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也是“弗之怠”。再看看我們自己,沒有宋濂的“無書難”,國家九年義務教育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卻被白白浪費,在九年的時光中不學無術,碌碌無為,空有了一張學歷表,虛度了九年的時光。再説説這“無師難”。老師,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時時處處都在學習,而老師就是引導我們學習的人。可宋濂卻“無師”,為了求師,他“常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當遇到老師訓斥時,他“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唯恐老師發怒。設想一下,在現代,如果老師在課堂上批評學生,有多少學生會虛心接受?更多的甚至在課後謾罵,侮辱老師。我曾經也是教師子女,我也知道在“教師”這個名詞下面隱藏着一個多麼重的負擔,裏面有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熱切期望,也有無數莘莘學子對未來的美好瞳暻,要挑起這擔子,只有老師做得到。從古時到今世,攀比之風在學堂中一直沒有停過。如果人人都能像宋濂那樣“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恐怕這種攀比之風早就消停於世間了吧!我們要學習宋濂的這種精神,努力學習,長大報效於國家!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3

《送東陽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給他的同鄉浙江東陽縣青年馬君則的文章。在這篇贈言裏,作者敍述個人早年虛心求教和勤苦學習的經歷,勉勵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讀書環境,專心治學。文中生動而具體地描述了自己借書求師之難,飢寒奔走之苦,並與太學生優越的條件加以對比,有力地説明學業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於主觀努力,不在天資的高下和條件的優劣,這種認識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而後文所説的“太學生”不是與現在的我們一樣嗎?從小出生在父母的呵護中,像一朵温室之花,不用擔心 衣,食,住,行,照理來説我們比宋廉幸運的多了,我們更應該好好讀書,有遠大的抱負,但像宋濂一樣能幹出一番事業的人又有多少呢?大多數的學生整天只和別人比吃,穿,對於自己的成績卻不消一顧,每逢考試都只想多抄幾道題目,卻不肯自己好好用功,可悲呀!父母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含辛路苦,只希望兒女都能成龍成鳳,出人頭地,可是反而弄巧成拙,這能怪誰,只能怪我們自己,光口頭説説長大想要一份好的工作,能出人頭地,可是做的卻與説的相反,天上不會掉下黃金的,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4

經歷苦難,方能成就一片輝煌。

宋濂小時候家窮,環境艱苦,但無論什麼日子他都會抄書,就像這是個使命。成人之後,前往離鄉百里的地方求學。面對老師的冷言冷語,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沒有把自己的貧窮看做負擔,反而作為奮發向上的動力,成就了一代文臣。

如果説學業的成功一定與錢有關的話,那隻能説錢帶來的也許更多是負面的影響。

比如攀比心會因為錢加重許多,因為有錢,別人有的,我也要有;別人有車,我也要有。可能攀比心也不算什麼,但是,會有一種更不想看見的。因為我家有錢,所以我是富二代,我為什麼要努力上學,努力掙錢?我爸的錢都是我的,我也不用管我學的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學,反正有人養啊!雖然錢也可能有好的改變,在住宿與吃上面會好很多,但是負面的影響之大,依舊是不可忽視的。

“我爸是李剛!”有錢又有權,又能怎樣呢?最後毀的還不是自己還把自己的父親也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一句話毀了自己,也毀了父親。

有錢又有什麼用?艱苦的日子裏不依舊風雲人物眾多?當年,八路軍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日本侵略者,紅軍在長征途中經歷了苦痛,也完成了使命。

苦難是一種財富錘鍊着一個人的意志,激發着一個人的潛能。

送東陽馬生序讀後感【最新】15

近來,我讀明代學士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獲益匪淺。作者的求學精神固然可貴,但他那種守信用的良好品德更令人敬仰。

宋濂家境貧寒,在無從致書以觀的情況下,每假借於藏書之家,能堅持做到計日以還,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正由於作者守信用,所以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宋濂學有所成,除了主觀方面的努力之外,藏書之家樂於借書給他,不能不説是一個很重要的客觀因素。宋學士在文中特意提到這點,也説明他對成才的因素有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

可以説,守信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在我們前輩身上十分明顯地表露出來,而宋學士正是讓人尊敬的前輩之一。

曾幾何時,這種美德在一些人心目中漸漸被忽視了。即使在今天,不守信用的人和事經常可以見到。

有個成語叫背信棄義,它的意思是不守信用和道義。宋濂借書計日以還,不敢稍逾約,便是守信用的具體表現。守信用是一個正直的人必須具備的品德。相反,那種背信棄義的人則為人們所指責、所唾棄。我們應仿效宋學士的做法,養成守信用的良好品德。在同學中,有的誇誇其談,説而不幹,被人譏笑為許諾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奉勸有這種毛病的同學好好改一改。

如果整個社會把守信用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如果大家都能以守信用為榮,以背信棄義為恥,那麼,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