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威尼斯商人》讀後感(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39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威尼斯商人》讀後感(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威尼斯商人》讀後感(通用10篇)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

巴薩尼奧要娶鮑西婭為妻,可他身無長物,只能向安東尼奧求助。安東尼奧是成功的威尼斯商人,擁有一支船隊,但缺少流動資金。為了幫老友達成心願,安東尼奧向死對頭夏洛克借貸。夏洛克是一個猶太人,靠放財主收取高額利息為生,在這座城市很不受歡迎。

安東尼奧看不慣夏洛克,他嚴厲譴責過財主者的惡行。夏洛克一直對安東尼奧懷恨在心,他乾脆地答應了安東尼奧的借貸,要求籤署一份合同,如果安東尼奧不能如期還款,就必須割下身上的一磅肉。

安東尼奧堅信老友會如期歸還,便籤下了合同。於是,巴薩尼奧帶着鉅款,赴貝爾蒙多,向鮑西婭求婚。可是巴薩尼奧沒有想到,鮑西婭身邊又出現了情敵納裏薩,他不僅身世顯赫還富甲一方,隨時可能解決難題。

與此同時,安東尼奧的船隊空手而歸。夏洛克的女兒傑茜卡也帶着大量錢財,和巴薩尼奧的朋友羅蘭佐私奔了。夏洛克惱羞成怒,對安東尼奧步步緊逼。聽説老友危急處境,巴薩尼奧離開貝爾蒙多,返家尋求辦法。

就在巴薩尼奧趕回來之前,安東尼奧的合同已經到期,夏洛克要求他履行諾言,割下一磅肉,兩人為此鬧上法庭。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東尼奧的合同能夠履行。鮑西亞假扮律師,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約規定割下安東尼奧的一磅肉,但必須嚴格按照契約執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傷害性命。夏洛克無法做到。這樣,鮑西亞巧妙地挽救了安東尼奧的性命。最後,真相大白,安東尼奧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財產。

其實這本書的道理很簡單,反映的不僅是世人對金錢的看法,更是對一切事物的看法。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能只憑外表。所謂真人不露相,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得那麼好。"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我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

《威尼斯商人》告訴我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務實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2

貫穿《威尼斯商人》整篇文章的是人物的矛盾衝突,我將它們一一指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經濟的矛盾衝突

這篇文章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主要矛盾。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舊貸款者之間的矛盾。分別以安東尼奧和夏洛克為代表。夏洛克之所以要把安東尼奧置於死地而後快,就是因為新興資產階級嚴重侵害了舊貸款者的經濟效益。夏洛克的失敗也説明了舊貸款者必定會被新興資產階級所取代的歷史必然趨勢。

宗教的矛盾衝突

在整篇文章中,格萊西安諾咒罵夏洛克不止一次地使用了異教徒這個詞語。而且法庭一開始就有保護安東尼奧的傾向。就是因為威尼斯是基督徒的地盤,基督徒在這塊土地上享有絕對的威勢,而其他宗教都遭到了排斥。就如那條法律:“你就動手割肉吧,但在割肉過程中,如果滴下一滴基督徒的血,財產就要全部充公。”這充分體現了宗教矛盾。

種族的矛盾衝突

自從羅馬大軍攻陷耶路撒冷一來,猶太民族就被迫流浪到世界各地。由於是不同的種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所以猶太人處處遭到不公。他們只能幹當時最賤的活——商人。格萊西安諾按正常情況,在夏洛克接受基督教後,應該被寬恕,但他卻想把他處死。夏洛克的財產被剝奪後,他仍然無法維持生活,因為這不是宗教問題,而是因為他是猶太人。所以種族矛盾也是很深的,這顯示出猶太民族不可逆轉的悲劇命運。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3

《威尼斯商人》這本書在描寫善良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好友巴沙尼歐低頭向壞心眼又貪婪的商人夏洛克借錢並且簽約,如果在約定的期間內還不出錢的話,就要擱下安東尼奧身上的一塊肉作為補償。但就在這個時候,安東尼奧的商船不幸觸礁而沉沒,使他一夕之間破產,還被告上法庭,最後還好他的好友及時趕過來,才救他脱離險境。

我覺得安東尼奧非常勇敢,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幫助朋友。透過這本書我學到了好多東西,知道碰到困難,也不要輕易被打敗,也體會到友情是多麼的珍貴,所以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不要常跟同學吵架,免得破壞感情,要好好珍惜跟同學相處的時間。

