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別餓壞了那匹馬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1W

記得小時候,第一天上學,老師就對我們説:“小耳朵,聽仔細。”我第一次走上講台,就告訴孩子們:“上課要專心聽講。”因為傾聽,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別餓壞了那匹馬的讀後感

我常常告訴孩子們,要學會傾聽,無論是同學在回答問題還是在朗讀課文,每個人都要認真、安靜地傾聽,這樣不僅能聽清楚,還能發現值得學習的地方,發現存在錯誤的地方,這就是“上課專心聽講”。

作為教師,我們深深明白學生傾聽的重要性。可是,反思我們老師自己的行為,是不是也做到了“傾聽”呢?做老師的時間長了,很多老師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定勢:和同學談話,不自覺地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臨下,批評、教育、指點人生迷津、指出缺點和失誤。有很多時候,能否真誠地傾聽完學生的每一句話呢?在一次課堂教學中,我深切地體會到:老師,傾聽也很重要!

《別餓壞了那匹馬》是人教版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記敍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的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看書的事,讚揚了殘疾青年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表達了“我”對這個殘疾青年深深的感激之情。故事情節波瀾起伏,環環相扣。

因為文章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想讓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通過引導、點撥,感悟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

我從課題入手,激發學生閲讀興趣:本文課題“別餓壞了那匹馬”是誰説的?為什麼要這麼説?讓學生帶着問題,邊讀邊從課文中找答案。同時提出自學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幾個人,主要寫誰的什麼事?

3、在自己認為最感人的句子下面作上記號。

二分鐘後,同學們都瀏覽完了文章,開始討論問題。前面幾個問題解決得很順利,可是在討論“課文主要寫了誰?”這個問題時,坐在前面的郭威同學小聲説:“寫那匹馬。”聲音雖不是很響,但同學們都聽清了。課堂中頓時爆發出一陣鬨堂大笑,我也跟着笑了。為了讓郭威同學明白自己錯在哪,我就追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笑啊?”一個同學站起來説:“因為馬不是人。”另一個同學説:“因為課文中根本沒馬。”郭威同學説:“怎麼沒馬?有馬。”同時,有不少同學隨聲附和。我一愣,沒想到對這個問題同學們會有分歧。我問:“贊成有馬的同學舉手。”天,同學們的小手像雨後春筍,數了一數,居然有17個之多,其中居然還包括語文課代表劉敏。我真的點失望。為了讓同學們弄清殘疾青年所説的馬到底存不存在,我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

又是二分鐘,同學們又展開了討論。有不少原來贊成“有馬”的同學改變了立場,可是,還是六七個同學堅持“有馬”,包括劉敏。

我不禁有些生氣了。怎麼這麼簡單的問題也弄不清楚?我耐着性子説:“既然同學們的意見還是不一致,那請同學們思考性閲讀第三遍課文,從課文中找找句子,來説説你認為的‘有馬’或‘沒馬’的理由。”

同學們開始了精讀課文。五分鐘之後,一個同學站起來説:“老師,我覺得課文中殘疾青年口中的那匹馬是不存在的。我們可以從課文的這個地方看出來。‘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出!’‘盲然’可以看出姑娘根本不明白哥哥説的馬在哪兒,説明他家中根本沒有馬。”

一個同學説:“我是從這兒看出來沒有馬的。‘別別別……’他急了,‘碧雲,碧雲’他用又手拼命地搖起輪椅,想攔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雲來提。’我看出來了,因為他怕我發現他家中沒有馬,非常着急。”

另一個同學説:“‘可是遲了!我已經走進了他家後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的馬草──前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馬草!那匹馬呢?香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馬草的那匹馬呢?’我明白了,那馬根本不存在。”

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明白了,孩子們並不是理解能力差,前面他們出問題的原因是他們課文讀得不夠深入。這個責任在我,是我沒有給足他們時間。我高興地説:“同學們,那殘疾青年口中的那匹馬是不存在的,這匹馬,實際上是殘疾青年為了成全我看書而虛構的一個謊言。”還沒容我説完,劉敏站起來説:“老師,我還是認為殘疾人心中是有這匹馬的.。”一聽,不由得生起氣來:這個劉敏,怎麼搞的,還要堅持自己的錯誤!我不禁有些鄙視起我的課代表來了。

我不耐煩地説:“劉敏,剛才同學們已經説了很多理由,為什麼你還堅持自己的錯誤呢?真是太頑固了!”劉敏低下了頭。我説:“你坐下,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可是劉敏看我了一眼,居然沒坐下來。我有些生氣了!我剛想批評她,可劉敏説話了:“老師,我還是認為殘疾青年心中是有那匹馬的。不過,這匹馬不是指真正的馬。在殘疾青年的心中,小作者就像一匹飢餓的馬一樣,需要自已用知識去餵養。”

我不禁愣住了!多麼精彩的回答!如果劉敏不堅持把話説完,我怎麼能知道她內心的想法?我由衷地説:“劉敏同學,你的理解充滿了智慧,真精彩!對不起,剛才才老師沒能聽完你的話。”同學們不由得鼓起掌來,為劉敏精彩的回答,也為我真誠的道歉。劉敏的兩眼閃爍着快樂的智慧的光芒。

我不由得感到慚愧!我們一直倡導“教育平等”,經常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平時上課,看到學生不認真聽講,心裏特別生氣,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但自己卻沒有聽學生説完話的耐心!實際上,這是我內心深處對學生不尊重的外在表現。

經歷了這件事,我就時刻提醒自己:時刻反思自己言行,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調整自己的心態,轉變觀念,真正做學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