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手抄報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欄目: 手抄報 / 發佈於: / 人氣:3.23W

春節是我國人民的佳節,它象徵着團結、興旺,人們對新的一年寄託着希望。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春節的手抄報,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第2張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第3張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第4張

  關於春節的手抄報

“我的春節”徵文:暖灶有味似年夜

年滾着年,月滾着月,又見老家那暖灶被點燃了。在寂寞的一角,令我沉思冥想。

小時候,每當過年,一到老家就一邊喊着:“阿太好!”一邊奔進廚房挨着曾祖父坐下。“哦,囡囡來啦!”説罷,曾祖父便用他瘦骨嶙峋的大手握住我的手伸到暖烘烘的灶邊。不知是灶頭的火暖和,還是曾祖父的手暖和,我覺得全身像品了一碗暖茶般舒服。

故鄉的冬天特別冷,過年正值最冷的時候。不論室外室內,都是滴水凝冰,呵氣結霜。身體熱乎了,剛到的堂弟和幹完活的曾祖母也都一起擠在灶邊。我們四個人坐在一張長凳上享受着冬日裏的温暖。曾祖父和曾祖母用土話談論着晚餐的菜餚。“春捲、黃瓜、鴨掌、白切雞、大白菜……”曾祖母説着,曾祖父補充道:“鰻鯉!”我和堂弟把手伸在灶邊讓灶頭温暖着,除了想象着年夜飯垂涎三尺外,也想不到做什麼了。

就這樣談着天,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灶頭便熱鬧起來。紅紅的灶頭舔着鍋底,等油鍋沸騰,放下春捲,看着它“嗞嗞嗞”地漸漸變成燦燦黃金。我和堂弟眼巴巴地望着鍋裏的春捲,不住地吸溜着快要流出來的口水。

過了好長時間,春捲終於出鍋了!我一個跨步躥進了廚房,拿起一個燙乎乎的春捲塞進嘴裏。鼻子裏忙着吸氣,嘴巴忙着呼氣,熱氣不斷從我嘴裏往外冒。一口咬下去——哦——是我最愛的鹹菜味兒!我以驚人的速度吃掉了一根春捲,曾祖母見了,笑着説:“慢點兒吃,慢點兒吃,小心噎着!又沒人跟你搶!”我大口咀嚼着滿嘴的春捲,含糊不清地説着:“嗯——好吃。” 曾祖父系着圍裙忙碌着晚餐,油鍋的“舔着鍋底,等油鍋沸騰,放下春捲,看着它“嗞嗞”聲,炒菜鏟子碰擊鐵鍋的“叮噹”響,像一首悠揚的樂曲,纏綿而動聽。灶頭冒出的煙柱在房頂依依不捨地裊繞、盤旋,似乎在呼喚着萬物的安寧,最後再慢慢地飄出窗外,融入夜色,整個廚房就像氤氲在朦朦朧朧裏。

我和堂弟各拿着一把長鐵鉗給灶加燃料。灶火有時眼看着就要被一堆木棍壓滅了,忽然,木堆裏冒出一株火苗,瞬間,燃起一大簇火苗,淹沒了灶爐裏的所有東西。我每往裏面送幾根木棍,就要把手放在暖灶邊搓幾下,因為夜晚的寒風真的不是一般刺骨。灶不停地燒着柴火,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

有一次,我在温暖的灶火邊熱乎了自己的手,灶火裏突然發出了挺大的一聲“噼啪”,幾顆火星點子濺了出來。我驚得眉毛一揚,飛速地把手抽了回來,驚魂未定地坐在長凳上,盯着那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曾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樣幸災樂禍地看我“嘻嘻嘻”笑了起來,露出了那排因抽煙而有些泛黃的牙齒。緋紅的火光映着曾祖父那和藹的像個孩子一樣的臉,我也不禁咧開嘴哈哈大笑起來。

現在的`冬日裏,每憶起那童年時的年夜,心中的微苦中總有一絲甜美在。

“我的春節”徵文:窗外

我有許多家,有杭州的家、南京的家、温州老家和安徽池州老家。透過家的窗户,我看到過許許多多的美麗景色,這些景色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成為我美好的記憶!

杭州家的窗外,是一條街。街上的行人穿着五顏六色的衣服來來回回地走呀走,我不知道他們從哪裏來,要去往何處。街道旁邊也有着許許多多的小區,那裏住着許許多多我還不認識的朋友。透過窗户,再往遠處望,還能隱隱約約看見不遠處的街心公園,我經常在那兒寫生呢!

南京家的窗外,是條又寬又平的大馬路。馬路對面有一個小廣場,廣場上有許多遊樂設施,簡直就是一個遊樂園,我就是在那兒學會蹦極的。

安徽老家的窗外,是一片廣闊的田野。田野上有奶奶種的上海青和油菜花,中間還有一個大池塘,池塘裏面的魚多得很哪!那兒藏着好多爸爸小時候的故事……看,奶奶正在菜園裏朝着我微笑呢!

温州老家的窗外,是一座大大的院子。院子裏有一棵“榕樹爺爺”垂着長長的鬍鬚,搖搖擺擺。“爬山虎哥哥”一個勁地往“榕樹爺爺”身上爬。

可惜的是,温州、南京的家都已經拆遷了,那裏的風景也只能成為我的記憶了。這些美好的記憶伴着我成長,直到等大家都要叫我“老邱”的時候,我再去看一看這篇短文,彷彿又帶“年邁的我”回到我童年的那一扇窗前。

我相信,這扇窗户會帶我看見更多的東西、更大的世界!

Tags:春節 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