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杜甫

望嶽 翻譯、賞析

欄目: 杜甫 / 發佈於: / 人氣:1.1W

杜甫《望嶽》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全詩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攀頂峯、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註解】:

1、題解: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2、望嶽:遙望泰山。

3、嶽:高峻的大山,這裏指東嶽泰山,為五嶽之一。

4、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5、夫:語氣詞。

6、齊魯:泰山之北為古齊地,之南為古魯地。

7、青未了:青翠的山色連綿不斷,望不到盡頭。

8、了:盡。

9、造化神鍾神秀:萬物的主宰把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都集中在泰山。

10、造化:創造化育, 指自然。

11、鍾:賦予、集中、萃聚。

12、神秀:秀美而有靈氣。

13、陰陽: 山為北陰,山南為陽。

14、割:劃分。

15、蕩胸:使心胸動盪。

16、決眥:眼眶裂開、儘量睜大眼睛去看。

17、決:裂開。

18、眥:眼眶。

19、入:沒。

20、入歸鳥:極目遠望,歸林的飛鳥盡入眼底。

21、會當:終究要。表示將來終要登山。

22、凌:躍上。

23、一覽眾山小:這句本於《孟子·盡心上》:“登泰山而小天下。”

24、一覽:一望。

25、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26、另注:“曾雲”也作“層雲”。

【韻譯】: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峯,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羣山們,一覽無遺!

【講解】:

題解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五歲的杜甫赴長安參加貢舉考試,結果落榜,於是就在齊趙一帶(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四處漫遊,《望嶽》大約就寫於這一年。嶽:山高謂之嶽,這裏特指東嶽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市北。青年杜甫以這首詩熱情讚美了泰山的雄偉氣象,同時表現了自己的凌雲壯志。

泰山名氣很大,文化內涵很深,歷代文人墨客多慕名到此登臨遊覽,留下了眾多賦詩題詞。但自從杜甫《望嶽》詩面世後,一提起泰山,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這篇名作。如今,泰山上的《望嶽》詩石刻共有四處,摘其詩句者更有多處,此詩的知名度可見一斑。

杜甫一生寫過三首《望嶽》。雖然題目一樣,但是描寫對象、背景、旨趣、體裁、風格均各有不同。三首詩分別寫於杜甫二十五歲、四十七歲和五十八歲,把它們並讀比較,可從中略窺杜甫青年、中年、暮年不同的際遇和胸懷。詠泰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的《望嶽》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意彷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嶽》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

句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泰山究竟如何?走遍齊魯大地,只見一片青綠蒼翠,一望無際。“岱”,泰山別名,舊謂泰山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齊魯”,原是春秋時兩個國名,在今山東省境內;齊國在泰山之北,魯國在泰山之南,後以“齊魯”作為這一地區的代稱。因為是遠望,詩人看不到太多的細節,只見到一片青綠蒼翠,望不到邊,故説“未了”。它生動地展現了泰山山脈連綿不斷的形象,同時也有看不盡、道不完的意思。

起始兩句以設問提起,既包含着醖釀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寫出遠泰山雄拔於齊魯大地的英姿,可謂意出高遠。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評論這後五個字時説“已盡泰山”,施補華《峴傭説詩》説,這五個字“囊括數千裏,可謂雄闊”。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大自然似乎對泰山情有獨鍾,把神奇和秀美集中在它身上。高高的山峯,把泰山南北分割成一邊亮,一邊暗,就好像一邊是黃昏,一邊是晨曉。“鍾”,聚集或集中之意。“陰陽”,山北背日為陰,山南向日為陽。“割”字用在這裏,恰當地描繪了泰山的高峻奇險。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説:“岱宗如何,意中遙想之詞,自齊至魯,其青未了,言嶽之高遠,拔地而起,神秀之所特鍾,矗天而峙,昏曉於此判割,二語奇峭。”這兩句詩已經體現出杜甫造語煉字精雕細刻、語不驚人誓不休的特點。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細望泰山,山間雲氣生髮,層層疊疊,令人心胸激盪起伏。詩人睜大了眼睛,極盡舒展目力,追羨那飛入山間的歸鳥。劉勰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人目睹泰山的壯美而情懷滿腔。前一句顯出詩人襟懷的浩蕩,後一句顯出眼界的空闊。“決眥”,裂開眼角,形容極目遠望的'樣子。詩人之所以如此,是山高鳥小,遠望所致?還是詩人的神思隨那鳥兒一起飛翔?這兩句在寫景之中,有詩人的不盡之意及神往之情。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由望山而聯想到登山。由久慕其名,到遠望近觀,再到決意登山,全詩雖無一個“望”字,但詩人分明不僅是用眼在望,更是用心在“望”。他想象總有一天,一定會登上泰山絕頂,放眼四望,腳下羣山是那樣的渺小!《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大概此時也是這樣的心境吧。結句不但令全詩有含蓄不盡之味,更可看成是杜甫的自我期許,展示了一個青年詩人的雄心和氣概。

評解

這是一首酷似五律的五言古體詩,儘管全詩為五言八句四十字,且中間兩聯對仗,但句中平仄聲調未按規定順序演排,各句之間也不粘綴,所以歷代選本都歸入“五言古詩”。這首詩的結構,清代仇兆鰲《杜詩詳註》卷一分析得極好:“詩用四層寫意。首聯遠望之色,次聯近望之勢,三聯細望之景,末聯極望之情。上六實敍,下二虛摹。”

本詩所寫的雖是泰山,卻也是作者借歌頌泰山之雄偉,兼寫自己的胸懷,表現了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眼下雖然未得志,但作者自信終能有所成就,攀越頂峯,全詩風格遒勁峻潔,氣魄雄放,不愧是懷有大志者的詩作,所以《唐宋詩醇》卷九評價説:“四十字氣勢,欲與岱嶽爭雄。”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則感歎:“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

【杜甫《望嶽》三首全文欣賞】:

1.《望嶽》(東嶽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zì)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望嶽》 (西嶽華山)

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峯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次。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

3.《望嶽》(南嶽衡山)

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

歘(xū)吸領地靈 ,鴻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

洎吾隘世網, 行邁越瀟湘。

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蓋獨不朝, 爭長嶫相望。

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翱翔。

有時五峯氣,散風如飛霜。

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

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

三歎問府主, 曷以讚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評析】:

杜甫《望嶽》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一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歎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緻。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説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説:“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于山的陰、陽面,所以説“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裏,確是“奇險”。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藴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一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麼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説“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着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