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材料

2016年羅官章典型事蹟材料

欄目: 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為官者,當以民為天:心無百姓,官職再大也碌碌無為;心存百姓,官職再小也能有所作為。羅官章就是這樣的人。讓我們來觀賞下面的事蹟材料吧。

  2016年典型事蹟材料一:

羅官章,男,生於1937年,牛莊鄉人,土家族,中專學歷,曾任蒿坪區黨委書記,牛莊鄉黨委書記等,1956年入黨,1975年到牛莊公社擔任革委會主任,1997年退休後回到牛莊村居住。198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羅官章同志“湖北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16年4月,榮登荊楚楷模榜。

“只要村民不失敗,我失敗百次千次都不後悔”

——有一種精神叫實幹

1997年,羅官章退休後,回到了老家牛莊鄉牛莊村。他四處走走看看,映入眼簾的,仍是漫山遍野的茅草房和貧瘠的大山。他的內心被深深觸動,決心為家鄉、為鄉親乾點什麼。

一天,他偶遇一位前來收購天麻的武漢商人。對方問:“牛莊每年能產多少天麻?”“1000斤左右。”羅官章答。“牛莊天麻好,但這一點點,賺的錢連運費都不夠!”

牛莊適宜天麻生長,但村民不懂天麻種植技術,坐在金山上不識金山。但想靠天麻致富,需要規模種植。

羅官章想起了同樣退休回家的發小陳孔煥,兩人一拍即合。

天麻,作為名貴中藥材,人工栽培的難點在有性繁殖。

1998年試種,失敗。

第二年試種,再敗。

第三年試種,成功。他們不斷調整木屑、麥麩等5種原料的比例,控制温度,研讀技術資料。2000年5月,終於收穫了天麻有性繁殖的第一粒種子——這是3年間失敗了100多次後的成功。

為了這一粒種子,鋸掉的菌材堆成山,記錄的數據3大本;為弄清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羅官章親自鋸割菌材,因雜木扭滑,他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同時被意外鋸斷,差點痛死過去;為獲得試驗數據,他爬上高山頂,靠烤土豆充飢,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説,只要村民不失敗,我失敗百次千次都不後悔。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偶然的機會被他敏鋭地捕捉到。

那天,他蹲在菌種場温棚裏研究,忽然發現營養缽裏的紅天麻嫩芽破土而出,而本地野生的烏天麻卻紋絲不動。他意識到,相同温度條件下,紅天麻在萌發時間上比烏天麻要提前20天左右,兩個品種花期不同步,雜交實驗授粉這一關就無法突破。

弄清原委後,人工雜交的技術難關迎刃而解。當年,破天荒收穫了12斤烏紅雜交天麻。次年,天麻賣了5萬多元,產量成倍增長。

他坐不住了,要儘快向村民們推廣。

羅官章主動趕到趙家灣村七組最貧困的.困難户吳林德家,免費教。那年,吳林德收穫800多公斤,淨賺8萬多元。吳林德一夜致富成為活教材,當地1500多貧困户紛紛效仿,第二年,該村實現天麻產值100多萬元。後來,吳樹坪、肖文峯等農户成為天麻百萬元户,當地天麻年產值一度超過3億元,牛莊在我國天麻市場名噪一時。

“只要村民不賠錢,自己把身家性命搭上也願意”

——有一種責任叫擔當

2000年8月的一天,羅官章家門口突然擠滿了人,幾十户村民把賣不出去的蘿蔔拖了過來,嚷嚷着要他包銷。

咋回事?原來,羅官章得知,五峯峽峯公司在灣潭鄉巖板河一帶試種韓國白玉春蘿蔔,考察後發現,這是反季節蔬菜栽培的理想品種。於是,他引進種子,自己先種,試種成功後,與峽峯公司簽訂合同,並發動羣眾落實150畝最低種植面積。公司為種植户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按保底價每公斤0.24元包銷。村民們熱情很高,116户當年種下196畝。

羅官章安排蔬菜技術專家吃住在自己家裏。專家人多,住滿一層樓,吃了兩頭豬。

看着長勢喜人的蘿蔔,村民們心裏別提有多美了。

然而,到收購時,出村的唯一道路——採花鄉蓼葉池路段大面積塌方,車輛無法進出,蘿蔔無法外銷,損失一天天加重,人們心急如焚。

羅官章沒有推諉,全力幫助村民銷售,自家的4萬多公斤蘿蔔全爛在地裏。村民李寬全家種的9.6畝蘿蔔沒賣完,羅官章自掏腰包1.5萬多元,賠償種子、地膜……羅官章的妻子李傳春覺得委屈,要他以後少管閒事。他卻説:“只要村民不賠錢,自己把身家性命都搭上也願意。到了這個份上,羣眾的利益就要放在前頭。”

