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通用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3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通用8篇)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1

來外婆家之前,我剛好讀完《安琪拉的灰燼》一書。弗蘭克這個主人公,他在苦難中長大。這本書的字裏行間都有苦味兒,但它卻不叫人絕望。弗蘭克與他的兄弟們在物質上很貧窮,但它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感覺很富有。

我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原來苦難中竟藴含着如此強大的力量!就像是下雨前那一聲響雷,轟地一下,顫一抖了我的心靈。

我們這一代人,其實從來就沒看見過,體驗過真正的苦難。什麼事兒都不用想,不用做,最多就是去一下苦鄉村體驗一下所謂的“苦生活”。那叫做苦難嗎?不,那不是苦難。真正的苦難是以暴風雨的襲擊讓你什麼都沒有了。

它彷彿要把你拆了一般,戴着笑臉或是一臉冷淡地把你丟進深淵。

你消失了嗎?不,你還活着,卑微而骯髒的苟活。有些人墮一落了,他冷了心,像個螻蟻般存活;有些人受不了,他直接把自己抹殺,好像其實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他覺得解脱了。還有些人呢,他們一開始消沉了一段時間,卻又在某一瞬間振作,冒着風雨繼續前行。

我的外婆,就好像是《安琪拉的灰燼》中的弗蘭克一樣,從小生活在苦難裏。也不知父母是誰,只因她是個女兒,送了別人。別人又送給了別人,別人再送給了別人…直到我現在的老外婆一家。她是養女,也算是長女,身後一溜兒的弟妹,從小就得帶着他們。長到十六七歲了,又被老外婆做主嫁給了我只有一隻手的外公。外公的媽媽一把結婚證藏着,生怕他們倆離了婚。然後外婆開始跟外公種田,又開早餐店,生了三個兒女,房子又在我媽16歲那一年給燒了……這是説不清又道不盡的苦難。

外婆不怨嗎?她怨,也不怨。她接受了現實。苦難一個個的'來,她咬咬牙,迎難而上。房子再建,兒女們就是砸鍋賣鐵也得上學,老公殘疾就殘疾了,至少還可以幹活……她總是時時刻刻想着別人,性格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前幾天還跟人鬧翻了,又在人家出事兒的時候又幫這個又幫那個。臉上也是整天樂呵呵的,惟一的愁容又是在操心別人了。

苦啊!她跟我嘮嗑,回憶起過去的時光時,總是這麼兩個字。那張滄桑的老臉上滿是悵然,可是日子總得過下去不是,良久又有些無奈卻又帶有堅定決心地來上這一句。

在苦難中汲取裏量,向佈滿荊棘的未來進發!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2

這個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安琪拉的灰燼》這本書,卻久久不能恢復平靜的心情。因為這本書告訴我們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又值得我們去深思。

作者弗蘭克·邁克特在書中講述了自己成長的經歷。他有一個醉鬼父親,整天喝得爛醉;幸好他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安琪拉,安琪拉(Angel)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是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中的天使。她像上帝派來的使者,對孩子盡心盡責,讓他們能夠幸福快樂;為了家庭的生計,她甚至不顧自己的尊嚴去乞討,只為支撐起這個家庭。讀到這裏,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了,天底下的母親都是偉大的,真可謂父愛如山,母愛如天!

弗蘭克雖然有着一個悲慘的童年,生活在黑暗中,但在母親的呵護下,他成為一個有夢想,有激情的男孩,特別難得的是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樂觀積極,充滿着夢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也許這樣的孩子身上聚集的能量更大,一旦有了機會,他們不會懼怕失敗,因為成功屬於勇敢者,屬於勇於堅持的人。

