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麥克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98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麥克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麥克白》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麥克白》讀後感1

讀了《麥克白》之後,我的心情沉重下來。

《麥克白》寫的是一位叫麥克白的功名顯赫的爵士,為了能登上王位,殺死了國王和好朋友,最後被人殺死的故事

麥克白功名顯赫,本來獲得許多榮譽,本來能安度一聲,只因為三個女巫的預言,便使得自己落得了悽慘的結局。真是因為他遇見了三個女巫嗎?不,女巫的預言只是一根導火線,真正的原因是他內心的慾望。

女巫説他會成為未來的國王,他便不擇手段地想要成為國王。內心的慾望之火,卻被女巫一句話點燃了。於是,慾望之火愈燒愈烈,最終,玩火自焚,他被自己的慾望殺死了。

麥克白之死,告訴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慾望。自身的慾望能成為自己積極向上的動力,也能成為懸在頭頂的一把刀。有的人想要升職,想要高官厚祿,便努力奮鬥,最終達到自身的所想;有的人想要金錢,便鋌而走險,去偷、去搶,最終走上一條不歸路。慾望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通過正當的努力和奮鬥來實現,也能通過罪惡的手段予以放任。誰都會有一絲貪婪,都會有一絲邪念。對於這種不好的慾望,我們必須立刻拔除,否則,養虎為患,終為虎害。

我又想起了一件事例:《三國》中關羽之死的一個關鍵因素《便是少了劉備義子——劉封的支援。孟達勸劉封不去支援,因為關羽罵過他。劉封便按兵不動,結果還不是被劉備斬了?劉封何嘗不知他不去支援的惡果?只是孟達一句話,心中的邪念便迅速成長,使他向邪惡妥協。孟達不正如女巫,劉封不正如麥克白嗎 ?

不要讓慾望佔據你的心靈!它能為你提供動力,也能把你推入無底深淵!每個人都會有慾望,但不要讓它佔據你的心靈!不然,麥克白和劉封的舊轍,又將被人重蹈!

不要讓慾望佔據你的心靈!

《麥克白》讀後感2

麥克白曾經是一個英勇的人,在戰勝吼凱旋而歸的途中,因巫師的預言使他改變了,他從一個忠實的臣子變成了一個弒君的逆賊,他不擇手段讓自己登上王位。當他當上國王后開始了的暴政,為不留後患先後殺害了他的好友、臣子及他們的家人,恐懼和猜疑使麥克白心裏越來越有鬼,也越來越冷酷。麥克白夫人神經失常而自殺,對他也是一大刺激。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麥克白面對鄧肯之子和他請來的英格蘭援軍的圍攻,落得裊首的下場,最終使他走向滅亡。

名利對人類的腐蝕,常常讓自己迷失,忘記本來的 目標與位置。

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請求部落首領給予他一塊土地,首領告訴他在太陽落山之前走會原地,在着期間經過的地方全都屬於他了。結果因為那個人的貪心而累死在路上。那個人不會回來了,名利為他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在大千世界裏我們難免遭到名利的洗禮,名利是否會為你選擇一條不歸路取決與心態。

眾觀中國歷史,視名利如鴻毛的偉人不計其數。

性本愛丘山的陶淵明,在那個年代也曾涉足仕途,但卻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名利如糞土,在田園過着令人魂牽夢繞的生活,不做名利的木偶任由它擺佈。

還有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曾獲得中國國家科學獎的等獎500萬獎金,他這些名利併為阻斷他的前進之路,他的新成果不斷湧現。

可見名利不是人生的全部,面對名利不要崇拜,擺脱名利的枷鎖,照樣能瀟灑快樂的生活。

非淡薄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大千的世界,看淡一些名利,生活會輕鬆快樂的。

《麥克白》讀後感3

這本書是由莎士比亞所著,是他所寫的四大悲劇之一。

其實,本書的結尾是講人們推翻暴君的統治,重獲自由,可是它之所以能稱為悲劇是因為麥克白自身的悲劇。

原來麥克白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在打完勝仗回國領獎時,在路上碰見了三個女巫。每個女巫都做了自己的預言,第一個女巫説:“你能當國王。”第二個女巫説:“你旁邊的那個侍從的後代能當上國王。”最後一個女巫説:“不是由母親生出來的人能打敗你。”麥克白聽後覺得很吃驚,於是回家把路上發生的事告訴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聽了麥克白説的話以後,慫恿他去刺殺國王。於是在妻子的引導、權力的引誘下,他殺了國王,並且逃脱了。

麥克白當上了國王,第一個預言實現了。接着,他又想起了第二個預言,於是他把那個隨從殺了,可是卻不小心讓他的兒子跑了。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麥克白有時彷彿看見了國王和隨從復活了,在跟人説話,經常神經質地自問自答,受着兩新的折磨。

過了幾年後,麥克白的隨從的兒子長大了,而且在另外一個國家當國王,他想起了麥克白的殺父之仇,於是出兵打仗。此時麥克白的國家已被麥克白管理得一團糟,自然不是別人的對手,就在麥克白奄奄一息的時候,這是隻有第三個預言支撐着他。隨從的兒子創了進來,麥克白告訴他不可能殺了他,因為第三個預言,隨從的兒子告訴他,他是剖腹產生的,麥克白的精神支柱倒了,隨從的兒子當了國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為一時利益衝昏頭腦,做出傻事,到時候再挽回也來不及了,也別和壞人在一起,就是麥克白的妻子逼他走向了絕路。雖然結局是好的,可是麥克白的悲劇給我們都提個醒,不要用不正當的方法獲得某樣東西,要不然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麥克白》讀後感4

