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通用18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通用1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通用18篇)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

米開朗琪羅又何嘗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來就是為了奮鬥,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勝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貴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擾,連他的精神與心靈也無能為力。這種瘋狂的激發存在於一個過於柔弱的軀體和心靈中無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從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聖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淪,那麼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他在鬥爭和捨棄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創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傑作。

對於米開朗基羅的成功有很多的原因:首先是他經歷了苦難。苦難對於人來説是一種認識自身、發展自身的過程。苦難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激勵我們為了消滅苦難來找出解決的辦法和途徑,讓我們學會了堅持與堅強。比如我們有一次考試不理想,這就可以比作是一次苦難,這種苦難讓我們查漏補缺,讓我們努力些的去學習,最終消滅了苦難,也就是考出了理想的成績。同時,對於苦難我們有時不能改變,但是可以轉變對它的態度,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迎接苦難,接受苦難,消滅苦難!(但是米開朗基羅在磨難中並不是樂觀的對待,而是一種悲觀的態度,估計他有他獨自消滅苦難的方法不過我們一定要積極的面對人生!)米開朗基羅也正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最終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其次米開朗基羅的成功是因為他十分的踏實,雖説他只知道夜以繼日的工作但是他卻擁有着踏踏實實的心理,做什麼事都腳踏實地,從不去想有什麼捷徑,其實想要取得一定的成功只會去祈求捷徑是毫無用處的,所謂的捷徑也就是自己一分的耕耘,結果也就是屬於自己的一分收穫,而且唯一的捷徑也就是自己不斷的努力,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2

近日,用多個茶餘飯後的時間讀完了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米開朗琪羅傳》。書是傅雷先生所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書為插圖珍重藏本,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餘幅。實為一書中精品。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無論是傅雷先生傳神的翻譯,還是羅曼·羅蘭先生對大師生平詳實的瞭解與精神世界深刻的領會,對大師生平經歷的全面再現,這都是令人讚歎的。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的生命。在這裏米開朗琪羅是真實的,平易的,但他又確是超凡脱俗的。他那無以倫比的藝術天賦和創造力全部獻給了藝術,他追求藝術真善美之表現力的執着與忠誠更是感人。是的,米開朗琪羅是無愧於那個時代,無愧於巨人的稱號的,他威臨着那個時代。

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大潮湧動,天才輩出,偉人云集的時代。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但丁…一個個令人敬畏,需得仰視可觀的名字閃閃發光。他們站在那裏,就如人世間的一座座高山,而米開朗琪羅就是其中的一座。

米開朗琪羅生於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那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那個時代,那個城市裏,他是人們狂熱的對象。他也愛他們,但是他對他們很嚴酷。他那豪邁雄偉的天才藐視他們小組的藝術,矯飾的藝術精神,平凡的寫實主義。他是一個精神的貴族,是一個為天才所拘囚的人。他所擁的的天才的力量把他完全的征服了。那是一種駭人的生命,猛烈的爆發,使他太弱的肉體與靈魂有所不能承擔。這是羅蘭先生對他的描寫

對於這個偉大的外形的大創造家,同時又是有信仰的人,在他的眼裏,一個美的軀體是神明般的,是蒙着肉的外衣的神的顯示。米氏作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創造者,他一生創造了許多令世人驚歎的傳世傑作。但是他認為自已只是把上帝賦於自已的創造力發揮出來而已,是他在接近神時的創造。那創造美妙外形的創造家受人們的尊敬,那麼那創造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的創造者,那創造了創造家的造物主豈不更令人們敬仰。他説:好的畫,迫近神而和神結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畫筆的陰影,神的音樂,神的旋律。因此一個畫家成為偉大與巧妙的大師還是不夠的。我想他的生活應當是純潔的、神聖的,使神明的精神得以統治他的思想。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3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傳世之作,他因此書而獲得了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而我最近剛將此書讀完,感受頗多。

我最喜歡其中的《米開朗基羅傳》,米開朗基羅在我心中是個偉大的人物,他與達芬奇,拉斐爾合稱為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而看完後我才知道他的生活竟是三人中最為悲慘的。

他生來就很自傲,而這自傲的性格卻是他受了很多苦頭,他的父親和兄弟都靠他養活,而他的兄弟卻認為這是應該的,他們不停揮霍米開朗基羅的血汗錢,誰都不知這個偉大的人物因此而受了多大的苦,他覺得當自己的兄弟向他借錢時,自己就應竭盡所能的幫助,但從不為自己考慮,所以他經常為了給自己兄弟錢而負債累累。

所有教皇都想讓米開朗基羅全心全意為自己服務卻從不考慮他的想法,所以米開朗基羅經常與教皇鬧不和,但結果總是米開朗基羅退步告終。他是個自傲的人,卻整日被這種侮辱所籠罩,這會使他尊嚴受到多麼大的傷害,而這種痛苦遠遠比身體上所受的要難受得多!

