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有效父母》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32K

《有效父母》關於孩子個性成長方面的涉獵非常廣泛,有各式各樣生動鮮活的小故事、小實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父母課堂讀後感,希望能幫到大家!

《有效父母》讀後感

【1】《有效父母》讀後感

教育智慧將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幼兒園教師都是孩子的啟蒙者,是攜扶孩子走上人生之旅的嚮導。前不久,本人有幸購得《有效父母》一書,閲讀此書,真的覺得此書是以全面提升家長教育只會和培養孩子綜合素質為目標,從“孩子的智力發展”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習慣養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多元智能及孩子的可持續等方面着手,既有較為詳盡的理論指導,又有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兼具了權威性、獨特性、實用性、全面性、等特點。他是家長的育兒手冊,也是幼兒園家長學校的教材,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緊密聯繫的紐帶,更是家長與老師的良好溝通的平台。

俗話説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工程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產生了許多的困惑: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在學校是個"乖乖娃",在家裏卻成了"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也分析了一些原因:

其一、"代理家長"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家長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讓位於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於是,長輩們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為"重心"、"中心"、"軸心"。"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時時刻刻牽動着長輩們的心。長輩們那"特別的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我服務能力差;熱衷於自我設計,缺乏責任感。孩子許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其二、"心有餘而力不足"。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然而,強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間差距實在太大。在家長的眼裏,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可以領導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不能説服家裏的一個"寶貝"而找老師"告狀"、"述苦"的現象絕非個別。家長常常感歎在子女面前,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對待孩子"嚴"而出"格"。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希望,常常用鄰居、同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那麼《有效父母》一問,給了廣大家長與教師提出很好的一些觀點與做法,當然也是我閲讀此書的一些概括:

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開放日,利用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點,全面指導家庭教育。

1、指導家長"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導家長"賞識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從小就處在選擇之中,幾乎天天都有己的選擇。

孩子的興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會幹的,他就越想幹,會了就不幹了。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

斯特納夫人認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父母與老師的行為很要緊,應做孩子的表率。教育孩子的第一場所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人老師是父母,家長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培養孩子,決定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與老師。做父母也好、幼兒園老師也罷,需要責任、需要知識、需要學問、需要教育智慧。我們首先要學習、要領悟教育的智慧,要改變教育理念。這也是改變一切的開始。

【2】《有效父母》讀後感

《有效父母》是楊智鈞的作品,他對如何培養孩子作出了幾近完善的敍述,包括孩子智力的開發、興趣的培養、習慣的養成、心理健康、品德教育、多元智能、可持續發展、擁有“好身體”、幼小銜接等內容。敍述不可謂不詳細、方法不可謂不得當。

雖然這部書對如何培養好孩子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照此執行也確實可以做一個合格的有效父母並培養好孩子,但是這需要一種理想化的狀態,比如父母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全神貫注地來做這件事,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多數父母都是難以做到的,他們還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目標,那就是為了家庭良好的運轉,他們必須去努力的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有多少精力多少耐心去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種理想化的培養方式是否真的就一定可以達到預期呢?面對社會這個光華陸離的大學校的薰陶,誰又能做出保證呢?

這本書特別強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作用,認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終身的楷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真真正正的“第一責任人”。並用了盧梭、斯特娜夫人、蘇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來論證這種觀點的正確性。這種説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説確實無可厚非的。但是它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的,除了家庭教育,還有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後兩者對孩子的成長所起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視,特別是社會教育,孩子在父母那裏、在學校那裏所學習到的生存技能和做事原則最終都要在社會生活中得到驗證,如果最終不能適應社會,就必須磨平父母和學校所給予的稜角,否則就只能被社會所淘汰。而且除此之外,孩子雖然是一個受教育者,但他不是機器人,不可能完全按照人設的程序去做事,他首先是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面對教育的時候,他有選擇是否接受的權力和意願。這些都是不可控的,超出了父母掌控的範圍。

