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10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範文800字(通用10篇)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1

打開《海底兩萬裏》這本書,我懷着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讓我知道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知識,尤其是光的折射、珍珠的分類、採集、潛水艇的構造……這些東西如今都已變成了現實,我感歎作者儒勒。凡爾納的想象力,竟能在還未發明電燈的社會中預料到未來世界,把科學與故事結合,創造出一個神奇的海底世界。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陰鬱,卻又知識淵博。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地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會與大黑鯊拼搏,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的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也是一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蓄罐裏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於缺乏空氣,他們幾乎虛脱。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最後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了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感動了我。

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作者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也要重視防止被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儒勒。凡爾納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面對這早在兩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籲,我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此書只是讓讀者感受豐富多彩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對自然科學有更大的收穫。

儒勒凡爾納是在告訴我們: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當時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才可能有來源於現實或高於現實的想象,否則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連想象都沒有,沒有目的、沒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學的進步。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2

《海底兩萬裏》這部作品敍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後他受船長尼摩的邀請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這部小説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看了這部書,我不僅在想,假如我是他們中的一員會怎樣呢?

假如我是龍納斯教授,當我與一個僕人在茫茫的海洋中游水前進,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我會像他那樣不自暴自棄嗎?不,我是不可能象他那樣因其順變,積極自救。

假如我在那沒有自由的潛艇上,我會象他那麼樂觀向上嗎?不,雖然可以進行一些獨特的"旅遊,但失去自由我會瘋的,如果一個人家財百萬,但失去自由,那又有什麼用呢?

假如我是龍納斯的僕人,當龍納斯落水後,我會象他那樣落水救人嗎?不,我會被下傻,不知怎樣辦而耽誤時間,但我會的。

假如當龍納斯全身僵硬,不能動彈的那刻,我會不自私自利,丟下他自己逃生嗎?不,我不會丟下他自己逃生,任由他被海水吞沒……

如果我是那艘“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發現他們後,我會象他那麼仁慈,留下他們嗎?不,我會立刻潛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們淹死;當船員被巨型章魚捲走的時候,我會不顧個人安危去救他嗎?不,根本沒可能,我會逃走回船上,另謀計策。在這麼多個如果中,我非常佩服的是他們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僕人康塞爾對主子的忠心耿耿與無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那見到朋友有危險的時候就會奮不顧身的去營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3

《海底兩萬裏》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法國十九世紀一個想象力驚人的科幻作家,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説,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裏》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説發表20xx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説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怎樣豐富的知識底藴啊!

就這樣,我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説都像《海底兩萬裏》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説,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4

又急急忙忙的刷牙、洗臉、吃早飯。用漆或是炭黑塗寫的小廣告輕易是去不掉的,管理人員在小廣告塗抹漆或是炭黑,已覆蓋他們,這也叫以毒攻毒吧,過幾天他們又在被塗過的地方出現了,真是大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氣勢,這樣你來我往幾回和,路面就像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一般,像不用化粧的三花臉!

故事的起因是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出現了一個怪物,比鯨魚還要大,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獨角鯨”。於是,美國的“林肯號”逐洋艦特地去追捕這個“獨角鯨”。並邀請海洋學界知名人土阿龍納斯先生一起參加。同行的還有阿龍納斯的僕人康納爾和加拿大人捕鯨能手尼德蘭。

在追捕過程中,阿龍納斯、康納爾、尼德蘭不幸落入水中,被“獨角鯨”救起,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海洋中出現的怪物“獨角鯨”是一艘構造精密的潛水艇。“鸚鵡螺號”(潛水艇的名子)的船長尼摩邀請他們一起再做一次海底旅行。他們衝破了重重困難,多次化險為夷,但是,最終還是落入漩渦裏,生死為卜,下落不明。而阿龍納斯、康納爾、尼德蘭乘坐準備逃走的小艇而倖免落難,將所知道的海底世界公佈於世。

書中人物的刻畫是成功的。阿龍納斯,是一位對知識勇於探索,永不滿足的人;當尼德勸他逃走,他猶豫不決,他不想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把在海底千奇百怪的發現仔細觀察,並做了筆記。康納爾,一位對主人忠實的小夥子,對動物分類了若之掌。任何動物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分出它屬什麼類,哪一科……十分詳細。尼德蘭,他是一位脾氣爆躁的人,但他也很善良。他曾救過尼摩船長的命,非常勇敢。尼摩船長,這是一位帶有神祕色彩的人物,他的脾氣反常不定,難以捉摸,時好時壞,不知對陸地有什麼仇恨,這完全是個迷。就連他本人也是個迷。