當時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是對手,教皇將所有的寵愛都給了拉斐爾,卻把所有的“粗活”,“累活”都給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因此時常難為米開朗基羅,並且那時米開朗基羅生活的非常窘迫。

米開朗基羅是個不輕言放棄的人,但生活卻使他不得不放棄,他曾在自己最具活力的時候去開山鑿石,準備將自己以前的願望實現,但結果卻失敗了。同一時期的拉斐爾卻創造了許多傳世之作,他也在所有人的崇拜和敬重之中安詳的離世了。一切痛苦與煎熬都在米開朗基羅這邊,卻無人問津!

米開朗基羅是偉大的,是堅強的,他在黑暗中頑強的屹立着,終被所有人所尊敬,這是必然的!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4

晴朗的宮殿,矗立着高尚的塔尖如長矛普通,柔和而又苦索的山崗細膩地映在天際,崗上搖曳着杉樹的圓蓋形的峯巔,和閃閃作色、穩定如水浪似的橄欖林;

熱狂、驕傲、神經質的氣息,易於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奉中,守着一切宗教和社會的狂潮聳動,人人是自由的,人人是民主的,生存是那麼温馨,可是這裏的人生無疑是地獄。

就在這個天堂般又魔鬼般的中央,升起過一輪紅熱的太陽,明麗,扎眼。他從沒有落過,隨着工夫的推移,不斷懸掛在咱們頭頂,發光發熱,直至永久。

他,就是米開朗基羅。

他狂野,他不羈,他高貴。他觀賞本人,讚歎本人,他不許可別人把他當藝術家來看到,他以為,天才這個詞都不配於他。

天才,總有過人的品性。他的意志簡直是一無所能;甚至可説他的肉體與他的心也是一無所能。這是一種狂亂的迸發,一種駭人的生命,為他太弱的精力與靈魂所不能勝任的。“他在持續始終的興奮中生存。它的過火的力氣使他感到苦楚,這苦楚逼迫他舉動,不息地舉動,以小時也不得勞動。”他寫道;“我為了任務而筋疲力盡,從沒有一個體像我這樣地任務,我除了披星戴月地任務之外,什麼都不想。”這種病態的需求流動不特使他的業務天天積攢起來,不特使他承受他所不能實現的任務,而且也是他陷入偏執的癖性中去。他要雕琢整個的山頭。當他要建造什麼紀念物時,他會費掉幾年的光陰到石廠中去篩選石塊,建築搬運石塊的大路;他要成為一切:工程師、手工人……他要獨個子幹完一切;建造宮殿、教堂,由他一個體來。這是一種判罰苦役的生存。他甚至不願分出工夫去飲食睡眠。

他的父親也勸説他不要勞作過度,然而勸説業不起影響。他從不肯把本人的生存安排得更合野性些。他只以極少的麪包與酒來反對他的生命。自然,他的安康狀況每日愈下,他的肉體因他苦難的生存也極度樂觀起來。他猜疑,他不安,他孤獨。他甚至説過:“我的快樂是悲哀。”沒有一個體比他更不靠近快樂而更偏差於苦楚的了。他在無垠的宇宙中所見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副的樂觀主義都藴含在這失望的呼聲,這極其悲傷的語句中。

他也是孤苦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敬仰,又是畏懼。他孤獨地生存着,他孤獨地思考着,他孤獨地任務着,他孤獨地看着這個世界,他孤獨地看着本人。死對於他來説是一種擺脱,一種快樂,但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樸素品。由於他還無心志,又思想,有謀求。

興許,孤獨可能讓人靜靜地掃視本人,掃視世界,它協助咱們驅除世俗的嘈雜,給咱們一片靜謐的森林。興許,孤獨讓咱們更能堅決本人的意志,讓咱們變得更堅強,好讓咱們在苦海中尋覓救命的稻草。

或者,孤獨創造意志,而意志,則創造英雄!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5

此時,我覺得手中的筆十分沉重,就像鋼筆裏有一罐鉛,這是怎麼回事?

