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32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

寒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哈佛家訓》。平時在課堂上,我經常會在老師那裏聽到“哈佛”這兩個字,所以,對這兩個字充滿了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立刻被裏面那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給吸引了。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是世界十大學府之一,從它裏面,先後走出了七位美國總統,三十四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以及數以百計的科學家等。而《哈佛家訓》這本書就把哈佛大學獨特的育人理念融入到一個個小故事中,每一個小故事都藴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我如飢似渴地讀着這些故事,感覺它們就像一盞盞明燈,照亮了我未來的方向。

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題目叫做《優勢不是炫耀的資本》,給我留下的印象特別深刻。故事講訴了有一天,三個旅行者一起出門,第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第二個旅行者帶了一根枴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帶,但是晚上回來的時候,帶傘的旅行者渾身都濕透了,帶枴杖的旅行者渾身都是傷,只有什麼都沒帶的旅行者安然無恙。為什麼呢?

因為有傘的人仗着自己有傘,大雨來臨的時候,他依然大搖大擺地在雨裏走。有枴杖的人仗着自己有枴杖,就專走一些泥濘坎坷的小路,結果摔得滿身傷痕。只有那個既沒傘又沒枴杖的人,大雨來了連忙避雨,在泥濘路上走也是小心翼翼的,結果什麼事也沒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優勢,而少了憂患意識,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是這樣,我課外參加了朗睿英語的學習,就總覺得自己在英語方面高人一等,常常放鬆自己,結果幾次英語考試都沒取得好成績,我很慚愧,就更明白了不能依仗原有優勢,而應更加努力學習的道理。

《哈佛家訓》裏還有許多類似的故事,每個故事都震撼着我的心靈,我在一次又一次的閲讀中感受着智慧的力量,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有一天,也能走進哈佛這個萬千學子心目中的神聖殿堂!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2

哈佛學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學校,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理,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是以一些能啟發人類學習和一些名人的經歷。這本書的一大特點是每一篇文章旁邊總是有一段批註,它能讓人深刻的理解這篇短文的意義在與那。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説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為了兑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為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沒有哪一本書想《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哲理生動有趣得展現出來,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3

今天和爸爸一起到了書店,選購幾本書來填充生活,我們選定了《哈佛家訓》這本書,讀過以後給了我許多啟示。

享譽世界,被譽為美國高等學府鼻祖——哈佛大學是全球無數莘莘學子神往的知識殿堂,是世界頂尖人才的成長搖籃,它先後“孕育”了七位美國總統,數百位世界頂尖公司領導人,37位諾貝爾獎得主……它之所以能高距世界名牌大學之顛,正是得益於哈佛獨特的人生哲學及高深的素質教育,它的教育理念認為:“人才的教育與成長,不僅僅在於方法,更在於觀念,不完全靠勤奮,而更在於思想。”當頭腦被一種智慧的思想所主導,思想被一種科學意識所主導,意識被一種理性的觀念所左右,人就能釋放出巨大的潛能,獲得駕馭命運的力量,人生就會從此改變,生命的軌跡朝着成功方向延伸。

書中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和精闢的闡述,獨到地分析人生哲學,我就讀了一篇《敢於創新的人能夠達到人生的目標》它主要講述了發生在一艘輪船上的事,由於已經航行多天,客人們都感到無聊,於是開始倡議每天每人主持一個新遊戲,一天輪到了伯爵,而他一直沒想起玩什麼遊戲,於是來請他的女兒來主持,這次他拿了一個熟雞蛋,看誰能將雞蛋立起來,誰便可以和他的女兒跳舞,大家紛紛躍躍欲試,可忙半天都沒有結果,這時一位年輕的紳士,從遠處過來,“啪”地往桌上一放,雞蛋居然立住了,於是這位紳士和女兒在舞池中旋轉。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創新的重要,創新離不開知識。勇敢。自信,因此凡是通過創新來改變世界達到人生成功的人都應該具備豐富的知識和勇敢自信的素質。例如我將自己固定在了刻板的行為模式之中,撲滅了自己創新的火焰,這需要換一下角度想問題,運用創造性思維去突破,因循守舊的習慣性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消除障礙。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4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書架上多了一本書《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何時買的,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買書時,爸爸對我説:“你一定要多讀書啊,讀好書啊。”這本書裏的那些故事,有的使人潸然淚下,低聲地哭泣;有的風趣幽默,耐人尋味。你看了,準會笑得前仰後合。還有的無論故事是怎樣的,不管結果如何,但他們都能使你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正如序言所寫: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不僅可以激發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整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哈佛家訓》的作者名叫威廉-貝納德,他是一位哈佛博士。這本書是他留給他的子女的一份特殊人生禮物。哈佛大學,眾所周知,這是一所十分著名的學校,他先後培養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萬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所以,我十分喜歡這本書,閒暇時便拿出書慢慢的品位。

