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83K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通用10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

對安娜

看完之後,我只想對安娜説,你是個傻孩子,渥倫斯基愛的是你呀,他為你放棄工作,放棄他上流社會的社交,他甚至為你自殺!你還要他怎麼樣呢?除了愛情,人生還有很多事情做啊,怪只能怪當初的結合就建立在不倫與不被祝福,見不得光的條件下,所以有這麼多矛盾,已婚。

其實在很多岔路口都可以想着改變這樣的命運,在受到老公阿列克謝原諒你之時,在捨不得兒子時,都可以回家。那麼既然選擇了渥倫斯基,就好好愛!為什麼就因為他想從事社交的工作,不能經常陪你,就疑神疑鬼覺得他不愛你,每一次爭吵都要歇斯底里讓對方受到最大的傷害。最後為了讓渥倫斯基後悔,居然選擇自殺,我想説你這個傻安娜,你以為他會一輩子都會愧疚嗎,可能會吧,不過他也會再找一個愛人,然後過他下半輩子,人始終是自私的。

其實我真的很感謝讓我在這個時候讀到了安娜,起碼你遇到的是一個愛你的,捨生為你的男人,謝謝讓我堅強!

我快20歲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挫折,讓我快30歲的的時候也經歷一回,我想上帝也是公平的,讓我記憶深刻,我希望讓到時候把這樣的感受這樣的書帶給我將來的女兒,讓她遇到愛情的時候不要丟掉尊嚴。不是自己的,就決絕的轉身離開,不再回頭!

對吉媞

我相信女孩們在一定的階段會碰到一段“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年代,以為自己會被很多人關注,追求,絲毫不把其它人放在眼裏,當自己失去時,才留戀曾經擁有過東西。也才意識到那個時期的自己是一個病態的階段,其實人活得無慾無求,低調,不與人爭,不倒貼別人,自己就過得很好的,屬於自己的,在某個階段就會來到自己身邊。

對瓦蓮卡

我真的好喜歡這個角色,為什麼會把這個女孩描述這麼美好,她就是我想活的樣子啊。

書中對瓦蓮卡有一個描述:“但是她對於男子大概是沒有吸引力的。她好比一朵美麗的花,雖然花瓣還沒有凋謝,卻已過了盛開期,不再發出芳香了。而且,她不能吸引男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缺乏洋溢在基蒂身上的東西——壓抑住的生命火焰,和意識到自己富有魅力的感覺。她好像總是忙於工作,這是毫無疑問的,因此好像她對別的事情都不感興趣。她以自己和吉提形成的對照,特別吸引住吉提。吉提感覺到在她身上,在她的生活方式上,她可以找到她苦苦追求的榜樣:那就是超脱世俗男女關係的生活情趣、生活價值,那種男女關係現在那麼使吉提厭惡,而且在她看來就像是等待買主的可恥的陳列品一樣。吉提越仔細觀察她那素不相識的朋友,她就越確信這位姑娘是如她所想像的十全十美的人物,因此也就越加急切地想要和她結識了。”

我覺得不是她沒有魅力,而是在説,我自知有魅力,但是跟你無關,和大家都無關,只跟自己有關,愛情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並不是為吸引男人,為了愛情而活,我有我的價值。她對愛情的理解也有自己的理解,並不憎恨因為母親意願而離開她另娶其它姑娘的前男友,同時,也維護他,説他並非無情無義,是一個很好的人,也並不像吉媞説的委屈,相信他並不漠視她的愛,只是他是一個孝子。

吉提影射到自己身上説,如果不是母親之命,而是他自己這樣呢,瓦蓮卡説:“那是他行為不端,我就不會同情他了。”我想這裏的意思也是,我不會因為這樣傷害自己。

談起吉提説的委屈,瓦蓮卡説到:有什麼可委屈的呢,又不是您行為不端,是嗎?有什麼可丟臉的,您總不能對一個完全漠視您的人説您愛他吧?每個姑娘都經歷過這種事。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有很多,有好些事比這個重要。

吉提這個傻姑娘還想發問瓦蓮卡:“是什麼,是什麼最重要的東西使您的心情這樣平靜呢?什麼事情重要以及什麼力量賦予您如此令人羨慕的平靜和自尊。”

