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神鵰俠侶》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神鵰俠侶》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神鵰俠侶》讀後感

《神鵰俠侶》讀後感1

幾天,我懷着好奇的心情讀了一篇《草地夜行》的文章,令我深受感動。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長征途中,一位老紅軍為了讓小紅軍走出草地,自己英勇犧牲了的事。

我讀到:“乾糧早就吃光了,皮帶也煮着吃了,背上的槍和子彈就像一座山似的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空着肚子,拖着兩條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時,我的眼睛裏噙滿了淚水,我不由自主地對這位小戰士產生了一種無比敬佩的感情。這是一位多麼頑強的小戰士啊!他面對着極大的困難,仍然堅定地向前走,真是堅強、勇敢的人。然而在我的學習中,也經常有這一類的事。記得有一次,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去學奧數,我們來到春雨學校的辦公室,放下書包,便跑出去玩,只有李碩洋一個人留在辦公室裏,專心致致地做着周老師不置的奧數題。他左手摸着腦門,右手握着筆,旁邊的桌子上堆起了一層剛演算過的草稿紙。我看見李碩洋的額頭上似乎出現了幾絲皺紋,我輕輕地來到他身邊説:“李碩洋,遇到難題了吧,讓我來幫幫你。”他搖搖頭説:“謝謝你,我一定會做出來的。”過了一會兒,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把這道難題做出來了。通過這一事例,讓我知道了,只要去克服重重困難,就一定會成功。

學習了《草地夜行》這篇文章後,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並從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困難就像一隻“紙老虎”,被“紙老虎”所嚇倒的是懦夫的行為,那他一定會一事無成;如果困難越大,你越不向它低頭,越要去攻克它,那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勝利者。

《神鵰俠侶》讀後感2

與金庸小説結緣可追述到1990年,那時大學畢業被保送了研究生,中間的假期有2個月之漫長,以前的假期都用於學習了,這個假期因不知研究生專業要提前學些什麼,茫然不知如何打發這麼漫長的時間,神鵰俠侶讀後感。剛好親戚家開了書店,就借了一些當時很流行的武俠小説看,以一天一本書的速度看了金庸、古龍、梁羽生和卧龍生等名家的眾多小説,尤其特別喜愛金庸和古龍的小説。

再後來就是很多金庸的武俠電視劇熱,也只能假期看看。因為要學習,沒有再看小説了,電視劇也是零星地看了幾部,每部斷續地看幾集,感覺不如看書過癮,想像空間更大。

再提金庸是去年我校為新評上的博導做集中培訓,請了大連理工大學的數學系培養出 全國百優博士學位論文學生的著名教授來給我校新博導做報告,我因為是學科負責人,一起參加聽講。他以金庸小説中情節、武功境界、主人公性格等為例剖析了做學問與武林高手帶徒弟的關係,觀點新穎,與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在座的70%博導和學科負責人聽得一頭霧水,只有我等少數人聽得不斷點頭。

回來腦袋一熱,當即從網上買了一套金庸前輩親自修訂的版本和一些名家評註,準備重新讀一遍並珍藏。可問題馬上就來了,自己已經有了10多本的專業讀書計劃,什麼時候才能有空讀這些書呢,必競在一般人眼裏看來,教授看武俠小説是不務正業。

買來的一套書已經放了半年了,新年第一天給學生開研討會了,第二天工作了,第三天剛好下了大雪。早上起牀後本來準備出去跑步的,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喜出望外啊。為什麼呢,可以光明正大地躺上牀上看金庸的小説了,不用為不工作而良心不安了,告訴自己新年三天假期的最後一天給自己一次放鬆吧。

然後就喜滋滋地拿出了蓄謀已久的《神鵰俠侶》,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外面的世界,完全沉浸在小龍女和楊過的世界裏。

晚上看完了,感覺空落落的,為自己今天沒有工作而內疚,心想寫點體會吧,將讀武俠小説與學術研究聯繫起來,好像會心安一些。

讀完了《神鵰伴侶》,體會到了原來小龍女的生活一直是我羨慕並追求的學術研究生活,主要特點如下:

(1) 靜心、與世隔絕的簡單生活(指她願意生活在古墓裏);

(2) 師承淵源深厚(指古墓派與全真派的傳奇);

(3) 有一個愛自己、忠心、得自己真傳武功高強且俠義的徒弟(指楊過);

(4) 有寒玉牀助練內功(實驗室的研究環境好);

(5) 有訓練蜜蜂的絕技(掌握了一套能推廣的技術);

(6) 有和九陰真經武功祕笈(有兩項自己的理論);