這本書時常鼓勵着我,並給我幫助。有一次,我做完一道數學題時,閒着無事便拿起旁邊的一本書,定睛一看,正是《哈佛家訓》。我隨手翻了一頁,剛好翻到《路的旁邊也是路》這篇故事。讀完後,我想我在用另一種方法算算也不遲嘛。於是便又用另一種方法解了出來。可算完後,答案卻和第一次不一樣。我急忙驗算一遍,發現第一遍做錯了,急忙改正過來。

我十分喜愛《哈佛家訓》這本書,你能從其中吸收到精神的養分。多讀書,讀好書已經成為我的座右銘,你呢?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5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哈佛家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孩子之於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發展,成長為優秀的人才。為此,許多父母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也有一些父母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輔助孩子的成長,比如聘請名師輔導,送孩子上名校等。當然,這一方面的積極意義不能否定,但與此同時卻不能忽略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賴以成長的主要環境,也是進入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教之於整個教育過程而言,可謂是一種“先天教育”,是其他後天教育都無法代替的。還只在懵懂時期,其個性,品質尚未形成,可謂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在這張白紙上塗上什麼樣的色彩,孩子就容易呈現什麼樣的個性,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依照這種色彩來堆建。這就是家教的意義所在。

當然,就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它是與整個社會相連接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也是整個社會環境所給予的。但在這個受教育的範疇中,家教顯然更具有優越性。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説,給孩子“麪包”不是問題,會想方設法滿足孩子對物質的需要,然而,一談到孩子的成長,談到孩子所需的精神糧食,則往往惶惶不安。即使有些家長通途一些途徑掌握到一下家教的心得,也常常感到遠遠不足,生怕顧此失彼,對孩子的成長指導造成偏差。因此這些原因的存在,正是編寫此書的初衷。

這本書在形式上,以故事為主,通過一個個真切的故事深入淺出的描述全面的哲學理念,內容涉及夢想的力量,自信樂觀與人生的聯繫,習慣對人生的影響,尊重理解在處世中的重要性,責任心與成功之間的聯繫,勇氣之於挫折的必要,親情與博愛在自我與社會之間的聯繫等多個方面。可以系統的啟迪孩子的智慧,幫助孩子培養各種優秀的品質,為日後孩子能成長為優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啊!這本書給予了我知識,給予了我精神,給予了我力量,這就是我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6

哈佛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學,一位哈佛博士寫了這本《哈佛家訓》,作為送給兒女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禮物,用完美的思想薰陶他們的靈魂。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

我很喜歡這本書,下面談談我讀了“被拆掉兩次的亭子”後的感想。墨西哥前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位農場主,想拆掉花園中的一座舊亭子,福克斯對拆亭子很感興趣,希望父親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後再拆,父親答應了。福克斯放假回家,發現亭子已經拆掉了,他對父親説:“你對我撒謊了!”父親想起了自己的承諾,承認自己做錯了,父親召來工人,在原址按原樣重建了亭子,當着福克斯的面,讓工人又把亭子拆掉。

