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拿破崙傳讀後感(精選7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2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拿破崙傳讀後感(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拿破崙傳讀後感(精選7篇)

拿破崙傳讀後感1

在悠長的假期中,當沒有必要的壓力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糾纏,對於人生的意義做出過多的思考。當自己的慾望必須受到限制,當自己的野望從幻想回到夢鄉的時候,我們便會隨手翻開身邊的書本,書就是這樣在我們的成長中出沒的。

作為一個胸中熱血餘熱未散的男生,我像大多數同類一樣將自己的手避開了《美學散步》,避開了所謂深邃憂傷的《目送》。我的目光只停留在那個曾近踐踏了歐洲改變了歷史的巨人的傳記——《拿破崙傳》。

之前的我早已閲覽過各式各樣的關於拿破崙的書目,名字也是各式各樣的,但是從來沒有直接命名為《拿破崙傳》的書。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在拿破崙傳記書本中直接用其名字來命名的也只有此一個版本。只此一家想必是有特別之處的,我懷着崇敬的心理翻開了第一頁,但是內容卻是讓我大失所望。沒有精彩的作戰描寫,對於拿破崙的磨難與困苦的戰爭生涯只是大概的、匆匆的掠過。其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也是造就了拿破崙崛起的意大利戰役,在六百頁的文章中甚至還沒有描寫拿破崙情婦的情節篇幅長,更別提其中還穿插了埃及豔后之類的故事。難以想象這樣一部戰爭英雄的傳記是如何在不描寫戰爭的情況下流傳下來的。

於是我丟棄了這本書,這也是我首次對於拿破崙的書籍半途而廢。整個暑假我就此告別了自發的閲讀,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中只是簡單的完成對於書本的任務。可是在我告別書本之後不久,我發現自己的內心總像是缺失了什麼,不論是在自我學習,是在上課,抑或是在放鬆娛樂,我心口總是會莫名悸動,那是對自己生活的不滿,對現狀的抱怨,我的慾望和野望不斷的蓬勃,我知道此刻我必須再次將自己的目光看向書架。讀書,有時候就是用別人的世界來彌補自己的世界。

還是《拿破崙傳》。昔日吳下阿蒙讓魯肅刮目相看,我想書也當得上士隔三日之説,只不過這裏的士不是書,而是自己。書不會變,但人可以成長。再翻《拿破崙傳》,一改之前枯燥無味猶如雞肋的看法。六百頁古樸的書卷中,的確不像一部戰爭史詩,但華麗的像一部歌劇,嚴謹的像一部經史。其中歌德與帝王拿破崙的優雅交鋒更是體現出了拿破崙除了殘暴、獨裁或者是正義、温和等矛盾之外的另一個形象。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這本書可以流傳至今,並且排在了非虛構暢銷書的第二位。在瀏覽着拿破崙戲劇般的一生的時候,我又迴歸到了自己波瀾不驚的生活之中,但是此刻我已經不再不安,我可以理解此時的平靜,可以等待屬於自己的未來。

書永遠在那裏,我們可以忽視,但我們總有需要的時候。如果內心還無法理解,合上書我們也許能更好的明白我們自己的生活。再回首,書本將會是你最好的聽眾。

拿破崙傳讀後感2

《拿破崙傳》全書分成幾部,從名字就能看出作者的立意,小島,河流,大陸,大海,海島,作者以拿破崙充滿理想主義與英雄主義的精神追求為主線,所有心理描寫都是圍繞此展開,他的理想什麼時候開始變質的,他對征服的渴望怎麼讓他不可自制地走向膨脹,最後走向兵敗萊比錫,兵敗滑鐵盧,走向滅亡。作者的筆調也是激昂的,但是思想卻仍然很清醒,在書中我們並沒有感覺到多少對這位不世者的歌頌,也許當我們合上書之後體味一下才有。拿破崙從大革命中崛起,就像所有帝王那樣,當他把既得利益的皇冠自己戴在頭上之後即不願意放下,可是膨脹的人生激情讓他對坐江山無所興趣,火與劍的征服才能讓他感到不斷刷新的人生樂趣與慾望,他的自我膨脹是前所未有的,他活在古希臘羅馬的英雄世界裏,最後當然也就只有走向毀滅。作者對他的庸俗一面與激情一面都有實在的、人性的、精彩的心理分析,非常精彩。

