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體裁作文 > 材料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範文

欄目: 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78W

中華民族一家親社會氛圍日益濃郁,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然綻放,各族羣眾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為圓好團結夢、追尋發展夢、實現中國夢共同努力奮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範文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 篇1

11月7日,新疆博樂市達勒特鎮呼熱布呼村村民們迎來了新“親戚”——博樂市紀委監察局全體黨員幹部,與他們一起度過今冬第一個“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黨日活動。

當天上午一大早,博樂市紀委監察局的黨員幹部們就趕到村裏,與各自的“親戚們”見面,還同村民一起升國旗,重温入黨誓詞、送結親卡、照全家福……通過一系列活動與基層的百姓們緊緊聯繫在一起,把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種子深深扎進基層的土壤中。

升旗儀式結束後,博樂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高睿君便為村民們宣講了有關農業、醫療、就業等多項惠民政策。

“阿達西(維吾爾語意為“朋友”),這是我的電話號碼、微信號,以後我們多聯繫。”活動中,博樂市紀委監察局的黨員幹部們貼心地為自己的結對子“親戚們”準備了一張紅彤彤的結親卡,上面清楚明瞭地寫着紀委黨員幹部們的個人信息,方便“親戚”聯繫。

村民努爾尼沙·買買提江告訴筆者:“他們常來開展活動,平時經常打電話或者微信聊天。慢慢地,有什麼事就一起商量,現在我們已經成為無話不談的親兄弟姐們了,這個"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實在是太好了。”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 篇2

董永故里,以孝潤德。孝文化作為孝感城市精神的內核,深植於這方沃土,在歲月的積澱中,煥發出更加燦爛奪目的光彩。在綿綿孝德的滋潤下,孝感人民視遠道而來的少數民族同胞為親人,與他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發展。

近日,走進孝南區新華街中山社區活動室,以“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為主題的書畫展品幅幅精彩。窗明几淨的活動室裏,10多位少數民族羣眾和漢族居民一塊兒,有的在舞蹈社編排民族歌舞,有的在京劇社裏吊嗓子,有的在書法社裏揮毫潑墨。

2012年5月,中山社區建成了社區活動室。投入使用後,轄區少數民族羣眾十分樂於參與,有效增進了各族羣眾間的相互交流、交往、交融。該社區成立民族書法社、民族藝苑和民族舞蹈隊,活動豐富多彩。

在該區廣場街一宮社區,居住着100多位少數民族同胞。社區負責人介紹,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和開齋節等少數民族重大節日,社區都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組織少數民族同胞開展座談會、徵求意見懇談會及各類文藝活動,和他們交心談心,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雖然遠離故鄉,卻能同樣感受家的温暖,各族同胞親如兄弟姐妹。

社區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關鍵抓手。該市着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社區活動,積極構建各民族互相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先後湧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社區。如孝南區一宮社區定期組織的少數民族聯誼活動、民主社區送民族文化進校園、書院社區的社區幹部與外來少數民族結對幫扶等。截至目前,該市先後有15個社區被命名為省、市級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基地,產生了廣泛的示範帶動效應。

民族團結是全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正如陽光、空氣和水,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孝感市注重持續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着力引導全社會學習民族理論、掌握民族政策、樹立民族團結意識,築牢各族同胞“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思想根基。

為使民族團結進步宣教活動更具有大眾化、實體化和人文化,該市確定每年9月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月”,建立了由市委宣傳部、統戰部、市文體新廣局、民宗局、司法局、孝感日報社等單位協調聯動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機制,聚焦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多渠道、寬領域、全方位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市縣兩級黨委中心學習組將民族政策理論納入學習內容,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將民族政策理論納入培訓學員必授課題。市民宗部門連續三年舉辦“全市基層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培訓班”,180多名基層民族工作者參加培訓,培養了一批明白人、帶頭人、熱心人;連續4年在《孝感日報》、電視台開設專欄宣傳民族知識和民族團結典型。近幾年,在城區人流集中地開設了9個民族政策宣傳櫥窗,繪製民族風情文化牆300餘米,製作宣傳展板20餘塊,在市人民廣場播放民族團結進步影片10餘場和發放連心服務卡片1000餘份,在重點社區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標語和開展形式多樣的聯歡活動等方式加強民族知識宣傳,以潤物無聲的方式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的社會氛圍。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 篇3

青海籍回民馬全成,7年前來到孝感創業,面臨租賃門面難、開店註冊難、招聘員工難、小孩入學難等多重困難,曾一度想放棄回家。聽説他的困境後,孝感市、區民宗部門和伊斯蘭協會積極主動幫助其找門店、招工人,工商、教育等部門特事特辦、簡化手續幫助其辦理了營業執照,安排子女就近上學,讓馬全成放開手腳創業。

