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橋》有感500字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09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橋》有感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橋》有感500字

讀《橋》有感500字1

高中時的一首詩總讓那些學子平添了些歎惋戀校之情。《再別康橋》初讀它猶品清泉,甘香潤腑,餘音裊裊。再讀它,細水流長,千迴百轉,一曲戀歌成就絕世佳人。三讀它,風迴路轉,抬眼望去,綠柳成蔭,芳菲四溢,真應得那句山重水複,卻又柳暗花明!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與其説是離別之作,還不如説是誓約之辭。我鍾愛首尾四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我”走了,正如同我來時一樣,來得自在,來得灑脱,來得平靜而自然,或許詩人那輕揮的手掌之間是不忍帶走他生活的記憶的。因為每一種風景,每一種顏色,甚至每一個他以想象所幻化出來的代表他內心情愫的語言符號都是他生命中那時那刻那地那風景中的唯一記憶。我覺得詩人不是不願帶走它,而是不忍破壞它。因為一直以來,那花那水那雲那草是詩人的現實生活裏最甜美的夢,最亦真亦幻的心靈感受,或者説是他主觀世界中的一種完美。那不是伊甸園,因為世上本沒有伊甸園,但是有相信存在伊甸園的人,詩人就是這樣的角色。

有人説詩人總是情緒化的,甚至有人曾言詩人都是瘋子。而我以為,之所以詩歌的世界能夠獨其特色,區於其它文學藝術形式而流傳壯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詩人更加懂得用心品察生活,體味記憶,並以其創造性的思維或是將具體化的東西抽象化,或是將抽象化的東西具體化。總之,詩是藝術,而任何一種藝術手法都是無法超越詩歌所能給人帶來的心靈的深度體驗的。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再別康橋》,詩是詩人的傑作,情感卻是一切世人情感的升發與總結。

讀《橋》有感500字2

在這個酷暑炎炎的夏日,我又一次的從書櫃中拿出我心愛的國際大獎小説——《橋下一家人》。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巴黎,有一個上了年紀的流浪漢,他叫做阿曼德,住在大橋底下。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棲身之處被三個孩子,一隻小狗佔領了——這是一家也在流浪的人,流浪漢對這家人怨聲連連,稱呼孩子們為“小八哥”,一點也不喜歡他們。但是在後來的接觸之中,慢慢地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而那三個孩子早已將阿曼德當成是自己最親的爺爺了。與此同時,他為了實現孩子們的願望,與孩子們的母親一起共同支撐起了這個家。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人與人從彼此戒備到了解,再到坦誠相待;相互間的扶持、幫助也可以使貧窮變得不再可怕,希望漸漸清晰,這也讓我明白了貧窮、疾苦也是可以與詩意、幸福共存的。小小的蘇西又讓我懂得了一點道理:貧窮與苦難是不會把孩子純真通透的心弄污的,孩子們的心依舊會如往昔般晶瑩、剔透。

讀完這本書,濃濃的温暖不禁湧上心頭:浪漫、温情、希望,這些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只是因為過路匆匆,從不曾有人去看過、想過,只是因為人們跨越不了那道橫溝,但是卻令人傷心的愚鈍的嘲笑着,覺得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其實,只要我們撤去心裏的設防,敞開心胸,你就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暖意;所以,請去多看看身邊那充滿希望的故事,相信你也一定會想我一般心有所感!

讀《橋》有感500字3

讀了橋這篇課文,我深有感觸!

