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俗世奇人》讀後感(1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18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世奇人》讀後感(15篇)

《俗世奇人》讀後感1

暑假裏我讀過很多書,有《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但這本《俗世奇人》讓我難以忘懷。

它的作者是馮驥才,他主要介紹的是天津的奇人,有“刷子李”等人,那些天津人為什麼又要被稱呼為齊人呢?那我們來看看吧。

刷子李是一位粉刷匠,有很多人請他刷牆,刷完牆還讚不絕口,傳聞他刷的牆一塵不染,沒有一點瑕疵,更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刷牆不會弄髒自己的衣服。有一個店小二早就聽聞刷子裏很厲害,於是想拜他為師。有一次他剛好碰到刷子李,便拜他為師,刷子李也答應收他為徒,好傳承他的手藝。於是刷子李給他一份差事,那就是端茶倒水。

有一次刷子李接到了一份任務,於是帶着徒弟去做任務,刷子李有一個習慣,就是刷一面牆,抽一根煙,再刷下一面牆……徒弟趁每次給師傅敲腿時,查看師傅的褲腿上有沒有斑點。第一次看沒有斑點,第二次敲師傅腿時,竟然有斑點,他很驚訝,難道傳聞是假的嗎?但師傅卻不驚訝,因為那是一個小洞。

看到這裏,我被他的技術折服了,因為刷子李一絲不苟地做每一件事情,而且沒有一點瑕疵,令我非常敬佩,所以我也要向他學習,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一絲不苟,專心致志,不能粗心大意!

《俗世奇人》讀後感2

今天,我在讀一本老師推薦的書《俗世奇人》,這本書我一口氣給看完了,看完後我受益匪淺。

為什麼我一口氣看完了呢?因為這本書太好看了,這本書裏的人是非常神奇的,比如:蘇七塊,他醫治胳膊,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刷子李,他用白油漆刷牆,自己卻穿上一身黑衣服,連一點白色粉末都不會落到身上。張大力,他身強力蠻,力大沒邊,一下子就能舉起青石大鎖。認牙,他治牙不用問病人,只要往裏瞅一眼全知道,一下子就治好了。……他們都是各有絕活的,這樣才能在天津界混下去呀!

我還有一個原因為什麼我一口氣讀完。因為這本書裏面有許多好詞好句,四字詞語多的無法數數,所以作者用上這些詞才把這本書寫得神奇,書裏的18個故事,作者把它寫得生動形象。

當我讀完這一本《俗世奇人》,我馬上就想起了每一次寫作文。我寫作文總是很難下筆,下筆了我還是思前想後,不知從何下筆。可是這位作者是寫的那麼生動形象啊!我猜作者應該讀過不少書,所以知識廣闊,用上了好詞好句。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希望大家要多讀書,才能獲得受益匪淺的知識。

《俗世奇人》讀後感3

寒假裏,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在天津衞中的各種奇人。有刷完牆身上沒有一點白點的“刷子李”,有喝完酒走一百多步遠説醒就醒的“酒婆”,有眨眼間就能捏出一個活靈活現的泥人的“泥人張”,有號稱“魚絕後”,能把魚釣絕了的“大回”,還有……

《俗世奇人》語言生動,筆觸清新,使我感覺那一個個奇人彷彿就出現在我眼前。比如描寫“蘇七塊”的一段: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脣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山羊鬚,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這句話語言幽默風趣,把“蘇七塊”的外貌特點描寫得栩栩如生。

這些奇人也只不過是普通百姓而已,如果沒有刻苦的練習,它們的絕技又怎能做到令人歎為觀止?“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天才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靠後期努力成就的。有好的天賦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空有好的天分,沒有自己的努力,什麼都是白費。

要把平淡的生活活出點味道來,就要努力刻苦的學習一門謀生的技藝。不用樣樣精通,只要選擇一樣自己感興趣的學好學精,你就能成為茫茫人海中的那一個亮點,成為另一個俗世中的奇人。

《俗世奇人》讀後感4

《俗世奇人》,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本書很好看,裏面一定是講一個鎮子裏有許許多多的高手,翻開書一看,果不其然。

