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高效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44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效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效課堂》讀後感範文(通用5篇)

《高效課堂》讀後感1

最近幾年,新課標、課堂改革、各種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在教育界可謂聽得最多的字眼,一切的改變和創新都是為了打造“高效課堂”,這也正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重中之重。課堂高效,學習才能事半功倍。針對於此,我認為,李炳亭老師編寫的《高效課堂22條》就是一本理論精闢、模式創新的指導性好書。

此書我反覆讀了好幾遍,其中,對高效課堂的很多論述可謂一針見血,不浮誇,不論大,李炳亭老師深入實踐,切合當代中國的教學實際,積極探索,給出了打造高效課堂的22條真知灼見,讀了此書,讓我受益匪淺,引發了我對課堂教學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思考。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高效課堂的新理念以及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等內容。

何為“高效課堂”?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多麼簡單精闢的見解,一節高效的課堂就好比一個大型的購物超市,圍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有各個方面的知識補充,學生身處其中,被琳琅滿目的知識深深吸引,自發性的盡情瀏覽、採購、吸收,既避免了學習上的倦怠情緒,又完成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達到學習與成長的目的,可謂一舉兩得,進一步而論,在此過程中鑄就了學生與教師的幸福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生命的價值與神奇。

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打造一節高效課堂就要從核心的四個方面做起:教育、教師、學生、教室。教育可以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可以是一個很具體的定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罷此書,我覺得實實在在的講,教育就是聯繫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與學習的紐帶。我們不能再狹隘的理解為教育只幫助了學生的成長,它同樣幫助了教師,這是一個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的過程。

相比較教育而言,教師就是一個很具體的概念了,但是要成為一名打造出高效課堂的合格教師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教師要一改傳統的“太陽”地位,要以學生為中心,嚴格遵循新型的教學模式,少講多練,給學生提供展現自我的舞台。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精心製作導學案,不能生搬硬套,嚴格秉承教知識和教方法相結合的原則。

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課堂,關注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和思維變化,及時的把課堂開小差的同學帶回到課堂,同時也要及時的抓住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予以啟發和表揚,鼓勵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不能僅僅為了學習而學習,要為了培養更高的能力而鍛鍊。

學生才是教學的核心人物,才是師生“日心説”中的太陽。一節高效的課堂教學,很大一方面取決於學生的參與度,學生上課是否積極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聲音是否響亮,回答問題的學生是否佔到全班人數的大部分這都是評價一節課是否高效的關鍵指標。在課堂中,教師首先要帶動起活躍的課堂氣氛,給學生提供輕鬆地空間,讓其思維盡情發揮,學生敢想敢説,爭先恐後,參與人數多、密度大,課堂緊張而活潑,讀、説、講、評緊密結合,這才不失為一節高效課堂的標準。

教室看似是一個硬件設施,裏面的學問大着呢!教室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要場所,教室的物品擺放,文化建設也是有講究的,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要對症下藥,恰到好處的教室文化不僅愉悦身心,更會對教學學習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比如説:在教室設置明星牆,對於有進步、表現好的學生及時的給與表揚;設置小組大比拼牆面,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在無形之中就為打造高效課堂做好了鋪墊。

在對此書的研讀與學習之中,另一個對我頗有感觸的內容就是教師的職業幸福感這一部分,最近幾年,“幸福感”一詞炒得火熱,人們碰面會經常問來一句“你幸福嗎?”,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入職場的新教師而言,我覺得我是幸福的,在教與學的共同過程中,我們彼此影響、共同進步,共同追求成長與學習中的幸福。

談到這一話題,我想每一位教師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自己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得,學有所為。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學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道理,不僅開發學生的智力,而且還促進學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長,我們教師的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而這種幸福感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得了的,也只有教師才能專門享受得到的,這一點是讓其他行業人員羨慕不已的。

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因此在每一天的工作中,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的主動的愛。這種愛是教育的橋樑,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這種愛是博大無私的愛,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當我們用“真愛”、“寬容”、“尊重”、“信任”贏得了學生的愛戴,我們就成了學生真正的朋友,望着快樂的學生,我們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

幸福感的另一方面就是來源於教師本身,人人都在追求進步,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更要注重自身的學習,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融會貫通,力求給學生提供最容易接受,又拓展思維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個人的專業優勢,在日常工作中取長補短,見賢思齊,努力實現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雙重進步,進步就是朝向幸福的階梯。

《高效課堂22條》是值得每一位教師認真研究與品讀的好書,我每讀一遍,都能體會到不同的深意和內涵,深入淺出,字字句句都是那麼擲地有聲,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慢慢的將李炳亭老師的創新之處進行實施、深入。努力打造適合學生適合教師的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讀後感2

