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6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以後,這次閲讀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1

你是人間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林微因

江南的柔情似水,總令人會不知不覺愛上江南,愛上這裏的人和事,更會勾起人們對詩意美好的瞳想,她便出生於此。

幼時的林徽因對普通官宦人家女兒所喜愛的物置之不理,獨愛卷卷散發着墨香的書。在大姑母林澤民的啟蒙下,開始識文斷字。她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也是才華出眾的。天生清秀的她在學習上十分有天賦,更在年紀輕輕時便愛創作多着令人驚歎的詩作。每個人的童年回憶都是最美好的,對於林徽因來説也不例外。曾幾何時,總有一個白蓮一樣的女子,靜坐窗邊,任時光再鋒利,任韻華再磨人,她卻還如當初一般,恬靜,美好,還是那個天真童稚的林徽因。

十六歲,對於許多花季少女也許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康橋的那次邂逅成就了一段曠世浪漫的故事。但這就算無果,卻也為日後兩人的友誼打下了基礎。或許命運就是這般安排,只有與樑思成攜手才可成就她事業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同樣,另一位文學泰斗金嶽霖也為她終身不娶。林徽因的一生愛得理智,愛得清醒,她及時從她的少女夢中醒來,走向成就,對過去隻字不提,卻將那份情永遠珍藏心底。她是一個智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行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作為中國赫赫有名的女子建築家,她曾參與中國人民解放碑的設計。她對待工作亦是一些不苟。可一次又一次的疾病摧殘了她的身心,戰火硝煙衝散了往日的甜蜜,加之徐志摩的死訊又令她心痛。但生活在壓力卻未曾她退卻,在她的言詞從未透露半點,又生的放棄。她永遠都是紅塵之上的一朵浮雲,她好強但不孤傲,她嚮往煙火卻又不會任性揮霍時光。她只在歷史中走過 年的光陰,卻令多少為之傾倒。林微因永遠像一朵白蓮一般淡然素淨,甚至淡到令人覺不到滋味。她就像一本書,就本令人翻閲千遍卻又不忍放下的書。

蝶兒又飛舞在人間在四月天裏,戀着春日的花朵,而她的身影在花叢中忽隱忽現,在時光中踽踽獨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2

最近,我在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它是由江南女作家白落梅為林徽因寫的人物傳記。書名本身給人以優美的感覺,初對林徽因瞭解是在高中時期讀過林徽因的自傳,便對林徽因產生欣賞,想要了解這位傳奇女子的一生,林徽因或許不是漫漫歷史長河中最美麗的女子,但卻在自己人生之路上留下了最傳奇的一筆。她為人處世的智慧註定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在世人這樣評價她: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林徽因是命運的寵兒、最具才華的女子。做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徵圖案的設計者;更是一位具有詩情畫意的作家,在白落梅在書中,以恬靜、清麗的寫作風格向我們描述着才女林徽因: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也沒陸小曼的決絕,也沒三毛的放逐。她活的樂觀而執着,堅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一步招搖,她是那樣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

正如許多人所説那樣在茫茫人海中兩人相遇是一種緣,相識是一種緣,相逢亦是一種緣,或許時間太短,但是人生很長,願我們正如書中所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3

在兩週前,我受推薦讀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每天閲讀大概二十頁,家長非常支持我的閲讀,而我,也非常喜歡閲讀,閲讀是我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

對於這本書,談不上喜歡,但也不能説毫無意義,不痛不癢就是了。與副標題“林徽因傳”大為不符,若是帶着以瞭解林徽因生平的目的來閲讀這本書,恐怕就大失所望了。整本書真正描寫林徽因往事的並不多,只是簡單描寫了林徽因與三個男子之間情緣。閲讀時常會感到很累,通篇拖沓囉嗦重複的議論讓人忍不住不斷掠過。不斷重複不斷拖沓的抒情散文竟然湊夠了一本書的厚度,簡直讓人稱奇。也許算是一本言情小説?不管怎樣打着林徽因傳記的標題還是不免讓人有被欺騙的感覺,且並不大適合廣大中學生閲讀,只能説其中不乏清麗優美的語句,值得積累及運用。

在與林徽因有過感情糾葛的三個男人中,我最傾向於金嶽霖。世上最難莫過“永遠”二字,徐志摩同時還有陸小曼,樑思成也在妻子過世後再娶一位,只有金嶽霖是紮紮實實一生只愛着守護着林徽因一人,可惜終究,還是被辜負的。