一個村莊在夜裏突然發了洪水,大家你擁我擠得跑向那座窄窄的救命之橋,站在橋前的老支書讓他們排成一列往對岸走,讓黨員排在後邊,一個老漢,能在生死關頭那樣鎮定的疏散難民,能不忘記一個黨員的信念: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到了最後人們都過去了,只剩下了老漢和被他揪出來的那個小夥子了,老漢把小夥子推上木橋,木橋塌了小夥子被淹沒了,老漢似乎要喊什麼,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五天後,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着來祭奠她的丈夫和兒子。

老漢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令我感動!在那樣危機的時刻,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老漢的做法和一起冰河救人事件是多麼相似。一位名叫白寶海的出租車司機不顧自己的個人安危,毅然跳進冰冷刺骨的河裏去救人。當時寒風凜冽,天氣温度在0度以下,但他一點也不害怕,憑着堅強的毅力救活了一家五口,其中包括一個11個月的孩子。他並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開着出租車默默的離去。他和老漢的精神是多麼的相似,無私無畏,捨己救人,勇於獻身。我覺得老漢雖然死了,但是他在天堂看見人們都活了下來,他一定會開心高興的,老漢了也一定會在人們的心中永垂不朽!

讀《橋》有感500字4

我聽説過許多橋的名字,如趙洲橋、南京長江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當我在《小學生之友》這本書的目錄上看到《肩膀橋》這個題目的時候,不禁一陣納悶,便迫不及待的翻開書本,煞有其事地讀了起來,讀後不禁熱淚盈眶。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位年青的胡老師在山裏面教書的故事。山區每當下雨,河水暴漲時,胡老師擔心同學們的安危,都會來背學生過河去上學。即使是寒冬臘月,也不會間斷。他為了山裏的孩子能讀上書,即使是調令來了,他也不走,一呆就是三年。後來有一次,河水漲得厲害,在接一名學生過河時不幸被一個浪頭捲走了,在最後的一剎那,他奮力把學生往上一推,自已卻獻出了寶貴而年青的生命。村長知道後,發誓要建一座橋,橋建好了,名字就叫《肩膀橋》,其含義不言而喻。

此時,我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胡老師的精神怎麼不讓我感動?在我們學校裏就有許多像胡老師一樣愛崗敬業的老師,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鄧堂蘭老師。有一次鄧老師感冒了,嗓子沙啞,可為了不耽誤我們的學習,她還是帶着病,用沙啞的嗓子堅持為我們講課,那一節課同學們聽的非常認真。

鄧老師不但關心我的學習,更關注我的思想。上個單元測試,我沒有考好,鄧老師就把我叫到辦公室,嚴厲的批評我、教育我,説我最近上課不太專心,思想上也經常開小差,學習態度不端正,所以成績滑坡,她相信只要我改正缺點,認真學習,成績就一定會有進步,給我加油。

這就是我所崇拜的老師,她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為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迸發出最亮最美的光芒。

讀《橋》有感500字5

在這個漫長的寒假裏,我讀了曹文軒温馨短篇小説集《彎橋的四個夢》。眼裏佈滿淚光的我,被彎橋那顆純潔而又善良的心深深打動了。

故事中的彎橋是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被油麻地最窮的一户人家收養。幾年後,彎橋得了一場大病,落下了病根,大腦出了些問題,還時常對人笑。孩子們經常捉弄彎橋取樂,但彎橋不但不生氣,反而還很害羞,又沖人笑。可見彎橋雖然笨,但也非常善良。

一天,彎橋在甜橙樹下熟睡,四個孩子用泥巴將他的臉塗黑。彎橋醒夾後,便將自己做的關於他們的夢告訴了四個孩子。在夢中,孩子們成了彎橋的朋友,成為了保護彎橋、幫助彎橋的英雄。孩子們被感動了,接納了彎橋,將自己的臉也塗黑,與彎橋玩了起來。

在我們身邊,也有像彎橋一樣的孩子,他們受人嘲笑,受人譏諷,也受人冷待。他們渴望有真正的朋友,受到他人的無私幫助。彎橋在夢中,也流露出他迫切需要友誼的灌溉,渴望父愛母愛的滋養。

有些同學因為成績不好而被嘲笑。有些在街上無生活能力而被迫乞討的人也很受岐視。他們有困難,我們不應該對他們冷嘲熱諷,不應該不管不顧。對成績差的學生,我們要為他們講解習題,從而提高他們的成績;對無力生活的人,我們也要盡力去幫助。這些有困難的人和故事中的彎橋,就是需要我們獻出一顆無私、善良、熾熱、互幫互助的心!