父親為了實現自己的承諾,將一座亭子拆建兩次,在福克斯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對誠信的信念,福克斯以誠實守信的品德受到墨西哥人的尊重。誠信就是誠實、守信用,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福克斯靠誠信從一個普通的推銷員成為墨西哥的總統。我是一個小學生,也要樹立誠信的信念,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學生,在家裏做一個誠信的孩子,將來踏入社會做一個誠信的公民。

當前,我要從三個方面努力:

1、不撒謊,對老師不説謊,對家人不説謊,對同學不説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説真話。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只有敢於承認錯誤,才能勇於改正錯誤;

2、不做假,尊重事實,靠自己的力量做事,不抄別人的作業,不冒充家長簽字,考試時不作弊;

3、兑現諾言,答應了的事就要去做,而且要努力做好,説了不做,既騙自己也騙別人,言而無信,將無法立足於社會。“中小學生守則”要求我們“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依靠誠信,就會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

我們要沿着誠信的大道,從平庸走向有為,從平凡走向成功。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7

記不清是朋友介紹,還是無意間從網上看到《哈佛家訓》這本書,那時的我還沒有孩子,因此對這本書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有幸得到它的電子版,也是有一天沒一天的看上一眼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來打發時間。

如今身為人母了,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在女兒還未出生時,我就開始準備着做個好媽媽,在“孩子教育”的起跑線上,我從新開始了學習。

或許是早期家庭環境的影響,讓我深知家庭教育對於一個人的人格、品格的形成,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是多麼的重要。當今社會,我們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是什麼?我們對孩子未來有什麼確信的期待?父母以自己的好惡、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想當然來考察和判斷孩子,以自身任意的習性薰染孩子,這樣的教育怎能不令人擔擾?

《哈佛家訓》真的是一本好書,它藴涵着雙向的教育啟示,它不但告訴我們怎樣做父母、做老師,也同時給我們的孩子指引了正確的生活方向。它是一套系統全面的家教經典,它奉獻給我們的其實不僅僅是教子之道。

這個暑假,有幸又讀了《哈佛家訓III》,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又有了新的感悟。

《哈佛家訓III》由快樂、博愛、責任、生存、幽默、尊重、專注、剛毅、信念、珍惜十個篇幅構成,每個篇幅又由若干個小故事組成,閲讀時,我們可以從書的任何一頁開始,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每個故事都以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將豐富的哲理智慧展現出來。讀完一個故事和一段點評,你會覺得人生豁然亮出了另一片天空。

我就以“快樂篇”談談我的.感受吧!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8

23天的寒假,説快也不快,説慢也不慢,到現在也只剩下2天了。

寒假前,班主任讓我們讀書來提高自身修養,我沒有讀太多,就只讀了一本《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在序言中這樣寫道“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缺少正確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觀念,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哈佛家訓》通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教育了我們,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能流淚就微笑》。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患有“多重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女孩——辛蒂。患病的前幾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變成綠色,有毒的汗水刺激北部形成了一塊塊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經過防火處理的牀墊上,否則就會引起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後來,她只能躲在沒有任何事物的無毒房間裏,飽受孤獨之苦。更可怕的是,無論怎樣難受,她都不能哭泣,因為她的眼淚和汗液一樣也是有毒的物質。但是,辛蒂並沒有自暴自棄,她一直在為自己,同時更為所有化學污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她創建了“環境接觸研究網”和“化學物質傷害資訊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隨着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改變了生活的態度,她説:“在這寂靜的世界裏,我感到很充實。因為我不能流淚,所以我選擇了微笑。”是啊,當災難降臨,人可以努力迴避;如果迴避不了,可以抗爭;如果抗爭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哭泣流淚;如果連流淚也不行,可能就只有一種選擇:絕望和放棄。

可是,辛蒂不同,當她無法流淚時,她選擇了微笑!所以,生活並非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已由上帝安排定局,如果你不喜歡,一切都可以改變。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9

《哈佛家訓》是一本經典之作,它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和教子修身的道理,無不令人深思。