(7) 能排除外界干擾的意志(指與楊過的愛情),讀後感《神鵰俠侶讀後感》。

老頑童的性格特點:

(1) 過簡單清苦的生活;

(2) 不結婚愛武成痴;

(3) 保持兒童一樣的心境,好奇且天真爛漫;

(4) 不恥下問,可以拜任何有特別武功的人為師;

(5) 師承淵源深厚;

(6) 有創新精神、善於鑽研(創造了左右手互搏術);

(7) 沒有門户、爭名利的偏見。

所以他在第三次華山論劍時排在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老頑童之首,黃蓉和小龍女儘管武功很高但因為名額有限而未入選。如果以老頑童的境界做學術研究也會取得相當大的成就!

其實莫名地喜歡東邪這個人物,沒有多少條原因,就是喜歡。為什麼喜歡金庸的小説,因為他成功地寫出了人性,所謂最高的武功是洞悉人的心靈!!

我指導研究生時也以金庸小説的人物為例,批改實驗報告時也引用其中的語句,給報考我的學生回信也引用其中的語句,可以説金庸的小説內容已經融入了我的思想中,從這個觀點來説,尊稱金庸先生一聲師父或前輩也無不可,當然金庸先生名氣大得很,無數人想這麼叫,但人家不一定喜歡,所以,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還是不叫而埋在心裏吧。

特別喜歡關於黃老邪內心世界描寫的一段:

李莫愁在門在釘了一張白紙寫了十六個字:“桃花島主,弟子眾多,以五敵一,貽笑江湖!”黃藥師歎道:“黃老邪果然徒弟眾多,倘若我曲陳梅大弟子有一人在此,焉能讓她説嘴?”説着將手一揮,道:“回去吧!”四人不明他心意所指,跟着他回到茅舍,只見他鬱鬱不樂,晚飯也不吃,竟自睡了。黃老邪第二天教楊過和程英“彈指神通”的功夫,説三年後就有能力殺了李莫愁。楊過説:“黃島主,要立時勝她,那是無法可想的了。”黃藥師道:“三年之期轉瞬即過。那時你以二十一二歲的年紀,即已練成這般武功,還嫌不足麼?”楊過道:“我……我不是為我自己……”黃藥師拍拍他肩膀,温言道:“你三年之後為我殺了她,已極承你情。我當年自毀賢徒,難道今日不該受一點報應麼?”程英過去拉住他手,温温婉婉地叫了聲:“師父!”黃藥師淚光瑩瑩,勉強笑道:“好!好!黃老邪運氣不壞,我還有個小徒弟呢!”楊過跪下地來,拜了八拜,也叫了聲:“師父!”知他傳授武功,是要自己代雪李莫愁揭帖上十六字之辱,就非得有師徒名分不可。

很多人跟着我讀研究生,就是嫌三年太長啊,總想立即打敗李莫悉啊!!!

而我的擔憂是你武功未成就到江湖闖蕩,隨時可能被打傷啊,不能總拿師父的名氣唬人吧!

《神鵰俠侶》讀後感3

餘自幼愛讀書,尤酷愛武俠圖書。只是年少,記住的全都是些刀光劍影、行俠仗義之故事。而書裏的兒女情懷、纏綿愛情,我倒沒深的印象,記憶裏的領域一片空白。惟一例外的是:年少的心對金庸作品《神鵰俠侶》裏的主人公楊過及其神仙伴侶小龍女留下了深刻的影子,許對年來揮之不去。

近年來,各大電視劇頻道竟相熱播有金庸原作改拍的電視劇《神鵰俠侶》。我沒有去看過那些電視劇。餘竊以為電視劇不及原作來得精彩。看書更能給人以啟示、思考。近日閒來無事,又一次拜讀了早已爛在心裏頭的故事《神鵰俠侶》。

掩卷沉思,早已感動得淚流滿面。神往、羨慕、感慨之餘,我不禁輕聲地問自己:情為何物?竟讓人生死相許!情又為何價?卻讓人如此刻骨斷腸,願以一生去收藏,願用一切去追求!

