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2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1

讀《少有人走的路》一書,看到一段話,主要意思是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自我的意願,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求。我們生孩子,是因為自己想要孩子;我們

對人好,是因為想被人認為是好人;我們去愛別人,是因為自己需要去愛人;我們愛孩子,是因為自己想成為充滿愛心的父母……真正的愛能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展,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如果我們常常對人説,你看看我對你多好、看看我有多愛你,那麼,説明我們並不真正愛這個人,我們愛的只是自己,我們不停地提醒他人:看,我這個人有多好!我這樣還不值得你來愛我嗎?!

現在,我已經不再對學生説,我這樣是為了你好,因為我現在覺得這句話是世界上最假的一句話。因為,絕大多數時候,當我們自以為對學生“好”的時候,其實是想通過這種“好”,讓學生考得更好、做得更優秀,然後我們也會被認為是優秀的。因此這種所謂的“好”,其實是為了滿足我們自己想被人認為是“優秀”的需求。讓我們逆向思考一下,如果沒有任何人來評價你的教學,你還會對學生“付出”那麼多嗎?你還會對學生那麼“好”嗎?發自內心、對學生無條件的好才是真的好,這種好,不用我們多説,學生也是能感受到的。

我研究教學,只是因為覺得地理教學還有點意思,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不研究教學,不研究如何將一節課上得更精彩,學生會不願意聽課、會搗亂,會沒人聽課,我的心情就會很差,我在課堂上就會度日如年。所以,我不斷研究教學,想盡一切辦法將課上得更精彩,是為了讓自己更開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成就感。難道不是嗎?當我上完一節精彩的課回到辦公室,我的心情不是很愉快嗎?當我照顧好了自己的感受,學生也能從中獲益。一個自己都不快樂、不幸福的老師,是很難教出一羣快樂、幸福的學生的。

所以,親愛的同行們,別再説“我怎麼怎麼努力,是為了你們”這樣虛偽的話了。説實話,現在的我再聽到這樣的話,會臉紅。

對兒子,我也要慢慢進化成絕不説這句話。是為他好、還是為我自己舒服,不用説出來,孩子天生就可以感受得到。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2

在素質班的要求下,我翻開了一本以前從未聽説的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美國傑出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寫的。1978年首次出版,五年之後才出現在暢銷圖書榜單上,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近20年。這本書創造了空前的銷售記錄,至今長盛不衰。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共分為四個部分:自律、愛、承載與宗教、神奇的力量。其中以“愛”為中心,書中告訴我們什麼是愛的本質,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告訴我們如何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性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智的成熟。

作者第一次説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説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時間不同而已。規避問題和逃避問題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視問題開始。但是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艱難的旅程。

解決問題的首要方法就是自律。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時間這些原則,關鍵在於你的態度,你要勇敢面對痛苦而非逃避。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病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推遲滿足感,意味着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困難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突然想起我的一個習慣,比如説在吃一碗雞蛋麪的時候,最期待的往往是我最愛的雞蛋,可是面我也得吃完。每次的選擇都是把蛋留到最後,即使吃麪的時候有點勉強,但是有蛋在後面等着我,所以最終的感覺大多還是滿足。這不也是一個推遲滿足感的過程嗎?呵呵……

很幸運有機會了解這本書,否則將會是我心智走向成熟的一個遺憾。我會慢慢學會自律,學會愛,學會獨立,找到真正的自我,做自己的主宰,用積極平和的心態迎接生活!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3

《少有人走的路8尋找石頭》是心理學大師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系列的收官之作,書中在家庭、婚姻、金錢、死亡等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外面旅行,在走一條人們很少走的路,那就是走一條發現之旅。

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大師,他用深刻的思維,破解史前的巨石之謎。心理學認為人的心靈過程有三個:身體過程、情緒過程與思維過程,身體過程就是身體對事物的感知;情緒過程可以理解為我這個存在對感知到的事物的接受或牴觸;思維過程則是用文字思考的過程。

書中探討了如何進行積極、正向的思考。因為每一種思想都會帶來相應的結果。人們做一件事情的動機品格往往決定了這件事情的結果。所以,如何進行思維方式非常重要,它將深刻地影響我們做事的動機和成效。

提出了正向思維訓練的三個層面,如何去進行思考;如何停止對某一特定事件的思考;以及如何將原先的思想替換為另外一種思想。從而幫助人們消除錯誤、不和諧的思考方式,進行自我提升,從而在生活中獲得更多成就感與幸福感。

