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辛棄疾

辛棄疾青玉案

欄目: 辛棄疾 / 發佈於: / 人氣:3.21W

小編極力推薦的的這首來自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此詩表達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全詩如下:

辛棄疾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譯文一】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

美人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羣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羣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譯文二】

東風彷彿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瀰漫着大街。悦耳的音樂之聲四處迴盪,職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着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羣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着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那人千百次,都沒看見他,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他立在燈火深處。

【註釋】

元夕:陰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寶馬雕車:華美的車馬。

鳳簫:簫的美稱。

玉壺:指月亮。

魚龍舞:指舞魚、龍燈。

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的首飾。這裏指盛粧的婦女。

盈盈:儀態美好的樣子。

驀然:突然,猛然。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簡要評析一】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羣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着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簡要評析二】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滿城燈火,遊人如織,通宵歡樂的熱鬧景象,但這一切都是為“那人”的出現而設。而那自甘寂寞的“那人”,正如梁啟超所説:“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眾裏尋他千百度”以下四句,被王國維解作“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之第三種境界,即豁然貫通的境界。

【詩人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佔。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