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2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通用10篇)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1

當我看完《百年孤獨》這篇小説時,頭腦中依舊處於十分興奮的狀態。情節的設置如電影一般精彩。先祖們的形態各異的性格和作風,現實和幻想的交錯,結尾處的出人意料等等,十分使人讚歎。可以説,從”魔幻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評價這部小説,不是很恰當的。它只描述出了這部小説的吸引人的表現手法而已。但是,進一步而言,這部作品包含了拉丁美洲的政治與歷史的變遷。詞句之間隱含着悲痛的與現實脱節的,或者説與現代文明,或是以西方文化主導的當代現實的脱節感。可以説,這是一個來自拉丁美洲的呼聲,一個來自千百年來,從世代重複的節奏中變革出來的呼聲。

在文中,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文字和拉丁美洲文化的融合現象。文中提到了西班牙語,梵文等等非常古老而陌生的語言。但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卻無法被正視和記錄下來。當吉普賽人在很多年之後,依舊用望遠鏡,甚至磁鐵,等”新發明“向馬孔多的人民進行宣傳時,人們依舊熱衷於此。這是否和中國儒教思想上的”生民“的概念很類似呢。

可以説,第三世界的苦難給了第三世界文學不竭的源泉。在內部矛盾,以及潛在的外部矛盾之中,以馬孔多為代表的較為自然發展的羣落的這種現象普遍存在着。它就好像是一條在茫茫大海中行駛的一條小舟,乘風破浪,在向着一個不知名的目標前進着。而這大海則是千變萬化的世界史吧。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2

讀這樣的小説,感覺就像看作者站在一個高的平台上,去俯視整個布恩地亞家族的命運,聽作者講述一個已然逝去的故事

隔着距離從外看馬貢多,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一個孤獨的島嶼,而湊近了看家族七代人的悲歡離合,便可發現一個個更為悲涼的孤獨的靈魂。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認為打破孤獨進行種種艱苦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終以失敗告終,如書中烏蘇拉在非常孤單之時,只好去找她那不中用的被人遺忘在慄樹下的丈夫,對他説:“你看看這個空蕩蕩的家吧,看看我們那些散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兒女吧,咱們又像當初那樣只剩你我兩個了。”而霍基·阿卡迪奧對她的悲歎卻是充耳不聞,她這些話好象是在講給一個死人聽,對於烏蘇拉來説,豈止只是剩兩人,其實只是剩她一個人孤獨的生存着。

生性孤僻的阿卡迪奧,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個小時,他童年時代就一直折磨着他的恐懼突然消失了,在對人生的回顧中,他終於明白自己是很熱愛過去最北他憎恨的人們,面對死亡,他感受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懷戀,他似乎時有所覺悟了,或許那種一之折磨他的恐懼便是對孤獨的恐懼,人的存在就是選擇,就是選擇他的獨特生活行動的方式,一直以來他都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驅散這種恐懼,但最終未能如願。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3

《百年孤獨》是我比較喜歡的外國小説之一,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和讀其它書都很明顯的不同,這可能就是本書的特點之一吧。這本書的不同之處就是全書幾乎沒有任何向上的積極氣息,有的只是孤獨和頹廢。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遠記住:過去是虛假的,往事時不能返回的,每一個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復返了。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也只是過眼雲煙”坦白地講,這部30萬字的《百年孤獨》,很好看,你會時而放聲大笑,時而眉頭緊鎖,當時重複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雙眼”因為據説本書是公認的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獨》,卻缺乏這種積極的精神,只有偶爾幾個積極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歲的烏蘇娜,他一直活到十幾章(本書一共才20章),那個時候他的曾曾孫子都出世。了總的來説本書的基調還是黑色的,心得體會結尾那句話“遭受百年孤獨的家庭,註定不會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現了”我的理解與書中的簡介不同,書前面的簡介説這句話代表的是積極,黑暗總會過去,光明即將來臨。

我卻覺得這句話是為這個悲劇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獨歷史畫上句號。並不預示着以後的家庭就不孤獨,而孤獨其實是揮之不去的,誰也逃不掉的。書中的人物都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有所不同。

奧雷連諾上校採取的方式是戰爭,永無休止的戰爭來排遣孤獨,但戰爭只讓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愛情,可惜他的愛情不被母親允許,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隨。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4

多年以後,面對百年孤獨,還能想起第一次碰觸的時候那麼深不可測。一本讀完還想再刷的一本書。

何為孤獨,可能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不被理解,又不被他人所辜負之地。讀完整本書感覺自己真的走過了一百年,從第一代的創世,開啟繁榮小鎮,到二代倖免於非有豬尾巴的野人開始,感覺和諧的生活如同我們和父母輩在一起的時候,年少不曾離家,生活在一隅小鎮,好不幸福快活。

