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8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

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1

通過閲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我覺得自己收穫很大。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學會避開缺點、劣勢,找到優點,發揮特長、優勢,並加倍強化這種優勢,把它發揮到極致,這樣離成功就近了。但做到這點,並非易事,需要我們的家長、老師要有一雙慧眼,善於發現優點,鼓勵或幫助孩子把優點發展了,就升級為特長了,把特長穩固下來了,就成了優勢。把優勢發揮好了,成功的概率就高了。

要全面認識孩子的優點缺點,首先要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要了解兒童各個發展時期的共性,瞭解哪些優點差不多是所有孩子共有的,並非自己孩子獨有的,又有哪些缺點是孩子們共有的。其次是怎麼去鑑別優點和缺點。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是優點的,可能實際上是缺點,比如小綿羊式的聽話,從不給老師和家長惹麻煩;而有些我們理所當然看成缺點的,可能實際上是優點,比如思想獨立、性格反叛、貪玩、上課愛講話等。再者,每個人看孩子的角度是不同的,橫看成嶺側成峯。比如大大咧咧的性格或許做事丟三拉四,但為人卻不拘小節,心胸豁達;內向的孩子交際面不廣但善於思考,喜歡探索。所以,怎麼看優點缺點,深入地、細緻地瞭解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多觀察,多思考,多溝通。

對於孩子的缺點,即使有點過失和不足,只要不是原則性的錯誤就行。多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孩子的缺點,不要求全責備,吹毛求疵。多接納孩子,包括他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理解他所做的事,信任他會做得更好,在接納、理解和信任之後,再以平靜的態度去支持和幫助他,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説教和批評。其次,不能總盯着缺點看。是要放大優點,尋找“閃光點”,哪怕是微乎其微也要大加肯定。並用積極的暗示和鼓勵,使孩子獲得更為完整的自信和自尊。在這個建立的過程中,通過孩子自我的認識,逐步把缺點和錯誤進行改正,而不是處處都需要家長去指出來,然後家長動手去用橡皮。有些所謂的問題,根本不需要你去面對,它就沒有了。正所謂“缺點不説慢慢少”。判斷一個人是否懂得賞識,最簡單的標準就是,這個人是否會誇大缺點,是否懂得誇大優點。站得遠些,看缺點;靠得近點,看優點。

孩子不是天使,有缺點是正常的,我們為什麼不把注意力多放在孩子的優點上,而非要抓住凡人皆有的缺點不放?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不是,我們的子女將來也不是,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成為正常的社會人。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寬容,父母、老師整天盯着的就是孩子的缺點,拼命要讓孩子“天天向上”。想想我們做孩子時,就沒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嗎?到了我們做父母,為什麼不能容忍自己和孩子進兩步退一步,不能容忍孩子的問題有起伏?“水至清則無魚”,這才是正常的人,真實的人。我們都做不到完美無缺,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幾歲、十多歲的孩子潔壁無瑕?我們是不是太虛偽、太苛刻了?“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亦如是。”如果父母或老師眼裏只有孩子的缺點,那你在孩子眼裏的形象也好不到哪裏去。這樣的親子關係或師生關係也會有問題,這種情景下你的“教”能否有成果就更值得懷疑了。

樂觀豁達的人心胸開闊,不拘小節,對人對事多為寬容;而多愁善感的人多為苛求的,追求完美的,對生活多為不滿的。於是,前者會用感恩的、賞識的眼光看問題;後者則經常用挑剔的眼光看人生,對任何事都能找出它的瑕疵。面對孩子時,一樣的孩子犯一樣的錯誤,擁有不同人生觀的家長會有不同的看法。前者以賞識的眼光去看孩子,會發現原來孩子身上並不全是自己所看到的缺點,後者則在他的眼裏孩子一無是處,混身是缺點和毛病。所以家長的積極向上、樂觀寬容的人生觀對於孩子很重要,因為潛移默化的薰陶和言傳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

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2

暑假裏,認真閲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彷彿與幾十位成功的家長心神相接,促膝長談,受益匪淺。通過分享作者朋友們的經驗和做法,我最直觀,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真正地尊重孩子,篤定信念,培養自我管理意識。

一,真正地尊重孩子。

正如《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的一位作者言,要像對待客人一樣對待孩子。是的,雖然是家庭成員,可是孩子跟我們做父母的毫無芥蒂地溝通,家庭教育能直接有效的時間又有多久呢?我們的孩子就像客人一樣,只不過比一般的客人拜訪時間長一些罷了。把孩子當成要在家裏拜訪18年的客人,到了離別的期限,客人就該揮手作別了。想一想吧!我們會因為工作的繁忙與勞累對我們的客人忽略與冷淡嗎?我們會為自己的情緒波動而對客人忽冷忽熱,甚至動怒嗎?我們會覺得客人興奮地急於與你分享他們的新奇略顯古怪的想法而感到疲於應付嗎?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會毫不遲疑地給出否定的回答,“絕不會!”。可是,我們有的時候又何嘗不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呢?前幾天,點點用心地花了好長時間用細繩編出了各式各樣的花結,拿到我跟前,問我漂不漂亮,我正忙於準備論文的開題報告,隨口説了句“很好看”,孩子當下就反駁,“你看都沒看,還説好看!”,當時,我心裏是有了極大的震顫的。