書中沒有説出來,我來回答你吧,吉提,彈琴比較重要,看書比較重要,背詩比較重要,做生意比較重要。通通這些自己的愛好,情趣,心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

本書主要介紹了兩個人物,即安娜和列文。

安娜,活潑,開朗,熱情,可愛,追求愛情,很具有貴族氣質。她的一生從平穩到激昂再到低沉,然後恢復到平靜。

在遇到伏倫斯基之前,她安於與卡列寧的互相蔑視,毫無愛情基礎的婚姻生活。她將愛情逐漸轉變為對兒子深深的母愛。火車站上與伏倫斯基的一次偶然邂逅,點燃了她渴望已久的愛情火花。從此她的人生慢慢走向高潮期。她對兒子的愛也抵消不了對伏倫斯基的愛,所以她選擇了拋棄丈夫,拋棄兒子,只留下伏倫斯基。過了愛情最甜蜜的時期,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唯一剩下的只有伏倫斯基的愛,她完全忽略了自己可憐的小女兒。越是認識到自己擁有的可憐,她越想用力緊緊抓住這僅有的。也就導致了她對伏倫斯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她變得越來越不滿,越來越愛嫉妒,越來越愛猜忌。使渴望愛情又不願讓愛情枷鎖鎖住自己人生自由的伏倫斯基越來越無法忍受,對安娜也越來越冷淡。處於絕望邊緣的安娜選擇了卧軌自殺來解脱自己,解脱別人,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要報復伏倫斯基,讓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後悔,讓其後半生永遠活在痛苦之中。

安娜的悲劇,我覺得是她一手造成的。愛情應該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猜忌與佔有慾是愛情最大的敵人。既然選擇了愛情,就應該細心呵護,而不是計較與埋怨。愛情是要經過升温期,高潮期,面對誘惑期和平穩期,每一步都是很難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是不可缺少的武器。在瞭解了彼此的心意後,信任比吃醋更有用。

列文,真誠,善良,不喜歡貴族圈裏的氣氛,喜歡農民,喜歡農村。

他的一生大多處在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中。他渴望的愛情是那麼的純潔與高尚,甚至一些很小的必須過程(婚禮前的聘禮與訂婚)都會影響它的完美性。他很單純就希望世上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像他想得那樣單純。他的妻子吉娣也像他一樣單純,他們的結合是所有認識他們的人最樂意看到的。列文很努力地使自己充實;很努力地希望自己對所有人都能平靜,禮貌,温和;很努力地想要做到善。他總處於探索中。追求的精神令人佩服,但太過執着也不是一件好事。人和人畢竟不同,不同的人就會讓你對他們產生不同的感情,那麼自然而然你就會流露出不同的態度。如果非要一視同仁,那未免也太苦自己了。可能只有神才能做到。

最後,我想他們兩個主人公的結局也是一種鮮明的對比。他們倆都有對真正愛情的渴望與大膽追求的精神,但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不同。安娜只想着完全佔有,而列文卻懂得在愛情中反省,很能為他人着想。這也許就是導致他們人生不同的主要原因吧。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3

歷經3月,我終於將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大作——《安娜·卡列尼娜》看完。在上書的那一刻,彷彿一世紀的光景在我眼前瞬逝。現在,我來談談對於女主安娜的一些小看法。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羅斯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作品之一。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冷漠和弗龍斯基的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脱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説深受我國讀者喜愛,它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小説中,女主安娜的人物形象着實令我被震撼,她18歲時嫁給前途無量的政治家卡列寧,後誕下一子,過後便是的平淡而充實的生活,在離開兒子前往莫斯科,她會感到孤獨與思念——她過着就是這樣的普通生活。然而,弗龍斯基的出現點燃了她的慾望,對於愛情的追求。自此,她的童真一去不復返。

弗龍斯基高大帥氣,風度翩翩,他對安娜執着的追求,使安娜墜入了愛情的深淵中;他的温柔體貼,使安娜放下了最後一道防線。為此,她不惜付出自己的名譽,家庭來換取這份她想要佔有的情感。

但是,安娜縱身一躍,不顧一切追求所換來的不是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而是無盡罪惡的深淵。