以前我總以為名人在家裏很幸福,受過良好的教育。可米開朗琪羅就不一樣了!母親早逝,父親十分暴躁,對一個孩子來説多可悲呀。

米開朗琪羅進入學校一心一意練素描,父親叔叔都看不起他,經常打他。後來哥哥又加入多明派,這使米開朗琪羅十分害怕。

長大後他成名了雕塑了許多作品。他為尤利烏斯二世造陵墓,他為這驕傲的構思而激動。可尤里烏斯二世又讓他重建聖彼得大寺,米開朗琪羅被累倒了,他整天工作只能睡幾個小時,幾乎不吃不喝,這樣工作直到去世。

他一生有許多敵人,也有許多朋友,這些朋友很關心他。工作使他忘記一切,使他重病使他絕望使他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去世,他太累了。

但他對藝術的追求是不變的,這使他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我不知道你們的理想是什麼,但我明白一個人要有自己的理想,要向米開朗琪羅那樣執着就會沒什麼做不到的。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6

米開朗琪羅,一個傑出的雕塑家,而教皇于勒二世卻讓米開朗琪羅為西斯延教堂畫頂部壁畫。可是,米開朗琪羅對壁畫技術一竅不通,但教皇卻不依不饒,堅持一定要他來做這件事情。他的敵人們甚至還近不及待的為他搭建了一個工作用的架台,還為他召來了幾個壁畫家來幫助他。米開朗琪羅為此苦惱不已,他一看到那個架台和那幫所謂的助手們,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把架台拆了重建一個,把壁畫家們都趕了回去,只留了幾個工人在身邊。

“如果面對這樣的困難就畏縮不前的話,米開朗琪羅絕對稱不上什麼天才或者不朽的藝術家,面對困難,面對對手們的挑戰和侮辱,他不僅沒有退縮,反而把原來的計劃擴大了,他不僅要畫教堂頂部的壁畫,還要畫四周的壁畫。”

米開朗琪羅他為何給自己找來這麼大的困難,他完全可以推脱掉的,但為什麼他沒有推掉?因為他那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不結題報告正是我們中學生所需要、所應具備的嗎?有些同學,一聽説有困難,便嚇的退了又退,更別説硬加給他別的困難了。有點困難與挫折,便被壓地再也不起。

讓我們從現在起,養成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畏懼,樂觀接受的習慣。相信吧,陽光總在風雨後!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7

我不曾親眼看見過米開朗琪羅的作品,這很遺憾。但我見過拍攝的照片,我已經很滿足了!

我細細品味斟酌照片中的細節,是那麼無暇。那麼純潔,讓觀賞者不由地稱讚作者。這種感覺是我對米開朗琪羅產生了好感,並對其留下了藝術思想唯美的印象。

讀過了羅蔓。羅蘭寫的《米開朗琪羅傳》之後,我對米開朗琪羅又有了別樣的認識。

他,是一個極其矛盾的悲劇人物。他雖然思想唯美,藝術創造無與倫比,對於藝術有主見,有獨到的想法而且對於美好的愛情也是虔誠的,但他卻在生活上十分軟弱無能,是個生活的弱者。當危難來臨的時候,他通常是以逃避,煩躁,甚至絕望來解決,從來沒有一絲樂觀的`精神支撐。

我讚歎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上的造詣,但我卻不得不説他在生活中,尤其是面對危難時的表現太懦弱,太膽怯了。

總之,“人無完人”。我要學習米開朗琪羅在藝術追求上的盡善盡美,同時也要懂得樂觀地面對生活,面對考驗!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8

米開朗琪羅是文藝復興的巨匠,他的作品帶着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具有戲劇般的效果。

四十年前,菲冷茲大寺組委會曾雕刻了一個先知像,但那作品動工不久便終止了,一向沒有人敢上手的那塊巨大的白石,現在由米開朗琪羅得回來,交託到他的手上。相傳,當這座雕像完工時菲冷茲的行政長官去看這座雕像,為表示他的高見,提出了批評:先知的鼻子太高了。米開朗琪羅拿了剪刀和一些石粉爬上石架,輕輕的把剪刀動了幾下,手中慢慢撒下若干粉屑,但他沒有改動鼻子。於是,他轉身問道:“現在請看——”“現在”,長官説,我更喜歡他了,你把他改的有生氣了。”於是,米開朗琪羅走下台架,開始暗暗的發笑。