花要葉扶,人要人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我們可以用心去温暖有困難的人,用愛去感動他們。從小事做起,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讀《橋》有感500字6

在我校舉行的第五屆“我讀書,我快樂!”的讀書節上,我有幸聆聽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的親近兒童文學的講座,並饒有興趣地拜讀了子涵爺爺的《戴小橋全傳》。 一打開書,我就被那幽默風趣的語言吸引了。——“我叫戴小橋。可是你們最好不要叫我大香蕉,因為我們班級裏的同學就是叫我大香蕉。我不明白,爸爸媽媽給我起這個名字的時候,難道就沒有想到別人會叫我大香蕉嗎?他們總説我做事不肯動腦子,可是他們自己這叫做事動腦子了嗎?我看也沒怎麼動。因為如果動的話,那麼他們就應該想到,“戴小橋”一叫就能叫成“大香蕉”的。“戴小橋,大香蕉,戴小橋,大香蕉,戴小橋,大香蕉。”讀到這一段我不禁也嘗試地説:“戴小橋。”

接下來“馬路上剃頭”、“足球特務”、“.耳朵聾掉”“淘氣的故事”、“四腳朝天”、“廢話演説家”、“好看指揮”等一個一個幽默、富有童趣的精彩小故事,把那些頑皮、莫名其妙、雄心壯志、稀裏糊塗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特別是有一個公式怎麼也忘不了,那就是:體育課+下雨=講故事。我有時也深有同感,一個難得一見的體育課偏偏遇上了下雨,真是天公不做美,令人掃興。只好乖乖在教室裏寫作業,講故事,看書……

讀完這本書,揉揉笑得發麻的臉,我不禁佩服起子涵爺爺,別看他已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卻懷着一顆童心,真實一個老頑童呀!

我建議你也讀一讀這本書,它一定能讓你笑得前俯後仰,讓你的童年心情怒放,感覺童年的美好!它也一定可以讓大人們重温童年的趣事,在工作繁忙之餘學着欣賞金色可貴的童年!

讀《橋》有感500字7

當洶湧澎湃的怒濤拍打着礁巖,是誰讓你踩着它的身軀過江?當呼嘯奔騰的滔滔江水流過江心,又是誰讓你站在它的脊揹走到彼岸?是船嗎?不,不是的,是一座座平凡而普通的橋。橋,它日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不管寒冬臘月,不管盛夏酷暑。它都在履行着自己的義務。因為它身負神聖的使命,多少年來,橋走過了多少春夏秋冬;多少年來,橋歷盡了多少風霜雨雪,可它沒有半句怨言。《橋》這篇文章使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我們可敬的恩師也是一座座橋,是一座座理想之橋。當我們從這座橋上走過的時候,恩師們卻一天天衰老。恩師,您的關懷就像日和月,到滄海桑田,到天荒地老。您用一生為我們在知識的海洋裏架起了一座座通往彼岸的橋。也許,您比起馳名中外的影視巨星,您算不上有名;也許,您比起著名集團總裁,您算不上有錢。但您忠於職守的精神卻永不改變。您從未離開過三尺講台和熱愛的崗位。您用一生培養了祖國多少棟樑,您用一生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您這種精神永駐人間!

無論老師還是橋,都是我們心中永遠永遠的神話。

點評:

作文採用象徵手法,通過普通而平凡的橋聯想到老師,老師對學生的關懷讓人感動,不為名利和忠於職守的品質讓人敬佩,他和橋一樣都是那樣的普通平凡。然而,正因為他太平凡,所以才藴涵着他的偉大。

作文行文流暢,富有氣勢,讀來蕩氣迴腸!