在這部書中,令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俗世奇人張大力。一聽名字就知道他的力氣大,而在《張大力》這篇文章中,一户人家把一個石鎖放在那,寫着一行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大家都沒能舉起來,有一天,張大力也看見了這行字,他一舉,舉了起來,那户人家走了出來,張大力説:“我以把石鎖舉起來了,快快拿錢來,我很忙。”只見那家人微微一笑,叫張大力再仔細看看那行字,張大力一看,果然還有一行字,上面寫着: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張大力想了想,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這則故事使我明白了幾個道理:幹什麼是要認真,就比如説在寫作業時,一定要認真讀題,不要太粗心,而且對人也要温和一點,如果你想借別人東西,而你説話語氣生硬,會讓別人對你很討厭;而且,做什麼事情,一定要經過大腦思考,做事要周全,就比如説張大力為什麼會哈哈大笑,揚長而去?因為這家人知道只有張大力能舉起這個石鎖,便有寫了一行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這樣張大力舉起來,就説明張大力力量最大,讓張大力不為難他們。充分表現出了這家人的聰明。

《俗世奇人》讀後感5

在這個寒假裏,我看了許多有益的書籍,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馬克·吐温的《百萬英鎊》······數不勝數。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屬《俗世奇人》這本書了。

剛看的時候,我對奇人的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有所懷疑,再往下看就信以為真了,全都是真人真事。

書中有個正骨拿環的蘇金散,技藝高超,但是有個規矩,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在台子上,才肯瞧病,俗稱“蘇七塊”,其實他心地善良只是力的規矩不能改。書中還有個泥人張,台下一邊看戲,一邊在袖子裏捏泥人,捏啥像啥,一手絕活兒。他藝高膽大,智鬥橫行霸道的“海張五”。還有更絕的文混混兒劉道元活出殯,一連七天詐死笑看世間百態、人情寒暖······

書中着黑衣黑鞋刷牆,不沾一滴白點的刷子李,只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好嘴楊巴······一個個活靈活現,真實反應了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堪稱“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總共十八篇,每人一篇,各不相關。此書故事簡短,語言通俗易懂,讀完全書,讓人驚歎不已:奇人妙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真值得一看,建議你有空也看看哦!

《俗世奇人》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俗世奇人》,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酒婆》。

這個故事講了酒婆每天都要到酒館喝酒,而老闆卻在酒里加了水,酒婆不知道。每當酒婆喝完酒走在馬路上的時候,旁人都擔心她會被車撞,可是她卻平安無事。一天,老闆娘生了個孩子,老闆很高興,便不在酒里加水了,而酒婆因喝醉,被車撞到死掉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

在實際生活中也要誠實守信,如:在前年的暑假,我和一個朋友一起上奧數班,一次,他不小心把老師的粉筆盒碰到了地上,所有粉筆都摔碎了,老師知道了非常生氣啊,問我們是誰幹的,全班都鴉雀無聲,這時他站了起來,小聲的説:“是我做的。”他的眼睛黯淡無光,頭低的很低。我想,老師一定會批評他的,誰知老師卻説:“很好,做錯了事就應該承認錯誤,要知錯就改。”因此老師送給他一支鋼筆。

這些故事説明了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這樣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俗世奇人》讀後感7

這周我看了著名作家馮驥才創作的小説集——《俗世奇人》。這本書的《序》裏寫到:天津衞本是水陸碼頭,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然燕趙故地血氣剛;水鹹土鹼,風氣強悍。

《俗世奇人》中共記錄了 18 位奇人,有因立下規矩為人瞧病必先得七塊銀元的大夫——“蘇七塊”;有天天嗜酒的“酒婆”;有有情有義的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有記性差、不認人只認牙的華大夫;還有能耐特別,倒賣家產做生意的蔡二少爺……一個個人物個性鮮明,一個個故事讓人啼笑皆非。天津衞方言中常用“賽”和“嘛”兩個字,什麼賽什麼,嘛這樣?嘛回事?有着濃郁的當地氣息。

我被這本書深深吸引。被書中人物的豪情仗義感動,被好氣又好笑的故事情節笑破肚皮。有時候我彷彿置身於百年之前天津衞的大街小巷,眼看着這一個個普通平凡的.做着一件件稀奇古怪的事情。