在生活中,我們不能像那個長官不懂裝懂,我們要實事求是,為此我更加佩服米開朗琪羅了,他的作品體現了“想飆風一樣兇猛的強大生命力。”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9

名人傳中,介紹了三位偉人,分別就是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米開朗琪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開朗琪羅,他就是最純粹的天才。羅曼羅蘭形容他的創作靈感就像天才爆發一樣,幾乎不需特別的觸動和培養,就擁有了長流不竭的創作潛力。然而他一生都受人擺佈,在各種紛爭中苦苦掙扎。儘管在繪畫和雕塑上,他的成就稱得上驚人的偉大,但就自身的想法來説,他並沒有將自己頭腦裏最完美的構思予以真正的實踐,身外之事總就是制約着他的創作藝術,很多作品都就是草草收尾,這對一個追求完美的藝術家來説,無疑就就是一種失敗。米開朗琪羅的一生可以説就是屈辱和矛盾的一生,但就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靈魂能夠堅忍,不因屈辱而沉淪,那麼就一定會衝破精神上的束縛。

米開朗琪羅一生就是勞累的。他不斷給教皇當傭人。教皇們讓米開朗琪羅為了他們自己的慾望修建。但卻不給他一分錢,迫使他無法,家庭破裂,父親、哥哥一直逼着米開朗琪羅把在佛羅倫薩的財產全部分給

米開朗琪羅身上所體現的堅持、忍耐的精神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有時候,忍耐就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堅持你自己的方向,也會成功。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0

我讀完《名人傳》的《米開朗琪羅傳》後我才認識米開朗琪羅,而且還了解他的故事

米開朗琪羅就是一個從小就愛藝術的人。小時候很愛素描,但他的爸爸和叔父很瞧不起他,因為他們都很憎恨藝術家這個職業。即使就是這樣他的爸爸還就是允許他進了入了佛羅倫薩最大的一個畫室學習。他的成績很好,但慢慢的他開始厭惡繪畫。他轉入了一所由梅蒂希斯親王主辦的雕塑學校。這位親王很賞識他,還讓他住在自己的宮殿裏。因為米開朗琪羅從小接觸一些古代的書籍他接觸到了柏拉圖,接觸到了古希臘,接觸到了整個文藝復興的氣息,所以他的夢想就就是將來成為一個類似於古希臘雕塑家的人。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實現夢想之後的路很坎坷,壓力也很大,即使就是這樣米開朗琪羅也不放棄自己的夢想,而就是堅持不懈的克服了重重困難。

看完《米開朗琪羅傳》米開朗琪羅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學習,還有我還懂得一個道理就就是:自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就要堅持不懈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那個夢想裏自己有多遠都一定要努力實現。米開朗琪羅值得我學習的精神就就是堅持不懈的去克服重重困難。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1

他中等身材,肩很寬,骨骼和肌肉都很強壯。因為勞作過度,身材變了形,走路時,頭往上仰着,背佝僂着。這便是米開朗琪羅,那是站立着的倒影,穿着黑衣服;肩上披着一件軟帽,頭顱是圓的,額角是方的,佈滿着皺紋,顯得十分寬大。黑色的頭髮亂蓬蓬的結着。眼睛很小,悲哀而又強烈的光黑的常在變化,或是黃的或是藍的。鼻子很寬很直,曾托裏賈尼的拳頭打破。別看米開朗琪羅外貌平平,可他卻是一位頂級雕塑家。世界鉅作“大衞”就在他的汗水的澆灌下完成了。

“大衞”看上去粗獷豪邁,有一種男人的氣概,象徵着力量和激情。然而,米開朗琪羅卻在完成雕塑時倒在了他的作品前……米開朗琪羅給後人留下了財富,然而大家卻不知道這樣一個讓人無法相信的事實:他終生未婚!他為了事業,拋棄了家庭,這種精神古今幾人能有?