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友情的珍貴,所以我們不要隨意破壞彼此感情之外,也讓我瞭解到交朋友不能光看外表,同時也要看他的內在,因為外表好看,不一定內心就很善良,真希望我也可以交到心地善良的良朋好友。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4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大師,被馬克思稱之為“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翁的作品幾乎是個杯具的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千年傳唱流了千年的淚水;《哈姆雷特》一個愉悦王子的憂鬱又何嘗不震憾了一大批人……但他的喜劇也同樣值得一讀再讀。

莎翁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永但是時的話題。金錢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麼?有什東西比金錢更珍重?富有動人的親情故事,對愛與付出的謳歌、機智的對話、峯迴路轉的劇情,誇張爆笑的情節,充滿了傳奇及浪漫的色彩。交織着友情、感情、親情的世界,引領咱們認識什麼才是人生中重要的價值……詼諧的語言藴含了深刻的內涵!

劇中主要人物有安東尼奧、夏洛克、巴薩尼奧、鮑西亞、傑西卡和羅蘭佐。他們生活在商業味濃重的威尼斯,安東尼奧熱心幫忙巴薩尼奧去見美貌的富家嗣女鮑西亞而向放貸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塊錢,並依夏洛克的立下了違約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約。安東尼奧的全部資本都在“海上”,他的商船因故未能及時回到,於是夏洛克一紙狀書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協調未果,正因不懷好意的夏洛克不好巴薩尼奧三倍甚至十倍於借款的還款,只要那一磅肉。法庭審判中,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場作為律師用自我的博學使夏洛克打消割肉的念頭的同時拿不回借款的一個子兒。更要命的是,他的所有財產都依法傳給“私奔”的女兒傑西卡和女婿羅蘭佐。

不説夏洛克貪婪得到頭來一無所有,且看鮑西亞父親為寶貝女兒擇親定製的金、銀、鉛三個匣子,匣子裏面分別是死人的骷髏、傻瓜的畫像和鮑西亞畫像。

金匣外面刻着:“誰選取了我,將要得到眾人所希求的東西。”裏面的紙卷是:“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古人的説話沒有騙人;多少世人出賣了生命,但是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蟲佔據着鍍金的墳。你要是又大膽又聰明,手腳壯健,見識卻老成,就不會得到這樣迴音:再見,勸你冷卻這片心。”

銀匣外面刻着:“誰選取了我,將要得到他應得的東西。”,裏面的紙卷是:這銀子在火裏燒過七遍;那永遠不會錯誤的決定,也務必經過七次的試煉。有的人終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裏尋求滿足。我知道世上盡有些呆鳥,空有着一個鍍銀的外表;隨你娶一個怎樣的妻房,擺脱不了這傻瓜的皮囊;去吧,先生,莫再耽擱時光!”

鉛匣外面刻着:“誰選取了我,務必把他所有的一切作為犧牲。”,裏面的紙卷是:“你選取不憑着外表,果然給你直中鵠心!勝利既已入你懷抱,你莫再往別處追尋。這結果倘使你滿意,就請明白你的幸運,趕快回轉你的身體,給你的愛深深一吻。”

看到那裏咱們不得不對鮑西亞父親的睿智喝彩。其實,匣子反映的不僅僅僅是世人對金錢的看法,更是對一切事務的看法,金銀銅只但是是個比喻罷了,裏頭的紙卷本身就是很好的詮釋。

現實生活中,咱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好只憑外表。金玉其外的橘子還不是敗絮其中麼?一些富家子弟也只會穿金戴銀卻是不學無術的。所謂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入時,也不務必誇誇其談。“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這話沒錯,我同樣想到有關金子的一名話:“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咱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

現實生活中,咱們做事不好虛浮。一步一個腳印,實打實的才能成事,大躍進、浮誇風吃的就是這個苦頭,高產決不是吹出來的。教學工作也是一樣,投機取巧,做小動作,看起來風風火火的教學活動未必就是件好事。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5

