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白夜行》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9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白夜行》讀後感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夜行》讀後感1

亮司和雪穗的關係就是槍蝦和蝦虎魚的關係。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一個掙扎進入了上流社會,一個卻停留在社會底層稍作掙扎;

線索鋪墊了很多,讀者也明白他倆的關係,然而,東野圭吾就是有這樣的能力,可以給讀者所有的案件線索,讓你擁有無盡思考~但是等你發現所有線索的時候,才知道原來你一直都不懂為什麼,這麼多的事情發生的源頭在哪?為什麼亮司和雪穗兩個人的智商明明可以碾壓一切,為何又要互利共生,明明可以靠顏值,靠才華,卻偏偏又走上了不歸路!可不可以不辣麼憂桑!

期待快點知道真相,但又不忍心看到還有無辜的人死去,離真相越近,就越是感覺好多人(走近真相的那些膽大善良的人)都會走入這個密謀已久的圈套中。

一本好書,不管題材是什麼,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在不知不覺中,抓住讀者的心,讓你不知不覺的跟着走,並且會解決你在跟着走的途中出現的疑問!從不覺食之無味,反而能從中抓住你想要的味道,反覆回味!

大晚上看結局看的我一身冷汗,躲在被子嚇屎了……這本書有毒,整追了兩天,幾乎一天要看5個小時才罷休……終於大結局了啊。打算再重温一遍電影了。

《白夜行》讀後感2

從看到這本書的封面,大約就猜到所有事情都是誰幹的,兩個本來無辜又可憐的孩子,一生都只能活在白夜中。貧富差異產生的罪惡,讓受害的孩子成了罪人,為了掩蓋一次意外犯罪,不得不繼續行兇,一個接着一個。而做為所謂正義的如警察一方,對事件始作俑現象無能為力,侵犯的錢財交易也管不了,十九年來只苦苦追蹤讓他們覺得沒有臉面的案件,直至逼迫孩子自殺。亮司一生都在守護雪穂,今後只剩下雪穂自己一個人繼續留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裏行走了。

這本書的描寫添加了許多戲劇性元素,兩位主角塑造的極其完美,智慧和才能無可挑剔,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極佳,在大數據時代僅靠兩人連續高智商犯罪卻永遠抓不住把柄,不大真實,以致於作者不得不作出幾個漏洞,譬如高爾夫球正好打破仙人掌盆栽那段,感覺就是作者故意寫的,否則這些點永遠連不成線。最開始亮司弒父和雪穗掩蓋母親自殺的心裏描述也過於簡單,讓人無法順其接受。當然最後沒能抓住女主也合情合理,否則就前後矛盾,前面的巔峯不能無依據霎時倒塌,整體故事看到最後居然有想讓他們都僥倖活下去的想法,但是犯的罪太多太過,怕老天也無法原諒他們吧。

《白夜行》讀後感3

理智如雪穗,回頭沒有任何意義,只會暴露與司亮之間不可告人的關係。如果雪穗連剋制回頭的忍耐力都沒有,無論如何也走不到至此這一步的。

看到最後,浮現的'是韓國電影版《白夜行》中的片段,雪穗與亮司僅有的歡愉時光——雪穗坐在學校長椅上,低頭也無法掩飾嘴角的笑意,亮司騎着單車在她身邊兜圈,雪穗手裏的隨身聽播放着兩人的神交之曲《天鵝湖》,壓抑和悲愴貫徹始終。

我並不相信雪穗對亮司毫無感情,也不想討論誰愛誰更多,每段感情的雙方沒有絕對的情感對等。試想着每一次亮司為雪穗、雪穗為亮司的涉險都覺得心驚膽戰,分明是一對有今日沒明天的亡命徒,每一樁兇殺案都是為了掩蓋,如同一個謊言要用無數的謊言彌補,陽光總會射入黑暗,就像事實總有一天會大白天下。在白日下行走,於兩人而言,永遠只是個奢望吧。雪穗説:“我的天空裏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説已經足夠。憑藉着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吧?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亮司是她生命裏唯一的光亮,至此雪穗也會心死,活着不過行屍走肉,或者,這個魔女要活着殺光與亮司有關的人,讓真相永遠消失在黑暗裏?這是我樂於見到的。

