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  沈括《古鏡》閲讀答案
    發表於:04-07
    沈括《古鏡》閲讀答案古鏡(宋)沈括[甲]古人鑄鑑①,鑑大則平,鑑小則凸。凡鑑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鑑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鑑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
  • 選自沈括《夢溪筆談》閲讀理解附答案
    發表於:02-03
    濠州定遠縣①一弓手②,善用矛,遠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擊刺,常蔑視官軍,唯與此弓手不相下,曰:“見必與之決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適值偷在市飲酒,勢不可避,遂曳矛而鬥。觀者如堵牆。...
  • 沈括《活板》優質教案
    發表於:09-11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沈括《活板》優質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
  • 發表於:07-25
    原文古人藏書闢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後葉間微白如粉污,闢蠹殊驗。南人採置席下,能去蚤蝨。予判昭文館時,曾得數株於潞公家,移植祕閣...
  • 沈括《梵天寺木塔》《解州鹽池》比較閲讀練習題
    發表於:09-07
    (甲)錢氏據兩浙時,於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雲: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
  • 發表於:10-01
    原文宗子授南班官,世傳王文政太尉為宰相日,始開此議,不然也。故事:宗子無遷官法,唯遇稀曠大慶,則普遷一官。景佑中初定祖宗並配南郊,宗室欲緣大禮乞推恩,使諸王宮教授刁約草表上聞。後約見丞相...
  • 發表於:11-12
    導語:日本數家三上義夫稱讚沈括説:日本的數學家沒有一個比得上沈括,沈括這樣的人物,在全世界數學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國出了這一個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科學巨星沈括的歷史成就...
  • 《宋史·沈括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發表於:03-28
    原文:沈括字存中,以父任為沭陽主簿。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遷提舉司天監,日官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渾儀、景表、五壺浮漏,後皆施用。淮南飢,遣括察訪,發常平倉錢粟,疏溝瀆,治...
  • 發表於:07-27
    原文《解州鹽池》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為嘗涸。滷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後可以聚。又,其北有堯梢水,亦謂之巫咸水入...
  • 發表於:10-01
    原文括字存中,以父任為沭陽主簿。縣依沐水,乃職方氏所書"浸曰沂、沭"者,故跡漫為污澤,括新其二坊,疏水為百渠九堰,以播節原委,得上田七千頃。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為館閣校勘,刪定三司條例。故...
  • 沈括上山看桃花
    發表於:10-19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裏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
  • 沈括造弓文言文翻譯
    發表於:11-08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聖九年,出生於一個下[2]層官吏的家庭,家境並不富裕,沈括常自謂“出自寒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沈括造弓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原文...
  • 活板文言文翻譯沈括
    發表於:05-04
    活板是沈括的作品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活板文言文翻譯吧!活板文言文翻譯沈括原文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
  • 沈括《活板》閲讀答案及譯文
    發表於:11-08
    活板沈括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
  • 發表於:12-03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
  • 發表於:11-08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學家、文學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嘉祐八年(1063)進士。曾任揚州司理參軍、提舉司天監、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知延州、龍圖閣學士等職,參與王安石變...
  • 《宋史·沈括傳》的文言文原文及譯文
    發表於:11-29
    原文:沈括字存中,以父任為沭陽主簿。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遷提舉司天監,日官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渾儀、景表、五壺浮漏,後皆施用。淮南飢,遣括察訪,發常平倉錢粟,疏溝瀆,治...
  • 發表於:10-04
    原文: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後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
  • 沈括《古鏡》閲讀答案
    發表於:08-24
    【古文閲讀】古鏡(宋)沈括[甲]古人鑄鑑①,鑑大則平,鑑小則凸。凡鑑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鑑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鑑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乙]世有...
  • 活板_沈括的文言文原文賞析及翻譯
    發表於:05-04
    活板宋代沈括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脣,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
  • 發表於:12-05
    導語:日本數家三上義夫稱讚沈括説:日本的數學家沒有一個比得上沈括,沈括這樣的人物,在全世界數學史上找不到,唯有中國出了這一個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科學巨星沈括的故事,歡迎...
  • 沈括《學士院軼事》原文和翻譯
    發表於:07-27
    原文:學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親倖,至今唯學士上日許正坐,他日皆不敢獨坐。故事:堂中設視草台,每草制,則具衣冠據台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台而已。玉堂東,承旨閣子窗格上有火燃處,太宗嘗夜幸玉堂...
  • 發表於:11-08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板本。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模地這麼做。五代的時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經,此後的經典文獻就都是用雕版印刷的本子了。慶曆...
  • 沈括《古鏡》閲讀答案及譯文
    發表於:02-03
    古鏡(宋)沈括[甲]古人鑄鑑①,鑑大則平,鑑小則凸。凡鑑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鑑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鑑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乙]世有透光鑑,鑑背有...
  • 發表於:09-26
    原文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偽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然而天下莫以為非者,蓋未識...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