讀《橋》有感500字8

每一個人都肩負着責任,責任心是我們做人的基礎。那麼共產黨員的責任是什麼呢?“心繫羣眾,無私無畏”。有一位老.共產黨員就在生與死的抉擇中,用自己和親人的生命做了這樣的回答!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面對村子唯一的“生命之橋”,依然能夠心繫羣眾,時時不忘自己是個共產黨員,不忘記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羣眾,把危險留給了自己和家人。他是不是有些傻呢?按他的年齡,他完全有資格先過橋,沒有人會指責什麼, 畢竟“黨員也是人”。他不是一個“好父親”,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他完全可以不從隊伍中揪出自己的兒子,這樣也不會因為橋塌造成父子同時遇難。

但他卻盡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職責!他用自己的身軀鑄就了一座羣眾心中永遠不會坍塌的橋樑!災難是考驗人格的試金石,災難也是盪滌人們心靈的清洗劑。許多人在這種考驗面前折戟沉沙,而另一些人則迸發出生命中最燦爛的光華!5·12地震中,有一位普通的老師—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瞬間,雙臂張開趴在講台上,用身子死死護住下面的四個孩子,孩子得救了,譚老師至死都保持了這個姿勢,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孩子們的明天。他履行了一個教師的職責。其實,責任就是一種對社會的承諾,是一種職業操守,承擔責任是人應該具備的品德。勇於承擔你應盡的責任吧,你的人格將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昇華!簡評:人因為有了責任才有了在別人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讀《橋》有感500字9

在放假期間,學校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書,名叫《架起心靈的橋樑》。這本書給了我許多啟發,教會了我許多知識。這本書分為三大部份:

第一部份:發律法規片

它告訴我們遇到讓自己失去理智的事該怎麼辦,對我們不良的行為有哪些,該怎麼預防。對我們在生活中極容易產生的想法和行為,進行説服和教育。還有許多案例為這本書增添了樂趣。

第二部份:自我保護常識篇

它告訴我們怎麼保護自己,告訴我們該怎麼理智的面對學習中無法抵抗的下滑,怎樣冷靜頭腦,集中精力使自己成功。對為甚麼不能參與,要防網上黃毒,網上交友為什麼要慎重進行一 一解説。告訴我們常看電視,玩電腦的害處。

第三部份:心理健康篇

它教會我們在青春期應該注意的方法和衞生,告訴我們在青春期怎樣和父母融洽相處,和朋友和平相處。遇到挫折不放棄,做一個沒有嫉妒心的好學生,遇到傷心事該怎樣處理?在青春期間遇上一些無法解決,無法抵抗的事該如何才好?

這本書更教會了我自己許多常識,讓我對現在的社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自己更加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它讓我和父母之間架起心靈的橋樑,讓我和未來架起心靈的橋樑

它是學習法律知識與安全教育的讀本,它是我一生感謝的老師!

讀《橋》有感500字10

“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不道德了!”有不少老人都説。是啊,現在的大哥哥、大姐姐是有點兒不道德。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對這種現象更加了解並痛恨了!

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小作者正在溪口大橋走着,忽然,一位少年騎着一輛摩托車飛馳而過,而且還撞到了一位騎自行車的老爺爺。讀到這裏,我想:“這位大哥哥肯定會把老爺爺扶起來,送去醫院吧!”

可下面的內容卻和我的想法完全相反。那位少年站起來,拍拍自己身上的泥,扶起自己的車,消失在行人中。最後還是一位柱着枴杖的老伯伯架起老爺爺去的醫院,而更讓我吃驚的是,路旁圍觀的人居然沒一個人去幫忙。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心好像被揪了一下,現在的哥哥姐姐真的沒道德,還不如一位白髮發蒼蒼的老伯伯呢!我在生活中也遇到過這樣的事兒。

那天,我拿着冰棍在街上走着,突然,幾位高中生大哥哥撞到了我,冰棍飛得老遠,我的手髒了,腿劃了個口子,痛得我哇哇大哭。可大哥哥們卻頭也不回地消失在人海中。

還有一次,我在超市裏看到一位老奶奶正在挑選商品,這時,一位大姐姐走過來,一把搶過老奶奶手裏的商品,説:“老東西,這玩藝兒,我前幾天就看上了,想買,休想!”説完,抱着商品走了。

“大哥哥、大姐姐,你們只是盲目地追求時尚,卻忽略了道德的存在,要知道,只有心靈美,品德美,才是人們眼中最美的人。請你們重視道德,沒有道德你就什麼也不是!”