看了《俗世奇人》,我有一番感觸。我們身處如今這個年代,和當年天津衞百姓的生活真是天壤之別。但我們各有各的樂趣,各有各的精彩。

《俗世奇人》讀後感8

《俗世奇人》是一本短篇小説集,可能很少有人聽説過《俗世奇人》這本書,但您一定聽説過馮驥才,或許因為《泥人張》這篇文章,或許因為《好嘴楊巴》這篇文章,再或許因為《賤賣張海五》這篇文章,總之大家對他並不陌生,對他的作品也耳熟能詳。他的好多作品均出自小説集《俗世奇人》。馮驥才擅長於寫人,特別是市井人物中各色各樣的人。“俗世奇人”即指那些民間或者世俗中有着獨特技藝或者獨特本領的人,他們大多深藏不露,不顯山水。泥人張,刷子李,蘇七塊……一個又一個人物角色在馮驥才的筆下熠熠生輝。

全書由18個短篇小説連綴構成,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二拍”筆意。故事都來自於民間傳説,生動有趣,惟妙惟肖,人物躍然紙上,讀來每每令人驚歎不已!

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那一個個傳奇式的市井人物,全是硬碰硬手藝,這一個個的絕人絕活,在馮驥才的筆下,簡直是神了奇了。書中那一件件奇人妙事,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來令人歎為觀止,驚為天人。因此,自捧上此書,手不釋卷那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俗世奇人》讀後感9

《俗世奇人》這本書是由我的老鄉馮驥才寫的。這本書寫的是天津的勞動人民都有自己的特長,他們喜歡將人的特長和姓結合在一起。如:泥人張、刷子李、背頭楊、藍眼。

在這麼多身懷絕技的人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蘇七塊》,看了這題目的人都知道他姓蘇,可為什麼叫他七塊呢?原來他是位醫生,每次給人看病都要七塊銀元。有一天蘇七塊去與人打牌,牌打到一半,門外來了一車伕張四,張四的一個胳膊斷了,要蘇七塊治,可車伕都是賺一天吃一天,而且我聽爸爸説七塊銀元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牌友華大夫是出了名的心善,他推説去上廁所,其實偷偷塞給了張四七塊銀元,張四將七塊銀元交給蘇七塊時,蘇七塊就幫張四接好了骨頭,還送了張四許多藥。晚上別人走光了,蘇七塊取出七塊銀元還給了華大夫,説:不要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是我定的規矩不能改。我這才知道蘇七塊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還有很多能人:油漆功夫好的刷子李,力大無邊的張大力馮驥才把這些人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我彷彿就看見他們站在我面前。真是本好書!

《俗世奇人》讀後感10

之前閲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作《俗世奇人》,書中講了許多的行走在江湖的俗人,奇人。帶着自身的本領行俠仗義,在這大千世界中闖蕩。

書中給我印象很深的人物有許多,不過這並不是他們幹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成了什麼大英雄,只是因為他們是“俗人”。

古人常常追求什麼是得道成仙,擺脱七情六慾,玄幻小説中也是什麼拯救世界,蒼生什麼的,但是這些還能被稱為人嗎?

如果成仙的代價是失去七情六慾,還不如幸福的和親人度過一生的每一天,如果成仙的代價是拘束的過完一生,還不如瀟瀟灑灑的遊歷大好河山,如果成仙后能看到絕世的美景但卻失去一顆欣賞美景的心靈,那又為何呢?

何為人?人是擁有情感,擁有慾望的物種,沒有人不為利打動。我為何喜歡這本書,因為書中的人物放蕩不羈愛自由;因為書中的人物是人,會為利所動;因為書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我行我素,活出了一顆擁有自我的一生,這才是活生生的人啊!

《俗世奇人》讀後感11

星期六,媽媽接我時,帶來了《俗世奇人》這本書,光看書名,就知道書中人物個個身懷絕技。我便津津有味地讀起來。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天津水陸碼頭有着一些奇人妙事》。有必得先拿出七塊銀元才肯瞧病的蘇七塊;有手藝高超的刷子李,也有愛喝酒的酒婆。不過,令我最敬佩的還是“大回”。他專攻釣魚。手裏一根竹竿子,就是釣魚竿;一個使針敲成的鈎,就是魚鈎;一根納鞋底子用的上了蠟的細線繩,就是魚線;還有一片鴿子的羽毛拴在線繩上,就是魚漂。只憑這幾樣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他蹲在坑邊,頂多七天,能把坑裏幾千條魚釣光了。連魚秧子也逃不過。但他最厲害的還是釣王八。王八被魚鈎勾住之後,便用兩隻前爪子抓住水草。大回就從腰間摸出一個銅環,套在魚竿上,順着魚線下去,王八就揚起前爪子一檔,便鬆開下邊的草,就舒舒服服地提上來了。

