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1W

導語: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讀者,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變,經歷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漸完善的過程。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歡迎閲讀與借鑑!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篇一: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書,作者運用了大量草根化的案例,通過呈現情景、描述過程、表達觀念、傳授經驗,與我們分享了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之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文中的各種研討模式真真實實吸引了我。特別是關於“遊戲化”研討,看了不得不讓我佩服設計者的獨具匠心。

説起研討,可能是我們每個老師最最頭疼的一件事,尤其對於一些老教師來講,更是無從説起,對於那些不善言辭的老師來説,更是一種負擔。每次要開展研討活動,組長與老師就皺眉,要是輪到有上級領導要來參加,大家更是惶恐,大多數教師在活動中是一言不發,所以,研討活動變了味,成了組長或者個別領導者的一言堂了。

讀了《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書後,突然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原來研討也可以這麼快樂,原來研討可以以遊戲的形式行進。對於文中藝術研討中的一步步遊戲步驟,內容其實也是緊緊圍繞着研討的內容,所兼顧的遊戲方法只是為了調節氣氛,為了給大家解壓吧。於是我想,假如我們以後在研討活動中也安排一些遊戲情節,是不是可以更好地被老師們所接受,記得在去年的一次“香幼學苑”中,主持人曾經把從外面學到的一些遊戲作為活動的熱身運動,也得到了教師們的踴躍參與,不但為後面的活動增加了氣氛,更是調節了教師們疲勞的身心,大大提高了教師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這一點説明,在研討中滲入遊戲的成分是切實可行的。或許我們可以不像作者書中所介紹的那些遊戲法研討那麼方案化、複雜化,我們可以在研討中增加一些遊戲的成分,如:動動手、動動腦、鬆鬆骨、舒舒氣的小遊戲,緩解大家精神上的負擔,未嘗不可。只有老師們沒有了任何負擔,思維才會活躍,言語不會束縛,那麼所謂的靈感、思維的火花就會噴發。教師的專業形成自然會漸漸水到渠成了。

以上所言,或許只是本人讀書後的胡言亂語,但不是不可嘗試,但願看到我們以後研討活動中的快樂氛圍。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篇二:

學期結束的時候拿到了這本書《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個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季節》,一看這綠色的封面,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閲讀的慾望。在陸陸續續閲讀的過程中,我感受着一個個精彩、真實的教研案例,並和作者一起見證了春、夏、秋、冬的變化和魅力,感受着作者那成長的拔節聲。

這是一本很特點的書,文中講述的一位教師專業成長的經歷,作者以第一人稱來闡述她的故事,一個個生動的案例,讓我頗有感悟,也讓我覺得十分親切,讀起來好像身臨其境一般,也好像隱約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初來乍到時的無助,此時此刻的奮鬥。作者又以“春夏秋冬”四篇構成全書的框架,春夏秋冬的季節順序分別喻示教師專業成長的不同階段,就好比人的一生,經歷着春夏秋冬四個不同季節的變換。其中,春、夏、秋三篇分別針對新任職教師的崗位生存與專業起步、發展中教師的積累與學習、骨幹型教師的探索性研究與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對我來説,感觸最深的莫過於春之篇了,但作者是成功的,而我卻少了一份毅力和堅持。不過之後的幾篇,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不少,它將伴隨着我今後的成長。我從“我要做一名好老師”開始,慢慢地向“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師”行進,到自己成為一名家長心中的好老師的時候,我還需要不斷地努力。在“冬之篇”中,作者對自己從稚嫩階段的規劃一直到逐漸成熟後的規劃,都值得我們去參考,去學習。“學以致用”,我也將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有所規劃。

書中作者運用大量的草根化案例,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在教師專業發展道路上的所思、所想、所感。正是因為這些看得着,摸得到的案例,才讓人產生一種共鳴。這記錄着作者成長路上點點滴滴的故事,着實地帶給了我們沉甸甸的感悟,相信在未來的路上,我們也會走得更遠!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篇三:

燒開一壺水,泡起一盅茶,捧起飄着墨香的《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一書,細細品茗其中的韻味,似聽到了嫩芽衝土而來、竹筍節節攀高、花朵含苞待放、枝頭所果累累的成長聲音。

本書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如四季的自然演變,經歷着起步、提升、成熟到逐漸完善的過程。書中以豐富的案例闡述了一個幼兒教師怎樣通過讀書、參與園本教研、與他人對話、與自己對話等途徑,逐漸走出職業發展的困惑,不斷掌握教學技巧,提高專業發展水平,成為骨幹型教師。