弗蘭克邁考特在書中有一句話説得特別好:“儘管我們在物質上非常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歷史上有着這樣經歷的人很多,我們熟知的居里夫人半生清貧,命運坎坷,幼年喪母,中年失夫,晚年始終被流言和疾病折磨,但她卻懂得用恬淡的心態去面對清貧,用卓越的努力去贏得光榮,她不愧為一位偉大的女性。又比如我們語文書中提到的.美國盲聾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她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可是她用頑強的毅力克服了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同時她熱愛生活,會騎馬、滑雪、下棋,還喜歡戲劇演出,喜愛參觀博物館和名勝古蹟,並從中得到知識。最難得的是她還有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安妮沙利文。她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的母親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可她為了我放棄了工作,她每天圍繞着我這個中心忙得團團轉,不僅學會了下廚,而且每天變換花樣。我深深地相信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3

一部好書就是這樣--猶如一個好人。在某些時候,某些情況之下,好人一開口説話,你就知道他(或她)是好人了。甚至,好人並沒開口説話,但他們的一個舉動,一種行為,也會使你得出結論--那是一個好人。

《安琪拉的灰燼》,正是這樣一本書。

本書的作者弗蘭克。邁考特,在66歲的時候出版了這一本自傳體小説。這是一部關於成長的書,還是一部關於“天使”的書。

安琪拉,是英文“天使”的音譯。對於沉浮於苦難的河流之中的無助的孩子們,安琪拉確是一位天使。對於伴隨着苦難而長大的人類而言,母親,無疑具有天使所包涵的全部內藴。

安琪拉,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她的任務就是不停地繁衍後代,然後就是千方百計地支撐這個風雨飄搖的窮苦家庭。而安琪拉,又是英文“天使”的音譯。對於沉浮於苦難的河流之中的無助的孩子們,安琪拉確是一位天使,雖然她並不完美,她會大聲斥責孩子,她抽香煙,她偶爾會講粗話,但她對自己的孩子盡心盡責,為了家庭的'生計,她可以犧牲自己的尊嚴,去領救濟金,而不像她的酒鬼丈夫,滿口愛爾蘭精神卻毫無實際作用;她是世上唯一能為小女兒的死而躺在牀上面對牆壁三天不吃不喝的人;她在高興時會用她美妙的歌喉為孩子們唱動聽的歌曲。

小弗蘭克們是安琪拉的孩子。人類是天使的孩子。全世界孩子的哭聲都是一樣的,他們都想告訴他們的母親、他們的天使自己的委屈和不平。當天使潔白的翅膀輕盈地掠過哭泣的孩子的額頭的時候,地獄便成為了天堂。或許這正是人類的力量之源吧。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4

讀完了這本書,我深深地為作者的家庭感到悲哀。

作者是一個美國人,出生在紐約,是她們家庭的第一個孩子,那時候年代不同,又是在經濟危機時代,很窮。母親安琪拉是孃家的小女兒,父親卻是個酒鬼,之後她們走在一起並搬去了紐約。為此,我很慶幸我沒有出生在經濟危機年代,相比之下,老爸的形象在我心中又輝煌了一個等級,不過話説回來,這樣的家庭組建起來還真是孩子們的功勞。

第一個孩子是作者,他的出生,可以算得是平淡無奇吧,但老二卻與老大大相徑庭,他帶來了福音,老三和老四是雙胞胎,能有一個出生就知己的人該多好啊!可現在有了四個男孩,呵呵,幸好中國的規章制度還比較嚴,我要是有這麼多兄弟,那我作為no。1還不早掛了。最幸運的要是第五個,終於是個女兒了,話都説,父親女兒最親,果不其然,小女兒的降生讓整個家庭欣喜若狂,父親更是神仙附體一樣,短時間內迅速戒掉了吸煙,酗酒的習慣,讓讀者看了心都碎了!奇怪的.是老爸你為什麼戒不掉呢?可惜,好景不長,接二連三的痛失愛子讓生活又重新籠罩在了灰影之下,小女兒瑪麗被凍死,後來尤金與奧利弗也相繼被死神帶走,父母也眼看着心血盡付東流,她們卻已經沒有任何餘力去培養顆新樹苗了……