書中想象合理、大膽。許多書中的事物現在我們早已實現。如潛水艇、電、潛水衣、探照燈等。許多設想非常成功。

我讀完這本書後,對裏面的故事情節,人物及海底世界,都有了一定的瞭解。不是吹的,這本書的確不錯,有時間希望大家也讀一讀這本書。它那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定會深深的吸引你的。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5

今天我閲讀了《海底兩萬裏》,被作者儒勒·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深深地震撼了。故事開頭,作者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先介紹了一件事:1866年,當時海上的人們發現了一隻所謂獨角鯨的大怪物。作者從這件事入手,又介紹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接受了邀請並參加捕捉行動阿龍納斯在捕捉的過程中不幸與其僕人康塞爾掉入水中,卻意外和一名捕鯨手尼德·蘭游到了這隻怪物的脊背上,被“海怪”所救,後來卻得知這隻轟動一時的獨角鯨原來是一艘構造奇妙的名為“鸚鵡螺號”的潛水船,此後他們便被尼摩船長軟禁在這艘神祕的潛艇中,開始了在海底的奇幻環球旅行。最後,他們在挪威海岸附近設法逃走,重回陸地。這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森林打獵,“鸚鵡螺”號擱淺,進入珊瑚墓地,經過阿拉伯海底地道,地中海四十八小時……在將近10個月的漫長旅程中,經歷了土人圍攻、冰山封路等許多危險。作者通過巧妙的構思和引人入勝的情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祕色彩的海底世界,情節甚至有些古怪和離奇,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説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讓人彷彿身臨其境。

整本書花了大多筆墨來刻畫尼摩船長,這個謎一樣的人物一樣為此書增色不少,他可以為法國償還幾百億國債,看到朋友死去會無聲的落淚,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會收容所有厭惡的陸地的人,會把滿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會逃避人類,施行可怕的報復,他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似乎經歷了無盡的痛苦,我不明白這樣的一個天才有着怎樣的經歷和出身,我總想探個究竟,不過我相信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作者還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要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龍納斯教授的樂觀向上精神、尼摩船長的勇氣和他奮不顧身的去營救有危難的朋友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在這漫長的旅行中,時而處於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處於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人物命運撲朔迷離,整部小説懸念迭出,其內科學知識豐富詳盡,而且細節逼真。令我完全沉浸在了這個奇幻的故事裏。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6

與《海底兩萬裏》邂逅,出於偶然。高中時的英語書上有凡爾納《神祕島》的節選,一時間被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凡爾納的很多科幻情節可以説是有所依據的,在當時看來是幻想,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是他在小説中的有些預言在今天已經成為了現實。

一直喜歡《海底兩萬裏》,不僅是因為它有着豐富的人文、植物甚至是地理知識,更因為它包含着凡爾納對奇幻世界的思考。

看到尼莫船長捉摸不定的性情,看到他自稱“不存在的人”,就覺得他可憐又可恨。對於外面的世界,他認為大海給了他一切,所以外面的一切於他而言就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並不是不存在的人,他給這個世界帶來了紛擾,讓船隻傾覆,這點是可恨的。他熱愛大海的一切,他不允許外界的干擾,他沒有連接外界,卻連接着外界的文明,他擁有世界上最好的書房,最好的收藏,卻沒有人能與他欣賞,這點看來他又是可憐的。

其實我覺得尼莫船長有時候就是我們的縮影。有時候面對外界的紛擾,也想躲進大海,造個千萬噸級的潛艇,快樂的做自己,可是哪裏會有桃花源?

在《海底兩萬裏》中,教授、尼德、康塞爾一邊在船上享受着客人的待遇,一邊想着如何逃出去,他們在海底見到了五彩斑斕的魚羣,珊瑚,於是我們也通過文字感受到了那份美麗。作者想必對動植物學也有所研究吧,能把海底那種自然的隨性描繪得如此準確,讓人心神嚮往,讓人再一次感歎大自然無窮的魅力。

如果讓我説《海底兩萬裏》有什麼魅力讓我看了那麼多遍,只能説,感覺這就是一本很乾淨的書,“乾淨”有很多的定義,我不怎麼喜歡描繪革命、血淚史的書,雖然這是人類一步一步的進化史,是值得我們去看去深思的。但是我喜歡一些寫給小孩子的書,也許是性格使然,這些外國的科幻小説也許並不是寫給孩子們看的,也許這本書中還有很多的深意。

尼德雖然並不是主角,但是我覺得他很出彩,直率而忠實的性格很招人喜歡,雖然他不及康塞爾冷靜,不及主人公教授博學,但是他身上有着普通人普通的品質,有的時候,小人物的刻畫是很難刻畫得生動又新穎的。因為小人物太多了,寫小人物的也太多了,而且小人物易被大人物的光芒遮蓋。