細細品讀《聽那成長的拔節聲》,書中讓我深受啟示的地方有很多,聯繫我園實際,其中有一個地方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在夏之篇中講到了“姐妹園”結對研討——牽手鄉鎮幼兒園。作者以講故事的形式,通過鮮活的案例,講述了鄉鎮園與城區園結對研討的活動情境。智慧的園長構建了一個開放、温暖、知性的學習環境,讓鄉鎮和城區的老師們能自由而輕鬆地交換彼此的情感和理念,特別是鄉鎮園的老師們,改變了以往的自卑和膽怯,在研討活動中表現得異常活躍。一系列的教研活動,使兩園老師的集體智慧被煥發,思維碰撞出靈動的火花,這種民主、開放、和諧的園本教研方式正是我們所期望和今後要學習的。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學習這種“姐妹園”結對研討的方式,找機會與城區幼兒園牽手共同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自信中走過平凡崗位的每一天,讓集體智慧的火花閃現在每一次活動中。在活動中喚醒大家沉默的教師意識,激發教師們重塑自我以及自主自覺發展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動力。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篇四:

讀了《聽那成長的拔節聲》中的第三部分秋之篇中的第一篇文章便是《 與兒童對話:“聆聽”兒童的聲音》,讓我感觸頗深。書中介紹對話是靈感的相互交織,是思維的彼此碰撞,教師與兒童的對話是最有趣的,最有意義的。教師必須重視與兒童的對話。反思自己在教育時的點點滴滴,發現有頗多不適之處。

在最近的一次區域活動時,班上的咪咪拿了一本關於動物的書跟我説:“老師,你有沒有見過企鵝啊?”我説:“沒有啊。”“那你知不知道企鵝是長什麼樣子的?它喜歡吃什麼東西?企鵝邊上都是冰會不會凍死啊?”換了以前我可能會覺得他一連串的問題真煩人,可現在當我看到渴求知識的樣子,覺得咪咪很可愛,很有上進心。只聽咪咪繼續着他企鵝的話題,“我還知道它走起路來像小鴨子,身上有黑顏色和白顏色。他足足講了幾分鐘。”我耐心的聽咪咪手舞足蹈的介紹完他對企鵝的認識,感到他的語言和動作都很有趣。等他説完,我才跟他説:“恩,你説的很對,企鵝是生活很冷很冷的冰山上的,喜歡吃小魚、磷蝦,它呀還是個游泳高手呢!”聽我這麼一説,咪咪更來勁了,不停的喊着“企鵝真棒!企鵝真棒”!

這次我認真的傾聽了咪咪的談話,讓我更好的'瞭解了他,進行了真正的交談,這不僅增強了咪咪的語言表達和人際交往的信心,同時,增強了教師和幼兒之間平等的、心以心的溝通。

孩子有孩子的特點,作為一名專業的老師,在與孩子交流時,要尊重幼兒的想法,提出的問題也要在孩子的經驗基礎之上,我們應該走進去擁抱“孩子世界”,聆聽孩子,走進孩子。傾聽,還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在以後工作中,我們都要認真的傾聽每一個孩子,讓我們更好的瞭解了幼兒的需求,以便更好的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幼兒教師讀後感篇五:

“聽那成長的拔節聲”——多麼富有詩意和生機的名字!突然讓我想到了春天雨後,自己身臨嫩綠的蘆葦塘,四周一片葱綠、一派生機!

一直覺的研討活動很無趣。可是《聽那成長的拔節聲》讓我感受到:原來,研討活動也可以是這樣的感性、生動和充滿情趣的。研討活動可以改裝成快樂遊戲。

尹所在書中深創造性的將研討活動注入了遊戲的精神和詩意的智慧,讓看似嚴謹枯燥的教研活動改變得趣味盎然,讓研討者從情感上得到了享受,讓研討的課題變成大家的焦點。書中的音樂會從背景音樂《Yesterday once more》中的三段不同的活動設計反思開始,到《喜洋洋》音樂中的擲骰子回答問題,在《人間》、《堅持到底》、《一笑而過》的歌手判斷中分組,然後在《回家》音樂聲中進行集體思維碰撞,最後在《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樂曲聲中結束活動。這樣的研討活動,巧妙將三個音樂活動變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情趣盎然的音樂會。整個研討活動,快樂與美妙的音符一直跳躍在每一個老師的心中。此外,還有把語言活動變成故事會、閲讀會,甚至把教師的規劃活動變成拍賣會,這些注入遊戲元素的研討活動讓教師愛上它的同時,輕鬆解決問題,領悟教育的真諦,感受了快樂幸福的教育生活。

終於,一口氣把書給閲讀完了,我覺得一下子吸收的太多了,有些消化不良了,我需要慢慢回味再細細品讀,才會內化和吸收。但是我相信,閲讀着就會智慧着,踐行着就應該創新着,才會縱深發展和收穫。

一路有你,精彩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