當一個人的天才在這個時代橫行無阻,那麼他的心理與慾望會如何表現?拿破崙就是一個很經典的模式。這個時代都是圍着他轉的,所有人都是配角,舞台的中心只在他這裏,周圍都暗淡了,他的歷史也只能從他的性格與靈魂這裏找原因,所以這是絕對主觀的,也是絕對唯心的、世界精神的,那些偶然、促成因素,什麼繆拉,什麼納爾遜,富爾敦,威靈頓,約瑟芬,庫圖佐夫,貝爾蒂埃,等等等等,都成了配角。一個人在這樣的時代,他的一生又怎麼可以用功利的戰爭成敗來評價?也許他的失敗和流放恰恰促成了他給歷史的定型。——路德維希這個版本的視角最高,給人的思考也最多。

記得他在最後一章也寫道“拿破崙認為人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幸福”,現代人畢竟還是最注重幸福的,一個人一輩子不斷走向輝煌的成功,把世界踩在腳下,把整個歐洲統治起來,加冕為整個歐洲的皇帝,甚至就算他統治了全世界,他又能如何?拿破崙説過,他一輩子幸福的時間加起來還不超過7天,當征服和生理已經習慣,又哪裏有什麼快樂?刺激和厭惡都不是幸福,征服和榮耀也不是。我們現代人也在一生中經歷自己的戰役,當你打勝一次耶拿戰役甚至一次奧斯特利茨戰役,也許會覺得無限興奮幸福,可是多幾次呢?人生的幸福不在這裏啊,不在凱旋門和皇冠所代表的權力上,也不在不斷刺激的慾望上。拿破崙是一個近代神話,也開啟了近代成功夢的神話,可是也是一個悲劇神話。我對路德維希是如此理解的。##

拿破崙傳讀後感3

拿破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位優秀的帝王。

今日,我閲讀完的《拿破崙傳》,讓我們在書中回到過去,重現拿破崙大帝的那段傳奇的歷史!

1769年8月15日,在美麗的科西嘉島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爸爸和媽媽把期望之火傳遞給了他們的孩子,並給他取名拿破崙·波拿巴,意思是荒野雄獅。

1768年法國從熱亞那購得此島,當時科西嘉人有反抗情緒,自由解放的活力充滿了這位英雄小時的胸膛。

在10歲的時候拿破崙就離開了母親温暖的環抱,離開小夥伴們歡樂的臉龐,去布里埃納軍校學習。在那裏他閲讀了很多的書籍,這些書滿足了以後他在戰場上、政治上所需的一切營養。

1784年,15歲的拿破崙以優異的成績從布里埃納軍校畢業,到巴黎軍校學習,2年後,他順利地經過了畢業考試,提前完成了學業,到拉費爾炮兵團報到,成為皇家炮兵上尉,開始了他一生的軍事生涯。

1793年,拿破崙的第一戰:圍攻土倫開戰了。衝啊!衝啊!憑藉着拿破崙卓越的指揮才能,他們順利攻下土倫,拿破崙也所以一戰成名。

此後,他又打了很多戰役,其中比較經典的戰役有:馬倫戈會戰、特拉法爾加海戰、耶拿——奧爾施泰特雙重大戰等。一次接一次的勝利讓他的勇士鬥志昂揚,拿破崙也憑藉着卓越的戰功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成為了法蘭西帝國的皇帝。

雖然,拿破崙在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皇帝后也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並且最終被盟軍擊敗,可是在雄獅死後,受到了全民的尊敬,這是為什麼?因為他那不服輸的氣質鼓舞了大家!

這位英雄是法蘭西永遠的驕傲!

拿破崙傳讀後感4

就人的一生來説,拿破崙的成功來得夠早夠快夠大。

作為一個法國征服地的科西嘉人,拿破崙是懷着對法國的敵視和光復故土的決心生活在法國的。稱得上卧薪嚐膽忍辱負重,支撐他的當然是強烈的自尊心和光復故土的抱負,但最終他選擇了站在法國的立場上,徹底永久征服佔領了科西嘉。這一演變也揭示了政治環境改變一個人是輕而易舉的。

拿破崙早期的這一改變很有現代精神——全球,全人類意識。

拿破崙強烈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必然生髮勇氣和智慧,但隨着他人生的進展就會發現,拿破崙顯然未解開效忠法蘭西和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這一每個人都必須應對的矛盾。