感謝上蒼,讓我們如此的幸福,中國如此太平……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5

這個暑假裏看完了賈大大的推薦的書籍——《安琪拉的灰燼》,這本書值得去看。書裏有許多有趣和感人的故事,讓我真正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作者弗蘭克·邁考特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他的成長經歷。他的媽媽安琪拉,生活充滿了忙碌和煎熬,邁考特的爸爸是個無可救藥的酒鬼,每天喝的神志不清,全家都只能依賴着媽媽安琪拉。在充滿忙碌和煎熬的生活中,安琪拉有着足夠的愛和力量,她是個偉大的母親,她猶如天使一般。困難沒有讓她恐懼和退縮,她想盡了一切的方法讓孩子們吃上東西,哪怕自己不吃。她只能在每週幾個先令的情況下帶着數個孩子維持生存,她的意志非常頑強。

這個家庭裏一共有七個孩子。困難的生活中,先後有三個孩子離去,一個妹妹,兩個弟弟(他們是雙胞胎)。邁考特是長子,他和弟弟馬拉奇以及邁克爾,還有嬰兒車裏的`孩子有着最悲慘的童年。但是有着媽媽安琪拉的堅強和無私的愛,他們最終艱難的生活了下來。

雖然邁考特的童年是那樣的悽慘,但是我們也看到了,那個經歷磨難的生命,沒有變得枯萎。母親安琪拉給了他們足夠的信心,足夠的愛和力量!母愛如天!

我的媽媽是個很平凡的人,她為了能有充足的時間陪着我成長,放棄了去北京的工作。每天在家忙的團團轉,悉心教導陪伴着我。

母親是最偉大的!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6

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時還以為講述的會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可是當我打開這本書時,感覺卻有些沉重,貧困、失業、酗酒、疾病、死亡……陰霾、沉悶的調子如同愛爾蘭潮濕多雨的天氣,讓人壓抑,讓人窒息,讓人看到生命的底層如同一攤爛泥——愛爾蘭濕漉漉的街頭一攤無助的爛泥,被漠然的、熟視無睹的路人或者飛馳而過的馬車任意踐踏。這是一部成長小説,講述了一個叫弗蘭基的男孩的成長過程。從他出生之日開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父親是一個不可救藥的醉鬼。他的母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她的任務就是不停地繁衍後代,然後就是千方百計地支撐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還有就是一羣骯髒的弟弟妹妹。這是一個渾渾噩噩的家庭。那時正在戰爭,社會環境也十分惡劣。

那是一個充滿戰亂的時期,並不僅僅是因為人們經受着槍林彈雨的肆虐掃蕩,更是因為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起初,我覺得如此幸福的我們沒有必要走進那個灰濛濛的世界,那個已經蹂躪了希望的世界,就讓它成為了歷史,成為回憶吧,可一切終是要明瞭的……

生活中的苦難現在的我體會的並不多。所以面對書中的主人公亂成一團的生活,我竟然有點手足無措。可是,看完這本書我卻有另外一種感覺。文中的媽媽安琪拉含辛茹苦,受盡屈辱,卻用自己最無私的愛撫養着孩子們。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她也沒有磨滅心中的快樂,她唱歌唱得很好聽,跳起舞來身姿也很美。雖然她並不完美,她會大聲斥責孩子,她抽香煙,她偶爾會講粗話,但她對自己的孩子盡心盡責,為了家庭的生計,她可以犧牲自己的尊嚴,去領救濟金,她是世上唯一能因小女兒的死而躺在牀上面對牆壁三天不吃不喝的人;即使這樣只要稍有高興的理由,她也會唱起歌來,跳起舞來。我想弗蘭克的堅強意志有很大一部分是受了她的感染,她是能給這個家帶來快樂的天使是的,對於孩子們來説母親就是天使,我們在她的翅膀的呵護下茁壯成長。莫泊桑曾經説過:“人生最美的情景出現在我們懷念母親的時候。”因為每個人都沐浴着母親給予的'愛的陽光;因為世界的一切光榮與驕傲,都來自母親;因為我們的血液中流淌的,我們的言行舉止中流露的那份獨特而超凡的東西,都來自母親的辛勤哺育和言傳身教。最難忘的當然是離開家去美國前的那個晚上,一家人圍坐在爐邊,母親唱的那首歌,“母愛是一種賜福,無論你浪跡何方,趁她健在好好珍惜,不然將是思念的惆悵。”弗蘭克·邁考特輕輕地説:“儘管我們在物質上非常貧窮,但我們總是很快樂,有很多渴望,很多夢想,很多激情,我們感覺很富有。”是的,我們感覺很富有。因為,我們都是天使的孩子。