讀完此書,我最大收穫在寫作上。應做到全文圍繞標題寫,寫作時應時刻小心“空洞”二字,沒有具體內容空有抒情議論的文章最終只會被評價為風花雪月無病呻吟,沒有真情實感,無法打動人心。

我認為讀課外書大有所益,關於閲讀我的期望在希望能得到一些真正好書的推薦,不希望將時間浪費在一些無意義的書上。自己閲讀的不足在於還不夠精讀,對於一些自己不太喜歡的文章通常一掠而過,應學會接受不同類型的書,全面的豐富自己的閲讀。

不論是好是壞都不會拒絕自己讀過的任何一本書,是正是反都會有收穫。人生亦是如此,經歷的任何事都會有值得總結或反思的地方,珍惜每一次,讓它們成為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4

什麼時候也開始很俗的去寫讀後感了,原本一直以為我只會去寫一些比較偏憂鬱是文字,其實本身是很喜歡那種文字的,可以是淡淡的也可以是很濃烈的,就像以前很喜歡看饒雪漫的書《沙漏》,內容已經忘記,但是書本名卻一直不曾忘記過,真是忘性大。那些文字依舊在,只是把它鎖起來,沒有時間去翻閲罷了。

白落梅,是在20xx年年前才知道有這麼一位作家,也知道有一本叫《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書。週末結束,偶爾住宿在哥哥家,侄女的書桌上放着這麼一本書,還有一本叫《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本書是説張愛玲的,卻總是陰差陽錯的錯過去看這本書,所以現在手上的一本《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自然也是從我小侄女那邊搶過來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書上是這麼描述她的。

以前竟一點也不知道她,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不知道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到底意味着什麼,以為只是偶爾興起製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她的才情是佩服的,也的確是個聰穎的女子的。

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衍生出許多不喜,不喜她與徐志摩的分開,不喜她與樑思成結婚後心底住着個徐志摩,不喜金嶽霖為她終身不娶,不喜樑思成在她離開之後又娶其他女子。這也只是我的不喜,無關任何人。

徐志摩為她拋妻棄子,離婚後獨身去尋林徽因,換來的是她選擇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與樑思成結婚以後,彼此還時常聯繫,在香山別院養病時,徐志摩更是她的座上客,有時會很不理解,這兩人這是何必呢?有時也會淡然一笑,這就是生活吧!自己的生活只能自己生活。從星座上來説,6月份是雙子座,所以林徽因具有浪漫的詩人情懷,也有建築學家的緊密理性思維,只是她更偏向理性。夜深人靜時,又會是怎麼樣呢?後來徐志摩遇難,是為了去聽她的演講也好,是逃離陸小曼也罷,逝者已逝,獨生想念好了。

與樑思成,感覺是相濡以沫,也只有這個詞能最好的詮釋。相濡以沫了一生,最後樑思成另娶他人。結果很意外,但細想一下也不是很意外。林徽因是愛樑思成的,但是心底更愛的應該是徐志摩吧。這份愛再深沉,枕邊人是最瞭解的,所以這也算是個不是意外的意外。

喜歡金嶽霖,也許同情、憐憫的成分更多一點,其實不應該,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只是活在世俗的我們不懂這個。書中沒有多少言語是形容金嶽霖的,為數不多的文筆,卻也是那麼影響深刻,這樣的男子愛着這樣的女子一生。欽佩。

想不明白為什麼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他們四個的感情糾葛也許能用這個解釋,徐安好,那麼林便好;林安好,徐則好;林安好,金則安好。只是我的境界不夠高吧。有些人,你安好,那便是好的吧;有些人你安不安好,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心裏是這麼想的。曾惡意想過,你若不好,我則安好。只是時間、心情會改變,淡然了,也就無關緊要了。

故事結尾,一場別人的一生只用了簡簡單單的幾個晚上就完結,活在當下,卻是如此漫長,一個人可以碌碌無為一生,一個人爭權奪利一世,到最後寥寥幾句,再無其他。徐志摩遇難了,林徽因病逝了,樑思成另娶了,金嶽霖孤守一生了。一切隨着時間的步伐,屬於他們的痕跡越來越淡。只是以後的我們偶爾翻閲。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粗粗的翻閲過。即使懂得,也不見得慈悲。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5