教育是一件大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是一件大事,這沒有固定的方法,所謂“學無定式,教無定法。”説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我個人認為要抓住教育問題的核心,那就是孩子的品德問題,這個問題抓住了,其他的隨着孩子成長的意願適當加以引導就可以了,沒有人可以預測或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電視劇《星光燦爛》中三奶奶的一句關於教育耿星光的話很經典,“就順着這根藤往上長唄”,我覺得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正含義。

【3】《有效父母》讀後感

俗話説,春種夏耕秋收冬藏,萬物皆有一定的規律,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生理規律、心理規律、學習規律等等,倘若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到孩子的成長規律,想必定會事半功倍。講座中,郭老師主要對孩子的學習規律進行了分析:好奇心和興趣(家長)、自信心(家長)、學習習慣(家長)、學習能力(自己)、學習內容(老師)。眾所周知,一幢雄偉的樓房拔地而起,最重要的便是地基,如果地基打不好,那麼這幢樓房的質量就不言而喻了。孩子的學習規律亦是如此,家長的教育好比在打地基,這個地基打好了,孩子自己就會有主動學習的能力,老師便能遊刃有餘的教授知識。

一、激發好奇心和興趣

大家都知道,孩子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這是他們共有的一個心理狀態。玩玩遊戲,看看動畫片,聽聽兒歌聽聽故事等,比讓他們背個古詩寫個數字要有吸引力的多,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接受的'是感官主動的學習方式,而不是這種強迫式的、被動的學習方式。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朋友最為關心的問題,郭老師給了我們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無縫銜接。所謂無縫銜接,就是讓孩子在他好奇和感興趣的事情當中主動學習。這一點基本與我在家長會中講到的一樣,讓孩子在遊戲、情景劇等感興趣的課程中快樂的接受知識。例如,和孩子一起玩陌生人來敲門的遊戲,讓孩子懂得不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隨意跟陌生人外出的道理;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益智動畫片諸如中華五千年等,讓孩子感受中國五千年來的人文文化等;例如,和孩子一起聽聽兒歌我的好媽媽等,講述歌詞大意提醒孩子守孝道、講禮貌,擁有完美人格······從孩子的興趣點着手,這樣簡單實用的辦法就能輕鬆的幫孩子將學習變成一次快樂的旅程。

二、培養自信心

跟很多家長溝通的時候,我都會提到有些孩子缺乏自信,不敢於表現自己,家長朋友便會很吃驚的跟我説:“是嗎?孩子在家的時候能説能笑,會唱會跳的,看着挺自信的啊!”看着家長們懷疑的眼神,我也有了很多的擔憂。其實,現在的孩子大多都很聰明,我講授的東西他們大都也能記住,但是,很多孩子缺乏自信心,沒人的時候什麼都會,一旦人多了便顯得膽怯、內向、孤僻,這就是自卑的潛能表現。而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抑制自卑潛能,讓積極、快樂、開朗的自信潛能得到釋放,就顯得尤為重要。這裏,郭老師傳授了四大技巧,以培養孩子自信心。

1、口頭表揚

熱情洋溢的表揚總能讓孩子們感到欣喜,而口頭表揚特別強調的是行為的具體化和語言的豐富化。如果表揚孩子,那麼,一定要明確的告訴孩子,你哪裏做的好,我為什麼表揚你,這樣就能很好的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念,例如,你下班回家孩子主動幫你倒了一杯水,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告訴他:寶貝,看到媽媽這麼辛苦,你幫媽媽倒水,媽媽感到非常高興和幸福,謝謝你!孩子知道了這種行為是對的,也看到了媽媽露出的笑臉,甚至得到媽媽的感謝,那麼這樣的表揚方式便是一種成功的引導。表揚孩子時,千萬不能講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例如:主動給我倒水,是不是在家不聽話了?這樣長此以往,我們和孩子的距離便會越來越遠了,而且孩子也不願意再對家人有愛的表示。另外,有的家長表揚孩子每次都是一句話,時間久了,對孩子也就沒有新鮮感和誘惑力了,所以,在表揚孩子的過程中多學習新穎、熱情的語言來表達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2、身體語言