沒能把這一對立統一的矛盾解開處理好,自然會造成他在現實中的思想行動上的矛盾,甚至言行不一致。觀者皆大智。這難免讓拿破崙逐漸陷入重重地現實矛盾中,以至於最終敵我混雜,連他自我也分不清楚了,直至基本上眾叛親離。

稱帝以後的拿破崙明顯的被自我和追逐名利的人捧殺了。用俗話説就是一個顧頭不顧尾,做不到善始善終,基本上就是本質上與自我為敵。靠勇敢和戰鬥得來的一切最終也是靠勇敢和戰鬥失去的。

只是這前一個勇敢是平民靠信仰創造成功,後一個勇敢是為了守成——帝業和名譽。守成時的拿破崙已經逐步習慣了代上帝行使權力,或許已經把自我誤認為是上帝了,此時他的勇敢更多的是想得到和怕失去,怕丟面子直至怕失敗。患得患失的勇敢多少帶點怯懦的心理因素。

更何況習慣了獨裁的人很容易忽略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真理,雖然拿破崙做的準備,研究,情報工作看似和以前一樣,甚至更好。相信更多的是想到馬到功成,用他自我的話説就是拿破崙就等於勝利,我一個人就相當於10萬人。

雖説驕兵必敗,但焉知以前的拿破崙不也是這種差不多的心態。或許人心背離也是原因之一,用作者的.話講就是他的戰友們都已名利雙收,過慣了奢華的生活。也就是説時過境遷,人變了,包括拿破崙自我。更何況此時的拿破崙在前線想着巴黎,在巴黎想着統一整個歐洲……處處是自我牽絆。

稱帝后虎頭蛇尾是主基調。簡單説本質上他已經很難想到,圍繞他的不管前方後方,不管是敵我大家都是活人。既使被他打敗了,只要不死人家還是活着的。這樣自然敵人會越來越多。更何況內部……

第一次流放後重返巴黎的拿破崙,應當是多少研究到了效忠法蘭西與青史留名,帝業永存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是沒有在聖赫勒拿島思考的那麼清晰徹底。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所留下的大多是箴言,好遺憾如果他把這次反省放在第一次流放地做,那該是什麼樣貌。歷史將會呈現一個怎樣的拿破崙,怎樣的法蘭西。

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雖然不屈,但光榮已經湮沒在悔恨中。他説打敗他的是他自我,不愧是個偉人。

陰謀家,諂媚的人,貪婪的人這是誰都避不開的,所以人們才會期待偉人的誕生。但如果拿破崙不貪婪——拿破崙帝王家族的千秋萬代,那麼誰又能打敗他呢。

拿破崙自我從現實中領悟到,只要從他那裏得到財富榮譽,得到權力的人就會忠於他。而現實中連小孩子都明白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因為人們只忠於自我。更何況誰會對名利和權勢滿足,另外人們還會熱衷於橫向比較,還得享受。也就是不得罪人就不錯了。

因為人只忠於自我,所以才有志同道合,道不一樣不相為謀這樣的話流傳。也就是人們尤其是做大事的人必須和信仰一致的人在一齊,還得記住一點要打假,再有就是牢記一切都在變,我們在變,別人也在變。打假的前提是你自我這個衡量標準不能出錯。

拿破崙傳讀後感5

在最近幾天,我看完了一個偉人的人物傳記:<拿破崙傳>。這部書講述了拿破崙的一生。從幼年時被法國貴族們的嘲笑,到青年時的指揮千軍萬馬與敵國打仗,發動政變,自立為帝,中年時的智慧使他好幾次大敗敵軍,在徵俄一役,是自然環境讓他從五十萬人變成十萬人,因此而敗,萊比錫戰役,他遭到了數國的聯合進攻,因此大敗。而在他唯一的遺憾——滑鐵盧戰役中,他最後被英普聯軍擊敗,被流放,最終病亡。

拿破崙不是一開始就是皇室貴族,甚至不是法國人,他的家園是意大利,他們國家一開始遭到了法國貴族的侵略,拿破崙發誓與法國勢不兩立。但他之後投靠法國,甚至幫忙法國侵略意大利,又多次和英國、奧斯曼、俄國、奧地利、普魯士等國進行戰鬥。之後他發動政變,奪取皇位。又先後於歐洲各國進行了戰爭,但是之後,拿破崙又用外交手段與其他國家進行友好談判。能夠説,此時的俄國佔據亞洲,奧地利和普魯士也是亞洲的國家。英國已成為是在歐洲之外的島國。歐洲除了西班牙,其他過全部是法國盟國,當時的法國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之後他做出了錯誤決定,進攻俄國,結果大敗,各國都來攻擊他,最終他被迫退位。儘管他想捲土重來,但是沒能成功。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件事情只要自我努力去做,總有成功的一天。