心靈的三個層次:思維、身體、情感,情感隔離,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將情緒從認知中剝離開來應對焦慮痛苦的方式。宇宙是萬物沒有關於好壞的評判,好壞是你的喜惡選擇定義出來的,大部分人想着錢時候都是負面的一端出發,因為同宇宙萬物沒有好壞一樣,對於潛意識而言是沒有正負能量之分的。

我們需要明白,所有由金錢引發的麻煩,很大程度上是自找的。常言道,知足者常樂。當你對自己現實生活不滿,有喜歡和他人比較,任何的商品信息都能刺激你購買的慾望。營銷也是很善於激起人們消費的衝動,現代的很多文章包括雞湯、乾貨都努力地扇起你對金錢的渴望。

如果真心滿足自己所擁有的以及自己所做的,內心的富足就是最大的財富了。它讓你遠離抑鬱、焦慮等可能消耗你心理資本的負面情緒,讓你遠離三高帶來嚴重後果的鉅額醫療費,讓你擁有高質量高滿意度的人際關係。

我用了兩天時間,讀完這本書,我欽佩作者精彩的論證和實在的真情,有自己深徹的領悟,也有大量的實證事實來支持他的觀點。看完之後,我覺得還是那句中國老話來做美好人生的嚮導,還比較實在一些:“有人可愛,有事可做,有夢可追。”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4

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自律的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少有人走的路》

推遲滿足感是自律的起點,只有學會先苦後甜,才能承擔責任,面對屬於自己的痛苦。如果你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這一點做起來可能會容易一點,因為你的父母會在你小時候就教會你接受痛苦。如果小時候缺少這樣的教育,那或許要走過一些彎路,才會回到正軌上。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照顧自己。只有足夠愛自己,相信自己的人會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因為他們明白,這世上唯有自己和愛自己的人,不可辜負!

直面自己的問題,不逃避,不推脱,勇敢地面對,大抵就是承擔責任的意義吧!但是將責任強加於自己或他人,也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承擔責任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去反省和調整。

而忠於事實,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讓我們更明確自己的責任。實事求是地考慮問題,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實事求是地面對自己,調整自己過時的觀念,都有助於我們承擔責任,明智地解決問題。

自律是一件複雜而且艱苦的事情,而且需要把握好度。我們需要承擔責任,也需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我們既要學會推遲滿足感,但是又要過好當下的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對任何事情都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是“放棄”,有放棄才會有新生,有放棄才會有成長。就如同我們放棄不用承擔責任的自己,才會變得成熟,才能融入成年人的世界。固執地待在自己的'舒適圈,只會讓自己每天都在重複前一日的煩惱,並且沒有辦法解決這些煩惱。

最後,仍然要強調行動的重要意義。為了能讓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我已經開展了適合自己的一些行動,比如健身,比如讀書和冥想,比如學習理財等等,或許我並不能在一年兩年內把這些事情做好,但是能開始就是一種進步。通過文字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改變,也是我的行動之一。

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5

最近讀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書中説:“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而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網上真人賭博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做成功一件事情能獲得滿足感,多次的成功有可能讓人內心膨脹,從而止步不前,很難再獲得更多的成長。推遲滿足感,並不是永遠不知足,而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生活,為了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有堅持向前進的信心。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正確面對並且感受被問題纏上的苦惱,冷靜思考解決問題,從而體會網上真人賭博結束後的快樂之感。推遲滿足感是自律生活這條道路上極為重要的一步。

本書的作者認為“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的一種意願”,同時“愛也是心靈健康成長的動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要對孩子的教育負責。專制和控制的教育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只會產生負面的作用,其結果往往是孩子會產生不安的恐懼,而且這網上真人賭博份恐懼或許會從童年時代延續到成年以後甚至更遠的時間段。相反,如果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將愛灌注進去,會催化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更容易將大人的教育聽進去,使得自身獲得成長。

不是一味地追求,不是執着於痛苦,而是尊重事實,微笑面對,然後接受,克服困難,戰勝自我,這就是網上真人賭博生活一步一步教會我們的,最終也使得我們的心靈走向成熟。

自律是心靈進化的重要手段,愛是促進自我和他人心靈成熟的方式。“成熟的心靈必須保持中立,能夠容納各種各樣的網上真人賭博矛盾和悖論,特別不要輕易收到倫理觀念的影響”,只有將自律和愛相結合,使兩者在我們的生活中保持平衡,才能使自己獲得成長,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這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你只能自行選擇人生的方向,忍受艱辛和磨難,最終才能達到新的人生網上真人賭博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6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理學著作,作者認為,人生苦難悲喜參半,我們應該以足夠的勇氣,責任、愛去面對,而不是逃避。只有面對,才有解決問題的可能,才能夠在勢力範圍內超越自己,從而變得更加成熟、完整。