讀《橋》有感500字11

《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小山村在山洪暴發時,大家蜂擁到一座窄橋前,危機關頭,老支書組織村民排隊過橋,並把急於過橋的兒子拉出隊伍與自己一起殿後,由於山洪來勢兇猛,父子倆最終沒能過橋,被洪水捲走,永遠地離開了朝夕相處的.村民。

故事悽美感人,讀來潸然淚下。長眠於村莊邊那條河裏的老支書父子倆讓我陷入了沉思。

老支書有捨生忘我的精神。在生命受到洪水威脅時,村民們都爭先恐後的要逃離危險區。可老支書置自己的生死於不顧,考慮更多的是大多數村民的安危。他面對險情臨危不懼,果斷做出讓村民先行自己殿後的決定。在生和死的抉擇中,老支書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人,把死的威脅留給了自己和兒子,這是多麼崇高的獻身精神啊!

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老支書的這種獻身精神。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身為人民教師的範美忠卻在地震發生時,丟下全班學生不顧,獨自一人逃離險境,事後竟在網上發帖大放厥詞,為自己的失職失德辯護,毫無愧疚悔改之意,無怪乎被網友們稱之為“範跑跑”,這與老支書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老支書離我們而去了。人固然有一死,有人死,重如泰山;有人死,輕如鴻毛。老支書死得其所,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讀《橋》有感500字12

從20xx年5月起,舟山開始了大陸連島工程的第二階段。二期工程包括西堠門大橋、金塘大橋和其間的接線公路。20xx年12月13日,舟山大陸連島二期工程的西堠門大橋懸索上的施工貓道面網拆除完畢,跨海大橋似一道美麗的彩虹。貓道的拆除,意味着這座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鋼箱梁懸索橋,離正式通車又近了一步。在建中的西堠門大橋,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中的第4座大橋。

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的建成,將在海島與大陸之間構築起一條全天候的通道,從根本上解決舟山的陸島交通障礙,使舟山交通融入長江三角洲區域國家高速公路網絡,為舟山的港口等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可靠的交通保證,有力推動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進程,使舟山這個千島之城在環杭州灣地區、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讀完這則報道,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媽媽對我説:“等橋開通了,我們去上海的時間只要3小時啦!”我扳着手指算了算,呀,以前去上海要6、7個小時,現在只要3小時,整整少了一倍呢!以前在大巴車上待的7個小時,除了等待,還是等待,還浪費了近半天的時間,那心情,簡直是鬱悶的無話可説。現在只要3小時,我就不會鬱悶了,一路上説説笑笑,多好玩呀!

大橋將要完工,但祖國的各項事業還在發展。我建議,身強體壯的叔叔、伯伯一起行動起來,為祖國的各項事業做貢獻,通過大家的努力,祖國將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更加興盛!我們要用行動表明,中國站起來了,中國人不再是外國人眼中的東亞病夫,而是有志的中國娃!