擁抱、親吻,這些對孩子愛的表達方式大家都不會陌生,每天分別前和回家後,抱抱孩子,親親孩子,試問家長朋友們,你們有多久沒有向孩子傳達愛的信號了呢?孩子對感覺相當的敏鋭,家長一個小小的愛撫就會讓孩子覺得幸福,同樣,過度的批評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心。在這裏,郭老師提醒各位家長也提醒了我這個老師,對孩子,多豎拇指少用食指。不要每天用食指點着孩子的腦袋説你真笨,怎麼就學不會諸如此類的話,説的多了,孩子便會認為自己真的挺笨,自卑感會愈加強烈。

3、獎勵優勢成就自信

説到獎勵,大部分家長便有了説不完的話,舉不完的例子了,甚至於我,都會在週末的時候獎勵孩子一個漂亮的大紅花、小紅點之類的。目前很多家長的獎勵方式存在着一定的誤區,有的太小氣,而有的又太大方。在這裏,郭老師提醒家長朋友,獎勵也是要講究原則方法的,首先説一下延遲滿足法,比如説今天你給了孩子一塊糖作為來幼兒園的獎勵,那麼放學的時候如果他還想要一塊,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糖不可以吃多,一天只能吃一塊,今天的吃完了,所以只能明天再吃嘍。當然,這裏特別強調一下信用這兩個字,一旦答應了孩子,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輕易許諾,讓孩子養成“言必信,行必果”的好習慣。另外一個原則就是儘量投資脖子以上的部分。俗話説,腦袋決定口袋,思維決定命運,如果要獎勵孩子,並不是孩子要什麼就一定得給什麼,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像益智玩具類、兒童書籍類、學習用品類等都會是不錯的選擇,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一定要對孩子有一個正確的導向。

4、鼓勵能讓白痴變成天才

鼓勵對父母來説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我們對孩子的正面鼓勵直接影響到孩子成長的良性發展趨勢。鼓勵孩子,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信任孩子。郭老師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一位江西的單親媽媽,把一個被老師認為多動、智商低的兒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清華生,問起她的經驗,原來就是將老師的批評轉化成了鼓勵的話語,給予了孩子學習的動力。而這個中艱辛,也不是一般父母能夠體會到的。養育孩子真的不容易,不知道是郭老師的演講功夫太出色,還是家長朋友想到了自己養育孩子的辛苦歷程,我看到在場的父母眼睛裏都閃動着淚花。其實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長大,父母站的越高,孩子便會看的更遠,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不信任孩子,作為父母,我們也要無理由的相信他們能行,相信他們可以,用正面的力量幫助孩子走向成功。

天下人的緣分始於相聚,而父母的緣分始於分離。只有讓孩子脱離自己,真正做到自立自強,做父母的才算可以安心。縱觀現今社會,年輕一代心理力量的缺乏,導致了無數悲劇的上演。日前國內自殺率節節攀升,因為父母打罵而跳樓、自殺的青少年數不勝數,因為兩代人缺乏溝通理解而弒親的青少年數不勝數。這讓我們感到痛心的同時,也着實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心理力量的增強培養已經刻不容緩。

三、愛學習的習慣

所謂習慣,就是一種不需要意志力約束,自動自發地、重複的行為。據權威顯示,任何一個行為的建立都需要重複訓練,重複堅持21次就能形成習慣。我們的常規也是在每天的重複中形成習慣的,而學習也可以成為一種習慣。例如,孩子在第一天學會三個漢字,我們獎勵他一盒巧克力,孩子第二天學會三個字,我們許諾他看半小時動畫片,孩子第三天學會三個字,我們獎勵他一頂漂亮的帽子,孩子第四天又學會三個字,我們口頭表揚無獎品,那麼第五天第六天······孩子學習漢字便會成為一種習慣。

再成功的事業也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再多的金錢也會被失敗的孩子揮霍一空。中國漢字“財”給了我們很好的提示,我們的寶貝成才了,我們便會擁有最大的財富。所以,呼籲家長朋友們,我們一起努力,每天對孩子用心、用心、再用心一些,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心理,感受學習的樂趣,最終收穫快樂而充實的童年。每天用心一點點,正如郭老師所説:你的心在哪裏,你的收穫就在哪裏。

Tags:讀後感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