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是驚世駭俗地,為當時的社會倫理道德所不恥。他們註定了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除了中原五大高手之一的東邪黃藥師外,再沒有人能夠容忍、理解。真愛的路程經歷了太多的艱辛、磨難。合卷之時,我唯一的是祝福,由衷的祝福,欣慰他們終成了武林中人人羨慕的神仙伴侶。欣慰有情人終成眷屬。

事實上,小龍女是他名符其實的師傅,不僅傳授了他武功,還把他養大。在封建社會,封建倫理道德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基石。那時的倫理道德觀是絕對不允許長輩與晚輩相愛結婚,如果誰違背了,誰就會成為人們眼中大逆不道之徒。

可想而知,有着師徒名份的他們想愛會遇到多大的阻力。這股力量不是來自某一個人,它是整個社會。然而揚過的愛,是可以經受得住任何挫折打擊的。他根本不管他人是怎麼想的,對他來説那不重要。他只是困惑:為什麼每一個人都阻止他和小龍女在一起?為什麼他就不能愛他的姑姑!楊過不再理會,他不需要別人的理解。他決定和小龍女回到古墓或者去一個沒有人可以打擾、沒有人認識他們的地方去隱居起來。只要他和小龍女在一起,無論去哪裏,他都願意。

記得有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説吧!真情無價!都説“千金易得,知音難覓”,更何況是一份可以永遠屬於自己的愛情。在愛情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品,甚至淪為易碎品的今天,一份地久天長的感情愈見珍貴。生活中有了真情,每一天就會變得更加精彩,每一天的陽光都是明媚的。我們都是需要一份可以伴隨自己一輩子的愛情的,擁有了真愛,人生旅程才會更有意義。

《神鵰俠侶》讀後感4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三小六年級6班仇心柳上次我説了《射鵰英雄傳》這部書,《神鵰俠侶》也可以説是《射鵰英雄傳》的後傳,講述了楊康之子-----“神鵰俠”楊過的故事。

楊過在六歲時就不幸失去了母親,從小就靠偷雞摸狗作活。後來被黃蓉帶到桃花島,因為經常被郭靖的女兒郭芙和武敦濡、武修文兩兄弟欺負,郭靖被迫將他帶到終南山全真教求師。卻因為背叛師門,被全真教道士追殺。楊過逃到古墓派,遇到了小龍女。小龍女是個孤兒,被古墓派的師傅收養,從小練就了玄功,必須要一生不悲不喜、不愛不恨、不哭不笑才行。可是自從遇到了楊過,就慢慢愛上了他。但在和楊過一起下山時卻遇到了許許多多的挫折………

就在兩個人好不容易和好時,小龍女又被郭芙射出,自知命不久矣,在留下讓楊過十六年後在斷情崖相會的言語後,縱身跳下了崖頂。

黃蓉為了騙楊過,慌稱小龍女到了南海神尼那裏療傷。楊過帶着他的神鵰踏遍天涯海角,尋找南海神尼和小龍女的蹤跡。在路上,楊過幹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被人們稱為“神鵰俠”。同時還遇見了郭靖和黃蓉的二女兒郭襄和小兒子郭破虜………

在書中,好人均有好報,惡人均有惡報。小龍女雖中了銀針,但最後還是活了下來,並與楊過團聚;公孫綠萼雖為救楊過而死,但害她自殺她的公孫止和裘千尺卻也不得好報;楊過雖然失去右臂,但最後卻成了武林五絕之一;金輪法王雖然武功高強,但最後卻被大火活活燒死………諸般內容,均證明了“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的道理。

《神鵰俠侶》有很多《射鵰英雄傳》裏的人物,如:黃蓉、郭靖、洪七公、歐陽峯等。應該先説説黃蓉,在《神鵰俠侶》裏,她一點也沒有原來的天真無邪,反而像一個少年老成的江湖人,聰明得有點過分,處處和別人鬥心機。在她眼中,“上樑不正下樑歪”,楊康認賊作父,楊過也一定是壞的。甚至懷疑楊過懷疑到連武功也不敢教他,楊過做了好事她也給想成壞事。其實則不然,楊過在失去小龍女之後,遊遍天涯,幫老百姓幹了不少好事,被老百姓稱為“神鵰俠”。但因為黃蓉的誤解,弄得她的女兒郭芙也瞧不起楊過。

關於洪七公、郭靖、一燈大師些人,脾氣還是這一樣,沒什麼變化。就是歐陽峯,太可憐了。在華山玉女峯上,他就被黃蓉硬給逼瘋了。現在他已是個瘋了的人,但黃蓉他們不但不同情他,反而還想方設法把他殺死。照常理來説,歐陽峯已經瘋了,應毫無抵抗力才對。但歐陽峯瘋了以後武功也自成一套,噴口水、筋脈倒轉等諸般奇奇怪怪的武功竟讓郭靖、黃蓉、柯鎮惡三個武功高手哭笑不得。説來有趣,三個武功高強的人竟打不過一個瘋了的人,可笑又可悲。

