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範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55W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走進陶行知讀後感範文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讀罷《走進陶行知》,掩卷沉思,我覺得獲益匪淺。越是走近陶行知先生,越是感覺到他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與熱愛,越是欽佩他的教育思想的深邃,越是感動於他人格的偉岸。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爺爺形象的把傳統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生活教育他教人做人,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代學習方式,這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是多麼的重要。現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上取得和—諧發展。

陶行知還將“教學做合一”,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説,是生活現象的説明,即教育現象的説明,在生活裏,對事説是做,對自己之長進説是學,對人之影響説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係説: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係説: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真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裏做的,便須在田裏學,在田裏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

讀着陶行知先生感受着他純樸而又精深的理論,更讓我震撼的是,像這樣“生活即教育”、“行知行”的理論,其實就是陶行知在生活和實踐中得出來的,他也用自己的行動成就證明了他的觀點。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師通過自身道德修養對學生驚醒潛移默化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才是我們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人們常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成人再成才”,都是將對人才的品德培養放在第一位的,而作為教師,要通過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首先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自身應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陶行知先生正是以他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育了一代後人。

陶行知先生將“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請保留此標記作為他教學、做人的準則。他對“求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知,學真本領,探求真理,為真理獻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應做人中人,以人民利益為至高。而這些要求無論現在還是今後都不會過時。

總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極為深邃和豐富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所要學習和所要做的也是多方面的。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更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向前輩們學習,多積累知識,多和孩子們相處,和他們成為親密的好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優秀的老師。我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教育會發展的越來越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也會更加的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