至今深深記得校長的一句話:願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得高效!作為自認為還是比較上進、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創造奇蹟的老師,我也一直這樣努力着,探索着,高效課堂讀後感。

回顧新課程改革以來,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進行了新課程培訓,也搞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無論是教師角色的轉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課堂模式的構建,以及課標解讀工作的開展,無不是為了掀起教育的一番豔陽天高效課堂,形式在課堂,功夫在課外,關鍵在於教育思想的轉變,每一個環節都要“相信學生、解放學生、利用學生、發展學生、創造學生”,強調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教師工作的幸福,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課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時間,備空間等等。其中強調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合作學習及課堂要有小結和鞏固練習,要牢牢把握高效課堂的實質與靈魂。

高效課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社會不斷進步,學情不斷變化,我們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當好教育改革的領航者。生願學、善學、樂學,能從學習中體驗到成長的喜悦和幸福!這是我們追求的學生理想的學習狀態。關鍵在於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儘管自己力求轉變新的教育理念,可當遇到困難時,自己卻退縮了,前功盡棄了;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儘管自己力求把學習主權還給學生,但當遭遇學生的沉默時,遭遇時間的緊迫時,遭遇教學成績的影響時,自己卻又沒能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堅持下去。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點,條分縷析地“講”,事無鉅細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澆”。學生相應地只能一次一次地聽,一字一句地記,一條一條地背。

自認為完成了教學任務,可是,當孩子一旦面對新的知識時,依然是難看的手足無措,一籌莫展,成為永遠不會自由飛翔和主動覓食的“待哺”的幼雛。漸漸徹悟,教師要敢於開放和創新,敢於探索和實踐。要開發學生的膽識和勇氣,開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開發學生的自主和“當家”的能力。挑起重擔,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從此岸出發,揚起教育解放這一希望的風帆,駛向高效課堂的彼岸!

《高效課堂》讀後感3

一、高效課堂需要充分的準備

緊盯教學內容是教師準備的一方面。“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就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情況,設計出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作業。備好教學對象。課前備課必須充分,特別是“備學生”要落實到位。這節課你雖然設計得很精彩,但是必須符合你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須修改,因為這是關係到我們所講的這節課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學生興趣的一個關鍵之所在,而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我們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教師要處理好角色、觀念的轉變

教師角色、觀念的轉變是關鍵。教師的角色應由知識的灌輸者、守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讓學生自主發展的舞台。要做到這一方面,教師首先要及時轉變觀念,真正實現從傳統到高效課堂的意識轉變。師生關係的轉變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願望才能得以實現。利用課餘時間,儘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係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

三、要有真摯的情感

如果説前面的兩條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硬件的話,那麼這一條就是“打造高效課堂”的軟件保障。因為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這裏所説“真摯情感”有二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説,教師要用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課首先要感動自己,之後方能感動學生。特別是語文教師當你的教學內容中涉及到孫中山、毛澤東、羅斯福這些偉人時,你的臉上一定充滿“敬仰”之情;涉及到袁世凱賣國復辟時,你的臉上表現出的一定是“憤怒”;涉及到中國落後捱打時,你的臉上流露出的一定是“痛心”,涉及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時,你的臉上一定有按納不住的“喜悦、興奮與自豪”。有了你這些真情的傳遞,學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光榮,什麼是恥辱?什麼是偉大,什麼是平庸?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所説的“真摯情感”第二層意思是,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當今強調要構建和諧校園、和諧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這是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的前提。只有讓學生感到你愛他,學生才能信任你,你講的話才有感召力,你的願望才能得以實現。利用課餘時間,儘量去了解學生,充分的接觸是建立朋友式師生關係的基礎。利用課間的休息時間作為了解學生的最佳時機,這樣可以向學生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自己的建議。因為學生的自尊心都很強,所以應針對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錯誤或提出好的建議,學生極易接受。怎樣才能建立起這種關係?古人又説:身正方能為範。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去做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講,認真做練習,及時複習鞏固,那麼教師就必須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及時認真批發學生的作業、試卷,及時向學生反饋,這樣才能示範,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師生關係的建立,一般來説,教師對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有一種本能喜歡之情,關心他們比較多,溝通較容易,這種關係很容易建立起來。我這裏想説的是:教師如何與那些成績不佳的學生搞好關係?首先教師要用平等的心態對待他們,當他向你求知時,你要用更大的耐心與心細去幫助他,上課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這部分學生認識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難的問題去為難他,這樣會讓他難堪、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假如用一些淺易的問題去鼓勵這類同學回答,就會讓其產生成就感,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他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幫助他樹立或找回一些學習的自信。而當他違反紀律時,你一定要嚴厲地批評他,但絕不能批評之後,與他反目為仇,流露出討厭他的情緒,而是要繼續關心他,找出他一些細微的'閃光點,鼓勵他進步。只有這樣,他才會認為你是真心對他,而把你當真朋友,願意與你相處。信任你、依賴你。如果我們能與學生建立起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那我們就一定能將我們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四、課堂要面向全體學生