另外,我也想説説楊過。楊過完全不像郭靖那樣,他心高氣傲,聰明狡猾,但卻也有一個好品質:堅強不屈。在全真教時,師傅們處處為難他,但他卻絲毫不屈服。同樣,他也十分講義氣。一次,他身中劇毒,完全可以拿黃蓉的小女兒郭襄去換解藥,但他卻將郭襄完好無損的還給了黃蓉。而且,楊過雖然與郭芙仇深似海,在大火中,他卻救了郭芙一命,在戰場上,他又冒着生命危險救了郭芙的丈夫-----耶律齊一命,至此郭芙才對楊過改變了看法。

關於小龍女,她身上沒有太多的特點。不過,從書中可以看出,她是很愛楊過的。

《神鵰俠侶》這部書主要講了楊過和小龍女經歷重重困難,終於走到一起這樣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相信大家讀了以後都有所啟發吧!

《神鵰俠侶》讀後感5

《神鵰俠侶》上承《射鵰英雄傳》,下接《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小説。

小説主要寫了楊過和其師父小龍女的愛情故事。剛開始艱難重重,後來歷經坎坷和磨難,衝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與小龍女變成俠侶。同時,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俠之大者。

《射鵰英雄傳》的主角是郭靖,因為郭靖在蒙古成長為人,得到了神箭手哲別的真傳,自己也成了神箭手,在大漠上射鵰,繪出一幅美輪美奐的作品。《神鵰俠侶》的主角是楊過,因為楊過最後與神鵰在一起,鋤強扶弱,匡扶正義,人稱神鵰大俠。俠侶講的是與小龍女的愛情故事。合起來就是神鵰俠侶。

《射鵰英雄傳》的主角是郭靖,但《神鵰俠侶》的主角卻不是郭靖的後代,而是“叛國賊”楊康的遺腹子楊過。我想有這三個原因:第一,郭靖及其後代已經沒有太多的事情可寫了,需要換一個人物。楊過的“污點”出身以及清貧的成長經歷是很值得人同情,讓人容易提起興趣。第二,郭靖是一個合規合矩的英雄,是正統的儒家傳統文化代表。楊過則是“反叛”的英雄,是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順其自然,至情至性。第三,小説主角從郭家到楊家,間接説明了一個道理:富不過三代。風水輪流轉,明天來我家。

楊過和小龍女。小説主要圍繞着兩人的愛情故事來寫。楊過父母雙亡後,獨自一人生活,異常艱苦,同時也體會到了民間疾苦,在生活中學會了靈活處事的方法。後來碰到了郭靖黃蓉夫妻,被其收養。楊過個性倔強,脾氣頑劣,加上黃蓉對楊康有成見,楊過只得離開桃花島,由郭靖帶到全真教學武。全真教教規森嚴,天性叛逆的楊過吃盡了苦頭,對全真教也非常痛恨,忍無可忍逃出全真教,被追的過程中慌不擇路逃進了活死人墓。也就是在這裏,楊過認識了小龍女。那是一位隱居的少女,與世隔絕,武功高強,貌若天仙,只是長期不照陽光,臉色略顯蒼白。孫婆婆臨死前,要小龍女照顧楊過,小龍女答應了。她收留了楊過,並收他為徒,一起習武,二人漸生情愫。誰知關鍵時刻被人打擾,小龍女受了重傷,後來通過九陰真經恢復了,楊過勸小龍女下山,小龍女勉強答應了。

歐陽鋒要教楊過蛤蟆功,擔心小龍女偷學,將其點穴。楊過四處尋找小龍女,從別的女孩對自己的情愫中,才恍然大悟,原來小龍女對自己的感情,不是師徒之情,而是戀人之情。

英雄大會上,小龍女主動來找楊過,兩人久別重逢,互訴衷情。在天下英雄面前,楊過説要娶小龍女為妻。弄得郭靖非常生氣,認為這傷風敗俗,有違禮教。無奈之下,楊過和小龍女只好離開英雄大會,打算回活死人墓,卻三番五次碰到金輪法王,金輪法王要抓黃蓉和郭芙,逼郭靖就範。楊過和小龍女只好聯手抗敵。後來,終於打退了金輪法王。楊過和小龍女要走了,黃蓉勸其住一晚。在那一晚,黃蓉從楊過的角度來勸説小龍女,説楊過天性和你不合適,如果定要他終身住在活死人墓,他會不開心的。小龍女一想,也對,就不辭而別。黃蓉這時還是想拆散他們倆的。