如今,馬全成的拉麪館已發展成為在孝感有規模有影響的品牌拉麪企業——馬全成清真拉麪連鎖店,3家連鎖店年營業額達200多萬元,帶動少數民族羣眾就業20餘人,每年還帶頭組織給清真寺募捐。如今,馬全成已被推選為清真食品行業協會副會長,他的拉麪館被命名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做到現在的規模,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我今後將繼續誠信經營,爭當民族團結的模範,推出更多美食,回報社會對我全家的幫助。”馬全成説。

民族工作重在平時、抓好平常;民族團結重在交心、以心換心、凝聚人心。關注少數民族羣眾的'生產生活,幫助他們解決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讓真情温暖心靈。孝感市先後研究解決了清真食品肉食補貼、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等一系列重難點問題。

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十個少數民族羣眾在飲食、喪葬、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特殊的生活習俗,為滿足其“入口”、“入土”、“入寺”等基本生活需求,孝感市專門開設清真屠宰廠,定點屠宰清真牛、羊,滿足清真肉食供應。考慮到牛羊肉價格較貴的因素,從2012年起為全市原居穆斯林羣眾每人每年發放180元肉食補貼政策,每年補貼資金共30餘萬元。

一枝一葉總關情。該市專門劃撥6處20餘畝土地作為回民公墓,滿足其土葬需求;在開齋節等重要節日,開設臨時禮拜點,由公安部門協助維持秩序,走訪慰問過節羣眾,確保他們能安全祥和地過好宗教節日。近幾年,共為100餘名少數民族羣眾解決子女上學問題,為20餘名少數民族困難學生髮放助學金;共幫助困難少數民族解決廉租房20餘户,爭取危房改造補助3萬餘元,申辦低保120餘户,申報大病救助2萬餘元。

為讓外來少數民族流動人員“進得來、留得住、能致富”,孝感市實行“同城化待遇、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近幾年來,在涉及少數民族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辦理營業證照等難題方面,工商、教育等部門一路綠燈,給予適當傾斜。如孝感高中每年承接30餘名西藏學生的教育,竭力為他們提供優質的學習和生活保障,近3年來,市領導率市民宗局、建藏協會等單位在藏曆新年、春節等重大節日期間組織對西藏學生進行看望,送去學習用品等慰問物資7萬餘元,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温暖,受到藏族同胞的高度讚譽。針對清真拉麪經營市場規則地域差異問題,出台《關於孝感城區清真拉麪館規範管理工作的意見》,較好地規範了清真拉麪市場秩序;針對外來少數民族經營攤位不固定、流動性大、佔道經營等現象,城管部門主動幫助選址,積極引導他們入店經營,或指定地點,規定時限進行定點經營,納入規範管理範疇等。各相關部門充分重視和尊重少數民族人員合法權益和正當經營活動,沒有發生“拒載、拒住、拒賣、拒租”等歧視性行為;孝南區還對外來流動少數民族經營户開展“三幫一”的結對共建活動,即由一位民警、一位社區幹部和一位民族工作聯絡員與一名少數民族個體經營户進行結對幫扶共建,切實讓少數民族同胞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温暖。細緻周到的服務,讓少數民族流動人員與這個城市的距離越來越近。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不斷創新少數民族服務管理工作,孝感市的民族關係更加團結和睦,中華民族一家親社會氛圍日益濃郁,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然綻放,各族羣眾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為圓好團結夢、追尋發展夢、實現中國夢共同努力奮鬥。

民族團結一家親材料 篇4

烏魯木齊市確定每週五下午為各學校“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日”。

10月31日,烏魯木齊市教育局局長劉劍在烏魯木齊市教育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動員大會上要求,每週五下午各學校要結合實際,在全體師生員工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寓教於樂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增進友誼、融洽感情。

同時,各學校要在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利用三分鐘時間,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班委帶頭,學生依次圍繞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風俗介紹、民族團結故事講述、民族宗教政策感悟等內容,開展“課前三分鐘”活動,充分挖掘學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另外,各學校每月圍繞“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至少開展一次主題班(隊)會,要做到精心組織安排,做到主題凸顯,確保教育效果。各學校要積極通過舉辦文化藝術周(節)等多種活動,以民族團結友好班級、民漢結對認親學生為單位,通過音樂、舞蹈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示“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成果和各民族文化傳統,營造濃郁氛圍。

在特色課間操上,烏魯木齊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要大力開展特色課間操活動,編排具有新疆地域特色、學校特點的課間操,融入各民族的文化元素,讓學生在每天的課間操活動中,就能感受到大美新疆、多元文化。

在民族團結校本課程方面,各中小學要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圍繞民族文化特點、風俗習慣、建築特色等內容積極開展校本課程研發,通過校本課程建設,增強各族師生對各民族文化的瞭解,切實增強“五個認同”。

烏魯木齊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班級要積極收集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典型事例,通過校內、班內宣講等形式,大力進行弘揚。市、區(縣)教育局及時收集整理典型材料,組建宣講團,在市、區(縣)教育系統範圍內大力開展宣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