一生中有很多啟迪智慧的好書,也有很多啟迪成長的書,讓我們在路上品嚐。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7

甘心做奴隸的人,不知道自由的力量。《海底兩萬裏》這本充滿科幻色彩的小説,令我置身於書中豐富多彩的世界奇幻冒險。我儘管身處“牢籠”,但思緒卻任其自由地穿梭在海洋之上,自由之夢伴隨我揚帆起航。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位博物館學家阿龍納斯,因好奇心,參進捕抓“怪物”的行列,結果反被俘獲,並發現所謂的“怪物”,其實是一艘潛水艇。於是博物館學家一行人被迫遊歷了各個海洋,他們還經歷各種奇幻的冒險……

其間,艇長追逐自由的夢想,以及主角充滿好奇心的探索精神引起我的共鳴。艇長為避開敵人,躲開世俗的目光,帶領少數志同道合的人隱居深山。為的就是探尋自由,尋找夢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與世間不平説“不”。“信不信,到底有什麼關係?”這是艇長耗盡自己的前半身總結的經驗。我們為何因為世俗的鄙視而捨棄自己本因去追隨的夢想呢?生存在不平的“牢籠”之中,他們信不信我們,是否認同我們的觀點,到底與我們能否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否通過未來之路有何相干?

沒有!主角阿龍納斯給了我們一個準確的答覆:“探索才能知道答案。”只有不顧他人的影響,走自己的道路,才能實現夢想,滿足自己的願望。而主角就是一位為了追逐夢想,被迫困以“牢籠”之中的自由者,他儘管明白自己是艇上的虜俘,儘管他意識到將永遠生存在艇中僅能與大海接觸。當他面對離開或留下時充滿了猶豫,他知道這是他人生最重要的岔道口。因為他意識到只有滿足自己探索的慾望,完成自己一生的夢想,才是自由!對他而言,陸地僅是一個更大的“牢籠”。夢想實現才是脱離困境,追逐夢想便是探索自由,踏入屬於自己的淨土。

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儘管他出生貧窮,卻擁有一顆堅定的愛國之心。他希望他的國土,不再受外界的壓迫,能夠重獲自由;同時他的夢想也是作為一名詩人能不受拘束與壓迫地在親愛的國家中朗誦自己充滿愛國之情的詩歌。他的夢想是作一名詩人,但飽受擠壓,怎能任其自由地邀翔?所以,只有擁有屬於自己的淨土,夢想才能隨之揚帆起航!

要知道,受拘束的地方不會有快樂,避開世俗的目光,當夢想成為現實,釋放自身的靈魂,自由地揚帆起航吧!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8

其實幾年前我就曾翻閲過《海底兩萬裏》,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喜歡上這本書,內容也很快就遺忘了。今天夏天,憑着自認為已能夠讀懂這本書的理解力和對名著的渴望,我又重新拾起這本陳封已久的書,用我的.目光和翻動書頁所產生的風掃去這本書幾年來日積月累的所有灰塵。

這個奇妙的故事起始於1866年,法國生物學教授阿羅納克斯受邀請追逐一隻海怪,但中途不幸落水,進入了一艘先進的潛水艇,從此和兩個同伴一起隨“鸚鵡螺號”經歷了各種奇幻的海底歷險。他們結識了性格古怪但才智過人的尼摩船長,並同其一起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諸多的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最後,因耐受不了與世隔絕的寂寞,阿羅納克斯教授與其同伴一起逃離了潛水艇,他們的奇幻旅程也就告一段落了。

我看過很多科幻小説,《海底兩萬裏》是其中的經典之作,沒有其他任何作品可以與其匹敵。它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都令我欲罷不能。更重要的是其字裏行間所迸發的熱情和成熟睿智的筆觸令我深陷其中,陶醉不已。我相信這也是它長久不衰的原因吧,100多年的時間流逝更加證明了它的價值。

並且,《海底兩萬裏》也很有科學價值,整部小説動用大量篇幅來講述了有關海洋的科學知識,隨時隨地地對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環系統、珍珠生產等進行專業的介紹,這些知識看似很枯燥難懂,但我卻絲毫沒有感到接受起來十分困難,只把它當做有趣的旅行日記,從而在無意中記住。《海底兩萬裏》雖説是科幻小説,但都是建立在現實基礎上的。在書中,作者對將來的世界進行了很棒的預言,故事中的事物在如今都已習以為常,讓不少人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對作者的這一點尤為欽佩。

當我翻過《海底兩萬裏》的最後一頁,我的心情很複雜,有讀完厚厚一本書的如釋負重,有對書中世界的讚歎,還有幾絲沒能再早些品出書中妙處的遺憾。手掌輕輕撫摸着書皮,我知道,我再也不會讓這上面落滿灰塵了。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9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説和冒險小説作家,他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説之父”。凡爾納寫的小説,讀完後,總會讓我有很多的幻想。