最近,我讀了莎士比亞寫的《威尼斯商人》,這個故事讓我愛不釋手,我反覆讀了好幾遍。

故事講述的是: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幫助好朋友巴薩尼奧向鮑西婭求婚,向猶太人高利dai者夏洛克借三千金幣。夏洛克因懷恨安東尼奧借錢給別人不收利息,阻擋了他的財路,與安東尼奧簽署這樣一份了合約:以自己的一磅肉作為違約時的賠償。安東尼奧因全部的`資產都在船上,商船因故無法按期返回。於是夏洛克把安東尼奧告上法庭,要那一磅肉。夏洛克萬萬沒想到,巴薩尼奧的妻子鮑西婭用她的聰明才智,不僅救了安東尼奧的性命,也懲罰了他。法庭判決只需割肉,不準流血,也不準割得超過或是不足一磅的重量,即使相差一絲一毫,就要把他抵命,他的財產全部充公。

看完了這個故事,我最喜歡安東尼奧和鮑西婭。安東尼奧慷慨、善良,為了幫助朋友,連自己的命也願意搭上。從安東尼奧身上我感受到了友情的珍貴。生活中我們需要這樣的一些朋友:當你碰到困難,束手無策的時候,他會挺身而出為你分擔憂愁,就像一盞明燈,在漆黑的夜晚為你照亮前方。鮑西婭聰明、沉着冷靜,她充滿智慧的幾句話,就讓安東尼奧化險為夷,讓夏洛克的陰謀竹籃打水一場空。我要學習鮑西婭任何時候都要沉着冷靜,積極動腦筋想辦法。

我最不喜歡的是夏洛克。他貪婪、唯利是圖、冷酷無情、把錢看做命根子。巴薩尼奧願意出三倍的錢還夏洛克,可是夏洛克堅持要割安東尼奧的肉。他女兒嫁給羅蘭佐,當他知道後,咬牙切齒地詛咒:“我希望我的女兒死在我的腳下,那些珠寶都掛在她的耳朵;我希望她就在我的腳下入土安葬,那些銀錢都放在她的棺材裏。”

《威尼斯商人》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錢財固然重要,但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6

初讀課文,便被這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不知不覺中,幾十頁便匆匆翻過,唯有活靈活現的人物,在得意中、憤怒中、無奈中長存於腦海。優美而流暢的語言,就這樣如小溪般淌過心頭,而順着這溪流,更見同情、見推崇,也見鄙薄。只是撩開這錦繡的簾幕,忽覺一位學者深遠的思想。

在正義中,也難免會有瑕疵——種族的歧視與宗教的偏見。當新興資本主義崛起,當人們打起人文主義的旗號——這位偉大哲人仍能客觀地指出自身的缺漏。細讀課文,更能從子句中發掘出仁慈、仁愛、寬容的曙光——作者仍能擺脱封建思想禁錮,追求以人為中心的世界。這種思想又豈不是自由、大膽,而又理性的嗎?老師告訴我們,西方國家家庭必備《聖經》與《莎士比亞全集》。可見,《聖經》是人們精神的支柱,而《莎士比亞全集》更是人們思想的支柱啊!他用他的思想告誡了後人,思想的自由,是永不可侵犯的啊!又有什麼,能比束縛一個人的思想更令人痛苦的呢?

然而,思想是在碰撞中產生的,這使人不免聯想到當時令人懼怕的生活。正值文藝復興前時期,仍有大量封建主,不單是殘酷的剝削人民,更是壓榨人們本豐富的靈魂。在翻天覆地的變化前,世界似乎走向了麻木。是《神曲》漸漸喚醒人們,文藝復興,開始了。一場聲勢浩大卻又了無聲息的思想解放,開始了。在莎士比亞的一部部作品中,處處體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而是這,恰好推動了世界歷史上的另一進程。在安東尼奧博大的友誼中,我們體會到了人文主義的積極表現;在鮑西亞機靈的計謀中,我們又體會到了人文主義的積極影響。人文主義推崇追求幸福,那麼黑暗的社會有了今天極大的繁榮,又何不是幸福——人文主義所造就的?再縱觀歷史,這人文主義,卻是被文學所宣傳——是書本。

閉上眼,用手輕撫書本,一股強大的生命力彷彿在躍動。文學的創作,不僅僅是語言有多麼優美,而是其內容涵蓋了什麼——思想的馳騁。翻開一部著作,當思想的活力注入了文字中,跳躍的字符,引領人們置身於思想的潮流與社會的砥柱。

一部書,何不是一掬思潮,永遠地反映着社會而推動着社會?生或死,成或敗,它都曾有過自己奔馳越梗的無線輝煌!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7

