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邊城》讀後感14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9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邊城》讀後感1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邊城》讀後感1400字

小説描寫的是發生在湘西邊境小城茶峒的一段悽美愛情故事。七十高齡的老船伕與十三歲的外孫女翠翠相依為命,以擺渡為生。茶峒城裏船總順順有兩個兒子:大老天保、二老儺送先後愛上了翠翠,他們通過唱山歌的方式公平競爭翠翠,可翠翠心中喜歡的卻只有儺送,於是天保退讓出走,卻不幸在激流中喪命。儺送尋找不到哥哥的屍體,帶着誤會和自責,乘船離家出走。不久,老船伕病急交加溘然長逝。翠翠一邊看守爺爺的墳山一邊期望着儺送還會歸來,繼續在溪邊擺渡。作者在結尾中寫道:這個讓翠翠在睡夢裏也想念的儺送“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作者運用開放式結尾,給讀者自由的想象空間。

小説將鄉土氣息、人文情懷、詩意色彩融為一體,用自然優美的文字構成一幅栩栩如生的湘西鄉土畫。那麼沈從文的成長環境是否也如小説描寫的那樣和平安寧呢?恰恰相反,沈從文出生在軍人世家,祖父、父親都是帶兵打仗的,沈從文更是從十四歲開始就跟隨軍隊四處流浪。他在《從文自傳》裏寫到:“我那時已經可以自由出門,一有機會就常常到城頭上去看對河殺頭,每當人已殺過趕不及看那一砍時,便與其他小孩比賽眼力,一二三四屈指計數那一片死屍的數目,或者又跟隨了犯人,到天王廟看他們擲筊。”然而成長經歷中所看到的殘暴和屠殺並沒有讓沈從文的內心變得冷漠、麻木不仁,相反,他對人性變得更加包容,渴望人間的温情與美好。沈從文的《邊城》,向人們展示了“一種近於動物單純的個性”、一種樸素正直的人情美。

在作者的筆下,主角翠翠簡直是集天地之精華、被山間清風雨露孕育而出的小靈獸,她無憂無慮、快樂無比。她皮膚曬得黑黝黝的,眼睛清清亮亮,長得很有靈氣,每天的生活就是幫爺爺一起撐船渡人過河。在這個小城茶峒裏,每個人都是善良、單純、重情義、內心滿懷着愛。就連那小黃狗也沾染了城裏的靈氣,聰明且忠誠,每天陪着翠翠和老船伕一起渡船,等船要上岸的時候,它就用嘴巴銜住扔過來的繩子,往岸上一跳,緊緊拖着船繩往岸邊拖,是個十足的好幫手。

現在我們進入小説的世界,看看在作者筆下,小城茶峒裏的人與人之間是怎樣的温情。小説第十七章裏寫到,天保、儺送兩兄弟同時愛上了天真爛漫、温柔聰慧的翠翠,可是作者卻寫道:“火是各處可燒的,水是各處可流的,日月是各處可照的,愛情是各處可到的。”他們即不宜暴力相交、撕破臉皮,也沒有暗地使壞、勾心鬥角,而是通過唱情歌競爭,把選擇權交給翠翠。但因哥哥不擅長唱歌,弟弟提議由他代唱,哥哥果斷拒絕了弟弟的.幫忙,這裏也可以看出大哥天寶的淳樸大方,以及弟弟儺送的重情義。再回到第十五章,二老儺送,本來有人給他介紹了寨子上王鄉紳的大姑娘做妻子,還有一座嶄新的碾房作陪嫁,可他並不為權勢和財產所動,依然遵從自己的內心,決然地選擇了貧窮善良的翠翠。利益和真愛並不會對儺送造成困擾,這裏也能看出儺送追求的是自然、健康且真實的愛情,這是一種何等樸質的人性。而這種人性美不僅表現在青年男女之間,也表現在其他人之間。比如第十三章寫到老船伕上城買貨與商家交易時也是如此:他想買屠户的肉,屠户卻不願接他的錢,老船伕想:若屠户不接錢我寧可到另一家去買,決不想佔那點便宜。“他以為這是血錢,不比別的事情,你不收錢他會把錢預先算好,猛的把錢擲到大而長的錢筒裏去,攫了肉就走去的。”而老船伕的這點“計謀”早就被屠户識破,他不僅挑選好一份最好的肉給老船伕,還把分量故意加多。在這裏人們永遠不會因為照顧自己的利益而相互爭執,他們再如第十一章寫到,老船伕與賣皮紙的過渡人的爭執。他們不是為給錢少要錢多爭執,恰恰相反,過渡人堅持要給錢,而老船伕執意不要錢。過渡人只好將銅錢向船艙一撒,匆匆忙忙走開。老船伕眼看過渡人就要跑了,連忙讓岸上的翠翠把錢還回,老船伕也趕上去送上一大束草煙了事,為的是他留下了一枚銅子。他告訴翠翠:“他得了我們那把煙葉,可以吃到鎮城!”小城居民之間的相互謙讓、相互照顧,他們發生爭執的原因讓人覺得温情而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