這些人就是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下去,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像這小説裏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俗世奇人》讀後感12

《俗世奇人》中的人物都出自於平凡家庭,但他們都有一項獨一無二的本領,他們每人都有綽號,比如: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在想:莫非他們天生就有非凡的能力?比如張大力,別人搬不動的大石鎖,他卻能輕而易舉地舉起來。看完後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原來我們生下來並不是天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想要成為天才就要花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心血。我們剛生下來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可接下來艱難的路程就有人會輸在起跑線上。有心的人會不停歇,一直跑在別人前面,而害怕困難的人、向困難屈服的人就會跌在起跑線上。

其實,我們不也要這樣嗎?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來完成。我們不能跌在起跑線上。我們承受過的困難別人都克服了,難道我們克服不了嗎?做任何事情都要儘量靠自己來完成,實在沒辦法才可以向家長求助。

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我們,也是一樣的平凡,即使摔倒了,也不要害怕,爬起來,吸取教訓,努力的向自己的目標邁進,説不定下一個俗世奇人就是你。

《俗世奇人》讀後感13

今天我們學了小説《俗世奇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興致頗高。聽過一句話“平凡的人過着不平凡的生活”,我當然是一個平凡的,沒有美麗的外表,聰慧的頭腦,過人的才在他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手藝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

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呵,瞧我笨的,直到看完他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我少的就是那份才藝,甭説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着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特別是在深圳這種經濟特區,滿地都是人才,不比別人強,你就會被淘汰。所以在我們這個求學的階段要認真學點本領,業餘學點特長,這樣你才能在將後的社會中生存。總不能一輩子都當寄生蟲,靠着父母養活吧!

其實聽一個人説過這年頭哪來得全才,社會要得只是人才,可這話有點邪,這年頭人才輩出,社會要得又啟是人才,是多才的人才。總之一句話有本領你才能活的下去。可能這話説的過了點兒,但有啥法子呢?這是個硬道理啊!

《俗世奇人》讀後感14

今天,我讀了俗世奇人。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書,尤其是裏面的“酒婆”一篇,更是十分好看,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

“就是這日,酒婆來到這家小酒館,進門照例還是掏出包來,層層打開,花錢買酒,舉手仰脖,把改假為真的‘炮打燈’倒進肚裏······真貨就有真貨色。這次酒婆還沒出屋,人就轉悠起來了。而且如今她一路上搖晃的分外好看,上身左搖,下身右搖,愈轉愈疾,初時賽風中大鵬鳥,後來競賽一個黑黑的大漩渦!首善街的人看的驚奇,也看的納悶,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竟然沒有酒醒,破天荒地的一遭轉悠到大馬路上,下面的慘事就甭提了······”在這一段裏,對酒婆的動作描寫十分詳細,也十分生動,尤其是“初時賽風中的大鵬鳥,後來競賽一個黑黑的大漩渦!”這一句,它十分誇張,又能很貼切的描述她的動作,可謂是十分恰當。

這本書裏還有很多好看的故事,大家都買一本看看吧!

《俗世奇人》讀後感15

最近,我讀了一本《俗世奇人》的書,這裏面有個很牛的人,叫蘇七塊,今天就來講講他的故事。

蘇大夫大名叫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水平一流,在天津衞一帶很有名氣,連當時的洋人賽馬折斷胳膊、腿的,也都來求他醫治。

蘇大夫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最有特點的是他下巴上有一綹山羊鬍子,像浸了油似的烏黑鋥亮。他要是開口説話,聲音相當洪亮,帶着丹田氣從腹腔到胸腔,一路衝出來,遠近聽着都是一樣響的。書中説,他要是在當年入行學唱戲,一定也能成為明星。

蘇大夫在為病人正骨的時候,手腳“乾淨麻利快”是特點,“雙手似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擦咔擦’,不等病 人覺得疼,斷骨頭就接上了。”這些動作在我眼看像看電影一樣的出現,真是個“武功高手”呀。這技術就是在今天,也準是一個最好的骨科大夫。

但是蘇金散這個人為什麼叫蘇七塊呢?這還得從他立的一個規矩説起,“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圓碼在台了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所以大家都罵他認錢不認人,慢慢的都喊他蘇七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