讀書心得之前,或多或少聽到些關於林徽因的事情,在亞馬遜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排在文學類的第一名,我就買來看一看。看完後,我覺得林徽因不僅讓我喜歡,更讓我拜服。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氣質容貌、文學與事業兼備的女子,現在,我真的瞭解到了這樣的一個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讓人拜服的永遠不是一個人的成就,而是她的精神,她的堅持。林徽因對工作的熱忱是任何人都勸阻不了的,她如此的驕傲好強,只聽從自己的心。即使卧病,她也沒有讓自己閒下來,當樑思成接受委託,編寫《中國建築史》時,林徽因亦按捺不住,為寫作《中國建築史》而抱病閲讀了二十四史做足資料準備,並寫了該書的第七章,又承擔了全部書稿的校閲和補充工作。

內心充滿熱愛的女子,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喜歡上了林徽因,她與其他才女不同,無論何時何地,她都不會用大量悲傷的文字來渲染其心境。她驕傲卻不孤絕,她清新卻不薄冷,她安靜卻不寡淡。無論是生活中的林徽因,還是詩中的林徽因,都那麼的讓人喜愛。她既不是讓人穿腸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絢爛至極的芍藥,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閒茶,是一朵雅緻素淨的蓮花。正如書中所説:“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擔,她沒有理由將自己的病痛強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縱算卧病整整四年,也讓文字不悲不泣,讓日子過得不驚不擾。也許她征服不了命運,卻可以駕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

她是一個貪戀岸上煙火的女子,不會讓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會用最美的姿態自我救贖。”這也是我最欽佩她的一點,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點,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般,任外界如何紛擾,內心卻可以平靜淡然。許多人攜飛沙風塵上路,而林徽因則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況下,她都可以做到詩意美麗,不同俗流。當樑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選擇他時,林徽因説:“我覺得你是一本書,我想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讀,你準備好了嗎?”連這樣的問題,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詩意。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林徽因愛的始終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給樑思成,是因為她如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讓徐志摩看到她的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離她遠去。

一個人縱然勇敢,也會害怕失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句話也許正是白落梅想説給林徽因聽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也想一遍一遍的對林徽因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6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翟福強從小到現在,自以為讀了不少書,讀了不少好書,摘抄了不少好詞好句,直到讀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才算是明白,原來,這才是真的書,上面的每一句話,都能如入詩一般的境界,就像漫步在桃花源裏,隨着作者行雲流水般的描述,對主人公有了更多地瞭解,她就是林徽因。

在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話: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樣獨具匠心的對聯,出自金嶽霖之手。我金嶽霖愛上了才情女子林徽因。佩服金嶽霖老先生,痴愛一生,對林,總是如若初見,默默付出,深情呵護了她一生。他愛得理性,愛得沉穩,愛得不動聲色。如《在你身邊》片子裏出現的那一紙父親彌留之際遞過的人生的保單,也許你從未想用過,從未想流淚,卻因了這出生之際就一直呵護你至今的這張保單而淚流滿面……你説,你願生命單純如茉莉,清淡如桂子。我説,我願意像金老一樣,對你如若初見,默默付出,愛的不動聲色。我愛你寫詩的才華,“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粱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我愛你對事業的執着追求,你以詩人的眼睛發現,堅硬冰冷的建築物中藴含着詩意和畫意,更愛你對愛情的執着與冷靜。

我們的愛無法變成親情,我無怨無悔,只有用我的一生守望你的幸福。徽因,我對你無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愛,可以在風雨中為你撐起一片晴天;愛,可以在黑暗中為你照亮前行的方向;愛是林夏的“我愛你,與你無關”的隱忍,愛是柳永的“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着,愛是李商隱“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奉獻。因為愛你,對你無所奢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是一本唯美的,充滿詩意,温情的人物傳記,當你打開這本書時,可以跟着作者白落梅,漫步在林徽因的時光隧道里,靜靜的欣賞她的聰慧,她的優雅;感受她和徐志摩之間純真的愛情,和樑思成相濡以沫的温暖。

為一朵花低眉,為一片雲駐足,為一滴雨感動……祝願每個人都能在塵世獲得幸福,擁有圓滿的人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7