她與弗龍斯基在一起後,弗龍斯基的温柔體貼消失殆盡,帶來的,是無盡的爭吵與痛苦。甚至連她處在的上流社會,也對她賦予無盡的嘲笑。

弗龍斯基與安娜不同,他的慾望不僅有安娜,還有賽馬,事業。安娜只是他慾望的一部分,當慾望得到滿足時,厭倦油然而生。但是安娜不一樣,安娜的內心中,只有弗龍斯基一個人,弗龍斯基的厭倦與安娜愈發強烈的愛發生衝突,最後,在對於生活的絕望以及對愛情戰爭勝利的追求下,她決定懲罰弗龍斯基,在鐵軌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不幸的女人。

安娜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所想所思,她勇敢而又直率,從來不做違心的事情。就像她説的一樣:“我不能不跟着我的心走。”她迷戀弗龍斯基,愛他,渴望他,所以她寧願滅亡,也要佔有他的愛。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弗龍斯基在安娜死後精神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義,負罪感讓他選擇不再去實現慾望,而要將自己的生命已經毫無價值的生命,揮灑在殘酷的戰場上。

而安娜的人生,在悲劇中,落下了帷幕。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4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列夫·託樂斯泰通過對安娜晶瑩明亮的眼睛淋漓盡致地刻畫,為《安娜·卡列寧娜》成為人類藝術的一顆晶瑩明亮的瑰寶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

安娜不僅風度瀟灑,體態勻稱,表情動人,而且道德高尚,感情熱烈,她追求愛情與母愛的統一,家庭與義務的結合,但在安娜的家庭中,母愛和愛情是對立的,家庭義務也和愛情是衝突的,同時,宗教、法律、社交界的輿論都給安娜和追求道路設下了種種障礙,他們認為安娜的追求破壞了宗法制家庭,破壞了婦女應是賢妻良母的道德原則,但是作為一個爭取個性解放的`正面力量,安娜卻毫無畏懼地與之鬥爭。作者通過描寫安娜的眼睛來展現了為愛情和生活權利而鬥爭的情感歷程。

安娜來莫斯科勸兄嫂和好的一次交談中,作者是這樣寫的:“從她那濃濃的睫毛下發亮的眼睛裏突然湧出了眼淚”。聽了多莉的悲苦愛情之後,她流淚了,顯出了她純真的同情和友愛,體現了她的心靈之美,同時,從多莉的愛情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引起了共鳴,也為下來見到伏隆斯基而產生愛情作了心理程度上的鋪墊。

作者還借了基蒂的眼睛來寫安娜,如:“安娜不像社交界的貴婦人,也不像有了八歲小孩的母親。”如果不是她眼神裏有一種使基蒂驚異而又傾倒的、非常嚴肅有時甚至憂愁的神情,憑着她的舉動的靈活,精神的飽滿,以及她臉上那種時而在她的微笑裏,時而在她的眼眸裏流露出來的蓬勃的生氣。安娜的熱情、美麗、單純、自然、快活有生氣傾刻間都集於這一眸之中流露了出來,同時,眼眸中隱含着的一種複雜、神祕、高深莫測的情感更給安娜的形象注入了更高層次的美。安娜的這種神韻美的描寫,為後來伏隆斯基被安娜的美貌傾倒做了鋪墊,也説明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含有獵豔成分,為後來他對安娜的熱情降温提出了本質原因。在舞會上,基蒂看到安娜那種完全新的、使她感到意外的眼光正看着她,之後,安娜的眼睛是顫慄的、閃耀的光輝,不由自主地浮露在她嘴脣上的那種幸福和興奮的微笑和神情,基蒂驚異於安娜陶醉的不是眾人的讚賞,而是一個人的崇拜——伏隆斯基,每次他和安娜説話時,喜悦的光輝就在她眼睛裏閃耀,幸福的微笑扭曲了她的朱脣。基蒂開始覺得恐怖了、絕望了。因為她看到安娜的迷人之中有些可怕的、異樣的、惡魔般的、殘酷的東西,足以奪走她的愛情。這也給那些社交界的人們對安娜的道德觀產生了懷疑。同時,這次舞會與伏隆斯基的相遇,喚醒了她的受壓抑的、處於沉睡狀態的愛情,讓她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情,她開始追求自己的愛情,可當時的社會是不允許她這樣做的,但她義無反顧的精神,敢於衝破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很可貴的。