某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將會帶上屬於那個時代的風格。《威尼斯商人》就帶有屬於文藝復興時代的那種傳統中又充滿了創新的獨特風格,同時也宏揚了人文主義。該劇中出現了若干個性鮮明的人物,分別代表了當時的不同階級的不同思想。但是,真正引起了我的思考的,卻是一個處於該劇中陰暗面的人物——夏洛克。

初讀戲劇,你可能認為他是一個可憎的人——利用高利貸剝削人們的財產;面對別人友善的的勸告絲毫不肯放鬆;甚至對自己的家人都顯得十分無情。這幾乎綜合了一切讓人討厭的特點,屬於當時社會中最令人憎恨的那一類人。但是,作者真的只是塑造了他壞的一面嗎?答案當然是不。作者在對他的描寫中,無不體現他的可悲與令人同情。

他身為猶太人,在基督教主宰着人們的精神世界的國度裏,他或許受盡了冷落與孤獨。你或許知道,大部分心理問題都是由一個人從小到大所受到的精神刺激而來。他信仰着自己種族的宗教,然而,他的信仰卻被人們無視,甚至鄙視,這對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説,這是致命的打擊。因此,他仇恨着所有人——那些信仰着基督教,卻貶低着猶太教的不近人情,從來沒有正視過他的傢伙。他的復仇動機正是出於此。因此,他用惡毒的手段去報復那些他所恨的人,去平復那飽受欺侮的心靈。

要問道他為什麼恨安東尼奧,一部分是因為上述的原因,另一部分則是出於對他的羨慕與嫉妒。財富是一方面,但要真從文章的寫作目的——人文主義來看,更多的是出於另一方面——安東尼奧擁有他想要的一切:真正平等的人權,人們的愛戴,以及朋友的關懷。然而在夏洛克的世界裏,自己只能用財富來填補空虛的精神世界。而他真正注意到安東尼奧,是從他的財富開始流到安東尼奧的口袋裏起。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嫉妒心便開始萌芽——他嚮往着安東尼奧所生活的、充滿愛的.世界,然而四周只有無盡的冰冷,他給自己的內心找了個恨他的藉口:他搶走了自己的財富,斷了自己的財路。但是,他殘酷的外表下,卻是嚮往着一個人人平等,充滿愛的世界。

而且,夏洛克並不完全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在他被要求放棄財產時,他的回答是:“不,把我的生命連財產一起拿了去吧,我不要你們的寬恕。”對呀,拿走了一個人的精神支柱,他的內心將會崩塌,意志將會毀滅。與其如木偶般活着,還不如死了來得快。然而,當安東尼奧提出改變信仰就將其財產的一半分給其女兒及女婿時,他卻表示他對此很“滿意”,可見,他在這最後關頭,比起自己的信仰,他寧可讓自己的家人過得好點,自己苟且活在沒有信仰的虛無世界中,你還認為他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惡毒的人嗎?人心是最複雜的東西,不過,即使再怎麼變,它都是有感情的事物。世界上沒有完全的惡,再怎麼堅硬如鐵一般的心靈,去掉外層都會露出柔弱的部分。

而故事的最後呢?他一無所有了。沒有人來救贖他,甚至沒有人肯給予他一句安慰。在無盡黑暗的深淵中,他的精神就這樣掙扎着。夏洛克只是一個典型。在那種宗教歧視的時代裏,又有多少人在做着這樣的掙扎?那時也有,以後也有,包括現在也有。而文藝復興是讓更多的人去理解這一類人,體會他們“加害者”背後身為“被害者”的痛苦。宣揚“人文主義”的意義,也在於此。它教會我們如何用充滿人性的眼光去看人,也告訴我們應該全面地去理解人類的心靈。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8

《威尼斯商人》是一本讓我難以釋手的好書,我花了三天時間把它讀完。讀完後我久久捨不得放手,撫摸着書皮,心中感慨萬千。

《威尼斯商人》對人物的形象刻畫是十分鮮明的,安東尼奧無疑是最善良的,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夏洛克的卑鄙,而波希霞是最聰明的。這些人物的性格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但是最讓我感動的是安東尼奧和巴珊尼之間的有意。