林徽因,出生於杭州的一朵白蓮,是不染纖塵的一代江南奇女子。她將她的靈氣帶出了杭州,帶入了上海,帶到了倫敦。她以她的與眾不同讓徐志摩為他等待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懷想了一生。因為她,世界越發多彩;因為她,我們體會到了人間四月天的不同。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讓我讀到了一個如水般温柔,如風般神祕,如竹般堅毅的林徽因。她雖出身於官宦人家,卻不染凡塵俗氣。自小天資聰穎的她,在姑姑林澤民的教導下,學會了讀書寫字,便開始慢慢懂得了這個世界。

書中講到一張關於林徽因三歲孩童時的照片。那一個小小的女孩,尚未記事,卻對這世間已有了看法,眼神是那般單純。她渴望探求這世間的風雲變化,渴望着瞭解那個對她來説陌生的世界。這便是林徽因自小便註定的與眾不同。

都説上蒼是公平的,林徽因集一身優良基因,然而在擁有一個優秀的父親的同時,也有着一個平凡的母親。父母親之間這段毫無感情的婚姻,使林徽因備受煎熬,對於雙親,她是又愛又恨。由此,更是催熟了這顆小女孩的心靈。小小的林徽因過早的便懂得了世事無常,也懂得了在完美的背後亦藏着許多的無奈,開始多愁善感。在我看來,書中所講的林徽因的一部作品《繡繡》,便是小時候林徽因家庭生活的寫照。只是相對於繡繡的最終病死,林徽因確實幸運許多,他懂得什麼是世事無常,什麼是兩情相悦。只怪造化弄人,無端生出這麼多的痴男怨女,不得盡如人意,只是徒增傷感罷了。由此,林徽因在對於她與那三個男子之間的感情做到了收放自如,懂得了取捨。所以,林徽因依舊是林徽因,依舊那般清雅,高貴,美麗。正如詩中所説: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十三歲的她因為當時的局勢,全家遷居北京,而她卻不得不留下來。我們會想,在那樣的局勢下,一個年僅十三歲的小女孩兒獨自一人過生活,必定是舉步維艱,不知所措。可是,任誰都會,可她是特例,因為她是林徽因。她不輕易在人前落淚,從始至終以一種傲然的姿態,以其女主人的身份將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條。這便是她的堅毅之處。

面對感情她不會讓自己愛到卑微,愛到不知所措。對於徐志摩是如此,對於金嶽霖亦是如此。或許她會做短暫的停留,但正如徐志摩那首《再別康橋》寫的那般: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林徽因始終是她,只會在他人的心上輕輕掠過,她不屬於任何人,亦是無人能抓住她的心。“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那英國倫敦,她愛上了那個風流倜儻的男子——徐志摩。但是面對毫無結果的愛情,林徽因毅然選擇了放手。等到走了很遠,她才回頭看了看,原來還有那麼一個人一直在原地等她,那就是樑思成,那個最後與她攜手一生的男人。或許按照林徽因的心性,她不期待永恆,只期待這一刻的美好。有句話説的好: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林徽因寧願放手,也不會期待那所謂美好的未來。願等到老時將這些封存在歲月書頁中的記憶翻看出來慢慢品味,足矣度過餘生。

“我説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你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黃昏吹着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的白蓮。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讓我們品出了那如白蓮般清雅,純潔的林徽因。

無論過多少時間,人們依然會記得那個如蓮般的江南女子——林徽因,那一座康橋,那一段康橋之戀。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8

她,用一支瘦筆,寫盡了世間的風情。她——白落梅,或許沒有林徽因的風華絕代,但這個清清淺淺的女子,用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着那份歲月靜好的安然與美麗。她用詩意而柔美的文字,帶着我們走進了林徽因傳奇的一生。我們隨着她温婉的筆觸,聆聽愛情,聆聽一段來自靈魂的聲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深情、是無奈、是祝福、亦是最後的守候與温暖。

