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有關草房子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77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草房子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草房子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草房子的讀後感1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一望無際的蘆葦蕩。這就是油麻地。那裏生活着一羣可愛的孩子:頑皮、聰明的桑桑,禿頂的陸鶴,堅強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靜的紙月……這些都出自於曹伯伯的純美小説《草房子》。

《草房子》記錄了一個男孩桑桑刻骨銘心六年小學生活。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好故事。每讀完一個故事,我都會感到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這些故事隱含的問題,深深地撞擊着我的心靈,我也為此感到難受。

故事中最撼動人心的莫過於秦大奶奶。她是書中最頑固的一個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幾十年,房子龜縮在小學的西北角,是學校的一個污點,學校花費了十幾年也沒能將她趕出校園。在當地人的眼中,她是個可惡的老婆子,總在學校裏搞破壞。然而在一個春季,她冒險救了落水的喬喬。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顧下,半個多月後才勉強下地。從此,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動離開校園、用枴杖趕走闖進校園的鴨子,用枴杖關她夠不着的窗户……最後,她竟為了學校的一個南瓜,不慎落水而永遠地離開了。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盪漾與整部作品的悲憫情懷,閃耀在每個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讚歎這極致的美。

草房子的讀後感2

今天,我終於看完了《草房子》,它是我們鹽城人曹文軒的作品,有幾章我最感動,請看:

第一章:這一章的主人翁是一個小禿子,他的名字叫禿鶴。其實他本來應該叫陸鶴的,只是他是個小禿子不好叫陸鶴。他有個同班同學叫桑桑,桑桑是一個有着好奇心的孩子,比如:他看見他家的鴿子每天只能鑽洞過夜,他要改善鴿子的住處,把家裏的碗櫃變成了鴿籠。

第四章:這一章的主人翁是秦大奶奶,她在1948年年初才買下了油麻地裏一塊土地。有一次,一個小女孩不幸掉到了水中,她為了救那個小女孩,自己掉進了水中;還有一次,她為了救學校裏的一個南瓜掉進了水中永遠與油麻地分別了。

第五章、第八章:這兩章的主人翁是杜小康,他家是個厚實的人家。杜小康他家十分有錢,他比同齡孩子要高出一頭多。他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有了一個皮帶;他還有一件一年四季的衣服,如果冬季過去,就在襯衫外面,加一些衣服,如果天氣一直暖和下去的話,就只穿一件單衣……一年四季,他可以根據天氣的冷暖來增減衣服。

有一次,桑桑脖子上長了一個大大的腫塊無法醫治,温幼菊(桑桑的女老師)讓他喝下她剛剛煮好的藥,桑桑的病竟然好了。

我最喜歡看《草房子》這本書了!

草房子的讀後感3

這本書主要講了桑桑在小學時與他朋友的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還有油麻地小學的校長:桑桑的爸爸——桑喬。他們父子在這段時間發生的故事。

當建油麻地小學時,秦大奶奶卻不願意搬遷。桑喬早知道秦大奶奶住在那,便給她幫了一個新房,還買了幾畝地,可秦大奶奶對這塊地有了感情,只要這塊地,當桑喬無計可施時,答應給她一小片土地,秦大奶奶才讓步了,終於在開學前完成了學校的施工。在桑桑畢業前,他脖子上竟長了鼠瘡。桑喬帶桑桑去看病,最後在一位老人的幫助下,消滅了鼠瘡,在畢業考試前讓桑桑靜下心來複習。還有富有的杜小康,禿頭的禿鶴,可愛的紙月……

讀完這本書,我想對大家説,不要厭倦學習。在鄉間沒有大型商場,沒有遊戲廳,沒有許多好吃的,可桑桑卻還那麼喜歡學習,在城裏生活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草房子的讀後感4

今年我迷上了一本書,翻開這本書,有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葉、靜靜的大河……這本書就是《草房子》。

這本書的主人公就是善良的桑桑,還介紹了他的一羣小夥伴,他們的名字特別可愛,比如紙月、禿鶴、杜小康等。

我們的小主人公禿鶴,他的名字本叫陸鶴,但他長有一顆光禿禿的腦袋,就因為這顆光禿的頭,人們叫了他“禿鶴”。他有着一顆正直善良的心,人物活動在作家曹文軒的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還有紙月,她又聰明又美麗,彷彿就是一個天上來的仙女,誤入了這塵世間。桑桑是油麻地小學校長的兒子,桑校長有些愛慕虛榮。桑桑卻就是一個小魔王,成績較好,可就有一顆調皮之心,有一次甚至把他爸的榮譽證書撕了,他的爸爸桑喬火了,把他打地落花流水。可在他知道自己得了絕症,他沒有那麼瘋狂了,乖乖地每天跟着父親四處求醫,有心人天不負,最後終於被一位老中醫給治好了。杜小康是油麻地的首富,他的家開的是一所商店,他擁有與他的同學獨一無二的皮帶,擁有一輛與同學們獨一無二的自行車,擁有一年四季能穿的衣服,還有白淨的小臉,可有錢的杜小康,有一天,他的父親買了一條船,可這條船沒有給他們好運,反而把杜小康的父親,得了殘疾,他們一下就窮了。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深地感到:人間的酸、甜、苦、辣,更體會到人間自有真情在。

我喜歡《草房子》,喜歡與裏面的人物面對面交談,通過一個又一個故事讓人們懂得許多道理,比如人生有種種困難,但我們不能放棄,絕不後退。所以這本書非常值得去看一看。

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受益匪淺,一位好的人物形象更可以帶來無窮的正能量,讓我們閲讀名著,與人物親密交談。

草房子的讀後感5

今年我們讀的師生共讀書是曹文軒寫的《草房子》,這本書裏有好多個故事,其中我覺得最感人的是“艾地”這一章。

艾地這一章講的是政府為了建造油麻地小學,迫使秦大奶奶搬家,秦大奶奶死活不肯離開自己住了許多年的地方,被人抬走後仍天天來騷擾油麻地小學,別人都説她是瘋子。但後來秦大奶奶為了救一名油麻地小學的學生,自己卻差點死掉。最後死時僅僅是為了救油麻地小學的一個南瓜。

當我讀到秦大奶奶為了一個南瓜而死時,十分的感動。我想試問一下,現在誰還會為了一個芝麻點兒大的小事而去送死,就算是救一個人也不會。就前幾天的事吧,報紙上寫到一名少兒被車撞後,身邊經過11個行人,沒有一個人去把他送到醫院,這一點危險都沒有,當時那幾個行人就算不把小孩送往醫院,那至少也得把他拉到路邊呀,在馬路上隨時有可能被汽車碾壓,可他們就是不想做,也許是這個社會太缺乏同情心了,當然也可能是個別做好事者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引發了相互間的不信任。我覺得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坦誠,多一些理解,這個社會會更加美好。

《草房子》每一章都很感人,比如説最後一章“藥療”,體現出了桑桑爸爸偉大的父愛,聽我這麼一説,你們想不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