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陶淵明

淺談陶淵明的人生態度

欄目: 陶淵明 / 發佈於: / 人氣:3.06W

陶淵明是東晉著名的大詩人,散文、辭賦也有很大成就,對於後世發生過廣泛的影響,他以其能真正脱棄軒冕 陶淵明既有“幽然見南山”的一面,也有“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一面,他的人生態度可説是非常複雜的,從一開始的時隱時仕到以後的躬耕歸隱再到桃源時期,他思想的軌跡不是單純的,而是曲折無序,是經過了眾多轉變的。

淺談陶淵明的人生態度

陶淵明的思想一生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從政從文雙重志願確立時期(即從出生到29歲)。他有這樣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首先,青年時期的陶淵明所處的政治社會環境相對來説還是比較開明的。晉武帝太元八年,苻堅發動了九十萬大軍,企圖一舉消滅晉軍,而在淝水兩軍進行戰時,東晉在宰相謝安的領導下打了個大勝仗,使東晉政權轉危為安。這給青年時期的陶淵明對社會的期望無疑打了一劑強心針,覺得報國有望,所以這一時期他有從政的決心。他在《雜詩》中曾説:“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在《擬古》中表示“少時壯且兮,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摔至幽州。”從這些詩中可看出,陶淵明是一個有理想有志氣的慷慨激昂的詩人。另一方面,東晉文人崇尚隱逸之風。“……更主要的,經過了三國兩晉,到範蔚宗的時代,希企和崇拜隱逸的風氣,已經很普遍很堅固地樹立在士大夫和文人們的一般心理上了。這隻要看看魏晉人的詩文,和考察一下他們的生活,就知道他們是多麼地希企這樣一種人格,但他們自己卻仍然在從仕。”從以上文字可看出,當時的`文人崇尚隱逸已蔚然成風了。而隱逸之人一般靠什麼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呢?那只有靠寫詩文。陶淵明生活在這樣一個崇尚隱的大環境中作為一個文人自然也不能免去隱逸之心,所以他在樹立從政志願的同時又有從文的心。

其次,我們來考察一下陶淵明的家庭環境,陶淵明是陶侃的後代,且陶家世代入仕。陶侃做過大司馬,祖父茂,父親逸都做過太守,而外祖父孟嘉則做過徵西大將軍桓温的長史。陶淵明生在這樣的仕宦之家,他能沒有為光宗耀祖而入仕的決心嗎?但是,陶淵明又不是一個貪慕虛榮和富貴利祿的人。他在《命子》詩中頌揚他的曾祖説:“功遂辭歸,臨寵不忒。孰謂斯心,而近可得。”又説他的父親,“寄跡風雲,冥茲愠喜。”他曾替外祖父作傳説:“行不苛合,言無誇矜,未嘗有喜愠之容,好酣飲,逾多不敵。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從這些可知他的祖先親戚,不少是胸懷廣闊,品德高尚的人。從他對祖先的評價中,可看出這些祖先對陶淵明的影響之深,使陶淵明在入仕與隱逸的矛盾中的彷徨。

第三,陶淵明年輕時所受教育也是兩種矛盾思想。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另一方面是老莊玄談思想。西漢以後,儒家文化佔統治地位,文人所讀書都是儒家典籍,思想上自然受儒家文化影響,他自己也曾説:“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飲酒》),而儒家思想則要求人積極入仕,大濟蒼生。所以青年時期的陶淵明難免會有入仕從政的遠大抱負。但是,老莊玄談之風在當時的東晉又極為流行,而老莊思想則要求人過清靜逍遙,自由曠達的生活。兩種思想在青年陶淵明的腦中交戰,他既想過清靜曠達的生活,又想入仕從政。

這一切原因使青年時期的陶淵明樹立了從政從文的雙重志願。

我們再來看一下陶淵明歸隱的性質。當時人們對“隱逸”的理解和運用,是十分混亂,甚至幾近於濫的。大而言之,只要在野不仕,就可稱為“隱”。有一種人把“隱”作為以後仕進的途徑,即唐以後所稱的“終南捷徑”,他們先隱居山林,屈居委巷,等到時機一到,有人引薦,即作為仕進的途徑或資本,這是一種假隱。其他的隱者有“大隱隱朝市,小隱隱陵藪。”大隱即朝隱,小隱即山林之隱藏。最早的“朝隱”者是漢代的東方朔,他認為身居朝廷也能“避世全身”,是“隱”中的高者,自此以後就認為朝市之隱比山林之隱更高一籌。陶淵明的“隱”基本屬於山林之隱,但又完全不同於山林之隱。山林之隱者完全沉湎於山林之中,不問世事。而陶淵明則不同,他雖身居山林之中,卻仍關心國家大事,這是一種“心隱”,不是“形隱”(身體處於山林之中)。陶淵明的這種歸田之隱,實質上是陶淵明衝破世俗社會的精神枷鎖和物質枷鎖,追求內心調和和個性解放的“心隱”。所以陶淵明在官場碰釘後徹底地歸田從文了,這種一種真正的心靈之隱。

陶淵明辭去彭澤令之後,就徹底地安居田園,躬耕作詩。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又可分為兩個時期:歸隱初期和桃源時期。

歸隱初期的陶淵明剛剛從污濁的官場下來,把田園生活幻想得十分美好,覺得田園生活閒適,平和而具有詩情畫意。他在《歸園田居》第一首中就讚美生活“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户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最後兩句恰到好處地寫出了陶淵明剛回歸田園的心態。在詩人眼中,閒居的田園生活十分清靜逍遙自由曠達,在詩人的筆下,農村生活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一片祥和昇平之氣,詩人願做一個貧窮而快樂的農人。

在這一時期,詩人不僅歌頌了田園生活,而且對自己前期思想和仕宦生活作了深刻反省。作者歸田後漸漸領悟到田園生活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好,他想過客觀存安寧的田園生活的夢想很快樂被無情的現實擊得粉碎。

對現實的失望,讓陶淵明產生了對理想社會的幻想。《桃花源記並詩》給我們展現了這一理想。文中用浪漫主義手法寫了一個世間沒有的桃花源。那裏人人安居樂業,與世隔絕,源中人熱情好客。這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一個理想中的社會,也是他一生所致力於追求的社會。“桃花源”理想雖是一個以自然經濟為主的原始社會,受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影響較多,但也有儒家“大同”理想的影子。陶淵明在當時那個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正處於上升時期時提出了“無君論”思想是難能可貴的,這也反映了一個封建知識分子在當時社會所能提出的最高要求。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陶淵明思想發展的軌跡大體上是如此,每個時期的思想都與當時社會緊密聯繫在一起。我們應辯證地分析,不能把陶淵明僅僅作為一個隱氏逸的詩人來研究,他也有“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一面。總之,陶淵明的思想是非常複雜的,我們需仔細閲讀他的作品後再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