讓我們用心去貼近英雄的偉大人格,感受他們為追求真善美,真理和正義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令我們啟示更多,獲得更多。

米開朗琪羅,一個天才的雕塑家,他的一生一波三折。他出生於意大利卡森蒂諾的卡普雷賽,父親是法官。母親在他六歲時便死去,米開朗琪羅被寄養在一個石匠的妻子家裏。十三歲時,他進入多梅尼科·吉蘭達約的畫室。由於他的成績優秀,他的老師為之嫉妒。一年後,米開朗琪羅轉入另一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衝突,他離開了那裏。後來,他又先後到過威尼斯、羅馬等名城,不過在不斷地交流中,米開朗琪羅的雕塑水平不斷地得到了提高。他被貴族指使,每天做着他不願意的事,他有着與眾不同的創造力,可命運卻好像註定他只能在無休止的干涉中替別人幹活。他的一生都在為雕塑而奮鬥,他並沒有因為教皇的壓迫而放棄反抗,而是把他內心的情感都注入他的作品中,一鑿子,一鑿子,一點一滴,是他對未來的渴望,是他對現實的諷刺,他是個想象的天才,他願為了雕塑花上六年、八年,但命運卻讓他在輾轉中成長、老去,他沒有怨言,只是至始至終的從事他的職業。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2

在灰暗的宮殿裏,高聳的尖頂像長矛一樣矗立着,柔和而苦澀的山丘在天空中微妙地反射着。山丘上,冷杉樹的圓頂狀山峯搖擺不定,橄欖林閃閃發光,波動如水波;

火辣,驕傲,神經質,容易沉迷於一切盲目的信仰,看着一切宗教和社會狂潮聳動,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是專制的,生活是那麼舒適,但這裏的生活卻是地獄。

在這個天堂般、魔鬼般的地方,有一輪熾熱的太陽,明亮而耀眼。他從未倒下。隨着時間的流逝,他一直懸在我們頭頂,發光,發光,直到永恆。

他就是米開朗基羅。

他狂野,他不羈,他高貴。他欣賞自己,欣賞自己,拒絕讓別人看到他是藝術家。他認為天才這個詞不適合他。

天才總是有非凡的品質。他的意志什麼都不是;甚至可以説,他的精神,他的內心都是無力的。這是一種瘋狂的爆發,一種可怕的生命,這是他虛弱的身體和靈魂所做不到的。“他生活在不斷的興奮之中。它過度的力量讓他感到痛苦,這種痛苦迫使他行動起來,繼續行動,幾個小時不休息。”他寫道;“我工作累壞了。從來沒有人像我一樣工作。除了沒日沒夜的工作,我什麼都不想。”這種病態的需求活動並沒有讓他的事業天天積累,也沒有讓他接受自己無法實現的工作,也讓他陷入偏執。他想雕刻整座山。當他想建紀念碑的時候,他會在石料廠待上幾年挑選石料,修一條運石的路;他想成為一切:工程師,工匠。他想獨自完成一切;自己建造宮殿和教堂。這是一種艱苦的生活。他甚至不想留出吃飯睡覺的時間。

他父親也勸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這個建議並沒有影響到他。他從不拒絕讓自己的生活更人性化。他靠很少的麪包和酒維持生活。自然,他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精神也因為生活的悲慘而極度悲觀。他多疑,他不安,他孤獨。他甚至説:“我的快樂就是悲傷。”沒有人比他更接近幸福,更容易痛苦。他在無垠的宇宙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只有它。世界上所有的悲觀情緒都包含在這種絕望的吶喊和這種極度悲傷的陳述中。

他也很孤獨。他討厭人;他也很討厭。他愛人;他不被愛。人們欽佩和敬畏他。他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思考,一個人工作,一個人看世界,一個人看自己。死亡對他來説是一種解脱和幸福,但也是他力所不及的奢侈品。因為他有意志,有思想,有追求。

也許,孤獨可以讓人安靜的看自己,看世界。它幫助我們趕走世俗的噪音,給我們一片寧靜的森林。也許,孤獨可以堅定我們的意志,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讓我們在苦海中尋找救命稻草。

也許,孤獨造就意志,而意志造就英雄!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3

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偉大的繪畫家和雕塑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一些古代的書籍,被古代的大師深邃的思想吸引,夢想着將來成為一個類似於古希臘雕塑家的人。

米開朗琪羅在一所雕塑學校學會了雕塑,之後家庭的全部負擔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隨後他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遇到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打擊、誣告,而米開朗琪羅是一個胸懷寬廣的人,在重重打擊和百般刁難的環境下,他沒有消沉,沒有後退。專心一意地搞藝術創作。病弱的身體折磨着他,他只沉浸在藝術創作的激動中。他除了夜以繼日地工作外,什麼都不想。父親勸告他不要太勞累,他卻根本不顧及自己的生活,只以極少的麪包和酒來度日。但是他卻感覺這樣才是快樂。跟貝多芬一樣,貝多芬説:“歡樂由痛苦獲得。”米開朗琪羅説:“越使我痛苦的就越讓我喜歡。”

