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 秋聲賦翻譯以及註釋
    發表於:02-11
    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歐陽修《秋聲賦》翻譯以及註釋,希望能夠讓同學們更快的掌握《秋聲賦》的知識點。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
  • 發表於:09-29
    《鵩鳥賦》的形式十分奇特,它以人鳥對話而展開。下面是《鵩鳥賦》譯文及註釋,歡迎閲讀了解。譯文賈誼在長沙做了三年太傅,有隻鵩鳥飛進他的住所。鵩鳥長得很像貓頭鷹,是不祥的鳥。賈誼因為...
  • 發表於:07-27
    《秋聲賦》作於嘉祐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53歲,這是他繼《醉翁亭記》後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範。下面是《秋聲賦》譯文及註釋,歡迎閲讀。譯文歐陽先生(歐陽...
  • 秋聲賦翻譯及賞析
    發表於:02-11
    (歐陽修自稱)夜裏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裏不禁悚然。他一聽,驚道:“奇怪啊!”這聲音初聽時像淅淅瀝瀝的雨聲,其中還夾雜着蕭蕭颯颯的風吹樹木聲,然後忽然變得洶湧澎湃起來,像...
  • 前赤壁賦註釋及翻譯
    發表於:02-11
    譯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清風陣陣拂來,水面波瀾不起。舉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誦着與明月有關的文章,歌頌窈窕這一章。不多時,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徘徊在鬥宿與牛宿...
  • 發表於:10-05
    秋水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小編整理的秋水原文及註釋翻譯,希望大家喜歡。秋水【原文】秋水時至(1),百川灌河(2);涇流之大(3),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4)。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5),以...
  • 發表於:10-05
    《別賦》是南朝文學家江淹創作的一篇抒情小賦。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別賦原文及翻譯註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原文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趙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
  • 發表於:10-02
    赤壁賦作者:蘇軾前赤壁賦原文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dǒu)牛之間。...
  • 發表於:02-22
    譯文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着我,一起走過黃泥阪。這時霜露已經降下,葉全都脱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裏瞧瞧,心裏十分快樂;...
  • 發表於:10-01
    謝莊《月賦》以虛構陳王曹植與文學侍從王粲的對話來描繪月亮,抒發羈旅孤獨、“怨遙”、“傷遠”之感,思人懷歸之情。下面是《月賦》譯文及註釋,歡迎閲讀。譯文陳思王曹植,因友人應瑒和劉楨...
  • 發表於:07-28
    《風賦》是戰國末期文學家宋玉創作的文學作品。這篇文章以風為題材,分為四個層次。首先寫宋玉與楚襄王間關於風的一段對話,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風;接着描寫風的性質和動態;再描寫大王之...
  • 發表於:09-27
    秋聲賦,是歐陽修作於仁宗嘉祐四年秋的一首文學作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聲賦原文及譯文註釋,歡迎參考閲讀!原文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
  • 發表於:09-26
    《秋聲賦》此賦作於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秋聲賦...
  • 歐陽修《秋聲賦》全文註釋翻譯及賞析
    發表於:02-11
    《秋聲賦》作於仁宗嘉佑四年秋,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雖身居高位,然有感於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艱難,故心情苦悶,乃以“悲秋”為題,抒發人生的苦悶與感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歐陽修《秋聲賦》全...
  • 發表於:10-07
    秋聲賦唐代:劉禹錫相國中山公賦《秋聲》,以屬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絕,然皆得時行道之餘興,猶動光陰之歎,況伊鬱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憤。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百蟲迎暮兮,萬葉吟秋。欲辭林而蕭...
  • 發表於:08-16
    《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此賦記敍了作者與朋友們月夜泛舟遊赤壁的所見所感,以作者的主觀感受為線索,通過主客問答的形式,反...
  • 發表於:06-25
    作品介紹《秋思》的作者是杜牧,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23卷。原文秋思作者:唐·杜牧熱去解鉗釱,飄蕭秋半時。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發短梳未足,枕涼閒且欹。平生分過此,何事不參差。註釋①...
  • 發表於:09-26
    原文:月賦南北朝:謝莊陳王初喪應、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秋阪。臨浚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於時斜漢左界,北陸南躔,白露曖空,素月流...
  • 秋聲賦原文翻譯以及賞析歐陽修
    發表於:02-11
    《秋聲賦》作於嘉祐四年,為歐陽修晚期的作品,抒寫對人事憂勞的悲感,也是宋代文賦的經典作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聲賦原文翻譯以及賞析歐陽修,歡迎大家閲讀學習。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
  • 發表於:03-28
    秋聲賦原文翻譯及賞析1簟悽燈暗眠還起,清商幾處催發?碎竹虛廊,枯蓮淺渚,不辨聲來何葉?桐飆又接。盡吹入潘郎,一簪愁發。已是難聽,中宵無用怨離別。陰蟲還更切切。玉窗挑錦倦,驚響檐鐵。漏斷高...
  • 發表於:07-27
    秋在古代也是肅殺的象徵,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終止。作者的心情也因為屢次遭貶而鬱悶,但他也借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應自我反省。下面一起跟着小編來了解一下吧!秋聲賦宋代:歐...
  • 發表於:07-27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日:“異哉!”初淅瀝以瀟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縱縱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
  • 發表於:07-28
    離別是人生總要遭遇的內容,傷離傷別也是人們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別賦》擇取離別的七種類型摹寫離愁別緒,有代表性,並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時戰亂頻繁、聚散不定的社會狀況。下面一起跟着小...
  • 發表於:07-28
    蕪城即廣陵,也就是今天的揚州,故城在江蘇省江都縣東北,自漢魏以至晉宋,一直沿用。後因北魏南侵,竟陵王劉誕的叛亂,城邑荒蕪,廢墟一片。下面是《蕪城賦》譯文及註釋,歡迎閲讀。譯文地勢...
  • 赤壁賦註釋及翻譯
    發表於:02-11
    《後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篇前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後赤壁賦重在遊、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哲理。後赤壁賦宋代: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二客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