我對這個人的評價是:早年的他是一位英雄,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蹟,但晚年的他是一頭狗熊,他在每一次打仗都注重人數,而且都是採取正面進攻的方法,但幾乎都是戰敗。

我愛這本書。

拿破崙傳讀後感6

“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想必大家必須聽過,這就是一代天才軍事家拿破崙的名言!也正是他一生自強不息的寫照。他,以往一統歐洲;以往讓法國軍隊力挽狂瀾;他,以往五次痛擊數十個國家組成的反法同盟······

也許,會有人説,他只可是是一個好戰之徒罷了,由於他發動的戰爭,使無數的人失去了生命!還有人説他是偉大的人,他經過戰爭打擊了歐洲的封建統治!如果按照歷史的發展的話,他功勞遠遠大過自我的過錯的!

他的一生有着無數的輝煌,創造了無數奇蹟,逆轉過很多明顯的敗局!在1798年,在進軍埃及的那場戰爭中,他在戰前還被對手稱作“待切的西瓜”,由於他們的軍隊人數加起來還不到對方的八分之一,還要橫渡埃及沙漠,基本上是沒有贏得可能。可是拿破崙用實力證明了一切,他用了僅僅幾百個步兵的軍隊,經過精確的觀察,嚴密的佈陣,就輕易的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事後,被抓敵方將領問道:“到底是什麼使你反敗為勝?”然而,他的回答是:“因為我一向抱着必勝的信心去迎接每一場戰爭,即使是在僅有幾十人的情景下,我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看!拿破崙就是這麼一個自信的人,他無論在什麼情景下都是那麼得自信,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失敗,他抱着必勝的信心也一向堅定的認為自我必須會成功!

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們能夠受到這樣的啟示:1要有做強人的信念。拿破崙之所以從小就喜歡在海灘上玩耍,是因為他愛海浪,他也要像海浪一樣,把世界踩在腳下!可見,這種做強人的信念,在他的孩提時代就誕生了。2任何努力都是由努力換來的。拿破崙小時候就發憤圖強,憑着刻苦的學習,9歲進軍校,16歲經過畢業考試······這足以證明他的努力!3在任何時候都要有一顆必勝的心。拿破崙的事業並非一帆風順,他以往遭遇過逆境,他也曾懷才不遇,可是他始終以飽滿的信心,昂揚的鬥志,去迎接一切困難和敵人!

如果有一本看不厭的書我首先想到《拿破崙傳》,如果你問我最欽佩的人我首先浮入腦海的肯定是拿破崙,他向我們展示的什麼是真正的男子漢,什麼是真正的軍事天才,什麼是正真的英雄!每一次的閲讀,他的品質和精神都震撼着我,鞭策着我去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去實現自我的夢想,成為新時代的強者!

拿破崙傳讀後感7

拿破崙剛開始一直都沒有得到任用,終於有一天,他等到了被賞識的機會,用自己的軍事知識和敏鋭的觀察力和堅決的判斷力,抓住每一個戰機,取得了60是多場戰爭的勝利。

然而,在勝利的背後,他有一個能克敵制勝的法寶——精彩演講。他每每都能喚醒低落的士氣,喚醒後,筋疲力盡的法軍如同一隻只毫無束縛的野獸,衝鋒在陣前毫無畏懼。比如在意大利戰爭時,他到達米蘭後,對士兵們説:“士兵們,你們像一股湍急的溪流,從亞平寧山脈直衝而下……現在米蘭是你們的了……我們是所有民族的朋友,那些布魯圖、西庇阿及其他偉人的後裔尤其是我們的朋友。重建古羅馬的朱庇特神殿,在那裏豎起英雄們的雕像,喚醒因遭奴役而昏睡了數百年的羅馬民族——這就是你們勝利果實,後世將對此驚歎不已!你們給這個歐洲最美麗的國家帶來了全新的面貌,這是你們不朽的榮譽……等你們回到家鄉,同胞們會指着你們説:瞧,他參加過解放意大利的戰爭!”

一個能統率千軍萬馬的人,一般都是演講高手,他總能用文字或口頭表達的方式喚起時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