故事裏還説:“米開朗琪羅終其一生總是從一個磨難轉到另一個磨難,從一個主人手下轉到另一個主人手下,就這樣不停地消磨着他那天才的生命。”米開朗琪羅依然能夠堅持下來,絕不後退。他沒有向命運屈服,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仍在抗爭。他勝利了。他給世界留下了許多珍貴、不朽的繪畫和雕塑作品。

讀過《米開朗琪羅傳》後,我懂得了,不管做什麼都必須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必須具有不怕困難和挫折的精神,才能最後取得成功。我也明白了,艱苦、困難和挫折是對每個人最好的鍛鍊,只要努力堅持,總會成功。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4

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偉大的雕塑家,但越偉大的人,經歷的挫折就越多。但無論挫折有多大,始終改變不了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米開朗琪羅的家庭負擔全部壓在他一個人的肩上。他的家人向他要錢,他即使沒有錢也因驕傲,而從不拒絕他們。他甚至心甘情願的把自己“賣掉”,也只為了滿足家人對錢方面的需求,所以他的確是個孝順的孩子,他對父母的愛,敢問世上能有幾人與他匹敵。但這樣的方式總是欠佳的,並且他家人還不瞭解他。

他健康開始因此受到影響:營養不良、經常受寒、勞累過度,住處潮濕……所有這些疾病開始損害他的身體,他患上了頭痛病,一邊胸腹部腫脹。而就在這時,他的父親卻沒有愛他關心他,反而指責他的生活方式,他在後來給父親的信中寫到:“我的一切痛苦,都是為你們而受的。我的一切憂慮,都是一位愛護你們而有的。”也許他的父親永遠都不會知道他的孩子時多麼的愛他。

米開朗琪羅愛它的家人勝過愛它自己,它時一個令天下人敬佩的充滿小心的人。父母親剩我們養我們,我們怎能不尊敬我們的父母,眷顧我們的父母呢?烏鴉反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熟悉。當小烏鴉嗷嗷待哺時,烏鴉母親含辛茹苦捕食餵養小烏鴉。烏鴉母親衰老後,它的“兒女”們,就會捕食贍養老烏鴉。多麼感人的動物母子情啊!不過,着之歌童話故事,米開朗琪羅孝敬父的事蹟,卻是真實的。現在,我們還只是青少年,我們的政府和人民為我們辛勤操勞,為我們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好,以實際行動報答我們的政府和人民呢?

學習米開朗琪羅吧,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5

陰沉的宮殿,矗立着崇高的塔尖如長矛一般,柔和而又苦索的山崗細膩地映在天際,崗上搖曳着杉樹的圓蓋形的峯巔,和閃閃作色、波動如水浪似的橄欖林;

熱狂、驕傲、神經質的氣息,易於沉溺在一切盲目的信仰中,守着一切宗教和社會的狂潮聳動,人人是自由的,人人是專制的,生活是那麼舒適,但是那裏的人生無疑是地獄。

就在這個天堂般又魔鬼般的地方,升起過一輪紅熱的太陽,明媚,刺眼。他從沒有落過,隨着時刻的推移,一向懸掛在咱們頭頂,發光發熱,直至永恆。

他,就是米開朗基羅。

他狂野,他不羈,他高貴。他欣賞自我,讚賞自我,他不答應別人把他當藝術家來看到,他認為,天才這個詞都不配於他。

天才,總有過人的品性。他的意志簡直是一無所能;甚至可説他的精神與他的心也是一無所能。這是一種狂亂的爆發,一種駭人的性命,為他太弱的肉體與靈魂所不能勝任的。“他在繼續不斷的興奮中生活。它的過分的力量使他感到痛苦,這痛苦逼迫他行動,不息地行動,以小時也不得休息。”他寫道;“我為了工作而筋疲力盡,從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地工作,我除了夜以繼日地工作之外,什麼都不想。”這種病態的需要活動不特使他的業務天天積累起來,不特使他理解他所不能實現的工作,而且也是他墮入偏執的癖性中去。他要雕琢整個的山頭。當他要建造什麼紀念物時,他會費掉幾年的光陰到石廠中去挑選石塊,建築搬運石塊的大路;他要成為一切:工程師、手工人……他要獨個子幹完一切;建造宮殿、教堂,由他一個人來。這是一種判罰苦役的生活。他甚至不願分出時刻去飲食睡眠。

