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之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2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之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滸傳》讀後感之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

《水滸傳》讀後感之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 篇1

《水滸傳》的第三回,有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這個故事之所以讓我感受至深,是因為身為軍官的魯提轄,為了一個遭受惡霸豪強欺壓的弱女子,而敢於路見不平出手相助,最後因失手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讓我不禁對魯智深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故事描繪的是,渭州經略府提轄魯達和史進、李忠在一家酒館喝酒時,聞聽了金翠蓮父女遭受當地惡霸鎮關西欺壓的種種不幸遭遇,甚感不平,就出手相助。不曽想在教訓鎮關西這個惡霸時,一方面是基於義憤,另一方面是防衞過當,竟然三拳就把鎮關西給打死了。按照封建社會殺人償命的法律制度,魯達因此遭到了官府的通緝,最後被迫出家做了和尚,並因此改名為魯智深。

魯智深本來有一個不錯的工作,有一份現在看來是旱澇保收的工資收入,卻因為一對素不相識貧困父女而失去了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到敬佩。儘管魯智深的這種助人行為有些衝動,但是他這種嫉惡如仇、見義勇為的精神卻是值得我們稱道的。小説中的魯智深,面對金翠蓮父女慘遭惡霸鎮關西盤剝欺壓,毫不猶豫、不計後果地出手相助,面對手拿剔骨尖刀、窮兇極惡的鎮關西毫無懼色。既生動地描繪了魯智深善惡分明的個性,更顯出了魯智深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我們要學習魯智深的嫉惡如仇、見義勇為精神,但也要學會注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在與惡人鬥勇時還要學會鬥智。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運用智慧將壞人繩之以法,千萬不能因為幫助別人而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甚至觸犯法律。

《水滸傳》讀後感之路見不平拳打鎮關西 篇2

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終於被我啃完了,啃出了替天行道的舉動,啃出了以忠義為主的.理念。

《水滸傳》是施庵耐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北宋農民大起義而寫成的一部偉大的小説,書中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有仗義疏財的宋江,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魯智深,有足智多謀的吳用,還有膽大如虎的武松等等,他們組成了梁山泊的一百零八條好漢。當然還有為非作歹的高俅,有詭計多端的蔡京和昏庸無比的皇帝,他們成了朝廷的奸臣、昏君。《水滸傳》時而讓我唉聲歎氣,時而讓我眉開眼笑,時而讓我熱血沸騰,時而讓我傷痛欲絕。心中的感情此起彼伏,文中的故事引人入勝。

《水滸傳》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的李逵,他雖然有些野,動不動就發火,但是他還是非常忠誠,非常講義氣,還非常的孝順。記得有一次,李逵要把家裏的瞎眼老母接到梁山享福,途經小樹林時,李逵讓老母親在林子裏休息,自己去為老母親找水喝,可是,等他找水回來,哪裏還能看到老母親的身影啊,老母親早已被樹林中的老虎吃得一點不剩,只留下了一點的衣物,李逵一氣之下,拿起兩把斧子,使足勁,直往老虎身上砍,一連把四隻老虎都給砍死,才解了他心頭之恨。

李逵的舉動體現了一個“孝”字,孝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孔子也曾説過一個人應當“入則孝,出則悌。”回頭想想自己,我有沒有做到“孝”?整天讓父母為自己操心,有時為了得到心愛的玩具,還和父母鬧得天翻地覆,是多麼的幼稚,多麼的可笑,想想都覺得慚愧。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決定以後改掉任性的毛病,儘可能地為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父母也能有時間休息休息、看看書、讀讀報,我相信,這樣一定會博得父母會心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