通過伏隆斯基的眼睛,安娜的形象更顯得柔情蜜意些:“她那雙在農密的睫毛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着的灰色眼睛辛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臉上,好像她在辨認他一樣,隨後又立刻轉向走過的人羣,象是在尋找什麼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伏隆斯基已經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他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脣弄彎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裏,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在她眼睛裏的光耀,但安在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裏閃耀着。”洋溢在安娜全身心的那股壓抑不住的生氣,我覺得有生活、愛情、幸福、家庭、社會等多重使命、多重含義。作者之所以在這裏強調“生氣”這個詞,是為後來安娜的死埋下了伏筆,也表明安娜對生的渴望,對幸福的家庭、純真的愛情的渴望,而這渴望在她豐富的感情世界中是強而有力的。同時,也道明瞭伏隆斯基之所以迷上安娜的原因及初識的印象及感受。

表白愛情時,安娜的眼睛是萬種風情的。“我早就對您説這話”她堅決地望着他的眼睛,她滿臉燒得通紅。無疑,他在鼓勵伏隆斯基傾訴他的愛情,從而可見她追求愛情的堅決程度。當她勸告伏隆斯基回去找基蒂時,卻用了充滿愛的眼睛盯住他,這種言不由衷的感情表露了愛的神力及她矛盾心理。

安娜的眼神對於伏隆斯基是柔情的、多變的,而對於自己的丈夫卡列寧則是呆板的、沒有色彩的。

當卡列寧警告她不要在眾目睽睽之下不要犯錯誤時,她那雙正以神祕莫測的神色使他驚駭的含笑的眼睛,沒有任何的羞愧或不安,她的平靜讓他驚異、害怕,可見,這一點上安娜戰勝了宗法制觀念。當他丈夫説她不檢點時,她正視着他的眼睛,但已經不帶着以前那種有所隱瞞的快活神色,而是帶着堅定的神色,把自己與伏隆斯基的事説了出來,公開了自己的愛情,安娜是大膽的,也是勇敢的,她敢於向那個維護一切虛偽的舊禮教的上流社會挑戰,她不顧後果毅然決心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從精神上戰勝了封建道德的束縛。

安娜和卡列寧發生爭吵之後,安娜無法入睡,而卡列寧發生爭吵之後,安娜無法入睡,而卡列寧卻響起鼾聲。有這樣一段描寫:“她睜着眼睛,一動不動地躺了很久,她幾手乎感覺得她可以在黑暗中看見她自己眼睛的光芒。”可見,安娜對自己生命的理解是多麼的透徹,對幸福美好生活有着強烈的渴望啊!

作者在描寫安娜眼睛的同時展現了安娜的情感歷程,給安娜的內在注入了美的神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5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而失敗的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十九世紀俄羅斯的上流社會裏,高層首長卡列寧之妻安娜豔冠羣芳,在火車上她邂逅了風流倜儻的伯爵渥倫斯基。渥倫斯基的熱情喚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愛情,二人產生了真愛,在當時社會強大的輿論壓力下,不顧一切地私奔,他們的愛情悲劇就此展開。雖然安娜勇敢地告訴自己的丈夫一切實情,希望能離婚,但看重社會地位的卡列寧,難以忍受奪妻的恥辱,以安娜最心愛的兒子做威脅,此刻,安娜已離家與渥倫斯基同居,懷了他的孩子,卻不幸流產,得了後遺症,又對酒與藥物有了依賴性,經過重重困難波折後,安娜的精神壓力變得非常大。後來,渥倫斯基承受不了社會壓力開始對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兒子和社會地位的高昂代價,而現在所謂真摯自由的愛情也開始要被遺棄,她內心無法獲得滿足和平衡拒絕和安娜離婚並逼她放棄兒子。最後安娜身着一襲黑天鵝絨長裙,在火車站的鐵軌前,讓呼嘯而過的火車結束了自己無望的愛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她不滿於封建婚姻,追求真摯自由的愛情。但作為貴族社會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雖然只是個人的愛情自由,採用的也只是個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於面對整個上流社會,誓死不做虛偽的社會道德的俘虜。在衝破封建束縛,反抗社會壓迫方面,她做到了處在她那個地位和環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這對當時的貴族資產階級社會,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義。