楊過只好又來尋找小龍女,不知不覺來到了華山,習得了洪七公和歐陽鋒的上乘武功。而小龍女卻隱居起來,不問世事。那個地方離絕情谷不遠了,小龍女一次練功時,想到楊過,走火入魔,被絕情谷谷主公孫止救了起來。公孫止讓小龍女有報恩的想法,讓她下嫁於他。小龍女一想,這裏正好與世隔絕,楊過再也找不到這裏,我與別的男子結婚,也正好讓楊過斷了念想,死了心。這種愛是非常偉大的,普通人無法體會。於是,小龍女答應了。

還好有個周伯通,大鬧一場,陰差陽錯地讓楊過和小龍女在絕情谷見面了,剛開始小龍女不承認,後來發現了楊過對自己的真情,也就幡然醒悟,決定與楊過長相廝守,共渡餘生。這讓公孫止非常不爽,定要小龍女下嫁於他。本來兩個聯手打敗公孫止沒有問題,誰知這時楊過已中了情花毒,打着打着就想起了小龍女,結果毒性大發,打輸了。為了救楊過一命,小龍女被迫答應了。後來,楊過把裘千尺救了出來,公孫止和裘千尺就大幹一場,裘千尺打敗了公孫止,成了絕情谷的新主人。裘千尺叫楊過殺了郭靖黃蓉,來換取情花毒解藥。楊過和小龍女不管生死了,能活幾日,全憑天意,但再不分離,兩人離開了絕情谷。

金輪法王又來挑事了,勸説楊過殺了郭靖,一來報父仇,二來得到解藥。楊過小龍女一聽,覺得有道理,就來到了郭靖家中。這時郭靖正在抵抗蒙古大軍。楊過幾次想下手,卻發現郭靖不像是壞人,莫非中間有重大誤會,決定不再報仇了。後來大武小武為了郭芙決鬥,楊過想想自己命不久矣,就再做點好事吧。騙説郭芙是自己未過門的妻子,誰知被小龍女聽到了。於是,誤會又產生了,小龍女又離開了。離開前,聽到那晚不是楊過,頓時萬念俱灰,隨波逐流。好在周伯通出現了,就跟周伯通就偷旗子了,順帶學會了左右雙手互搏術。

楊過回來找不到小龍女,就去問這問那,誰知郭芙也生氣地質問楊過,為何無中生有,玷污她的清譽。楊過只好解釋一番,還道歉了。

楊過只好逃了出來,後來碰到了大雕,學會了孤獨前輩的劍法。決定回來報斷臂之仇。並且尋找小龍女。後來,在終南山上,找到了小龍女。當時全真教內訌,小龍女被金輪法王打成重傷,楊過打敗了金輪法王。與小龍女在全真教大堂拜堂成親,然後回到活死人墓。

郭芙等為了救出郭襄,也來到活死人墓。就在小龍女恢復之際,郭芙又發射出毒針,讓小龍女毒氣逆流到五臟六腑,神仙難救。楊過氣得差點吐血,只好帶着小龍女的郭襄離開了活死人墓,中途碰到了一燈大師。原來一燈大師帶着慈恩(裘千仞)要去絕情谷,尋找情花毒的解藥。有一線生機的楊過小龍女也一同來到絕情谷。後來,天竺大師被李莫愁用毒針殺死,楊過小龍女自知再無希望。於是,小龍女跳崖了,留下了十六年後相見的字語,希望楊過好好活下去。楊過誤以為又是黃蓉從中作梗,來質問黃蓉。黃蓉無奈下,撒謊説是南海神尼救走了小龍女,楊過半信半疑。

十六年後,楊過等不到小龍女,於是在絕情谷裏跳崖。在谷底找到了小龍女,兩人的毒早已經解除了。雙方重回江湖,在襄陽大戰中助了郭靖一臂之力,也消除了誤會。最後,楊過小龍女退隱江湖。

《神鵰俠侶》讀後感6

暑假裏,我拜讀了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剛開始我認為裏面最強的人應該是劍魔——獨孤求敗,他一生都在尋找“打敗別人與被別人打敗”中度過,劍術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最後隱居時只能在“望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黯然銷魂。隨着閲讀的深入,我才明白,獨孤求敗其實敗給了自己,敗給了自己的驕傲,才使得自己的暮年如此孤獨。真正的強者應該是能戰勝自己的人,這樣的人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才有餘力去幫助別人!