他的父親也勸告他不好勞作過度,但是勸告業不起影響。他從不肯把自我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極少的麪包與酒來支持他的性命。自然,他的健康狀況每日愈下,他的精神因他苦難的生活也極度悲觀起來。他猜疑,他不安,他孤獨。他甚至説過:“我的愉悦是悲哀。”沒有一個人比他更不接近愉悦而更傾向於痛苦的了。他在無垠的宇宙中所見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觀主義都包含在這絕望的呼聲,這極端悲傷的語句中。

他也是孤苦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愛人;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又是欽佩,又是畏懼。他孤獨地生活着,他孤獨地思考着,他孤獨地工作着,他孤獨地看着這個世界,他孤獨地看着自我。死對於他來説是一種解脱,一種愉悦,但更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正因他還有意志,又思想,有追求。

也許,孤獨能夠讓人靜靜地審視自我,審視世界,它幫忙咱們驅除世俗的嘈雜,給咱們一片靜謐的森林。也許,孤獨讓咱們更能堅定自我的意志,讓咱們變得更堅強,好讓咱們在苦海中尋找救命的稻草。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6

米開朗琪羅的一生是神聖而悲劇的,我們應當看到的是他所受到的痛苦,而非他的英雄成分。雖然我們將嗅到的氣息是苦澀的,可也是純潔的。米開朗琪羅相信痛苦是與幸福並存的,我們只有正視痛苦,心中才能永遠充滿戰鬥的氣息。

書的開頭講了在翡冷翠國家美術館中米開朗琪羅的《勝利者》雕像,這是一個美麗的青年,距曲在一個鬍髭滿面的囚人背上。青年是勝利者,但他亦被勝利征服了。在他拳頭將要擊下去的一剎那,他停住了。勝利使他厭惡,他不再要勝利。在他目光轉向別處的那一刻,他思考的是痛苦。——他即是米開朗琪羅自己,他全生涯的象徵。

不可否認米開朗琪羅是一個天才級的雕刻家,他為後人遺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珍寶。然而創作這些的過程並不容易,而且充滿了磨難。在作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時,米開朗琪羅幾乎是被它毀了。因為他成年累月地仰着頭畫天頂,以至於以後讀一封信必須把它放在頭頂才看得清楚。不僅如此長時間的堅持,他每一天也都是廢寢忘食的工作,吃得很少,睡得很少,受盡了痛苦。“……我的皮肉,在前身拉長了,在背後縮短了,彷彿是一張敍利亞的弓。”他自己這麼取笑道。而像他那樣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愛慕肉體的美的人,醜是一種侮辱。他的犧牲精神,他面對苦難的精神,他寧忍受屈辱而創作的精神,讓我十分震撼。他所受的悲苦尤其深刻,而他似乎從未獲得回報。或許我們應當堅信,受盡磨難的生命才是美麗的,面對勝利而思考着痛苦的人,才是有價值的。

為何説他的一生又是悲劇的,因為他不僅為事業所迫,還為家庭、為衣食、為友情、為疾病所迫。但當他面對這一切時,他卻説:“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歡喜。”“我的歡樂是悲哀。”“千萬的歡樂不值一單獨的苦惱。”他是有多尊敬痛苦,多喜歡痛苦啊!我們視他為可憐蟲,為他一生的悲劇所同情。而其實,他活得快活,他感到磨難就是幸福,體味痛苦的人,方懂得人生的價值與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這一場悲劇的生涯,米開朗琪羅卻將它活得十分精彩。我們也應當正視痛苦,方才能使我們的生命真正綻放光彩。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7

英雄在我的心中總是那樣的高大,而又可望不可及。今日當我手捧一本《名人傳》細品其華之時,才領悟了什麼是真正的英雄。

貝多芬伴着失聰的雙耳譜寫出了千百名曲;米開羅琪羅在6歲喪母的悲痛下雕琢百千佳作,終逝世於工作室中;托爾斯泰在戰爭的烈火中釋放滿心怒火;