我們都知道《麥克白》這個故事,一個關於權力、慾望與命運的故事,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但當我真正讀到這部劇本之後,才明白那是怎樣一個深淵。

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創作於1606年。15世紀初的英國仍處於斯圖亞特王朝統治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提倡君權神授。當宗教與皇權被聯繫到一起時,虔誠的教徒便會無條件地信任並服從他的君主。既然君主是天神派來治理人間,他的意志可以全權代表自己所信仰的上帝,那麼君主的決策又怎麼可能發生任何微小的偏差呢?這是上位者利用宗教“淨化人心”的效果,穩固皇權的重要手段。那麼既然君主的皇權是命中註定的,他能夠登上皇位,受人敬仰,是上天安排好的,非自己能力所左右,同樣作為人類的平民百姓,他們的命運也一定是註定的,即使人們認為自己是憑智慧與理智做出決定的,其實周圍的環境與所供的選擇,影響判斷的因素都是安排好的,導致的結果也不可能改變。

這樣命定説的思想在《麥克白》這部戲劇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三個麥克白路遇的女巫就是未來的揭示者,她們所預言的會一一被實現。她們預言麥克白會榮登皇位,麥克白便弒君奪位;她們預言麥克白的皇位不會被顛覆,除非勃南的樹林向鄧西嫩進軍,果真推翻了他的統治;任何女人生的都無法傷到麥克白,他最後死在了一位剖腹產而生的將軍手中。令人感到恐懼的發展,所能體現的不是巧合,而是命運。

而三女巫從另一種意義上也是命運的引導者。在遇到得勝歸來的麥克白後,她們先稱麥克白為葛萊密斯爵士,這是他已有的頭銜;其次稱他為考特爵士,此乃他擊潰敵軍和叛徒後將要獲得的賞賜;最後才稱他為王。當一個人突然被預言為國王時,震驚的同時,更多的是不可置信,但如果在此之前先以已有的和即將要得到的榮譽作為鋪墊,這般,即使再忠誠的臣子內心也會生出疑慮,而嫌隙是背叛的第一步。歷史上多如牛毛的離間計的例子是最好的例證。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慾望,正直的人將其壓制,關閉在人性深處,可即使藏匿的再深夜是存在的,它就像盤踞在人性深處的一條蛇,一旦誘餌足夠吸引,它就吐着信子滑了出來,將理智絞得窒息,主宰整個軀體,麥克白曾經也是忠誠的將軍,為國作戰,奮勇殺敵,但得知自己將繼承皇位後,他的野心就星火燎原了。可對於弒君篡位一事麥克白還是怯懦的,也由此有了麥克白夫人的慫恿與謀劃。我認為麥克白夫人是麥克白慾望的具象化,她不斷地在催促,迫使麥克白犯下大逆不道的錯誤,一步錯步步錯,麥克白在她的引誘下走上了殺戮和毀滅的深淵。

預言也在麥克白的心中埋下隱患,最終導致了麥克白的失敗與死亡。三女巫預言到麥克白將登上皇位,但他的子孫卻不會繼承,反而班柯——另一位爵士會是世代帝王的父親。一旦篡位成功,曾經的利益共同體就成了心腹大患,時刻害怕得之不易的皇位被他人運用相同的手段奪回,為斬草除根,穩固權力,他開始了不停的殺戮,權力與鮮血一旦堆積成山,越多便慣性越大,不容易剎車,終會因過重,速度過大而撞的粉身碎骨。所以從麥克白手沾鮮血起,他就註定會因激起民憤而遭反抗與推翻。

由此可見,麥克白的命運是早被預言註定的。但是女巫的預言預測到了麥克白的未來,還是因為遇見女巫得知命運才會因此作出相應的舉動呢?或許遇見女巫就是麥克白命運的一部分。莎士比亞的這部名著也向我們反映了當時代對於命中註定思想的信仰。

《麥克白》讀後感5

麥克白是一位蘇格蘭將軍,在得勝歸來的途中,他與班柯將軍遇見了三個奇怪的女巫。第一個女巫向麥克白致敬,稱他作“葛萊密斯爵士”。第二個稱麥克白為“考特爵士”。第三個對麥克白説“萬歲,未來的王。”然後,她們轉過身對班柯宣佈説:“你雖做不成國王,可是他的子子孫孫要成為蘇格蘭的國王。”説完這話,她們不顧麥克白一連聲的追問,化作一溜煙消失了。這時,兩位將軍才意識到她們是女巫。麥克白雖然是英雄,但他的心中有慾望,這種慾望被女巫的預言一觸即發。但他的本性十分膽小懦弱,所以還不成氣候。可他的妻子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想與自己的丈夫日日夜夜永遠掌握君臨萬民的無上權威。於是,她慫恿丈夫利用國王鄧肯到麥克白家裏拜訪的這個機會把國王殺掉。

麥克白成為國王后,變得十分殘暴。而原國王鄧肯之子獲得英格蘭國王的幫助,最終打敗麥克白,麥克白夫婦最終也命喪黃泉。

讀完了《麥克白》,心中的各種感觸都湧上了我的心頭。本來,麥克白是一個為國打了勝仗的英雄。然而巫師的預言、夫人的慫恿、自己的野心,使他不擇手段當上了蘇格蘭的國王,開始了他的暴政生涯。

人的貪慾,總會讓人走上不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