這是我讀過最好的一部小説。當時的社會是多麼黑暗,多麼殘酷啊!她容納不了安娜,很難説現在的社會能容納這樣的女人。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最絢麗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野火,註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終沒有與現實妥協,她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女人。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柔弱的身軀,我突然發現原來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靈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這並非因為她道德敗壞,自私善妒,只是因為她是女人,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裏還保持着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

然而產生這場悲劇的原因一是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動盪的社會和宗教及倫理道德摧毀了安娜的愛情,迫使她走上了毀滅之路。二是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利用婚姻和兒子束縛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是安娜的情人渥倫斯基不能脱離所生活的環境和社會,對安娜感情淡化,萬般無助的安娜最終走上了死亡之路。四是安娜本身:安娜的內心深處存在着激烈的爭取自由愛情和個人幸福與遵守貴族道德原則的衝突。她試圖掙脱封建婚姻的鐐銬,爭得享受生活、享受愛情的權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愛情,大膽地追求愛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貴族社會的道德準則,這造成安娜的大膽反抗行為,不僅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同時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認可,她靈魂深處這兩方面的內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為愛而對所愛的人產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種人之常情,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為過,關鍵是要能妥善把握好猜疑的尺度。從這個角度來説,愛情的能力,嚴格來説是經營愛情的能力,並不是人人都與生俱來的,必須後天認真學習才能熟練掌握。於是我想,許多生活中的愛情失敗者會不會是由於他們自身缺乏愛情能力的培養造成的呢?在愛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為依據,既不求證,也不給機會解釋或改正,便開始實施不可逆轉的報復,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有人説:安娜的悲劇也是內涵豐富的社會悲劇。是啊,我們都期盼着理想、寬容、仁慈,都希望我們的世界和平、安寧,充滿人性,但悲劇總是一天天在我們身邊發生。她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對真摯誠懇的嚮往,對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今天這個社會,這一則悲劇帶給人們的啟示,更是深刻且恆久的。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6

從道德觀念出發,安娜這種拋夫“棄子”的做法確實不當,當然她沒有拋棄自己的兒子,只是她的丈夫亞歷山德羅維奇不願成全她的母愛罷了。這就是懲罰,以至於她的慘死也成了宗教懲罰的象徵,對這種違背道德做法的懲罰。即便安娜對大她20歲的丈夫沒有一點感情,而對伏倫斯基是真正的愛戀,也為世俗和上流社會所不容。安娜處在夾縫中,後來安娜懷孕生女兒時險些送命,之後兩人去了國外,幾年後回到莫斯科,在伏倫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給丈夫寫信要求離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兒子看不起,被上流社會摒棄。在這種狀況下,她不斷猜忌,以至於陷入了思想混亂,懷疑伏倫斯基對她的愛,於是她毀掉了自己……

而吉蒂最後與列文成婚,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倫斯基則傷心欲絕,為了處理掉沒有意義的生命參加了塞爾維亞戰爭。亞歷山德羅維奇的不忠,使得陶麗差點與他離婚,而最後陶麗變賣自己的家產還幫他還了貸款,於是和好如初……

合上書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爾斯泰為什麼選擇安娜作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對自由戀愛的提倡,還是上流社會的諷刺批判,抑或是對女性不忠的宗教審判?但為什麼描寫安娜的時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總覺得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列文的成長是作者自己思想的成長的縮影吧。

安娜和伏倫斯基因為愛情,彼此放棄了上流社會的地位,放棄了好名聲,好前程;因為愛情,陷入了一種萬人不容的狀態,以至於最後各自走向毀滅……

這樣,值得嗎?究竟愛是什麼?