讀《橋》有感500字13

雨越下越大,人們驚慌地起牀。東面西面都沒有路,對面有一座小木橋,人們又擁擁擠擠地向那座木橋奔去。在橋的旁邊,站着他們的黨委書記,他用沙啞的聲音喊話:“橋窄,所有人都排成一隊,黨員排在後面。”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村民快走一半時,老漢突然上前一步,從隊伍裏拽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是黨員嗎?排到後面去。”小夥子狠狠地瞪了老漢一眼,排到了隊伍後面。五天以後,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來到這裏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他的丈夫和兒子。這就是《橋》的故事。

讀到最後,我才知道那個小夥子是老漢的兒子,我的眼淚情不禁落了下來。老漢難道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不,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老漢首先想到的是黨的原則,想到的是全村老百姓的安危,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職責。我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醫院裏,剛剛送來一個車禍中被撞成重傷的孩子,一位準備出去的醫生被孩子家人拉住了。醫生很快進行了手術,那個孩子得救了。醫生下了手術枱,迅速開車去了火葬場。因為手術前,醫生的家人打電話告訴他,兒子突發疾病剛剛去世。

老漢和那位醫生的精神多麼令人感動呀!在災難來臨之前,他們仍能忠於職守,舍小家顧大家,為他人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橋!我向他們致敬!

讀《橋》有感500字14

在懸崖峭壁上,有一座生命橋,它非常窄,僅僅能過去一隻羚羊,它會阻礙老羚羊和小羚羊前進的腳步。如果不小心從橋上掉下來的話,就會粉身碎骨。它們將怎樣過橋呢?

曾看過這樣的,老羚羊為了能讓小羚羊過去選擇了犧牲自己,這就是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我很震撼。

今天老師就讓我們體驗一把如何過獨木橋,看我們能不能存活下來。

首先是男生,他們分成了兩組,相對過橋。第一對走到老師擺好的兩條凳子中間,他們沒有配合好,雙雙墜下深谷。第二對走到橋中間他們互相商量了一下,一個趴了下來,另一個從那個人身上跨過去了,這樣他們就獲得了成功。第三對走到橋中間時,一個選擇了退後,讓另一個沿了過去。這讓我想起了“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四對受到了啟發,他們乾脆一個坐下,抱着頭,弓下腰,讓另一個扶着他的肩垮了過去。最後一對來個互相擁抱,可他們不知橋面太窄了,還沒有來得及轉身,就“啊——”大叫着,掉下了橋!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

終於輪到我們女生了,我和對手走到橋中間的時候,就讓她橫着斜躺下,我從她上面跳過去。哎呀,真險哪!我身子搖晃了一下,差點掉下去!後面的女生也想出了各種辦法過了獨木橋。

看來遇到問題腦子可要轉得快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才對呀!啊,一次危險的體驗。

讀《橋》有感500字15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題目是橋。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黎明的時候,村莊發洪水了,大家都驚慌失措,像一羣無頭蒼蠅似的尋找活路。這時他們的黨支部書記——一個蒼老但精神矍鑠的老漢站了出來,只見他臨慌不亂,果斷地指揮着人們走上木橋去逃生,卻心狠地將自己的兒子拽出了人羣。最後,當他把兒子推上木橋的時候,木橋斷了,兒子被洪水吞沒了,老漢也犧牲了。

每當讀到這些情節的時候,我都會被老漢的崇高精神所感動,在兒子眼中,他是個狠心的父親;在羣眾眼裏,他是大公無私的共產黨員。如果沒有這個老漢,人們可能你擁我擠,有被踩死的,也有被擠下河淹死的,結果將不堪設想。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用自己和兒子的生命挽救了全村人,他的英雄事蹟,可歌可泣,感人至深。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事例。在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文理學院的40多名同學結伴出遊。下午2時左右,他們聽到了一陣呼救聲,尋找下發現兩個小男孩在江中掙扎。同學們迅速衝了過去,先救起了一個男孩;但在救第二個男孩的時候,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人卻因救人後體力不支而消失在湍急的江水中,獻出了年僅19歲的寶貴生命。

在當今社會上,還有許多類似的感人事蹟。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武警戰士、志願者等不知姓名的好心人有錢出錢,無錢出力,更讓我們見證了中華兒女的優秀品質,讓世界對我們讚不絕口。

中國,在這麼多優秀兒女的努力下,我們相信,你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