相對於天使母親安琪拉,主人公的父親似乎是無一是處,每到週五父親便去酒吧喝光全家人的救濟金或是剛領的薪水(如果父親找到工作的話),然後醉醺醺的回家,叫醒已睡着的“我”及弟弟,唱愛爾蘭的歌曲並答應像一個真正的戰士一樣為愛爾蘭去死。而這時他的母親還在為明天的麪包發愁。但即使對於這樣的酒鬼父親,作者用詞非常小心,絕不流露出絲毫的輕慢之意,他説自己仍然喜歡呆在父親的膝上,聽他講愛爾蘭英雄的故事,雖然父親後來又給其他的小孩子講了這個故事,那個故事再也不是完整地屬於自己了。這樣一個沉迷於酒精的父親,一個以不斷繁衍後代為任務的母親和一羣骯髒的弟弟妹妹,組成了書中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庭。説是“家”,還真是有點奢侈,只可説有了家的成員,卻沒有家的情感,有了家的形式,卻沒有家的温暖……金色的陽光似乎從不眷顧那些可憐的小傢伙們,即使正值無憂無慮的童年時期也是如此,它秉持着命運的大公無私,掠奪了一個個歡樂的臉龐。

雖然,弗蘭基的童年是如此的悲慘,但是,我們也看到,那顆歷經磨難的生命,非但沒有枯萎、失去光澤,反而更加熠熠生輝。磨難就象磨刀石,把生命之刀打磨得閃閃發亮。現在展現在他面前的也許是荒原,也許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但無論是荒原還是田野,都會因這刀的鋒利,而成為可收穫的土地。只要我們的心中還有着希望,並向着希望不斷努力,我們就可以取得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就是因為心中缺少了夢想,才會生活地渾渾噩噩,自甘墮落。而有的人卻在為自己的夢想打拼、奮鬥,雖然結果可能是失敗,但他們在奮鬥的過程中享受着快樂,他們會繼續努力,直到實現他們的夢想。

在這種生活裏,有着夢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機。正是由於它們的存在,那些在苦難中的人,才能避免了徹底的墮落,才能從容不迫地走向前方

在一個温暖的下午,我讀完了它,讀完了弗蘭基的一生,我發現我被感動着。陽光撒在書面上,摸上去暖暖的,我的心中也有種莫名的觸動,也許正是書中那少年對生命的頑強掙扎使得他最終博得了生命的熠熠生輝感染了我,也許是那聖潔無私的“天使”用她那善良的心打動了我。面對這灰黑色的大海,有一葉扁舟在月光的引領下向人們證實了生命有一種絕對。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7

《安琪拉的灰燼》向我展示了一個我從未了解過的世界,一個和飢餓做着鬥爭的家庭,處在當時社會最底層的家庭,其中的孩子過着的是什麼樣的生活。當我讀完了整本書後,我明白了,如果你一天天的餓着肚子,那麼什麼才是你最需要的,而一些東西(在我們看起來那些是他們所需要的)卻是多餘的或者是無大用處的。