我欣賞為愛,義無反顧;但不贊同。一切以愛的名義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負責。愛是責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7

醖釀好睡意,和朋友道了晚安,放下手機準備睡覺。剛眯上眼睛又忍不住摸出手機,刷朋友圈,刷微博,逛豆瓣。從睏倦狀態到清醒狀態,十分睡意只剩一分,想起前幾天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一直想寫未寫的讀後感,便坐起來打開電腦。

睡覺這件事兒倒是和碼字有幾分相似,它們都有即時性。如果不趁着自個兒特別困的時候入睡,之後便再難入睡。如果不趁着靈感光臨之時多碼幾個字,之後怕是很難憋出想要的內容。

文化碎片化的時代,每天被微博微信數不清的垃圾信息覆蓋,我們都進入了一個淺閲讀的狀態。安安靜靜地看完一整本書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地鐵站慌張的步伐,人們永遠在趕時間。

所以我更喜歡回老家時隨手備幾本書。因為沒有比在家那種沒有煩惱慢悠悠的節奏更好的閲讀環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我老媽所説,回家的我簡直變成了她的寄生蟲。不用洗衣做飯,不用收拾打掃,一切家務都被我那勤勞貼心的老媽承包了。

看完一部長篇小説,就好像和其中的每一個人物完成一段長長的旅程。共同經歷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臨末分別,悵然若失。

女主安娜,美麗大方,身段迷人,舉止就是上流社會的女人們的高貴優雅。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很難不會喜歡上這樣一位可人兒。這樣的美麗剛好是導致她悲劇的基礎。

安娜在十七八歲就嫁給了老公卡列寧。一個優雅美麗的女士配上一位事業有成的男子,無論在誰看來都是極好的組合。十幾歲不懂愛是什麼的安娜就這樣迷迷糊糊的嫁給了卡列寧。每天穿上精緻的禮服穿梭於聖彼得堡的各種舞會。直到她在火車上遇見了弗倫斯基。

用現在的話説,弗倫斯基就是一位頂級的高富帥。英俊的外表,豐厚的俸祿,並且有着軍官的驍勇。兩人第一次相見,就被對方深深吸引。如果問我是否相信一見鍾情,我相信。只不過,一見鍾情從來都是男神和女神之間的遊戲。

安娜遇見弗倫斯基就像一本好書落入一個能讀懂她的人,一架鋼琴遇上一個真正能用她彈出美妙旋律的人。她開始意識到她和卡列寧之間並不是愛情,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為了結合而結合。卡列寧只是把她當作拿得出手的花瓶,可以傳宗接代的妻子。弗倫斯基卻把她當作一個真正的女人看待,愛慕她,欣賞她,疼惜她。這恰好是一個美麗的女人最為需要的。

隨着和弗倫斯基的愛火越來越旺,擺脱卡列寧束縛的慾望便越來越強烈。實在難以忍受痛苦的安娜選擇主動和卡列寧攤牌,而老公卡列寧的處理方式更加使她厭惡。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譽,卡列寧向安娜表示只要安娜願意斷絕和弗倫斯基的關係,他可以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陷入愛河的安娜無法做到,兩人的關係陷入了僵局。

不顧世俗的眼光,在沒有離婚的情況下,安娜和弗倫斯基公開出現在各種宴會上,淪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談資。相對於男人,那個時代對於女人要嚴格得多。在大家眼裏,弗倫斯基是又征服了一個女子的極具魅力的男士,安娜則是一個拋夫棄子的墮落的女人。漸漸地,安娜被上流社交圈孤立,貴族們都以和她交往為恥,除了幾位極其要好的朋友。

然而壓垮安娜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她對弗倫斯基的猜忌。弗倫斯基仍然流連在燈紅酒綠的宴會舞會,安娜只能獨自呆在家中。久而久之,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將她吞噬。她害怕弗倫斯基愛上其他女人,她害怕自己對於他沒有了吸引力。這種害怕後期近乎畸形。

在安娜看來,她為了弗倫斯基背叛了丈夫,扔下她心愛的孩子。而他怎麼能愛上別的女人。為了報復他,讓他後悔,她在他們第一次見面的火車站結束了生命。

安娜自殺後,弗倫斯基完全變了一個人。從風度翩翩侃侃而談變得沉默不語,如同行屍走肉。戰爭爆發後,他毅然決然前赴戰場。因為,他的心早已隨着安娜死去。

很多看過小説的人都喜歡安娜,認為她美麗勇敢,敢於面對自己的感情。可我就是喜歡不上來。在我看來,安娜這個角色過於自私,且不理智。因為她的勇敢直接或間接導致了這個故事中所有相關人的悲劇。老公卡列寧,兒子謝遼查,弗倫斯基。結局安娜一死了之,留給弗倫斯基的卻是永久的悔恨,足以徹底毀掉他。當然,作為男主介入別人家庭的弗倫斯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罪有應得。