文中的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的憂鬱、冷漠、我行我素、獨立且又自私很好的詮釋了孤獨,他就是孤獨得代表人物。從第三代的出現,就覺得好像自己也在人生路途中開始退場一樣,一代崛起,一代老去,就這樣慢循環着。幸而自己現在還沒有孩子,可能想維持原有的一切,祖輩、父母還是那樣的健壯,不會隨着時間流逝老去,也不想被下一輩去取代,可能這就是我的固執。整本書越往下讀,越能體會倒孤獨,體會倒一個大家族從繁榮走向衰落,一個小村鎮從世外桃源到被戰爭蠶食,最好的是在香蕉公司得到來達到繁榮鼎盛時期,殊不知這是要落幕的前奏,恍如一夜間的功夫,屠殺、大雨湮沒了這個小鎮,使之慢慢的慢慢地恢復到最原始,開始被密林替代,房屋最後在紅蟻的啃蝕下倒塌,結束了最後一代人,也結束了布恩迪亞家族。

羊皮卷也被合上,故事也就這樣結束了……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5

我無法像他們一樣,那麼深切的去歌頌《百年孤獨》。任何一本書,在我這裏,就是一面鏡子,照見自己的同時,也照見了我們習慣漠視不見的事實。我在想,那些人他們悲慼的命運。他們曾經那麼努力執着、那麼奪目,卻有一個那麼荒誕和無聊的晚年。我由此又產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來不及真真切切的保護我的父母,在物質上滿足他們,在精神上支撐他們。

我也深深的瞭解到一個現實。一個人,在有了愛和理想的時候,就有了孤獨。我們愈愛,便愈發孤獨。

那麼,今天這個日子,於我,雖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終歸不會圓滿。《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生全部由童年決定,某一幕某一瞬間,就已經影響到了他們這豐富而漫長的一生。走到最後,能憶起來的,也不過是那一瞬間的景象,只不過那一刻,已不帶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邊,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們一樣,在生命的進程中,執着於最初的不圓滿,一直迷失下去。

打開那顆心,擁抱這世間的好,做個註定不圓滿,卻滿足幸福的人。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6

剛開始看《百年孤獨》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亞家族中的人名反覆用的都是阿卡蒂奧和奧雷連諾,這也彷彿他們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種可怕的循環中度過的;其次,故事的情節很具神話色彩,死去的人可以因為按奈不住寂寞從新回到人間,甚至與活人交談。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衝動,這是一個彷彿描述一個國家百年的繁衍與生存、恥辱與壓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亞帶領他的妻子,以及他的親屬朋友們歷盡千辛來到了一片未開墾的土地上,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塊後來被命名馬孔多的小鎮上,藴含了無窮的神祕,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亞陷入了無窮的孤獨。在他身上也體現了那種可怕的循環,在他對創造發明產生厭倦以後,便整日地呆在實驗室裏製作金屬金魚,每做到二十條的時候就將它們熔化重做。他的後代奧雷連諾又從戰爭走向孤獨,終於也陷入了循環制作金魚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傳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獨樣,直到家族的最後一代奧雷連諾·布恩蒂亞的出世,由於壟斷資本主義的入駐,不僅是布恩蒂亞家族,整個馬孔多已經開始沒落了。那本羊皮書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這個家族從建立到沒落其實已經是註定的宿命,終究是一個可怕的循環。

《百年孤獨》讀完後都會給人留下一種沉重感,我認為這種感覺才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7

孤獨是殘忍的,是割捨不了的,是要與生命始終伴隨的,就像書中的拉丁美洲,與世界脱離,像極了閉關鎖國的清朝,彷彿世界只有孤身一人。《百年孤獨》裏的馬孔多,雜糅着這世間所有類型的人,也雜糅着這世間所有的孤獨。

馬爾克斯筆下的世界很奇妙,每個人都是獨立個性的但卻無神空虛的,書中所經歷的孤獨,也可能是我們人生當中所需要面對的。“世界上正在發生不可思議的事情,咱們旁邊,就在河流對岸,已有許多各式各樣神奇的機器,可咱們仍在這兒像蠢驢一樣過日子。”馬孔多的創始人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清晰的認識到了目前的現狀,他本應該是個英雄,但時代讓他變得可悲,子孫所承受的災難性的傷害也揭示着他人生的可悲。他是孤獨的,馬孔多的文明也是孤獨的,他們有着對權利的渴求,對求知的渴望,以及對暴力的崇敬,但他們拒絕與遠方溝通,拒絕看到遙遠世界的光芒。他們從未放過自己,所以他們孤獨,卻也無能為力。

《百年孤獨》的魅力遠遠不止這小小的一角,就像作者説的“拉丁美洲的歷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勞的奮鬥的總結,是一幕幕事先要註定被人遺忘的戲劇的總和”,這個家族的百年孤獨也折射着世間萬物的悽楚和悲涼,孤獨的度量已無從計算,可能從創世之初到宇宙熱寂,也許它早已伴我們同行,無聲無息。

