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素材圖片 > 黑板報

元宵節簡易小報2017

欄目: 黑板報 / 發佈於: / 人氣:3.18W

農曆正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下面是元宵節簡易小報,一起來看一下吧。

正月十五點燈籠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爸爸告訴我,他們小時候,沒有賣燈籠的,都是自己做燈籠,我感覺很不可思議,燈籠有方的,有圓的,既要安全,又要美觀,怎麼做呢?於是,我就纏着爸爸教我做燈籠。

爸爸説:“做燈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認真,還要準備一塊木板,一些鐵絲和一張紅紙。”

等材料準備齊了,爸爸讓我先把木板的四個角鑽上小洞,小洞鑽好後,再把鐵絲固定在木板的小洞上,把四根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在紅紙上,畫上自己喜歡的畫,把它彎成圓筒,套在鐵絲圍成的支架外邊,用膠帶或膠水粘牢,就成了一盞燈籠了。爸爸説:“為了安全,我們還要在這個圓筒的上邊,用鐵絲挽一個扣,等蠟燭點燃的時候,用小棍挑着,以免燒着手。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做成了一盞燈籠,爸爸一個勁地挑我的毛病:這根鐵絲短,那根鐵絲長,紙粘歪了……可我一點也聽不進去,只顧自我陶醉呢!我第一次做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我迫不及待地點燃蠟燭,燭光紅彤彤的,清晰地映出我畫的圖案,我高叫着“成功了!我成功了!”小朋友們都圍在我身邊,用羨慕的眼光看着我做的燈籠,我心裏充滿了自豪感,因為自己做的燈籠哪裏都買不到!

大家也來動手做一做吧,拿着自己做的燈籠上街走一走,一定很有趣。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今年的元宵節特別熱鬧。

有關元宵節的由來,據説是在漢武帝時代,宮中有位宮女叫做“元宵”,很想念家中的親人,但又無法出宮,有位大臣叫東方朔,他知道後決定要幫助元宵,於是他想了個辦法。東方朔假扮成算命師,來為人民算命並説:“正月十五火焚身,就是指那天會有一位騎驢的女子,來燒這裏,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城裏的老人都到城門等候,天黑時,女子就會來,只要跪地祈求,全城便可得救。”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來了一位騎驢的女子(其實是元宵妹妹扮的)。女子説:“我是領旨來燒城的,但百姓求情,我就給你們一個預言:長安在劫,火燒帝闕,十六天火,燄紅宵夜。”説完便離去了。漢武帝知道後請東方朔想辦法,東方朔説:“聽説火神愛吃湯圓,就叫元宵來做吧,畢竟她最會做湯圓,另外還要臣民一起做燈,十五晚上掛滿大街小巷,並點燃爆竹,到時候,火神就會以為那是大火,一定能瞞過祂。十五的晚上元宵照東方朔的指示,果然見到自己的家人;從此以後,這個習俗就流傳下來,也因為供奉的湯圓是元宵做的,所以人們也叫湯圓“元宵”,正月十五也稱做“元宵節”。

每逢元宵節除了提燈籠、吃元宵外,當然各地都會辦的就是猜燈謎活動。但如今各地都有許多不同型態的節慶安排,像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等,變成每年固定舉辦的民俗慶典活動,也象徵年節即將告一段落,代表過完元宵後,又將是上學、工作的'開始了。

再過幾天就是元宵節了。過一個元宵,少不了的就是燈籠,所以,我趁着這一點空閒時間,動手做起了燈籠。

想要燈籠做的漂亮,首先要選一個好的模版或樣式,在這樣的前提下,加以好的做工,才能做出好燈籠。

這樣想着,我就遇到了一個難題,選個什麼形狀的好呢?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瞥見了窗邊的一幅蝴蝶的畫。

“誒,對了!蝴蝶!”我一拍腦門,蝴蝶,象徵着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和奔放,再加上“虎年大吉”這幾個字,豈不美哉?主意已定,就要開始做了。

我先找來了一個蝴蝶形狀的放筷子的塑料盒,然後小心地把它包上一層紅色的皺紙,再在蝴蝶燈籠的四周包上金紙。

OK!外形做好了!然後我在燈籠的兩面分別用金紙貼上“虎年”和“大吉”哎呀!大吉的“吉”上的“士”我剪成了“土”,慘那!沒辦法,只好這樣了,因為我已經貼上去了……

再在裏面裝上燈就萬事大吉了。

燈籠做好了,真漂亮!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過元宵節怎麼能少了燈籠呢?今天下午,我們牛通社的小記者一起聚集在青少年活動中心學做燈籠。

主持人於老師説:“今天我們要用廢紙做燈籠。”我很奇怪,心想:廢紙也能變成燈籠嗎?這時候,於老師已經開始示範了。她先把一張紙對摺,再沿着邊一刀一刀剪下去……剪好後用雙面膠把兩條邊貼起來,這張紅紙好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變成了一個小燈籠。她再把一張小長方形的紙剪成一條一條的,貼在小燈籠下面,一個美麗的燈籠完成了。我看得眼睛都發綠了,迫不及待地照做起來。雖然沒有老師做的那麼好,但看着自己的成果,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元宵節那天,我晚上想提着燈籠出去看煙花,可是,外面賣的都是電燈籠,這樣的燈籠已經不適合我了,我決定做一個我中意的燈籠。

卡紙、花式塑料紙、膠水、透明膠布、剪刀,紅色繩子,材料都準備好了,下面就要看一看我的手藝如何了!我首先把卡紙平均折了幾次,把每個印上豎着剪了幾個細孔,然後把卡紙給圈起來,往下一壓,一個燈籠的表面就做好了!

燈籠做好了,可底該怎麼粘呢?我立刻剪了一個比燈籠下面的輪廓稍微大一點的方形卡紙,然後,再把方形卡紙的幾個尖折起來用膠水粘在卡紙上。然後,我又在紙上插一個釘子,再用透明膠布固定好,作為插蠟燭的燭台。底就做好了!下面,我又把花式塑料紙在底的周圍圍了一圈,作為裝飾。而最後一步就是穿繩子了!

在插繩子的地方,我插了兩個孔,用來穿繩子。我把繩子穿過去之後,再穿了一個結,一個燈籠就做好了!為了裝飾,我還在燈籠上面貼了幾個喜羊羊的貼畫。我的燈籠終於完工了,媽媽向我提議,再給妹妹做一個吧!於是,我便設想給我的妹妹做一個房子型的燈籠。

房子型的燈籠比較好做一點,我首先用卡紙對摺兩次,再用膠布粘好,就成了一個正方體。為了好點火,我在房子的正面剪成一個心形窗口。而底部,我則是用一個大正方形紙包住房子的下面一層,底中央也插了一顆釘子做燭台。最後就是做房頂了。我首先用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對摺一下,再用膠布把它固定在房子的上面,又一個燈籠大功告成了!

晚上,我和妹妹提着燈籠出去看花,路上那可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啊!瞧,有的投來好奇的眼神,有的是投來羨慕的眼光,還有的對我們稱讚有加,呵呵,我的心裏那叫一個甜啊!更有幾個小朋友拿着他的電燈籠來和我們炫耀,我和妹妹自豪的舉起自制的燈籠!做燈籠不僅能培養我的動手能力,還能夠提高我的創新能力,真是好處很多,歡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