交通恢復後,一家蔬菜公司上門收購了一百多車貨,銷往廣州、武漢、上海等地。高寒地區長出的反季節蘿蔔,好看又好吃,供不應求。

人們看到了蔬菜產業的潛力,當地蔬菜面積迅速發展到8000多畝,白玉春蘿蔔也從牛莊村種到了凌雲、沙河等周邊6個村,農民年增收2000多萬元。目前,牛莊高山蔬菜已形成了產業鏈,辣椒、白菜、西紅柿等十幾個蔬菜品種,產銷兩旺。

“只要村民能致富,無償提供再多菌種都值得”

——有一種傳承叫無私

牛莊村有位青年叫朱坤,為賺錢養家,先後到京滬晉等地打工,苦無致富門路。

2000年,他回鄉幫羅官章種天麻,收入比在大城市裏還多,越種信心越足。為早日脱貧,2002年,朱坤租下100畝山林,投資6000元種了1.6畝天麻,羅官章免費提供技術支持。次年,朱坤收穫4000多公斤天麻,賣了2萬多元。

朱坤脱貧了。他也是羅官章找到的新一代脱貧致富帶頭人。經慎重考慮,羅官章將傾注多年心血的兩個菌種廠交給了他。“我們不沾親帶故,交給我您咋放心?”朱坤問。“我沒看錯。你肯吃苦,有闖勁,值得幫。只要村民能致富,我無償提供再多菌種都值得。”羅官章只提出一個條件:無償把技術傳下去,幫助更多鄉親致富。

朱坤答應了,也做到了。

在當地,常年跟朱坤學技術的有二三十人。採花鄉萬里村的鄒傳清格外用心,朱坤鼓勵他單獨種天麻創業。鄒傳清沒有本錢,不敢搞。朱坤無償提供菌種、苗麻。鄒傳清的天麻種植場很快搞了起來,2009年,他銷售天麻13萬多元;2014年,全家住上了小洋樓。

松木坪的曾慶豐,帶着1000元現金和香煙“求師”。羅官章什麼都沒收,還免費教,贈送技術資料、天麻種子。次年,曾慶豐種的天麻賣了4000多公斤,收入5萬多元。

九里坪村的聶友方聽説後,想跟老曾學種天麻。他家有菌材、有場子,但沒有本錢,曾慶豐説:“羅老無償幫助過我,我要學他,我給你兩萬元。”不到兩年時間,聶友方成為天麻種植大户,年收入10餘萬元。

這樣的幫帶傳承故事,不勝枚舉。

牛莊鄉黨委書記肖永奎介紹,去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508元,比20年前增長近5倍。

5月21日,記者在羅官章家採訪時看到,他又試養了38只野山雞。

“養成功了,再向村民們推廣。”羅官章哈哈大笑。

  2016年羅官章典型事蹟材料二:

在湖北宜昌一個貧瘠而偏遠的大山裏,有一位退休返鄉幹部,他苦苦探尋產業扶貧“拔窮根”的路子,用忠誠、知識和實幹“巡山學藝”,富了村莊。從1997年退休至今,他紮根深山十九載,不求物質享受,一心為百姓謀幸福,用不變的信念和堅持書寫了一名黨員無私奉獻的秉性和氣節,他就是好乾部羅官章。

十九年不變的信念和堅守,他甘做孺子牛。年近八旬的羅官章退休後如是感慨:“在任上的那些年,我們解決了鄉親們的‘糧袋子’,卻始終沒有解決鄉親們的‘錢袋子’。老百姓吃飽了,荷包是癟的。”這讓他堅定“帶領鄉親致富”的信念,殫精竭慮地謀出路,夙興夜寐地找商機,歷盡千辛萬苦帶村民闖出一條富民路。正因為時刻將百姓牢記心間,堅守為百姓謀幸福的信念,才使得他心甘情願做百姓的拓荒牛,帶領父老鄉親發家致富。

十九年不變的堅持和實幹,只為鄉親服務。為了幫村民找到一條脱貧的出路,一條致富的門路,他四處奔波、不停探索,儘管辛苦,但他依然堅持,並堅信可以帶領村民們走出困境。正是他的堅持和實幹,為村民鋪就了一條寬闊的致富路。以“造福於民”為事業擔當,憑着百折不撓的韌勁,用真本事破解脱貧難題。當幹部就要有這樣的務實精神,只有用心為民服務,與羣眾心貼心,才能在羣眾中樹立威望,黨員幹部形象也因此樹立起來。

十九年不變的無私與奉獻,他只求為百姓謀幸福。為官者,當以民為天:心無百姓,官職再大也碌碌無為;心存百姓,官職再小也能有所作為。多少個日夜,羅官章不辭辛勞,不顧勞累,不求物質享受,心心念念老百姓的幸福。如果説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精神,那麼羅官章的精神就是無私奉獻,永不停息地探索致富之路,只為百姓温飽幸福的生活。他放棄了城市裏安穩舒適的退休生活,甘願紮根“宜昌西藏”深山,他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無私”,什麼是“奉獻”。

紮根深山十九載,他用不變的信念與堅守、堅持和實幹、無私和奉獻,堅守着這片鄉土,為鄉親們撐起了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