(一)詩意盎然的文字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詩意的書名,早已經打動了讀者的心。走進文字裏,就連那些文字都彷彿有着屬於它們獨特的靈魂的氣息,讓我們可以真實的走進那個傳奇女子林徽因的世界裏。林徽因這個傳奇般的女子,如蓮般的綻放在這個渲染的紅塵中,驚豔了多少紅塵的過客。白落梅當是林徽因的知音,她用詩意的文字帶着我們走進了她傳奇的一生。江南,永遠是文人筆下經久的話題,也就是在那個江南我們邂逅了一個叫做林徽因的女子。在這本書中,白落梅將林徽因比喻成一朵白蓮。一朵無數人夢中期待的白蓮。杭州,這座詩意含蓄的城,更是因為她更加的風情萬種。白落梅筆下的林徽因,就是那朵聖潔高雅的白蓮。她傳奇的一生也因為這個叫做白落梅的女子而更加的絢麗多姿。推開歲月的門,遊走於夢與現實的邊緣,那些兜兜轉轉的緣分最終塵埃落定。誰會是誰生命中過盡千帆地等待,誰又會是誰擦肩而過的緣。時光終留不住那些逝去的美好歲月,而人生的永遠又是什麼呢?是相知、相守,抑或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深情祝福。時光若水,那些路過的風景,那些温柔了歲月的他(她)都在那份歲月靜好中沉靜下來。

詩意的文字,是本文最大的亮點。“如果可以,請讓我預支一段如蓮的時光,哪怕將來某一天加倍償還。這個雨季會在何時停歇,無從知曉。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蓮的時光,當靜靜地綻放。一個人,一杯茶,一卷書,一簾夢。時光總是銘刻了許多美麗的瞬間,那些鐫刻在心底的人,漸漸地淡出了彼此的世界。靜,是心靈最平緩的呼吸;是一杯清茶,在沸水的沖泡下浮沉出人生的價值;是一份歲月的寧靜。讀一本書,我們喜歡跟隨着文字去尋找着靈魂裏的共鳴,喜歡去追尋那些美好的意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做到了,我們的心跟隨着文字走進那份靜謐的時光,走進了主人公的愛情世界裏,走進了那方山水,走進了靈魂的最深處,我們聆聽着心靈的聲音,看他們的故事,感悟着人生的起伏。“有人説,愛上一個人,是因為城中住着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了城裏的一道生動的風景,為一段青梅竹馬的往事,為你一座熟悉的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讀着這樣禪味而且詩意的文字,我們隨着作者的文字,輕靈地行走於林徽因傳奇的人生裏。那些美好的、憂傷的過往都隨着筆尖觸及的文字而跌拓起伏,那是屬於靈魂深處的東西,所以説白落梅是林徽因的知己,通過文字我們可以走進那片煙雨的江南,在那青石鋪成的小巷中覓着塵世間淡淡的煙火,將夢輕築;我們可以走進倫敦的雨霧,走進康橋,去聆聽那段詩意美好的初見。

(二)愛是一場修行

林徽因,這個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的女子,這個讓徐志摩懷想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一生,讓金嶽霖記掛一生的女子。她,清雅地綻放於塵世的煙火中,如蓮般高潔,淡然的行走於紅塵的陌上。她,驕傲卻不孤傲,清新卻不薄冷,安靜卻不寡淡。她的一生是幸福的,是優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們輕嗅着文字的墨香,隨着作者的文字,走進那份美麗的初見,邂逅着浪漫美好的愛情。夢,每個女子心中都淺藏着屬於自己最美的那一簾幽夢,林徽因也一樣。這個如蓮一般的女子,在緣分的牽引下邂逅了屬於她的那一簾幽夢。我們不知道那場倫敦的雨霧,該是怎樣的詩意與浪漫,但我們知道,那是林徽因人生中最美的遇見。那是一場夢與現實的迷離,美的心動、美的純粹。愛,只是愛了,無關風月。人生的每一次遇見,都應該是前世的緣。讀林徽因,我們必然會去讀她的情感歷程,書中的那場康橋之戀,當是人生最美的相逢。那一年的歲月裏,風雨亦是多情的,為了兩個傾心相戀的人兒。也許只有康橋,才給得起他們美麗的相逢。如今的康橋或許沒有了那段詩意的年華,但那段文字卻記錄了康橋所有的美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那些觸動着我們靈魂的詩句,讓這座橋也更加的美麗柔情了。徐志摩説過:“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最美的年華里遇見你。”這份深情,或許也只有那個叫做林徽因的女子當得起。他所以的柔情,都為了他心中的那朵白蓮,不忍她沾染這塵世的煙火,只求最美的那場遇見。