讀完這本書,我經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麼可以讓我們在有限的生命中為之相守和奮鬥?也許在經歷人生的不同階段時,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吧!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8

文章的作者讀了三遍《百年孤獨》,並對作者的身世及所處的時代背景進行了深入的瞭解,這種執着探索的精神着實讓我敬佩,不由得讓我想起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亦是如此,只要你有誠心,也夠努力,總會有一定的收穫。

《百年孤獨》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家族的一部興衰史,其脈絡就是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毀滅,其實寫的就是拉丁美洲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的興衰。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接受專訪時對孤獨的解釋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

“不團結”在我的印象裏有很多解釋,從片面的角度説,它是自閉的、可怕的、是要反省的、是要摒棄的。其實在職場上也不乏這樣的案例,團結協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和前提,而實際上我們往往是在本職工作上傾盡了全力,而忽略了其實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性,這也説明越是淺顯的道理,越是難以企及。

偶然吸引到我的文字引導我的這次閲讀,也讓我感覺到自己思維的侷限性。閲讀,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可能有時,讀着讀着,我們會發現它是在寫自己的故事,裏面的主人公就是正在閲讀的自己,這種感覺會拉着我們繼續閲讀;有時,當發現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出現在眼前時,那種興奮之情無以言表。

閲讀不乏是個好習慣,它不僅能豐富人們的知識,也能養成價值的判斷力,那我們為何不取別人所長,來逐漸提升自己呢?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9

非常非常精彩的一本書,很可惜沒能早早地遇到它。再次感受到文字的無窮魅力,也感受到一個能將文字運用自如的靈魂的偉大,能將某個事物描述的那樣活靈活現,生動又深刻。或許那個揚塵滿天酷熱難耐的馬孔多和整個離奇怪誕的布恩迪亞家族都是梅爾基亞德斯寫的一個古老的故事。馬孔多空氣中瀰漫的孤獨正是梅爾基亞德斯的孤獨,也是作者的孤獨,更是現實生活中人類的孤獨。

有生命和生活的地方必然也會有孤獨,年少時總將孤獨賦予寂寞、慘淡、蕭條等消極沮喪的含義,直到慢慢長大,體會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知孤獨並非這樣單調可怕,反而只有在孤獨中才能更加領會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才能離自己更近,能夠跳出自身侷限來認真審視自己,修正和完善自己。一切過往,一切產生喜怒哀樂的人或事,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也只是過眼雲煙,能夠陪伴自己到最後的只有自己,“孤獨”是自己的另一個名字,從一出生就像一個隱身的連體者,伴隨着我們一起闖蕩生活。早一些認識孤獨,或許會少一些抱怨和不安,多一些平靜與淡然。

生命的長河始終滾滾向前流淌,布恩迪亞家族的命運輪迴上演類似的曲目,人類的命運又何嘗不是呢,如果人類能像奧雷里亞諾一樣早一點兒破譯屬於人類的“羊皮卷”,興許能夠避免被自然吞噬的命運,將孤獨傳承下去直至和無窮無盡的宇宙那樣廣闊那樣長遠。

百年孤獨讀後感500字10

我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一個專業老師那裏看的。當時看着這個題目就覺得有種脱離現實的魔幻般的感覺,而我對這本書的作者並不瞭解。在人文課上,老師也講過這個小説。

小説描寫的是布恩蒂亞家族的一代一代,情節離奇令人迷惘。在小鎮馬貢多,布恩蒂亞家族上演着百年的興衰史。由盛轉衰,又由衰轉盛,一百年的歷程,而這一切都逃不出一個詛咒。這一切是因為怕近親結婚擔心生出長豬尾巴的孩子的原因。主人公因為鄰居的嘲笑他被烏蘇拉拒絕同房而殺死了鄰居。結果死者的鬼魂不斷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使得布恩蒂亞一家日夜不得安寧,終於被迫遷移到小鎮馬貢多。最初布恩蒂亞的人丁興旺,但隨着戰爭一系列的原因,家族的命運一代不如一代,然而第六代奧雷良諾·布恩蒂亞的時候,因為與姑媽烏蘇拉通婚,結果生下了一個帶尾巴的男嬰,而這一切又剛剛好應驗了一百年前吉普賽人用梵語寫下的密碼,這破譯着就是奧雷良諾·布恩蒂亞。充滿着諷刺的意味。而這個帶尾巴的男嬰是被螞蟻拖入了蟻穴。隨後,這件事消失。

這小説讀起來總是給人一種虛幻飄渺不真切的感覺。但是故事馬貢多百年的變遷和布恩蒂亞家族的興衰榮辱是整個拉美社會變遷的一面鏡子,同時,家族的愚昧也是拉美自身的落後寫照,在此向對應,在拉丁美洲,內戰連連。

往往魔幻現實主義,以荒誕的形式反映着現實,不管馬貢多發生的一切又多離奇,都是馬爾克斯對拉美現實的觀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