他們的巨大痛苦和孤獨磨鍊了他們堅強的意志。成為“心靈”偉大的英雄。

是的,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托爾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們享受着他們的天才創作出來的作品,同享受我們先輩的偉績一樣,不再去想聽他們流出的鮮血,這無疑是使我們尷尬的事情,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我們寧願去讚美他們的作品而不願去感受他們人格的偉大。不是的,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們將在那裏獲得更大的啟示。《名人傳》就猶如向我們譜寫了一首“英雄交響曲”。我們從中得到的啟發是:每個人的身上都會降臨苦難與災害,我們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奮鬥,與其羨慕偉人,不如學習偉人人格的偉大,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與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不如堅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義,讓自己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

只要我們體會到《名人傳》給我們心靈崇高的昇華,使英雄的鮮血呈現在我們面前,英雄的紅旗在我們的頭頂上飄揚,我們就慢慢地感受到,在這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我們的靈魂也被所昇華為一種崇高。

《名人傳》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對世界有貢獻的名人。看了這本書,我體味出一個道理:有些事如果認真去做,可能難事就會變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變成難事。縱觀歷史上的許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夠正確對待這一問題的。

例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他是近代力學,光學,天文學的奠基人。也許你認為他從小一定是聰慧超羣的神童吧?其實不然,牛頓小時候並不聰明,智力遲鈍,呆頭呆腦的,曾經還留過級,被老師認為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頓並不因此而自暴自棄,他以堅強的意志,驚人的毅力勤勤懇懇地做科學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説的:“別人用一倍時間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時間去做。”終於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大物理學家。

我國的大畫家齊白石,他的畫之所以能夠聞名海內外,和他一生辛勤地練畫是分不開的。正如他在一首詩中所説的:“苦把時光挽畫禪,功夫深處見自然。”

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如:愛迪生,愛因斯坦,李時珍,居里夫人……他們都是如此,可見與其不做,還不如認真地做好啊!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生活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中,成才的條件總比別人好,雖然他們也想到過事業,但往往缺乏認真做的行為而功虧一簣。反道有些人雖然條件差一點,卻能夠持之以恆的去作,終於在逆境中發奮成材。我覺得像他們這種人,長大才有出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在我們的學習中,應該大力提倡去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一切從我做器,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米開朗琪羅傳》讀後感 篇18

米開朗琪羅,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他把他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藝術事業,直到一年之中二月的一個星期五,約下午五時,又正值落日時分,這位藝術巨匠轟然倒下,他告別了人世,神祕步入和平天國。

他一生的價值用肉眼是無法識別的,當然無論藉助什麼儀器也都是無法察覺的。他的成就是千代萬代藝術青年對他的敬仰,他的人格信念是他對藝術的狂熱與對自由的無比眷顧和渴望,及至真誠的追求。他有自己獨特的秉性:全神貫注地塑造《大衞像》,仰着頭精心刻畫天花板和穹頂上的壁畫,直到夕陽西下。這一切的一切,靠的就是信念與他對藝術的熱愛,正如他晚年的詩一般:“幸福的靈魂,在他那兒,時光不再流逝!”

米開朗琪羅是富麗堂皇的,卻又是痛苦絕望的。社會的混亂使他擔憂,藝術界的坎坷讓他“剪不斷,理還亂”,使他前進的腳步欲出又止,正如他説的,“有英雄的才能,卻沒有英雄的意志,有強烈的激情,卻沒有這樣的願望”。是社會的壓力與無數人致命的欺騙使他步入絕境,但他沒有失去希望,他依然樂觀生活。

回首自身,我們何嘗沒有經歷過苦難,又何嘗沒有步入過挫折呢?但又有多少人選擇繼續堅持下去,並且更為樂觀,更為自信地活下去呢?米開朗琪羅身為藝術家,並不説明他與眾不同,他的一切都與平常人一樣,只不過他或許有一個比常人更為純淨,更有思想的靈魂。他對藝術事業的熱愛與眷戀是他在困難中唯一的精神支柱與營養,使他不是為了金錢而活,而是為了理想的事業而活。就算他受盡欺騙,也不會痛心疾首,因為社會無論多殘酷,只能消滅他所有的物質財富與一些微乎其微的地位,卻永遠無法打敗他不屈的信念與高尚的節操,正如海明威所説,“你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他的生命只能與藝術融為一體,而卻沒有一個人能銷燬藝術,這正如沒有一個可以毀滅生活一樣,因為這是一種精神,一種無窮的力量。

我想像在一座宮殿深處,米開朗琪羅仰着頭刻畫的模樣,我想,他的默默奉獻、他的不屈信念,使他能仰天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