第三十回中,當慈恩和尚(原鐵掌幫幫主裘千仞)魔怔時,鐵掌如斧鉞般一掌掌向一燈大師劈去,一燈毫不躲閃,當劈到14掌時,一燈口吐鮮血,卻不還手,慈恩一怔,喝道:“還不還手?”一燈卻説:“何必還手?你打勝我有什麼用?我打勝你有什麼用?須得勝過自己,戰勝自己,這才有用。”慈恩還沒清醒,喃喃自語:“勝過自己,戰勝自己?!”一燈大師的這番話如雷震一般轟到了楊過的心裏,他暗想:“要勝過自己的任性,要剋制自己的隨意妄為,確實比勝過強敵難得多。”

楊過能贊同一燈大師的説法,恐怕是由切身經歷有感而發吧。他被不懂事的郭芙砍去了右臂,自己雖不忍砍去她一臂報仇,卻始終餘怨難消,抱走郭襄以解心頭之恨。以致於在古墓為小龍女療傷解毒的關鍵時刻,小龍女被匆忙來尋妹妹的郭芙誤傷,雪上加霜,原本有希望痊癒的身體命懸一線。郭芙固然任性妄為,但楊過此時恐怕也在後悔自己抱走郭襄這一魯莽舉動了!自己沒戰勝自己的怨氣,不夠寬容,沒能以德報怨,這也是一種任性吧!

當然,事非經過不知難,不是當事人,誰也沒有發言權。時間是最好的淨化劑。一燈大師年輕時也是因為不能戰勝自己的妒忌,拒絕為瑛姑和周伯通的兒子治傷,導致其幼年夭折,而後才大徹大悟,有此修為的。楊過經此點化,歷經磨難,心胸終被痛苦和委屈撐大,不但做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且還能“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心底無私天地寬,和小龍女一起成就了《神鵰俠侶》!

一燈大師的話實則鉚合了老子的《道德經》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之意。能夠戰勝他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而我靜下來反思一下,卻戰勝不了自己的惰性。比如説暑假裏打籃球這事,剛開始嫌家裏的舊籃球外皮裂開了口子,死皮賴臉磨着媽媽去文體店買了個最貴的回家,信誓旦旦一定苦練球藝。結果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可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第一天打得活蹦亂跳的,興奮得睡都睡不着;第二天覺得太陽太毒,打了一會就上樓了;第三天躺在牀上像死魚一樣,更別説打了……一天比一天懶,一天比一天肥。看了《神鵰俠侶》,我以後一定要戰勝困難,戰勝自己。

《神鵰俠侶》讀後感7

那時的她,白衣勝雪,目如秋水,眉似青黛,步履翩然。她獨守冷壁青燈,日復一日,只見燈影中身影慼慼。

那時的他,清秀稚氣,聰慧頑劣,生性倔強,活脱脱的孩子模樣。他倉皇奔逃,跌跌撞撞,掉進叢林深處,掉進她單調平靜的世界裏。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楊過和小龍女性格迥異,看似沒有互相吸引的可能,但這種表面上看來的不可能,卻有着許多的必然。無情無緒的小龍女,卻在捧着楊過送給她的絲絹時,露出温柔的神情。是楊過打開了小龍女冰冷緊鎖的心門,帶她離開冰冷的古墓,走向温暖多彩的人世。無父無母的兩人,在無形中有了一種獨特的親密感和依賴感,於是兩顆心相互取暖,越靠越近,直至血水相溶。純真活潑的楊過,像燦爛的陽光,照亮了陰暗的古墓,照亮了小龍女晦澀的眼睛。他稱她為姑姑,這一個專屬於她的稱謂,是他贈與她的,最特別最珍貴的禮物。

一直在想,當小龍女知道自己被姦污時,心中掀起的會是怎樣難以忍受的狂風暴雨。在那樣視女子貞潔為無價之寶的年代,對於一個女子來説,等於是將人生全盤潑污了。而楊過的理解與保護,是一個勇敢的壯舉。他為了她敢於衝破傳統倫理的束縛,掙脱封建道德的條框,他只愛她,只要她,他相信自己的選擇並且永不後悔,捫心自問,就算是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勇氣呢?

許多人愛得起,卻等不起。人生中能有多少個十六年,而我們,又能用多少個日夜,來等待和思念一個人?他在江湖中流浪,在人潮中穿梭,在命運跌宕中奮力掙扎,在其他女子痴情的目光中心如止水。他為她服下情花毒,絕情谷從此不絕情;他為找尋她踏遍千山萬水,在風霜中不改初衷。楊過沒有遺傳父親的始亂終棄,楊過楊過,不計前人過錯,他是全新的自己。最難忘,楊過為重傷不治的小龍女披上鳳冠霞帔的情景。曳曳燭光中,她嬌美如新放的桃花,她倚在他懷裏,淚眼朦朧。生別死離,也拆不散兩顆相愛的心,將死的哀傷,讓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更為珍貴。