朋友是手足,為了朋友,可以上刀山、下火海。而安東尼奧和巴珊尼就是這樣一對朋友,他們之間的友誼,在巴珊尼落難、跌落人生最低谷的時候,安東尼奧對巴珊尼還是和以前一樣,甚至更好。安東尼奧曾對巴珊尼説:“我給你還債,死而無怨”。

他們之間的友誼,或者説是安東尼奧對巴珊尼的友情,讓我最為感動。感動之餘,讓我想到了自己。

我也有很多朋友,爸爸媽媽也鼓勵我多交一些朋友。但是,我和這些朋友之間,和安東尼奧和巴珊尼之間的友誼還是差遠了。我不可能向安東尼奧那麼對待朋友,我朋友業不可能有像安東尼奧一樣的朋友。

因為我沒有完全敞開心扉對待朋友,朋友對我也有所保留。這樣,我只能交到一些普通朋友,要想有幾個真心朋友,照我這樣下去,是希望渺茫的。

看了《威尼斯商人》之後,我決定對待朋友要一心一意,要敞開心扉,用真心付出。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9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喜劇的代表作,讀完這部作品,我感觸頗深。不僅僅因為裏面浪漫傳奇的色彩,峯迴路轉的劇情,誇張爆笑的情節,還因為這部作品中,那一個個令我敬佩的人物,尤其是聰明睿智的鮑西亞。

劇中,安東尼奧和夏洛克是兩個對立的人物形象,他們對待金錢和人情的態度是截然相反的。安東尼奧是莎士比亞理想的商人,所謂“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債不取利息,尊重友誼不惜犧牲生命。從當巴薩尼奧去找安東尼奧時,安東尼奧對巴薩尼奧所説的話“我的錢囊可以讓你任意取用,我自己也可以供你驅使;我願意用我所有的力量,幫助你達到目的”就把“商人王子”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夏洛克卻愛錢如命,惟利是圖,受到損害就要加以滅絕人性的報復。對他貪婪的金錢欲和殘忍的報復心,莎士比亞顯然採取否定的態度。夏洛克,他還是資本的代表,是一毛不拔的守財奴。

然而,在這部喜劇裏,我還看到人性的善良。女主角鮑西亞,是該劇中最光輝奪目的形象。生活在人文時代的鮑西亞美麗、善良、機智、也富有才華和膽識。德國詩人海涅在《莎士比筆下的女角》這個便盛讚鮑西亞:“······鮑西亞似乎應當作為那朵希臘精神的後生之花——文藝復興的代表了,這朵嬌豔的鮮花在16世紀時,從意大利向全世界噴發可愛的芳香······直至今天我們還珍惜她,高度評價她。”英國著名莎學家羅斯金也高度讚揚:“莎士比亞筆下的男主角都不值一提,惟獨他的女主人公都個個光輝耀眼,如同英雄。”呵呵,我只認同羅斯金所説的後者。

鮑西亞相貌十分美麗。巴薩尼奧誇讚她説“比起古代凱圖的女兒,勃魯託斯的賢妻鮑西婭來毫不遜色”,“她的光亮的長髮就像是傳説中的金羊毛······引誘着無數伊阿宋前來向她求婚”。傑西卡也形容她“如果天上有兩位神仙賭賽,拿世間的兩位美女做賭注,鮑西亞是其中的一位,那麼其他的還得額外加點什麼才成,因為這粗鄙的世界找不出和她一樣美的人。”如此美麗的鮑西亞作為富家的嗣女,作為貝爾蒙大筆財產的主人,自然而然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求婚者。但鮑西亞沒有被這些“聲明藉藉的求婚者”所吸引,獨獨喜歡上了威尼斯人巴薩尼奧。當巴薩尼奧必須從金銀鉛三個匣子中,選出裝有鮑亞畫像的一個時,鮑西亞努力勸説他推遲選擇時間。等到巴薩尼奧終於要選時,她又坦言自己的擔憂。當巴薩尼奧終於選對了小匣時,鮑西亞在興奮的同時,又真誠地向對方表示自己的謙恭。她擁有令人羨慕的地位,財產和美貌,卻依舊如此温柔謙遜。由此可見,鮑西亞是一個為了愛情勇於作為的人,是一個大膽地追求自己認為的真愛的人。在當時那個女性權利被限制的年代裏,能這麼直白地向男方表達自己的愛意,實屬不易,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而且是在自己家庭背景比男方好的前提下,自己仍不忘温柔謙遜,即使放在現代,也是奇蹟,説明她的人品修養的高尚。這些都是鮑西亞身上的女性人格魅力。