因為人生的問題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它,去解決它。而現實卻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遇見問題必須自己去面對。家人、朋友甚至愛人能給予的都只是建議,只有自己,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可自己在沒有強大起來,勢力卻是勢單力薄的,如果這個時候,你選擇了推脱、懶惰、趨利避害的處事方式,這就會形成與人而願背道而馳的性格特點。

其實問題、困境、麻煩這個東西,本質對我們來説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一筆成功跨越就非常難得的精神財富。如果你想要成長為一個心靈健全的人,遇見問題就絕對不可以去選擇逃避,或者抱怨,總是找藉口,而是積極主動面對,敢於突破,才是最佳捷徑。

可現實中的很多人,因為得意於自己的經驗與資歷,做事純憑感覺和經驗,遇到麻煩,不是積極面對,而是推卸責任,不主動解決,而是止於難於對付,長此以往自己變得越來越消極,越來越被動,精神狀態也不好了。其實對於這樣的人,未來數不勝數的碰壁對他而言必然會成為尋常之事。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勤於努力,不斷地更新和調整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不會漠然,而是以一種積極、好奇的心態對面對,去接受新挑戰,那麼他一定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以飛躍式的速度在成長,他一定在羣體中也是耀眼的,因為他積極、樂觀,有感染力,是個正能量爆棚的人,誰會不喜歡呢?

其實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讓我們戰勝恐懼,克服懶惰,逐步走向積極、樂觀、成熟。書中説,“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裏疾病的根源。”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就是從自律、愛、成長與宗教、神奇的力量四部分激勵我們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所有逃避者,都是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而開始接受挑戰,我們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願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踏上走這條能讓自己變得成熟的路,越來越強大!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7

很多書籍熱銷排行裏靠前的都是心靈雞湯、心理著作、名人傳記。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書《少有人走的路:真誠是生命的藥》就是一碗美國知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的心理學雞湯。

所謂心靈雞湯在我看來分兩部分説。首先如果你不相信有什麼勵志的事會發生在平凡的自己身上,那麼這一生再好喝的“雞湯”對於你都是毒藥;另外一方面,如果你是一個經歷過生活的一切還滿臉微笑去迎接新生活的人,那麼這份“雞湯”我推薦給你。

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印象讓我想起了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聽清。那仰望的人,心底的孤獨和歎息。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記起曾與我同行,消失在風裏的身影。我祈禱擁有一顆透明的心靈和會流淚的眼睛,給我再去相信的勇氣”

在這樣一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很多人一直在強調你要去適應社會,不要讓社會來適應你;你做任何事要講情商,智商只是決定了這個事對不對,情商才決定這個事情做的成不成功。確實很久很久沒有人説過真誠這個説法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灰色地帶變成了上台面的祕密。

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禮儀必不可少,但如果濫用,反而會鉗制住良知,成為捆綁生命的絞索,讓人們之間充滿了虛偽和情商。因此,人與人之間交往最重要的不是禮儀而是真誠。

現代社會中無論工作、生活、愛情、婚姻、社交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當然,問題總會給人帶來煩惱和痛苦,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選擇無視問題的存在。這樣的做法可以讓人暫時逃避,但最終卻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引發更強力的痛苦。著名哲學家尼采曾經説過:凡不能摧毀我的,必將使我更加強大。逃避痛苦,就猶如麻木的人感覺不到疼痛一樣,會使心靈變得不堪一擊,最終走向畸形。保持真誠,就意味着我們必須勇敢地去面對,必須經歷痛苦,承擔責任,而不是對問題視而不見,或者用虛假的東西加以掩蓋。

還記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剛剛提出來的時候,每天反覆的學習始終感覺體會不到這個精神的真正意義。通過閲讀這本書突然大徹大悟,這不就是在提醒每個中國人要直面問題,拒絕逃避,敢於解決,勇於擔當。

真誠必然會帶來誠實的痛苦,而這樣的痛苦必將得到回報,那就是能讓我們的心智成熟,內心更加的堅韌不屈。是的,真誠,你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笑着在黑夜裏飛奔。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8

21世紀是心理學的世紀,但有許多人心智不成熟。如果説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温飽問題,那麼今天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我認為任何人都該讀一讀《少有人走的路》,在M。斯科特。派克的淡淡敍説中感受這本暢銷20餘年的心理書的真正魅力。