“哈佛家訓”系列的第一部《哈佛家訓》,以獨特的理念和形式,為中國的“家訓”注入了新的內涵,從而使這個被歷史掩藏了很久的教育概念重新綻放光彩,一時引起了眾多出版界人士和新聞媒體的關注。時隔三年後該系列的第部《哈佛家訓Ⅱ》出版,再過三年,《哈佛家訓Ⅲ》出版,如今歷時經年,《哈佛家訓Ⅳ》終於得以誕生。

這套書開宗明義就是講的“品性”,此外還有“自律”、“尊重”、“信念”、“博愛”、“孝道”、“至誠”、“操守”,等等,因為這些都是現今社會嚴重缺失的素質。《哈佛家訓》就別是為了喚醒我們丟棄已久的廉恥之心,為了拯救早已被我們遺忘的純良美德,為了完善所有被金錢名利所異化的人性。

《哈佛家訓》裏的故事讓我很感動,也讓我受益匪淺。你可以從書的任何一頁開始閲讀,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每個故事都以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將豐富的哲理智慧展現出來。讀完一個故事和一段點評,你就會覺得人生豁然亮出了另一片天空。它的故事生動感人,敍述流暢優美,尤其是文章後面的評述,完全把人帶到了另一個閲讀境界,它使每個故事得到意外的昇華,而讀者的心靈也仿佛經歷了一次透徹的滌盪和照耀。現在我們全家人都把它當成行為指南。

編者序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是一張光潔的白紙,是一泓未受污染的清泉,在他們人生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精神文化來薰陶他們,用最美的道德來塑造他們,用最純潔的事物來感動他們……孩子的心有如春天的土地,如果錯過了播種的季節,秋天等來的就是荒蕪。最可怕的是,如果由於我們粗心,不小心給他們播下了不良的話種子,那麼我們等來的就將是一生的後悔!”説得多形象啊!一篇篇讀下去,我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動……

《哈佛家訓》就這樣在我心裏紮了根,發了芽,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針。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0

“哈弗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有豐富的教育作用和深刻的生活意義,其中有兩個故事讓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哈佛家訓”讀後感。

第一個故事叫做“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説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人。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實在是太舊,就安排工人準備將它們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就把亭子拆掉了。等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覺得自己錯了,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把工人找來,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把福克斯找來,當着他的面又把亭子給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只是要滿足孩子的願望,在院子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樣的舉動代表着-誠信的重要性。

另一個故事是“無私奉獻的報酬”。故事説的是:多年以前,在荷蘭的一個小漁村,全村的人都以捕魚為生。為了應對突發的海難,村裏組織了一個自願緊急救援隊。有一次發生了海難,人們紛紛前去營救,當第一批人回來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16歲的少年漢斯自動報了名。母親抓住了他的胳膊不讓他去,因為他的父親就是在海難中喪生的,他的哥哥保羅也出海了,一直都沒有消息,母親不想再失去他。看着母親憔悴的面容和祈求的眼神,漢斯還是登上了救援隊的划艇,衝入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終於,救援船再次衝破黑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漢斯救回來的那個人竟然是他的哥哥-保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就是這樣得到回報的。有時候好像很偶然,可是很多事情證明,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回報,一定都會有原因的:我們一定曾經為了這個結果做過什麼,才會有後來的事情發生。

沒有那一本書像“哈佛家訓”這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這樣,將人生的哲理這麼生動的表現出來,這就是我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1

《哈佛家訓》是一位哈佛博士教育孩子的心得書,媽媽放在枕邊,我偶然拿過來看看,一瞧卻放不下手了。

這是一本偉大的勵志經典,它從品性、夢想、真愛、成功、思維、心理、智慧、創意、勇氣、覺悟這十個方面出發,每個部分舉出十幾個小故事,對人生的各方面進行闡述,告訴我們如何獲得高尚的思想、優秀的操行、健康的習慣。

《一條小麪包》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富有的麪包師,每天送給城裏一羣窮苦孩子每人一條麪包。當別的孩子在爭搶最大的麪包時,小女孩——格林琴,卻一直謙讓地站在一邊,拿最後一條最小的麪包,而且不忘感謝麪包師。當面包師故意在最小的麪包裏藏着銀幣時,格林琴又親自送回銀幣。麪包師告訴她:“這錢是上帝對你的獎賞,而且,我要告訴你一個道理,謙讓的人,天將與之相讓;好爭的人,天將與之相爭。願你永遠保持寧靜、感恩的心。”。麪包師的話深深教誨了我。