最讓人對鮑西亞印象深刻的當然是在最後法庭較量中的鮑西亞。如果説《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法庭鬥爭”是全劇的高潮,那麼,鮑西亞形象也在這一高潮中得到了完美的塑造。對於法庭中一磅肉的爭論,沒有所謂的正義戰勝邪惡,只有“智”的較量。於此前公爵們對夏洛克的“規勸”不同,她戰勝夏洛克的“規勸”全過程包含着這樣的遊戲:1、按照契約,肯定他割人肉的合法性;2、漫不經心,曲意奉勸他放棄割人肉;3、製造錯覺;4、檢驗契約,引“狼”入籠;5、套住“狼”頸;6、反敗為勝,大功告成。在這六步遊戲規則中,她不動聲色,卻有板有眼。果然,狡猾的夏洛克在不知不覺中上了當,走向了死亡,安東尼奧則從死亡的泥淖中脱身出來。法庭鬥爭的勝利,充分展示了鮑西亞超人的才華。在她進入法庭前,夏洛克氣焰遮天,藐視一切,那些養尊處優的公爵、紳士們對夏洛克悖與情理合乎法律的質對,一籌莫展。鮑西亞奉命於危難之時,略施小計,就擊敗了老謀深算的夏洛克。鮑西亞形象鮮明、沉穩、典型。她翻手為雲,巧於周旋,才和德的唱和,外顯美和內在美的統一。而這,就屬於女性的美德。

綜上,鮑西亞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美麗聰慧勇敢的女性。她通過她的才智和膽識,初步展示了一些女性主義平等獨立的特質。她還是一個集女性美德於一身的新時代優秀女性。

從這部作品中,我感受到了友誼的珍貴,領悟到了愛情的真諦,看到了人性的善良。莎士比亞,他不愧為“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他的作品,讓我們熟悉了美德與醜陋,偉大與渺小,高貴與卑微。

《威尼斯商人》讀後感10

《威尼斯商人》是英國偉大的戲劇家莎士比亞寫的四大喜劇之一。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在威尼斯生活着很多不同經歷不同品格的商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安東尼奧。他聰明、勤奮、慷慨大方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事業發展很快。最近又一批買賣即將成功這使他萬分高興。這時安東尼奧的朋友巴薩尼奧正匆匆走來原來他深深的愛上了鮑西婭公主想去求婚。但他覺得只有自己穿上最好的衣服才能和公主相配但他現在很貧困因此只好向安東尼奧借錢。安東尼奧答應了朋友的請求。但他全部的財產都在貨船上但貨船還沒有到岸。那麼只有向夏洛克借錢了。夏洛克是一個心胸狹窄、貪圖小便宜的人他一直很嫉妒安東尼奧的才華。當他得知安東尼奧要向自己借錢心中暗暗高興。於是在條約裏寫到:“如不按時還錢就要從你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安東尼奧冒着生命危險答應了。

巴薩尼奧和鮑西婭結婚了。但是一個壞消息傳入了他們的耳中。安東尼奧的船隊沉沒了夏洛克逼他馬上還錢。但安東尼奧現在一貧如洗。夏洛克把他告上了法庭準備按條約上説的去做。在法庭上法官説:“你只能從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允許有一滴血要不然你就是違約。”可夏洛克根本做不到。最後法官判夏洛克敗訴並把他財產的一半分給安東尼奧另一半歸國家。

事後安東尼奧才得知那個聰明的法官就是鮑西婭裝扮的.為了救朋友她想出了這個妙計。不久大家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安東尼奧的船隊並沒有沉沒現在已經抵達港口了。

我被莎士比亞小説裏的每一個情節所感動也從中感悟到了很多人世間的道理。從安東尼奧、巴薩尼奧、鮑西婭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都有對朋友真誠、友好的一顆心.為了朋友的幸福安東尼奧冒着生命危險滿足了朋友的需要為了讓朋友得到幸福寧可犧牲自己。

鮑西婭既聰明又善良她用自己的智慧換回了朋友的生命。但是一提到夏洛克我的心頭就充滿了厭惡:他心胸狹窄、貪婪、兇狠世界上難道還有這麼狠毒的人嗎?

我覺得讀書可以讓我懂得好多人世間的道理分清善惡指引我的未來——做一個善良聰明有愛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