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唐代詩人 > 杜甫

杜甫《月夜》教學設計範文

欄目: 杜甫 / 發佈於: / 人氣:3.2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杜甫《月夜》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杜甫《月夜》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的筆法,即對寫法。

2、品味詩人的“煉字”,學習“詩眼”。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習詩眼,體會其深刻主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月在古典詩歌中可以説是用得最頻繁的一個意象,遠離親友,漂泊在外的遊子總是通過那一輪明月千里寄相思。望月思親成為古典詩歌一個永恆的主題。我們知道有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有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有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關於望月思親的詩,不勝枚舉。

二、作者簡介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青少年時期,懷有遠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貧困潦倒,飽經憂環。曾經在長安困頓十年,安史之亂起,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是我國唐代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三吏”“三別”。

他的詩歌多是體現憂國憂民,安史之亂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在其詩中有反映,故稱“詩史”。明清文人推崇他為“詩聖”,作品風格沉鬱頓挫。

三、整體感知

1、齊讀,正音,把握節奏。

2、教師範讀。

3、背景介紹

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的第二年,杜甫帶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後離家北上,企圖為平定叛軍出力,但起程之後不久就被叛軍捉住,送到淪陷後的長安,一個秋天的月夜,詩人寫下這首詩歌。

四、思考與探究

1、詩中望月之人是誰?這是一種什麼寫作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明確:閨中的妻子。

這種手法叫對寫法,也即從對面寫來,也叫對面落筆,屬於曲筆的一種。

不直接寫自己如何思念對方,而是寫對方如何思念自己,通過這種手法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思念之情,比起一般的直訴自己的情感的憶內之作,一開篇意思就深了一層。只提被憶的一方,抒寫角度的轉換,使得辭旨婉切,更顯出詩人對妻子的一往情深。

2、從詩歌可以看到,在家裏的不僅有妻子,還有兒女。為什麼作者卻説是閨中“獨”看呢?

明確:妻子看月,並不是欣賞自然風光,而是“憶長安”,而小兒女未諳世事,還不懂得“憶長安”啊!用小兒女的“不解憶”反襯妻子的`“憶”,突出了那個“獨”字,又進一層。

3、“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有人説這一聯中有兩個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動,含蓄凝練,你認為是哪兩個字,並簡要説明理由。

明確:是“濕”和“寒”。一“濕”一“寒”可觸可感,形象生動,表現了妻子望月之久,憶夫之深。“濕”和“寒的表象是詩人的想象和聯想,其實是寫詩人看月之久,憶妻之深的痛苦現實。明寫妻子思夫之深,暗寫杜甫思妻之切。

4、詩歌之中有兩個相互照應的.一詩之眼的詞語,請找出來並分析其中藴涵的感情?

明確:“獨看”:寫現實。卻從對面着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

“雙照”兼包回憶與希望。感傷“今夜”的“獨看”,回憶往日的同看,而把並倚“虛幌”、對月舒愁的希望寄託在不知“何時”的未來。“雙照”淚痕才幹,表達詩人希望儘早結束這種兩地思念的痛苦生活,“獨看”淚痕不幹也就包含其中了。

“獨看”的淚痕裏浸透着天下亂離的悲哀,“雙照”的清輝中閃耀着四海昇平的理想,渴望和平的生活,包含戰亂之中廣大人民的共同心聲。

.“獨看”和“雙照”是這首詩的詩眼,是最能體現主旨的關鍵詞。

5、本詩只寫個人的遭遇與親人的離散之痛,對嗎?

明確:詩中所寫的個人於親人離散的痛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中人民的悲苦生活。其中寫夫婦、父子之愛已與憂國憂民、憫時傷亂之情融為一體,這就是文學的典型性。

五、小結

此詩藝術構思巧妙,以“月”為線索,貫通全詩,採用借景抒情、暗示手法望月懷人,通過寫詩人對妻子的思念,反映了亂離時代人民的痛苦,表達了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六、作業

對比閲讀本詩和本書P19張九齡《望月懷遠》,分析兩首詩在感情和寫法上的異同,你認為哪首更好,寫一篇500字左右的賞析文章。

板書:

線索:月

手法:對寫(想象 虛寫)反襯 借景抒情 暗示

詩眼:獨看 雙照

主旨:渴望和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