剛看《當一塊石頭有了願望》的小故事時,我也覺得那個郵差好傻,寧作苦力,而且有點痴心妄想――居然想靠每天背石頭造城堡!可是當我看到最後時,突然醒悟:其實那些蔑視郵差的人缺少的就是那種“幾十年如一日,按照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構築自己城堡的傻勁!”,如果我們也有郵差那美麗的願望,我們的未來就會有變得充實、有意義。

而《1000美元可以做什麼》通過戴爾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去花錢,如何把錢花到最有用處的地方。儘管朋友聚會、擁有車都是他的夢想,戴爾最後還是選擇了創業,最後產生了聞名世界的戴爾電腦。如今,爸媽都會給我們許多零花錢,我們每天用來買零食、買小玩具,看了這個故事後,我希望自己以後能不亂化錢,而是把錢存起來,做個有意義的事。

我從頭到尾,一口氣看了《哈佛家訓》中好多個生活小故事,感覺自己的心靈被提煉了。每個故事都是那麼令人回味,給我很多啟迪。有空就會去翻一翻,每次都有新的體會。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2

我家的書架上有一本《哈佛家訓》,以前媽媽給我講過那裏的故事,我覺得它藴含着許多哲理。利用這個寒假的時間,我親自閲讀了美國貝納德寫的《哈佛家訓》。我覺得《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我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我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每看完一個故事,我的思想就來到了另一個天空,在這片天空中總是有那麼一朵白雲或一顆星星讓我留戀。我想用一個故事來舉例:從前有一個班級,班級裏的所有人都是老師頭疼的對象,老師對他們已經放棄了,他們對自己也放棄了,沒有人願意來教這個班。有一天,一位女老師來任教,她對學生們説:“同學們,我讓你們做個選擇。”“有三個人,一個篤信巫師,嗜酒如命,一個少年時進過禁毒所,有很多情婦,一個生前沒幹壞事,只喝一點酒,你們願意當哪一個人?”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第三個人,因為他們知道前兩個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他們的想法符合正常人的思維,可他們都錯了,前兩個人是美國前總統林肯和美國二戰總司令羅福斯,而第三個是濫殺幾千條無辜的生命的希特勒。

20年後,那些學生都有了工作,有些還當了老闆。當別人問他們為什麼會有這番改變時,他們回答:“當我們認為自己沒希望時,老師告訴我們年輕的時候犯錯沒什麼,只要後來改正就行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動,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他也是一個人生的轉折,裏面的道理能讓一個人從到處搗蛋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合上書本,裏面的一個個故事在我腦中出現,久久不能忘卻,不過即使故事忘了,但道理是不會忘記的,這絕對是一本讓我受益終身的書。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3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由威廉·貝納德編著,由張玉編譯,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是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總共有300千字,責任編輯是朱婷婷,經銷各地新華書店,定價29.80元,全冊有四本。

《哈佛家訓》這本書裏面有很多故事,和名言警句,共有246頁,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在第53頁的答案必須是零的數學題,裏面講了瑪麗的女兒在貴族學校裏上學,因為一道數學題,瑪麗憤怒地把學校告上了法庭。題目的大意是:發生山難,登山者A獲救,碰到B和C。大家都餓了,B拿出4條麪包,C拿出5條麪包,三人平分。A從身上掏出100元錢,B和C應向他要多少錢?正解是:B應得200元,C應得400元。因為B只給了A一條麪包;而C自己吃了三條,拿出了兩條給A,所以比例是1:2,所以600元應該按照1:2的比例。從數學角度來説,命題邏輯嚴密,解答正確。但瑪麗看了之後,很傷心,為什麼呢?竟然教小孩向發生山難的人索取麪包錢,瑪麗説:“那家麪包這麼貴”。 瑪麗向法庭提出,這道題必須給個強制性的答案,這個答案必須是:0!她要求這道題永遠從練習冊中刪除,且給做過這道題的每一個學生給予正確的解釋。瑪麗勝訴了,學校落實了瑪麗的要求,並在校園網上公開想所有家長學生致歉。不僅如此,還將這道數學題刻印在校門口的牆壁上,寫着一行字: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0。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母親,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善良的人。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4