“自律”被作者分為幾大類,但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由一個實例引發的思考。一個女財務分析師因經常拖延工作而去向心理醫生求助,但他們始終找不到原因,直到作者無意當中的一個問題解開謎底“你喜歡吃蛋糕嗎?”因為這位分析師喜歡將工作像吃蛋糕先吃奶油一樣,先完成容易的再去完成困難的事,導致她整體速度極慢。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先苦後甜固然比先甜後苦更有利,但人們止不住先嚐甜頭的用功,往往事倍功半。這種習慣如果不在童年時養成,長大便無法改善。所以導致拖拉,中國的許多學生會產生這種行為,往往是因為貪圖一時安逸而造成的。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們至關重要,家是人們的第一所學習,也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有許多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上不上教育,而是發泄怨氣和不滿。這樣的家庭中出生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問題少年。所以,父母應當學會關愛孩子,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能對症下藥地解決孩子的疑惑。讓孩子得以健康快樂地成長。當然忙於工作無心照顧孩子的家長也會使孩子不懂自律,無法無天。毋庸置疑,父母的愛,決定了家庭教育質量的優劣。充滿愛的教育帶來幸運,缺乏愛的教育只能導致不幸。只有孩子在童年時能得到父母的愛和照顧,長大後內心才會擁有安全感。

在我們六年級之前,常會拉着父母不斷地説話,沒完沒了,滔滔不絕,往往父母會不理睬或假裝傾聽,實際忙自己的事以及有選擇性第傾聽。但面對青春期的孩子,這些方法明顯不合適。因為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有個人思想便更加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用心傾聽,是一種愛的行為,能從孩子口齒不清,語句不通中品味更偉大的不同,從他們幼小的心靈中發掘不平凡之處,將個人想法放在一旁,儘可能低體會説話者的感受,使彼此得到自我完善、

為什麼人人都愛逃避問題?是因為我們心智還未成熟,本書作者點明瞭一個人們從來不敢説的,也不願承認的話:幾乎人們都有心理疾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是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但我們不能逃避它們,而應該勇敢滴面對自己的問題,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9

同事推薦我讀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當第一次聽到這個標題時,我便被他吸引住了,帶着好奇心我,我走上了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本美國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寫的關於心理學的書,裏面討論了我們心理現象中一些比較本質性的問題。書中提出,當我們能夠自我做自我的心理醫生,解決自我所有的心理問題時候,我們也許不再需要宗教,至少,能夠比較正確的看待宗教,把它當做一種真正實際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僅是精神寄託或理論。

書中提到,在西方一些神學家的眼中,佛教不算真正的宗教因為佛教不承認永久的“神”的實在性,而缺少這種第一因的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作者卻不這麼看,並非所有的宗教都務必要有一個神存在,比如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只是特殊的地方在於這種宗教不承認“神”的存在,或者説即使承認“神”的存在,也是務必透過實驗來驗證的。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佛教倒是真的相比於其他宗教來講更接近於現代科學一些。

作者説,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宗教,只是也許自我不明白而已。當你坦然應對自身的問題並且每時每刻都在不斷改善自我的時候,你就離“神”越來越近,甚至於,你可能會發現,自我是可能到達“神”的境界的。很感歎作為一名西方學者,能夠提出這樣的觀點並且在長時間的行醫生涯中能夠去踐行它。是的,離開了現實的土壤的學説是沒有好處的,即使崇高如哲學或者宗教,也務必如此。此刻這個社會,人們很多已沒有明確的宗教信仰,人們轉而信仰科學,這是社會的提高。心理學作為一門新興科學,正在某種程度上代替傳統宗教所起到的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心理學的發展,人們對宗教的認識會越來越清楚,宗教中的正面成分會越來越展現,而負面的東西自然而言得以消弭。但願大自然能夠給人以足夠的時間,來完成這種提升。

所以看看吧,心智成熟有多麼難,讓心靈成長有多麼難,我們如何才能勉力克服自身的種種侷限或許我們會排斥宗教,或許我們會認為科學深奧難懂,或許我們會認為藝術過於高雅我們無法涉及,再加上由於此刻分工極細的因素,我們往往只侷限於自我的行業中,似乎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我們往往安居狹小的心靈一隅而自娛――到很難進入須臾納芥子的境界;事實上“對於別人教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使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懷疑、自省、反思、進取、追求,的確是那麼難。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10

最近在讀《少有人走的路》,推薦是本不錯的心理學書籍,目前讀到第四本,每一本都有它的特色。

從第一本開頭的“人生苦難重重”,告訴我們生活就是由各種困難組成的,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會遇到新的問題,問題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會不斷的成長,我們的心智得以成熟。