還想起來前幾天看的一個小故事。一個3歲的小男孩,在紙上畫了個蘋果,問媽媽“媽媽,蘋果是什麼顏色?”,媽媽説是紅色的,男孩説,“我覺得是桔紅色的,”“都3歲了,還不知道蘋果是紅的!”。媽媽生氣地找來畫有蘋果的識字卡,衝孩子大聲説,“看吧!是不是紅色的!”於是,男孩拿出油畫棒,慢慢地塗上了紅色。其實,蘋果到底是什麼顏色?這個問題並不重要。我們大人習慣地將蘋果描繪成紅色的,但孩子不知道世俗的習慣,他憑藉他個人的印象和想象,認為蘋果是桔紅色的,又有什麼不行呢?再説,現在很多蘋果都是紅中泛黃,説是桔紅色也無可厚非呀!我們成人往往自以為是地妄自扼殺孩子的想象力與判斷力,認為那隻不過是小屁孩兒的幼稚只談,毫無價值。

所以,我特別贊成作者説的,對待孩子要像對待有規定期限的客人一樣,不要因為種種理由和藉口而懈怠和冷漠,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尊重他們,真誠地對待他們。

二,篤定信念,堅信孩子能發展到相應的高度

把孩子培養好是每一個作父親母親的願望責任和義務。首先家長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自信心,要有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成功的觀念。不管孩子現在的情況如何,我們還是堅信他人性本善,還是堅信他以後會有出息。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都是帶着有色的眼光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信心可能都會被我們的態度給摧毀掉了。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抱有更多的信心時,孩子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孩子在各個方面就可能會有更多的進步。

對孩子充滿信心的同時。家長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而不切實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標準會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孩子的信心受挫折,會引起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產生一連串的牴觸情緒。要讓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多體驗多嘗試學習生活工作勞動的艱難,不要老是對孩子説:“你還小,不要做。學習好就是你的本分。”應該鼓勵孩子:“我相信你會幹好的。你能行。你是好樣的。我知道你會成功的。你做得真棒。”經常的不失時機地給自己的孩子鼓勵加油並在一定的場合予以表揚,給以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會提高孩子對自己的信心指數。

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就要相信和信任自己的孩子,給以適當的支持。當孩子試圖嘗試某一種活動時,家長應該給以幫助,至少給以支持。如果當自己的孩子有異想天開的時候,就要完全的給以精神和物質的鼓勵和支持,千萬不要反對或者責備孩子的嘗試,就是孩子在實踐中失敗了也要高高興興的給以鼓勵。家長過多地對孩子的責備和批評會導致孩子自卑心理的產生,對孩子的成長絕對的沒有好處。

成長中的孩子,必然會經歷挫折和失敗,但是隻要父親母親對自己的孩子永遠有信心,給自己的孩子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孩子會在實踐經歷中得到經驗得到教訓得到知識,孩子會在實踐中吃一塹長一智的,會逐步的走向成熟的。

三,培養自我管理意識

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還要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對孩子不敢放手,凡事替孩子操心,以至於孩子缺乏自我管理意識。我們應該從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入手,來引導孩子進行自己管理自己,從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平時經常地對孩子進行生活、學習的獨立性教育。鼓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並和小夥伴或者同學們開展各類小競賽激趣,強化意識。注重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經常進行成就強化。不斷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就成了調動積極性的最有效的手段。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對孩子的行為給予正面強化。對自我約束力強,進步大的時候,給予一定的精神物質獎勵,使孩子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鞏固他們自我管理的意識。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值得我們用心去鑽研的一門學問,但願我們大家都能孜孜不倦地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和孩子一起成長。

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3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從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我開始定閲了,因孩子上的是蒙氏教育,以玩中求學為主,我對這本書一點也不重視,只在閒暇之時隨便翻翻。自從孩子踏入校門,我就和所有的家長一樣,每天會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瞭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在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對於孩子一臉認真的那麼多個無法解釋的“為什麼”,有時更會啞口無言,只好態度強硬的回答:“沒有為什麼了,説了你也不懂,這是規定,書上就是這樣教的,記住就好了……”看着孩子委屈不已的臉,我很是無可耐何。