《海底兩萬裏》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阿尤納斯教授帶着僕人康賽爾和一個捕鯨之王——尼德,跟隨尼摩船長乘“林肯”號驅逐艦在海底裏的兩萬裏環球旅行的故事。

這本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吸引着讀者:從海面上的“海怪”出沒,到尼摩船長和他的“乘客們”的海底旅行,到最後“鸚鵡螺”號被海洋旋渦吞噬。這些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扣人心絃。讓我印象深刻的有這兩個故事:分別是“海底奇觀”和“大漩渦”。

先來説説“海底奇觀”吧。這個故事是阿尤納斯教授和他的兩個夥伴在“鸚鵡螺”號船上透過玻璃窗看見的海底景色。他們在船上透過水晶玻璃看見了:色彩斑斕的箭雨、像迎風招展的旗幟的鯔魚、雙層黑線的鯛魚、嬌美無比的玻璃魚……這樣美麗的海底世界讓船上的所有人都沉醉於其中。這本書雖然是科幻小説,但是在1866年,人類還沒有發明驅逐艦的時候,凡爾納作家能想象出這樣美不勝收的海底世界,也讓讀者大飽眼福了!當我讀到這個片段時,我也彷彿置身在奇妙無比的海底世界,我的身邊就是一個巨大的水族館,裏面有變化無窮的奇異景觀,有五彩斑斕的各類生物,在這裏呆上整整一天都覺得不夠,因為這樣美麗多彩的海底世界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當我讀“大漩渦”這個故事時,船員們説:“大漩渦!大漩渦!”我讀這句話時,心也跟着故事情節一起在波動,心裏想:尼德他們能逃脱這大漩渦嗎?他們又將怎樣逃脱呢?最終他們三人落在大漩渦中,失去了知覺……當然,故事的大結局是:三人被一位先生救了,他們也逃離了“鸚鵡螺”號。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人在真正遇到危險時的冷靜、不慌張,同時也需要聰明、智慧的頭腦。

這本書裏的故事趣味盎然,引人入勝。讀完這本書,我開闊了眼界,還學到許多知識,同時這本書也在告誡人類:要愛護海洋生物,譴責人們濫殺濫捕的行為。讀完這本書,我也收穫多多。

海底兩萬裏初中的讀後感800字10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21世紀,人們不僅能行走在陸地,而且能坐上飛機飛上藍天,還能坐上游輪觀光風景,甚至是跟着潛艇進入海底探索奧祕。但是,在19世紀,那個技術落後的年代,別説是潛艇,連飛機都還沒有的年代,儒勒·凡爾納卻利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講述了一次神奇的海底旅行。

1866年,阿龍納斯教授與僕人康塞爾受邀去追捕一隻疑似獨角鯨的“海怪”,途中不幸落水,他們與捕鯨手尼德到了“海怪”的背上,才發現它其實是一艘潛艇——“鸚鵡螺號”。這艘潛艇是祕密製造的,構造奇特,異常堅固,靠海水發電。船長尼摩帶着他們進行了漫長的海洋之旅,從太平洋,到北冰洋,途中經過紅海、地中海、南極等,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章魚襲擊等,最後,他們三人不辭而別離開了“鸚鵡螺號”。

海洋,湛藍的海洋,浩瀚無邊,有着“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叱吒風雲,他是地球的十分之七!但由於科技落後,19世紀的人們並不能深入瞭解它,只能通過奇妙的幻想,在腦海中描繪出一幅幅海洋圖。而凡爾納正是發揮了對海洋極致的想象力,表達了人類對海洋的熱愛以及迫不及待想去更深地瞭解它的願望,同時也表現了人類的勇敢機智、敢於與大自然鬥爭,堅強勇敢的探險精神。

文中,尼摩船長説:“我愛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蓋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氣清潔、健康。大海廣闊無垠,人在這裏不會孤獨,因為他感覺得到周圍湧動着的生命。”其實,這更是作者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來表達自己對大海熱愛和由衷的讚美。

但如今,海洋漏油、海灘垃圾、赤潮、綠潮,越來越多海洋污染影響着我們的藍色母親。人類不斷地向母親索取資源,卻無意間破壞了環境,如今讓藍色母親不堪重負。地球本來就是浩瀚宇宙中一顆微不足道的行星,但令它與眾不同的,正是因為它擁有液態水。可以説,海洋是地球的母親,海洋和人類息息相關、和生命不可分離。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誰會希望面朝着房子的大海污染日趨加重?沒錯,沒有誰!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保護藍色母親,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