小龍女為了不拖累楊過,編織了美麗的十六年之約。身披嫁衣的她,是以怎樣的心情,靜靜看着睡夢中的他,而後黯然離開,將傷痛之軀付與深淵。

天上天下十六年,只為思念早相見。

在和小龍女分手十六年後,楊過來到當時小龍女刻字的地方,守候了整整一天一夜,小龍女沒有出現,他知道自己十六年的守候不過是一場空,在一夜之間,鬢髮盡白。

幸好,有好的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尾,卻是令人熱淚盈眶。在楊過和小龍女的身上,我看到愛情的殘酷與美好,他們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每一種真摯的感情都值得守候與珍惜。在這個愛情速食的年代裏,我們太需要這樣的故事,讓我們相信真情,相信只有真誠與用心,才能等來一個讓你無怨無悔的人。

我們不是楊過,也不是小龍女,或許沒有那樣一場生死相依的感情可以讓我們刻骨銘心,但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身邊人,這也是珍惜我們人生最好的方式。

《神鵰俠侶》讀後感8

爽的感覺有很多種,有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某種物品,有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我所説的這種爽的感覺是我在觀看神鵰俠侶(陳曉版)的時候,油然而生的`感覺。

在這版的神鵰俠侶中,楊過是一個風趣而又聰明的人,所以在對戰中往往都是武功與智慧並用,因此成功率很高喲!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他對小龍女相敬相愛之情,他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也不足以大吃一驚。

我是追劇的,更新到哪兒我就看到哪兒。也就是我看到16集楊過在英雄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時候,我才寫了這篇名為爽的文章。

英雄大會上,蒙古人來鬧事,郭夫婦不僅沒有辱罵他們,他們還得寸進尺,竟揚言要與中原武林高手比武來爭高低,看到這裏我的心情簡直如激流勇進般澎湃。但是我想郭夫婦那麼厲害,總會贏得比賽的,當郭夫婦商量好對策時,卻因一個卑鄙無恥的人用了暗器而亂了陣腳。

這時,我的心情以由激動變為了打抱不平,在這重要之時,楊過和小龍女為郭夫婦出了這口惡氣,我真是再高興不過了!比武時,楊過好好的耍了他們一頓,我看了真是喜之又喜。而那些蒙古人很不幸,遇到了一個機智過人而又經歷不凡的人——楊過。楊過他身兼數種門派的武功,區區幾個蒙古人哪裏是他的對手啊?果然不出我所料,三局蒙古人可謂是被楊過打的落花流水。這難道不是爽嗎 ?

當郭靖提出要把女兒郭芙許配給他時,我看着怎能不是緊張又着急啊?而楊過在眾目睽睽之下拒絕的時候我覺得楊過真是太給力了!看完這集,我爽的感覺還未淡化,回憶一下,也只能用爽這個字來形容我當時的心情了吧!

《神鵰俠侶》讀後感9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句話似乎點明瞭《神鵰俠侶》的主旨,但我認為它之所以經典,恰恰因為不僅僅是在講愛情。

金庸先生文筆老辣,在他筆下人物千人千面,形象各不相同,其中有郭靖的忠厚,黃蓉的機智,楊過的少年張狂,小龍女的冷若冰霜,還有李莫愁的狠毒乖張……讓人身臨其境,驚心動魄,難以割捨。

楊過這個人,與許多人的心目中的英雄很不相符,傳統的英雄往往十分高潔,正義凜然,沒有污點,就如《射到英雄傳》裏的郭靖,《天龍八部》裏的喬峯。其實不然,全無污點的人物總有點不真實,讓人感到遙不可及。楊過則是一個真實的真英雄,他的“真”體現在對小龍女的痴情,對郭大俠大仁大義的感動,對義父歐陽鋒的忠誠,甚至是略顯偏激的性情……他是一個重情的人,因為父母早亡,所以他對生命中所缺乏的“情”看得極重,投桃報李,愛憎分明。金庸先生牢牢抓住了人物的這一特點,這樣的主角,他的經歷自然跌宕起伏,讓人回味無窮。

《神鵰俠侶》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在兒女之情的線索中,滿含着熱烈的家國之情,這兩種情感互相補充,相輔相成。使人物的格局走向了更廣大的境界。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在“俠”後加上一個“侶”字,正是這兩種情感結合的體現,楊過對小龍女的心從未改變,即使他們分離十六年,經歷了多次聚散,彼此還是心繫對方,這樣堅定的兒女之情令人動容。楊過表面玩世不恭,內心卻炙熱重情,他剛開始想要刺殺郭靖,後被郭靖大仁大義的報國之情所感動。他深知郭靖憑藉他的武功完全可以置身事外,與妻兒隱居在桃花島,可是他並沒有這樣做,他知道“俠”字背後的擔當與責任,於是帶着一家老小,與全城軍民一起鎮守襄陽,對抗蒙古。那一刻,楊過被郭靖的情義所感染,在漫長的十六年裏,邊等待小龍女的歸來邊剷除所見不平之事。送給郭襄的三個壽禮,全部牽繫着民族與蒼生,無愧於“神鵰俠”的稱號,柔情沒有軟化他的俠骨,兒女之情不影響報國之志,讓人肅然起敬。

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是快意恩仇的,快意恩仇裏有俠肝義膽,還有兒女情長,它們並行不悖地完美糅合在這個虛幻又真實的世界中。我要由衷地説一聲:向經典武俠致敬!