我更喜歡小説的另一對列文和吉蒂。可以説,吉蒂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也是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女生。

她雖然魅力不及安娜,但在遇見安娜之前,花花公子弗倫斯基也是為她傾倒。她有女人的美麗,也有女孩兒的善良天真。在丈夫列文因為別人對她的仰慕吃醋時,她沒有怪丈夫小心眼兒,而是嘗試理解他的感受,並且答應了列文將客人送走的無理要求。弗倫斯基轉而追求安娜後,吉蒂生了一場大病,每每想到自己向弗倫斯基示愛沒有得到迴應就無比羞愧。一個美好的女孩當有這樣的自尊自愛。

我一直相信安娜的悲劇是註定的。一個沒有嚐到過愛情滋味的如此尤物穿梭在光怪陸離的社交圈,她怎能全身而退。

生活沒有偶然,所有結局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8

《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是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俄國曆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期。奴隸制改革後,舊制度迅速解體,資本主義關聯逐步構成,資本主義的發展給農民帶來更深重的災難,矛盾空前尖鋭。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行的家庭各有各的不行。《安娜卡列尼娜》講的就是一個不幸的家庭:美麗的安娜在十七歲那年,由姑媽做媒,嫁給了比她大二十多歲的官僚卡列寧。二人雖生有一子,但婚姻中毫無感情可言。當安娜遇見英俊的皇室侍從武官渥倫斯基時,久就被壓抑的感情迸發了出來。她一往情深地愛上了渥倫斯基,公然與他同居,並生下一女。安娜不屈從虛偽的婚姻形式,大膽追求真摯感情的行動觸怒了她隸屬的整個上流社會,上流社會對她進行了一系列可怕的打擊,安娜最終不堪忍受強大的輿論壓力而卧軌自殺,以死向整個社會提出了抗爭。

安娜這個人物形象在書中佔據着中心地位,她具有廣泛、深刻的概括好處。安娜是一個美麗的姑娘,有着良好的家世,有着美麗的面容。小説中關於安娜的肖像描述,極其出色,且多以側面描述。如,對安娜一向抱有成見的列文,見了安娜後,不由地在內心中讚歎她的美;又如,渥倫斯基的母親是個很風流的女生,但是在見到她之後也是由衷的喜愛她。這所有表現出來的都是安娜的美。但是這樣美麗的人,卻在結局中死去,不禁讓人惋惜,但同時這也是杯具所帶來的效果。安娜的命運值得同情,但應當説,她的人生理想是極為渺小的,她所追求的全部幸福無非就是爭取和保有個人的感情。在此刻看來,這是一種侷限,但是當把她放到沙皇俄國那個黑暗的時代,放到那個到處都是虛偽、腐敗、無恥和無真情可言的上流社會時,這是一中進步,一種美。

渥倫斯基是一個花花公子,但是對於當時的整個社會而言,他還算是個比較優秀的人。他愛上了安娜,且自以為是誠心誠意珍惜安娜的感情,其實,他從來沒有真正明白過安娜,因此,他從來沒有像安娜愛他那樣愛安娜。安娜為他犧牲了一切,而他卻捨不得功名、捨不得上流社會。隨意到最後,當安娜以清醒的目光去審視他的時候,她看到了渥倫斯基對她所表達的感情的實質。它喚醒了安娜,讓她得以新生,卻又一次將她推入深淵。於是,安娜選取了死亡,而渥倫斯基則是精神上的覆滅。

這樣的結局讓我們心痛,但在這時我們卻發現另一個線索,那就是列文,他們的聯繫不僅僅僅是情節上和人物關聯上,更重要的是在內部聯繫上,在安娜與渥倫斯基的杯具發生的同時,列文的家庭確實"新生"。