整本書以第一人稱敍述,以邁考特家長子弗蘭基的視角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不得不説,他的童年是悲慘的,作者在書中也寫道,當他回首童年的時候,他很奇怪自己竟然能夠活下來(既然本書是自傳體,我想這個他指代的是誰並不重要)。父親酗酒成性,每每將家中僅有的錢拿去喝酒,喝的一文不剩;而母親只能在每週只有幾個先令的情況下帶着數個孩子維持自己的生存(請注意不是維持生活)。這個家庭先後有三個孩子離去,一個女孩,一對雙胞胎。長子弗蘭基,他的弟弟馬拉奇以及書的中後篇出現的邁克爾三人,帶着還在嬰兒車裏的阿非,四個孩子在愛爾蘭經歷着悲慘的童年。書的最後,以弗蘭基湊夠了去美國的旅費,回到美國做為全書的結尾。

應該説,造成這個家庭悲慘的主要原因是弗蘭基的父親。一個每次將自己的失業救濟金或者是工資喝光的男人是無法為這個家庭帶來生活的希望的。他們可以用這些錢去買吃的,去買任何可以讓他們正常活下去所必需的東西,但是這個男人卻拿這些錢去喝酒。責任心,對自己家庭的責任心,是這個男人最缺少的東西。看得出來,他愛他的愛爾蘭,但是,除了偶爾為孩子們講講故事,他並沒有表現出對自己孩子的愛,對這個家庭的愛。他種種的行為迫使着安琪拉,幾個孩子的母親,放下自己的一切去想方設法維持孩子們的生存。但是就是這樣的父親卻影響着弗蘭基,他總記着為他帶來有趣故事的父親,渴望父親能夠為這個家庭寄回錢。這就是孩子善良的本性吧。

幾個孩子從來是餓着肚子的,很少有吃飽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幾天沒吃飯,他想的是什麼?不是聖主,不是信仰,也不是其他人同情的眼光,而僅僅是食物。他們可以為食物而偷竊,可以吃掉別人的午餐,一切只是因為他們太餓了。基於這一點,最起碼我不會認為這些孩子是壞孩子,他們的偷竊行為是犯罪。一個人生存的權利應該高於其他任何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以任何理由剝奪一個人生存的權利,並且,僅能在保護自己的生存權利時才能對其他個體的生存權利進行侵犯。這樣看來死刑是荒謬的。一個人犯下了滔天大罪,渴望這個人從世界消失的心態是人人都有的,但是出於這種心態而剝奪這個人生存的權利是毫無道理的。很可惜現在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人連自己所應該擁有的權利是什麼都不知道,連應該尊重他人什麼權利都不知道,一個社會連生活在其中的個體的最基本權利都不維護(當然,侵犯居多,何談維護?),僅僅憑藉着自己的土鼈心態來判定善惡是非,我不大清楚應該是用無知還是什麼其他的詞彙來形容我所身處的社會。當然返回來説,很多人都是憑藉着自己堅定的信仰度過艱苦的生活的。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應強加給只有十幾歲的,連肚子都填不飽的孩子。

我們是否應該對路邊的乞丐施捨?是否應該對在地鐵車廂中穿梭乞討的人行善?我們可以看看書中,弗蘭基一家的確受到過很多幫助。很多的家庭給他們提供過免費的午餐,也接受過救濟票劵用來換取夠數日食用的食材。可是他們的生活是否因此而改善,變得不再受飢餓困擾了?不是的。他們需要這些幫助,但是這些幫助並不是他們最需要的。能夠憑藉自己的手藝去掙取維持生計的錢,才是改善他們生活最根本的方法。每週都有固定的收入,即使不多,也能使他們長期的免於飢餓。那麼好,如果你能供着一個乞丐一輩子,那就去給錢;否則,給他們找一份可做的事情。都不行,那麼即使你給錢,你所做的事情也沒有任何意義。不要將這個套上慈善的光環,沒有徹底救助一個人的行為不能稱之為慈善。當然我承認以上的考慮是脱離實際的。實際情況是,中國人多的讓你無法想象,多此一舉的人也多的無法想象,乞丐估計也能小康。這個和慈善沒什麼太大的關係,而是路人的可憐和同情,以及政府的無作為。更可笑的是路邊乞討納入城管的管轄範圍,而這個範圍中包括“非法的小商販”,讓我想到中國不僅僅是貧富差距大,而且對貧窮的人也從未停止過壓迫。當然還可以扯一句別的,很多有錢人也跑去當乞丐去賺取路人的小費,然後再聯想到讓小孩抱腿要錢啊什麼的,“光怪陸離”這四個字就會跳出來,告訴你中國的社會是最具有研究價值的。