再次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是在孩子班主任黃老師主講的家校互動活動課上。這堂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深刻體會到沒有好的教育方式那將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感觸頗深的是書中這樣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作為家長任務艱鉅,怎樣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家庭科學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的角色。書中還介紹了許多家庭教育成功或失敗的範例,使我明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要向老師文化知識,還要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孩子在學校和老師一起學習了一天,回到家裏,我首先應該肯定孩子的學習成效,多鼓勵孩子,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對於解釋了孩子也不理解的問題,我不再態度強硬的要求他死記硬背了,我會盡量用温和的語氣給他一個儘可能簡單的解釋,如果他實在理解不了,就會告訴他,這個問題不是媽媽解釋不清,是回為孩子現在年齡太小,學到的知識不夠多,他才會不明白,等他長大一些,學習了更多的知道後,就會明白的。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自由讓他自己支配、自己想象、自己理解,實在不行就求助於老師。給老師打個電話,讓孩子自己和老師交流一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和肯定,就會對學習更加感興趣了。有時他也能在我倆鬧爭議的作業題上表達他自己的意見,我只對他稍作引導,如果他不聽,就讓他寫上自己的答案,第二天老師批改的作業發下來後,我再和他一起看一遍,對於作業本上老師打的那個紅紅的“xx”,他可是印象深刻極了,這樣的錯誤絕對不會再有一次了。就這樣,我在《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中學習着科學教育孩子成功的技巧,也對失敗的教育案例引以為戒,避免重蹈覆轍,孩子漸漸的變得有主見性,自信心也在逐步增強。我和孩子一起學習着、成長着,全程體會着雙方的感情交流,享有生活的快樂、學習做人的.道理、成長的快樂。

感謝《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它讓我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他也一定會越來越值得我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會努力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快樂的童年。

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4

第一次翻開《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是,心中並沒有太多的期望。感覺就是學校在推銷的普通的教育從書,僅此而已,仔細閲讀後,我卻大吃一驚,發現這本書講的太好了。使我不由自主得對自己的教育方法產生了懷疑。

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使我受益非淺,書中一個欄目“父母講堂”中的幾句話很值得借鑑:

1、好父母是學出來的;

2、好孩子是教育出來的;

3、好習慣是培養出來的;

4、好成績是幫出來的;

5、好的溝通是聽出來。

的確,沒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的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保障。

通過學習這本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條件,物質條件,比我們哪個時代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做父母的時常要提醒自己,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儘量滿足,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應積極引導,講清道理,決不遷就。

二、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一正確鼓勵為住。 對孩子要實行少批評,多鼓勵為主。

三、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 父母要善於觀察和感悟孩子的愛好。如: 唱歌, 畫畫, 跳舞等等。最大限度的發覺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四、家庭講民主,家長一身作則,做孩子的朋友。我認為,我們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父母,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朋友。做為父母應該言行一致。從小教育孩子不要撒謊,作到誠實守信。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約束自己的行為。如:不講髒話,努力工作積極參加家務勞動,不打罵孩子等。

五、注重孩子的人格,道德的培養。 家長應儘量,盡力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團結協作,用於承擔過錯。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孩子能成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會努力配合老師的教育,為孩子的明天,未來創造良好的環境而努力。通過學習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精心編織美好的未來吧。

不輸在家庭教育的讀後感5

閒暇之餘翻開了《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很快就發現這的確是一本難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恰到好處的著作。讀後感觸頗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着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應該盡好教育子女的責任與義務,當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俗話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説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不可忽視,這種影響包含了與教育相促進和相矛盾兩方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時可能是有利的、積極的,有時可能是不良的、消極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的基本保證。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是寓教育於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孩子的模仿力、可塑性極強,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的對象。父母生活的態度、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時刻影響着孩子,孩子的言行舉止真實地反映父母教養子女的態度,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這是通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而實現的。因此,為人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違背道德準則的事;如果希望孩子尊重師長,自己首先必須尊重他人、孝敬老人;如果希望孩子有責任心,自己應當對家庭負責、對孩子負責;如果希望孩子好學上進,自己就應該提高自身素質,注重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如果希望孩子守秩序、守規則,自己就不要闖紅燈跨欄杆、開“後門”。

優秀的父母都是以自身開朗豁達的個性、民主平等的作風去影響孩子,在言行上做孩子的好榜樣,本書就很好的教會了家長怎樣從生活中培養孩子好習慣,從啟發中引導孩子學會寬容他人、感謝生活和珍惜幸福。環境改變了教育,而教育則改變了一切!《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它讓我們深深明白了“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共同閲讀這份每個家長必做的“家庭作業”。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總之,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第一個生活場所,是孩子最重要的生活基地,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的延伸、擴展和提高。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首先要了解其家庭,要做到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首先要做到孩子不輸在家庭教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