最近一段時間,學校舉行了“綠絲帶漂書活動”,黃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家利用課餘時間讀一讀《哈佛家訓》這本書。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讓我受益匪淺。

《哈佛家訓》分為23章,分別是:人性、信念、細節、愛心、睿智、智慧、創意、勇氣、自信、苦難、成功、樂觀、理性、感恩、行動、處事、心態、挫折、生活、財富、誠信、情緒、敏感。在閲讀的時候,我常常掩卷沉思,自己的不足、自己經歷過的挫折,自己經歷過的成功或失敗等等。這時,我彷彿自己也是故事裏的一分子,在書的海洋裏盡情的遨遊,在不知不覺中懂得了許多,讓自己逐漸的成長起來,就像一棵稚嫩的小樹,在努力地吸取養料,茁壯生長。在每一個小故事的最後都有一句或一小段話,其中有不少讓我映像深刻,比如像“成功”一章裏的一個小故事《保持本色方能成功》,它就告訴了我一個道理:成功的人是很多,但可以説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獨特的智慧。這些智慧是他們區別於別人的本質特徵。所以,人不怕沒有能力,就怕不能找到自己身上的特長和優點,不能把他們發揮的淋漓盡致,因為保持本色也是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從這段話裏,我就明白了我們要善於找出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也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利用自己的優點把每一件事做好,同時也要有自己獨特的智慧,這樣成功就離你不遠了。看到這裏,我不禁又想起暑假裏發生的一件事。那一次我們在上作文課,老師回家給我們每個人佈置了一篇作文。第二天老師在講評作業的時候,發現有個同學從網上抄了一篇作文下來。老師很生氣,叫那個同學重新寫一篇交上來。我感到很奇怪,這篇作文非常好寫,為什麼一定要去抄呢?自己寫不是更好嗎?看了這個小故事,我才找到了答案。原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為成功付出,總想着走捷徑,最終害了自己。這是我讀了這本書獲得的一個道理。

哈佛家訓讀後感600字15

寒假裏,我閲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哈佛家訓》由一個個勵志的小故事組成,它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的哲理生動地展現出來,引人入勝。我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印象最深刻是《名著從一頁紙開始》。

書中寫到,哈里認為他必須有了靈感才能創作,所以他每天都在等待“情緒來了”。可要具備這個條件並不容易,因此,哈里很難感到有創作的慾望。為了避免瞪着白紙發呆,他就乾脆離開打字機,去收拾花園、打掃衞生間,希望把寫作暫時忘掉。但是,這些做法還是無助於他寫出文章。後來,他聽了作家奧茨的經驗,覺得深受啟發。奧茨説:“對於‘情緒’這種東西,你千萬不能依賴它,從一定意義上來説,寫作本身也可以產生情緒。

有時,我感到疲憊不堪,精神全無,連五分鐘也堅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強迫自己寫下去,而且不知不覺地,在寫作的過程中,情況完全變了樣。”哈里認識到,要實現一個目標,你必須要堅持才行。經過冷靜地思考,哈里決定馬上行動起來。每到八點鐘,他便坐在打字機前寫作。他的任務就是坐在那裏,一直坐到他在紙上寫出東西為止。如果寫不出來,哪怕坐一整天,也決不動搖。經過了長達12年的努力,他的作品──《根》終於問世了,哈里因此獲得了美國著名的“普利策獎”。

哈里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必須堅持,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收穫。許多人沒有成功,只是因為太容易放縱自己。堅持帶來成功,而放縱只會讓你前功盡棄。

社會如大海,深不可測,我們如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人們,《哈佛家訓》如海上的燈塔,為我們指引正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