有的人,一轉身就是天涯。林徽因這個清澈若蓮的女子,最終選擇了塵世的煙火,將那份浪漫而美麗的夢封緘在了記憶的最深處。愛情的世界裏,沒有誰對誰錯,當我們今天再來讀林徽因愛情的時候,或許我們會覺得她是懦弱的,沒有為了愛情捨棄所有。書中説“林徽因是個清澈的人,她不願揹負過去,只想平和地活在當下,告訴所有人,她一如既往的美好,永遠不會讓自己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誠然,或許林徽因自己也無法分清對與錯。但或許緣分,有時候就是這樣吧!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愛,是什麼?愛是一場修行。我們行走於紅塵中,總有着太多的無奈與辛酸。那些相愛的歲月,是時光釀造的美酒,醇香而濃烈。對於徐志摩來説,這一場愛的遇見,是他最美好的時光。只是,美好總是短暫的。或許,緣分的轉身,留下的註定是滿目的蒼茫。誰也無法去評斷這場愛情裏的對錯,因為愛情的世界裏本就沒有對錯,是傾心相守,抑或是選擇隔着紅塵的距離靜靜地祝福,也唯有相愛的人可以明瞭。

在這場愛情的遇見裏,林徽因最終選擇了轉身,選擇了將所有的美好深藏。她理智的從夢中醒來,選擇了一份歲月靜好的安穩,而徐志摩亦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個紅顏陸小曼。當然,我們知道,徐志摩一定沒有忘記那個如蓮一般的女子,他只是小心的將那份深愛深鎖在了靈魂的最深處。

(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是這本書所有的主旨。無論是與林徽因最初相戀的徐志摩,還是相伴一生的樑思成,抑或是相守一生的金嶽霖,都化作那句最深的祝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完這本書,我們不由的羨慕着那個如蓮一般的女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生如夏花一樣絢爛,死若秋葉一樣靜美,林徽因做到了。“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樣一個詩意而且美好的女子,讓三個優秀的男子銘記了一生,讓我們即使只是讀着文字亦會為之心動。

不得不説,是白落梅帶着我們走進了這樣一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她愛的清醒,愛的透徹,安然地行走在她的世界裏,牢牢地駕馭着屬於她自己的情感與內心。在她的一生裏,徐志摩是她最初的夢,樑思成是她相伴的紅塵,而金嶽霖則是她相守的藍顏。可是,無論是最初的遇見,最終的相守還是一如既往的守候,這三個優秀的男子對林徽因都有着這份最深情的祝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個優雅、美麗、睿智的女子收穫了屬於她的最完美的人生,讓所有人都銘記住了這個如蓮一般的女子。當林徽因告訴樑思成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的時候,樑思成對林説:“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你們永遠的幸福。”而當林徽因將樑思成的話轉述給金嶽霖的時候。金嶽霖亦回答道:“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該退出。”當讀到此處的時候,我們都不禁為這一份深情所打動。金嶽霖,就是以這樣一份深情默默地守候在林徽因的身邊。你若

安好,便是晴天,當是對金嶽霖這場愛戀最好的詮釋了。他用屬於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守候着心中最愛的女子,默默地相伴在有她的紅塵裏。即使只能遠遠地祝福,即使只能沐浴着同一片天空的陽光,即使只能隔着一段紅塵的距離,選擇一份雲淡風輕的相守,亦無怨無悔。

文中這樣描述着“在徐志摩的眼中,當年那個小小女孩已經長成了一位安靜而且風韻的女人。這個女人是他此生唯一的紅顏,永遠可以如初見時那般美好。”紅塵中,又有幾人可以永如初見呢?林徽因做到了,她始終是徐志摩心中永如初見的美好。他們的愛情從來都沒有凋零過,沒能相守或許是徐志摩一生的遺憾,但我們始終相信,他從未後悔過,在他最美好的華年裏,遇見了那個如蓮的女子,自此銘心刻骨痴愛一生。他深深地知道,或許當緣分轉身以後,給彼此一份最美好的祝福,便會海闊天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我們從這詩意的文字中走來,看着那些屬於林徽因的美好的、浪漫的過往;我們走進她的愛情,聆聽着她靈魂的聲音,細細地讀着這個傳奇女子的一生。徐志摩為她舊夢難回,樑思成與她攜手寵愛一生,金嶽霖為她痴心不改一世守候。這個如蓮的女子,安靜的綻放着她所有的美麗,萬千情絲都化作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白落梅不是林徽因,我們誰都無法知曉林徽因真實的想法,但是,我們願意跟隨着作者的文字去尋覓那朵無數人夢中的白蓮。“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輕輕地一句話,落在了多少紅塵男女的心上。有時候,愛情真的可以只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緣分只是擦肩,那麼留下一份最美的祝福吧!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9