《白夜行》讀後感4

昨晚熬夜看完了此書,放下手機後久久不能入睡。也許是從一開始便隱約能感覺到雪穗的遭遇(並不是想表現自己有多聰明,但近年來幼童遭襲案件,實在是無法讓人迴避此問題。),所以在讀此書時,一直都是同情她並一直不甘心的找各種理由偏袒她,也一直希望她能有個她自己認為的“好結局”。從最開始的兩次襲擊自己的同學、好友,她都保留了她們的“清白”,到最後對繼女的狠心剝奪,她的確是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或許説這是對母親的“報復”也未嘗不可。而關於亮司,我竟然一時語塞,不知從何提起。對於他,我只能從心底發出深深無助的悲哀以及無盡的同情…他承受了他這一生本不該承受的一切,總覺得,亮司一直是在一個“贖罪”的狀態,他覺得,他欠雪穗的。

直到他親手了結了雪穗的養母,這個什麼“罪”都沒有的可憐女人,他的靈魂在那一刻,徹底被剝奪了,我想,也許在那時起,他便已經沒有活在這個世上了。他本是那麼善良的一個孩子…他沒有是出於“本意”去傷害別人,都是“被逼無奈”。不知是東野圭吾的刻意刻畫還是我自己的主觀意願,他們都是極其脆弱極其善良的孩子…不想迎合大眾説什麼“東野圭吾不愧是大師啊”之類的話,只是覺得,這個人,這個人的文風,真的和我很合吧……

《白夜行》讀後感5

前天就看完了,但是一直不想寫書評,因為看完書只有一個感覺好變態,我的天,怎麼可以寫出這樣的故事,我完全控制不了自己讀下去的慾望,整整一天看到眼睛快瞎掉,就是不肯停下來,那些細緻的描寫,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場景,讓你不停的看又不停的回憶思索,將一個個好似分開的故事粘連起來,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明明是兩個那麼小的孩子,卻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智慧與才能(也許這麼説不對,但是那些完美的找不出破綻的案件就是證明),也許最最重要的是他們都經歷世界上最骯髒、齷齪的事,那樣的年紀本該無憂無慮的玩耍,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他們卻跌入了地獄。

有很多地方也有其不合理之處,但是這本就是劇情,看東野圭吾的第一本書是解憂雜貨鋪,現在想起來依舊覺得很美妙,但是這本書,完全超乎你的想象,讓人生厭卻忍不住追究到底。兩個在白夜中行走的幽靈,彼此依靠,共生於世,帶着面具、軀殼,去結束那些即將發現或者揭曉真相的生命,去殘害那些擋住他們道路的無辜犧牲者。

我不知道還要不要再繼續看看東野圭吾的其他書,感覺自己會承受不來

《白夜行》讀後感6

終於讀完這本,差點嚇得我要做噩夢。東野的腦洞大得令人驚歎,對人性的刻畫細緻得讓人壓抑。説實話,這本書的前一大半都看得讓我煩躁,幾乎每一章都會出現新的人物,而彼此之間還未聯繫起來,謎團層層迭起,中間還會有很多為最後揭露真相埋下的伏筆和線索,人物的內心和一些肢體動作刻畫頗為細緻,但大概是內心急於知道真相,總覺得過於宂長。在後半段,真相昭然若揭,還是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朦朧感,這種感覺也持續到最後,這大概也是作者想要的?故事內容本身大概是無可挑剔的,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人和事,到最後都巧妙的聯繫起來,讓人有“原來如此”的感受。

“雪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則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這句話是對整個故事的總結吧,但我覺得內心很難過,不知道一個作家要經歷什麼,才能對人性的醜惡刻畫到這種程度。亮司尚且存愛,守護最後的友人,守護最後的愛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而對於雪穗,她懂自己行走在黑夜的痛苦,也深知亮司是她唯一的光,卻依然可以絕情如此。我不禁要問,如果一個人毫無感情,不擁有真正的家人朋友或愛人,那支撐她活下去的理由,究竟是什麼?

雖然這本書是很多人推薦的,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嫌疑人X,人物更簡潔,節奏更明快,結果更加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