《神鵰俠侶》讀後感10

第一次接觸神鵰俠侶,接觸金庸老先生,是電視劇《神鵰俠侶》的播出,那時候年紀還小,但卻總也能看得懂,直到現在,每看一遍還是會有新的收穫並且不覺得厭煩。今年考入大學,有幸看了神鵰俠侶的文字版,我深深的被它簡練,幽默而且感染人的語言所吸引,並且感觸頗深。

小説中的主人公楊過是個聰明。瀟灑而且無比正直的人,從一出場的小叫花流浪者到日後被郭靖黃蓉收徒,到全真教弟子,再到古墓派徒兒,最後到遠近聞名的神鵰大俠。金庸先生對他的描寫簡單但是卻精緻,他雖然武功不高但是卻正直,這是他先後相救陸無雙。程英,巧計打敗李莫愁;相救黃蓉,郭芙,武氏兄弟等,打敗金輪法王的緣由,所以説他是正直的,他的心是善良的。而在我看來,他日後成為着名的神鵰大俠是與他從小就開始的流浪生後相關,他自小走南闖北,而日後因為經歷豐富和性格開朗結識了義父歐陽鋒,北丐洪七公,東邪黃藥師,南帝一燈大師這些曾經稱霸中原的英雄,由於天資聰明,他學會了蛤蟆功,打狗棒法,彈指神通,一陽指等,為日後的蓋世武功打下了基礎。

再説感情方面,楊過無疑是個專情的人,他情繫小龍女,儘管歷經波折,經歷了大災大難,師夫婦的世事風俗,全真教弟子尹志平的誤會使他們分隔,黃蓉的細心挑撥還有絕情谷公孫止和情花劇毒的障礙,郭靖之女郭芙的一廂情願,通通都把他們的緣分越扯越長但是因為小龍女的清新脱俗,楊過的專一,這一切一切的,他們沒有放棄,沒有投降。因為瀟灑帥氣的大俠風格,楊過被許多美麗的姑娘所喜愛,由郭芙到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郭襄等等,他們雖然不如小龍女的脱俗但是各個都是美女,楊過卻從未動心,而這美妙的桃花運也恰恰是楊過闖過那麼多難關而沒有死的重要緣故。另外一個令我最感興趣的是楊過和神鵰的緣分,這段描寫縱然有些傳奇但卻是令人深感情趣,雕的出現讓人心緒飛揚,也為小説名字神鵰俠侶和楊過日後的稱呼神鵰俠而做了鋪墊。楊過與神鵰的交情和相遇無疑是一段偶遇和神奇的經歷,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沒有神鵰的出現,斷臂的楊過是會死去還是會無成無就得過一輩子,他和小龍女的相遇還有沒有機會。

讀完神俠,我認為金庸老先生筆下的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等等人物,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決定了某些事實,即使楊康做了賣國賊但兒子楊過卻是護國的大功臣,郭靖憨厚老實但是卻一顆忠心為國,而楊過小龍女的脱俗愛情誓言是他們對那個時代愛情風俗的不滿和自由戀愛的追求,通過他們折射出了多少舊時風俗對人的禁錮和束縛,而楊過和神鵰的交情有從側面顯現出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的感情。

南宋時期內憂外患的年代,從這篇小説折射出的不僅僅是人們對和平,對穩定生活的追求和嚮往還有人們對舊時俗束縛的突破的追求。英雄在那個年代的定義不僅僅是正直的對付外來侵略的大俠,而且是大氣的。瀟灑的無比好爽的。不計前嫌的男子漢。我喜歡楊過這個人物,金庸筆下的楊過在我眼裏雖然有時候是調皮的,但是他的本性是大方善良的,幾次機會為父報仇他都沒有下手,是內在的善性救了郭靖,給了楊過希望,雖然經歷了苦難但是他和小龍女終成眷屬,看破世事,從此隱居,這是我向往的生活,我向往的日子。

我的感想很多,日後再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