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蘇軾

《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2篇

欄目: 蘇軾 / 發佈於: / 人氣:1.85W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2篇

《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1

蘇軾是個名副其實的大文豪,他的詞自成一派,讓人望之感歎。他的一生充滿了神奇的色彩,雖然鬱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邁的胸襟,能包容天下,雖寄情與山水之間,卻有自己獨特的政治解讀,他的政治抱負未能施展於朝野,卻通達於後人。

蘇軾的詩詞流傳下來很多,大多數都寫山水、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或自娛自樂,或自嘲於世,或與二三好友同行,或描繪世事百態。洋洋灑灑,人如其詩,詩如其畫,畫如其字。蘇軾不愧為風流才子,滿腹的才華盡顯於創作之中,有着我輩所看不透的感悟和追求。正是蘇軾的恬淡成就了他,雖然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是他無奈生活的縮影,但是他苦中做樂,更有東坡肉流傳至今,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慾。東坡先生是個傳奇,他的一生悲苦,卻從容自在,他不似陸游般國家不興,死而不快。也不像杜甫般鬱郁一生為國家。他是國家用時,義不容辭,國家棄之,恬然自居。是好的詩人的心態,是我們學習的一個方面。

《百家講壇蘇軾》觀後感2

年少的.蘇軾,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寫得一手好文章,對蘇軾很嚴格。蘇軾之名的由來,便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蘇洵希望兒子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而是一點一點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蘇軾少年成名,22歲考了相當於現在全國高考的第二名,實際是第一名,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以為是自己學生曾鞏的考卷,寫的太好了,但怕人説他徇私舞弊,把這份考卷點了第二名,實際考卷是蘇軾的。

後來歐陽修對老友説:“捧讀蘇軾的信,我全身喜極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當今奇才,我應當迴避,放他出人頭地。請大家記住我的話,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説起我來的!”當時歐陽修名滿天下,天下士子進退之權全操在歐陽修一人之手,歐陽修這一句話,蘇軾之名頃刻傳遍全國,“出人頭地”這一成語就是從這裏來的。

蘇軾25歲時在制科考試中被皇帝點為第一名。制科考試在宋朝只舉行過22次而且不定期,錄取的人員只有41人,蘇軾是所有人中成績最好的,百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