第二本書“讓我們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並且遠離謊言與偽善”,當別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揭我們短的時候往往產生怨恨,並且進行報復以逃避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在面對教育子女過程中,孩子是社會中最弱勢、最容易受傷的羣體,又完全沒有自主權的生命體,父母對他們享有絕對的專制與權威。家長一方面對子女要求苛刻,另一方面自己卻不夠自律。以自己的特權及謊言給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而對孩子獨立的思想進行壓制。

因此需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幫助別人進步和獨立成長,同時拓展自己的心靈。

第三本書“成熟不在於你是否西裝革履、談吐文雅,而在於你是否面對問題和痛苦而不迴避”。對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對於死亡的認識,你有沒有跟死亡對話過?我初中的時候一個夏天得了傷寒,就是體温會在不同時間段呈現發熱或者低温的狀態,由於第一個醫生的誤診,吃了一個多月的藥一直沒見好轉,有一天夜晚高燒的我躺在屋頂的竹牀上看星星的時候,突然非常害怕,我抱着身旁的母親問“媽媽,我會不會死?”那是我第一意識到死亡,並且給自己想象了各種死亡的過程及死後的場景。

學會坦然面對死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活着,愛自己、保持獨立思考、具備做出改變的能力。

第四本書本來是告誡我們如何克服現代生活的焦慮,我更喜歡的是作者對深度思考的闡述。縱觀我們身邊的同事、朋友、親人,哪些人能讓你由衷的佩服?是那些思慮周全又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從小時侯到現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很多時候都會立刻對一些人、事進行評判。淺薄的思考甚至不經思考就得到的結論通常都是個人的偏見。相反,經過深度思考的東西,雖然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阻礙,但是每一次的思考都會讓自己獲益匪淺,最後的成果也更突出。

以前總是希望把自己陷於忙碌中,覺得只要是動起來就會產生價值,當發現自己清閒下來,其他人忙碌時會擔心自身成長會停滯。現在的我更需要花更長的時間思考,在行動與思考間進行平衡,減少因考慮不周而帶來的低效。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11

像書名一樣,如果是二十歲的我看這本書,大概會摔書,大概也切合這本書的書名《少有人走的路》,因為要讀完這本書本身需要一定的自制力和延遲自我滿足的能力。

書中大部分內容描述的是是什麼的概念,很少描述為什麼或者對其一筆帶過,案例的主要作用是對是什麼的解釋,而不是為什麼活着怎麼樣的解讀。

讀者如果缺乏對進步的強烈願望,很難從這些抽象的文字中建立堅定的自律和自我約束意志,不具體的比喻又進一步加強了這種抽離感。

我經常有的一個感覺是,很多道理我們都懂,要做到卻很困難,就像我們總因自己亂髮脾氣責怪自己,卻無法控制自己下一次的歇斯底里。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脾氣暴躁的深層原因,只想想辦法把脾氣壓制住,卻往往適得其反,更添痛苦。瞭解自己的缺陷來自於原生家庭,並對了解某些行為對與錯相對來説是容易的,瞭解自己性格的形成複雜得多,卻很有必要。只有把問題的癥結打開,才不會一再發生類似的事件,身心俱疲又對自己一次次失望。

描述應該怎麼樣和不應該怎麼樣,對大多數人來説,更像是説教,讓人很容易產生抗拒感甚至不信任感。具體的行動和事例的支撐對觀念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就像現實和理想之間的橋樑,讓人看見可以實現的可能性,才有動力作出改變。

與此同時,作者提出“真正的愛”的概念,當我們擁有真正的愛時,就願意推遲滿足感,做到自律和自我約束,不任由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愛是心智成熟的前提。

去理解對方,站在他們的立場體會他們的感受,對之表示理解,而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理解對方,對患者很重要。這一點,和現代心理學的觀念也是十分一致。

因為某些原因,我一直在和自己作鬥爭,但是越是鬥爭,越恐懼,越想逃避,結果越陷越深。一邊希望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來,早日“做個正常人”,一邊又不停受挫,對現實越來越失望。直到這幾年,接觸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才慢慢對自己有了瞭解,也慢慢放鬆了心態,接受自己的缺陷,不再和自己作對,對外界的看法也更寬容。

書籍真是個好東西,人與人的理解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從書籍裏,我找到了多年不曾體驗過的被理解和鼓勵,也找到了面對人生的勇氣。不敢想象如果沒有書的陪伴,我現在會過得怎麼樣。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從書裏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