於是,我們會發現這樣看上去像是很矛盾。他在肯定了安娜的美與追求的同時,有對她抱有強烈的譴責。因此《安娜卡列尼娜》客觀上所表現出來的,遠比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資料更深刻與有好處。我想,它之因此魅力永存,在於它在人們心裏喚起了完美的感情和對生活強烈的愛,激起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中扭曲生活、愚弄人類完美感情實力的憎恨。

其實產生杯具的結果不止是渥倫斯基感情的背叛而是整個黑暗,罪惡的社會。追求自由幸福,嚮往婦女解放在那個年代都有過,中國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們感情杯具也是當時封建社會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現如今社會,提倡婦女解放,能夠大膽追求自己幸福權利。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大變動時期,俄國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衝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杯具層出不窮,一幕幕展此刻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感情問題而卧軌自殺的消息,個性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於是就產生著名小説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9

伏倫斯基和安娜的靈魂屬於兩個不同的精神世界。他們雖然一見鍾情,但他們貌合神離,相距遙遙,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當安娜孤獨無助的時候,伏倫斯基選擇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種花花世界。對生活和理想徹底失望的安娜選擇了自殺。她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與不幸。她需要身體的無痛苦和靈魂的無干擾。她用她的方式尋求到心靈的完全寧靜。

讀完這本書,我彷彿感到安娜正在某個角落裏,懷着滿腹的渴望和決絕的目光看着我……我想,我終會擁抱,帶着同樣滿懷的情,擺脱所有的現實,去與她一起起舞長空。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

安娜的愛情雖然沒有得到完美的結局,但她永遠都是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女人,永遠駐留在我的心中。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0

我被這部小説打動了。打動我的有兩點:一個是小説開頭的那句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另一個是安娜與弗龍斯基的愛情和列文與基蒂的愛情。

在閲讀小説名著之前,我一般都先了解小説的創作背景,《安娜卡列尼娜》寫於列夫托爾斯泰對新思想的複雜的探索時期,這個時期正處於新舊交替的動盪時期:資產階級的衝擊,封建制度的腐朽……正如列文所説:“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在這部小説中,列夫托爾斯泰提出了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人究竟應該怎樣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安娜用她的方法來追求自己的幸福,列文也以他的方法去經營自己的愛情。

安娜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高貴的、優雅的,像女神一般。但越往下讀,我看到了她身上的矛盾性。敢於追求自己的愛情,她是叛逆的、無畏的,在愛情與理智道德面前,愛情佔了上風,儘管在我看來是飛蛾撲火般的愛情;可她雖愛弗龍斯基,卻又礙於倫理、親情等等,不願與丈夫離婚,還要盡一切努力保持弗龍斯基對她的“新鮮感”。這種愛是感性的,面對弗龍斯基的瘋狂追求,她以為自己遇到了真正的幸福,並甘願為這幸福拼盡全力。她一廂情願的認為愛情必然是雙方奮不顧身,全心全意,所以才無法接受弗龍斯基的社交應酬;相反,弗龍斯基卻不願因安娜而喪失自己的獨立性,這樣,兩個人的矛盾不斷積累,安娜一次次地竭斯底裏最終導致二人分道揚鑣。安娜即便認識到自己在這段愛情中的自私和佔有慾後,仍沉迷於想象的“理想的愛情中”,最終決然地撇下了一切,選擇永遠離開。

可能在很多人眼裏,安娜的愛情是轟轟烈烈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愛情。我更喜歡列文與基蒂之間的愛情。列文的愛情觀是理性的。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因為在列文身上我感覺看到了作者自己,理性而深刻。列文與基蒂的愛情也更符合我的愛情觀。含蓄的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選擇在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被拒絕後默默承受、慢慢調整,仍舊一如繼往地深愛基蒂;在他們即將結婚前夕,他將自己的日記送給基蒂,裏面記載着他的初戀和他已經不是處男的事實。他認為愛情不應該有欺瞞,應該坦蕩;當他不喜歡客人向基蒂獻殷勤而嫉妒時,也是選擇直接告訴客人他不喜歡這樣,並表示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他還是會將客人趕走。這樣的列文很可愛。

我認為列文比安娜幸福,列文並沒有將愛情當作自己唯一的追求,與基蒂的愛情更是相互欣賞與理解;安娜將愛情當作她的唯一追求,愛情破滅了,她也被摧毀,最終只留下一場人生悲劇,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