我們應該端正一種認識――培優補差不是課後的工作,而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利用課餘補課的學生的成績並不比不補課的學生成績好。因此,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培優補差工作,尤其是補差工作值得我們重視。補差,首先是“治懶”,“懶”包括思維上的懶和練習中的懶。思維上的懶常常表現為學習過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練習中懶的表現為練習速度慢,作業完成不及時或是抄襲作業等。針對以上情況,分別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課堂中加強“快速提問”,增加提問的密度,把一些略簡單的問題讓程度較差的學生回答,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信心;同時,儘量給他們板演的機會,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練習習慣;還有,課堂作業要堂堂清,教師要嚴格監督,不給他們拖拉的機會;再者,還不能讓他們有抄襲作業的機會,一經發現及時進行批評,並嚴格處理。

總之,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革。雖然與傳統教學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體要求已經超越傳統,作為教學主導者的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高效課堂》讀後感4

在學校推薦的眾多書目中,《高效課堂》一書對於當今教育教學工作者來説最具實際意義。讀了這本書,感觸很多。51篇精彩的課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創新,傳遞着課改的精神。這些案例的設計充分展示了教者的教學智慧,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發生着積極的變化。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學校開始出現全面否定傳統教學的趨勢,課堂教學過於重視教學形式而輕視教學本質,由過去的滿堂灌變成現在的滿堂問,由過去的一支粉筆、一本書變成現在的多媒體濫用,由過去的教師中心到現在的忽視教師的作用,課堂教學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讀了《高效課堂》這本書,感觸很多。精彩的課例,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創新,傳遞着課改的精神。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個國家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教育又是所有教育環節中較為重要的一個。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確實應該考慮在自己的課堂上教了學生什麼,學生又接受多少,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反映如何,是否作為主人公的角色來上課,並且在課堂上感覺不枯燥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也就是説,自己的課堂是否民主化,高效率。

通過本書的學習,我感覺高校課堂應具有以下的特點:

所謂高效的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條件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需。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課堂應該讓孩子們過得心情舒暢,有良好的安全學習心理環境。高效的課堂即學生學習的高效。為什麼就不可以少講,有針對性地講,把學生的作業消滅在課堂中呢?

現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課改的重點。有效教學即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人力,物力取得儘可能好的效率,是教師實踐教學後學生獲得的進步或發展,是引起,維持,促進學生髮展的所有教學行為。所以我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時刻認識到: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樂學: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增長了能力;老師樂教: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

總之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目標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有發展,它針對的主體是學生羣體。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通過這一節課,使每個學生個體都有所發展,課堂教學的目標才能算實現。

《高效課堂》讀後感5

匆匆看完了《高效課堂》這本書,雖然沒有仔細研究,也頗有點感受,《高效課堂》讀後感。文中的內容值得我們學習,更需要我們深思,在深思中實踐,實踐中反思。新課程標準凸現“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着眼於“開放創新”,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老師的任務就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語文的主角,並且幫助他們進入學習語文的角色中。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展、可持續發展。重視學生有感情投入、有內在動力支持、有積極的情感體驗有自由選擇的廣闊空間。羅傑斯曾説:“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語文老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閲讀的自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選擇、自我提問、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自我情感體驗、自我評價的過程。引導學生尋找、利用自己所喜歡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比如説作文教學,往往都是過於生硬,那麼作為語文老師就要着眼於教學的情境設置。我在發散性思維教學的課堂裏,就以猜謎遊戲的形式導入,以畫畫的形式激發思維,學生不僅喜歡,而且樂學。這樣就能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從而激發學習的慾望。

二、合理組織,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小組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有競爭的互助學習。有效的進行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從中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豐富知識,培養合作精神,因此,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基本而又靈活的教學方式。在討論過程中,教師決不能放任自流,而要讓學生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應當完成的任務,以引導討論順利、有效的進行。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教師也是合作者之一,可以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與學生平等對話。當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可以適時點撥、指導,提供必要的幫助。讓每一位學生都意識到:

1、學語文隨時需要尋找合作者、隨時被選擇為合作者。

2、自己是合作組中不可缺的一員,其他組員需要自己的幫助、自己也需要別人的幫助,要學會“分享”與合作。

3、自己的情感態度會影響合作的質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權利。

4、合作組是自己大展個性的用武之地。

5、合作組中有分工、有責任,自己要經常變換角色:有時是組長、有時是組員,有時是指導者、有時是請教者,有時是“志同道合”者、有時是辯論對手,有時是發言的主角、有時是觀眾和聽眾。

6、合作學習有合作探究、也有競爭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競爭後的榮譽。

三、巧設問題,激發探究慾望。

提問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常規環節,其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創造、表現的機會。一節語文課的效率高低,往往與教師能否成功地誘導學生髮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着密切的關係。因此,提高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實施課堂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麼,如何才能使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變得有效呢?首先,要全面瞭解學生,深入鑽研教材,找準突破口,幫助學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種“衝突”。當學生思考如何解決這些“衝突”時,也就意味着他們已開始進行思維訓練,此時引導他們對課文重點、難點進行理解,自然就會水到渠成。其次,要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既要考慮到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又要把握“跳一跳,夠得着”的原則,防止出現因提問簡單而使學生沒有興趣或因提問過難而使學生喪失信心的受抑現象,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第三,要樹立“學生是發展中的人”的理念,以營造心理安全的環境。有時學生的答案不是教師想要的答案。這是正常的,關鍵是教師要能迅速、準確地摸清學生回答出錯的思維過程,並加以利用,使之成為新的教學資源。第四,有效提問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提問的技巧。一是要充分重視對學生作答後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讓課堂中的每一次提問都化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二是要學會等待。一個問題提出後,最好留出適當的等待時間,因為學生需要搜尋信息、歸納整理信息。學生回答後,不要馬上指定別的學生來回答,而應該等待一段時間,保持傾聽的耐心。然後再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或者再提另外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有一定的時間來詳細説明、補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來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滿足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和途徑,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斷,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貫穿於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怎樣把“探究性學習”滲透語文學科教學的始終,讓學生自主地或在教師指導下以探究的思維方式去發現、研究語文課本、語文課外知識、語文學科學習方法等語文現象、語文問題,掌握語文規律,獲得語文知識,培養語文技能和素養,在生活中學語文,並運用掌握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值得語文老師深思的。在哈佛大學師生中流傳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思索問題。”問題提出來了,怎樣思索問題、解決問題成為探索的又一個內容。語文現象豐富多彩,語文問題千差萬別,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習慣也是各有千秋。

因此,允許每個學生找到的問題答案也應該是異彩紛呈的。“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是符合問題要求的答案都應該亮分,而且應該給新穎別緻、富有創新的答案亮滿分。總之,只有生動的教學才能夠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學生封存的記憶,開啟學生幽閉的心智,放飛學生囚禁的情愫,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所以我們要儘可能的去挖掘,去掌握,去開拓,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如魚得水,又魚水交融起來。教師是一種職業,教學是一種工作,把“學”教好則是一份責任。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已不應該是現任教師的上策。“改革課堂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學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改革之風,才是努力的方向。讓我們把自己的視線和孩子的視線從平行變成相交,彙集到同一個點上,讓教與學更輕鬆、更高效。

熱門搜索
描寫校園景物的作文300字 《文官之死》讀後感450字 植樹節優秀小學生作文 蝴蝶之美作文600字 一次難忘的遠足春遊作文 母親的作文1000字 八年級物理上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中秋網上簽名寄語 重陽節的觀察優秀日記 初中生缺席考試檢討書 中班教學下學期工作計劃 農村的外婆為題的500字作文 財務管理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別到 小學六一兒童節班級的活動總結 小學秋季開學典禮教師代表講話稿 紀念五四青年節活動方案 醫科大學畢業生求職自薦信 岳陽樓記.風景再造 讀一本好書優秀徵文 小學菊花的詩句有哪些 孰罪 秋天的作文400字 秋天的色彩 全國助殘日簡短演講稿 幼兒園家長工作計劃表格 訴語 小貓咪400字三年級作文小學作文 感謝師恩500字作文 堅強的生命-優秀作文 我從長跑中感受幸福初三作文 最新效快速背誦古詩文的方法 有趣的活動作文800字 青春年華醉書香作文 移步換景參觀學校作文500字 美麗的校園 辦公室社會實踐報告 聖誕節唯美QQ祝福語61條 感謝自卑閲讀練習及答案 信息部部長申請書 3.8送給老師的祝福語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的評課稿 唯美櫻花狀物抒情作文 天空中的一家作文 英語個人簡歷介紹個人情況常用語 景怡潤心 意外的考驗作文400字 快樂的兒童節的作文小學生作文 禮物優秀作文 簡潔的適合早上發的早安朋友圈問候語2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