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被胡適譽為中國第一代才女,她的人生,不知道被多少女子羨慕,亦不知她是多少男子的夢中情人,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讀完此書,心裏只覺得坦然,好像人世間的那些情情愛愛,也不過如此,書中有這樣一段,“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也沒有陸小曼的決絕,亦沒有三毛的放逐。她活的樂觀而執着,堅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也不招搖,她不曾給別人帶來粗礪的傷害,也不曾被人所傷。她是那樣的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這段話倒是最恰當不過了,她在我心裏也確乎是這個模樣。

有時候我也會想,在那個父母媒妁之言,還是比較氾濫的時代,若林徽因被安排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就是那種特別不合眼緣的人)她會不會反抗,這是個好問題,至少我不敢肯定她會如何做,後人評論説,她是一個理智的人,書上説她不沉溺過往,也不相思氾濫,那些逝去的美好也不曾相忘,卻被理性地擱在心底,但我覺得她清楚自己所想,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我並不真正瞭解她,所以,所幸她嫁的是她喜歡的人,若一代才女淪為幽怨重重的婦人,那也是一種悲哀。

林徽因內心深處的寧靜,讓她變得優雅從容,她就像凡間的精靈,靈動可人,讓人為之傾倒,我曾想過要不要像她學習,但後來又覺得自己的性格恐怕也沉不了多久,更何況我與她的人生總歸是不同,在球場上的十幾年,性格跟她太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在球場上飛躍的感覺。而且林徽因到底是那個時代的女神,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白落梅的書挺好看的,最後祝大家開學愉快!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樑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10

近期,我閲讀了作家白落梅所著的林徽因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完後,我頗有感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主要記敍了民國著名詩人,作家林徽因的傳奇一生:她自幼在一個書香家庭長大,在她兒時遊歷歐洲英國時,邂逅了大才子徐志摩,但她還是嫁給了梁啟超之子樑思成,而哲學界泰斗金嶽霖也為她默默等待了一生。

作者白落梅把林徽因比作白蓮:美麗而貞潔,多情但清高,可謂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林徽因一生遇見了三個極其優秀的男子。但我認為林徽因最愛的,還是徐志摩——她的初戀。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康橋絕戀無不令人為之動容。窗外正飄着繾綣的綿綿雨霧,屋裏的甜蜜戀人依偎在壁爐前,聊文字,聊生活,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兩人志趣相投,是無比的契合。

但,林徽因終究是狠下了心斬斷這份戀情,她和他還是敗了,敗給了無情而冷漠的紅塵凡世。徐志摩深戀她不假,但他當時已有妻室,還有一個兩歲的兒子,徐志摩一心以為兩個人相愛,無需顧及他人的目光——正如他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一般。可他忘記了,忘記了林徽因終究還是個女子,在意旁人的目光;忘記了林徽因是清醒的、理智的,她做事決不會讓自己沒有後路可退;忘記了林徽因是一朵高潔的白蓮,她不會容忍自己的臉上有一條疤痕,不能允許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缺憾和不圓滿——儘管內裏的心已經鮮血淋漓。所以,林徽因選擇在康橋轉身天涯。她的心痛嗎?我想是痛的,但她極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因為她知道,此時不了斷個乾淨,以後會愈發痛徹心扉而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林徽因到底還是選擇了那個能與自己歲月靜好,攜手紅塵的樑思成。

我無比欽佩林徽因生命的最後十年:她在患有肺病的情況下,挽救了瀕於停業的景泰藍工藝,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完成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由此看來,她是個堅強勇敢、敢在死亡面前璨然綻放自己的魅力的女子。但她還是在一份不可知,不可測的愛情面前退縮了——儘管當時他們是多麼的相愛和情投意合。這算懦弱嗎?她只是不敢用自己的一生來賭罷了。

但如今的時代已經相對開放了,人們相對自由戀愛了,雙親也不會早早為自己的孩子定下婚事。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眼前人,不讓本是一樁美談的事,最後卻落個令人唏噓的結果。

林徽因,這個如蓮般的女子,儘管千帆過盡,但心底總有那一份美好,她曾作過一首詩:我説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着變……

願你來世能毫無顧忌地與愛的人長相廝守,永遠活在人間温暖的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