我希望善良的陽光灑滿整個世界,希望任何人都能夠免於飢餓,能夠擁有生存下去的權利和能力。書中描寫的那種帶有昏暗色彩的世界不要出現在現實的生活中。雖然明知道上面兩句話完全是扯淡,但是還是希望着這個世界,這個國家,這個社會向着好的方向前進。我也清楚,這不是一己之力所能辦到的。那麼,就在遇到我們第一生理反應是不可理喻的事情的時候,靜下來想想對方的處境是什麼,試着去理解對方,而無論之後究竟是擁護還是批判。這不是一個政客考慮問題的方式,但應該是一個經受過高等教育,自認為有獨立思維的人考慮問題的方式。和諧社會的前提,或者説,和諧的前提,是理解,而我們甚至還沒有理解“理解”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安琪拉的灰燼讀後感 8

手頭已有兩本書等我去讀,好在這個週末我可以支配一些時間。很喜歡在家裏靜靜的讀書,何況在平安夜這樣的日子裏。還有什麼比靜靜的守着一本書更有意義的呢?還有什麼比在聖誕的時候去體味安琪拉的Ashes更深刻的呢?其實書還沒有讀完,可我已經忍不住想説點什麼了。沒有頭緒,説哪算哪。

《安琪拉的灰燼》是一本很耐讀的書。

讓我先從題目説起吧。題目很特別,安琪拉是天使的意思,也是文中作者母親的名字,這樣的寓意很明顯。但作者為什麼要用Ashes這個詞呢,有人譯成骨灰,路文彬則給譯成灰燼。我想花甲之年的作者選定用這個糾結的詞,肯定有他糾結之處。那麼,翻譯成什麼不重要了,我就用原文Ashes吧,我體會到的含義是:往事,遺憾,懺悔,煙消雲散。

可以説,作者苦難的童年裏是沒有天使的,有的只是天使的Ashes。安琪拉是文中作者母親的名字,可作者刻意把母親當天使描述了嗎?沒有。第七階梯那裏有天使嗎?也沒有。當一個60多歲的退休教師以這樣的題目來寫自傳時,他能呈現給讀者的只有真實,沒有形象高大的主人公,苦難的.童年就像安琪拉的Ashes。所以,儘管作者筆法幽默,儘管裏面有笑聲和歌唱,但都難以掩蓋那灰暗的底色,難以驅除籠罩全書的陰霾。

所有的移民或遊蕩的民族都有一種共同的精神,那就是苦中作樂。説的規範點就是與命運抗爭的樂觀主義精神。敢於遷徙,敢於遊蕩,不懼陌生,本身就是與命運抗爭,選擇遠方的人內心必然堅強。可是,過去和現在遭受着比作者更苦的苦難的人多的是,和作者一樣成功的有幾個呢?沒有幾個。那苦難真的就是成長的乳汁嗎?不是,那只是無奈的選擇。

作者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何來?內心堅強的源泉在哪裏?

沒有答案,如非要個答案不可,那答案就是命運。

父親不是酒鬼的那個孩子沒有成功,父親同樣是酒鬼的那個孩子也沒有成功,母親健壯的有點霸道的那個孩子沒有成功,母親同樣多病孱弱到有點墮落的那個孩子也沒有成功,而作者邁考特卻成功了,為什麼?難道真是作者選擇以樂觀進取的精神與命運抗爭,才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嗎?不是。仔細思考思考,也許才明白什麼是命運。

所有的回憶,都是關於命運的故事,《安琪拉的灰燼》也不例外。

建議不幸的人去讀一讀,幸福的人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