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蘇軾

蘇軾的生平事蹟簡介

欄目: 蘇軾 / 發佈於: / 人氣:2.13W

蘇軾的一生都非常的坎坷,經歷了無數的磨難,但是詩人蘇軾仍然保持的樂觀的人生態度,這是非常難得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蘇軾的生平事蹟的簡介,歡迎閲讀!

蘇軾的生平事蹟簡介

蘇軾的生平事蹟的簡介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生於公元1037年,去世於公元1101年,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的`文學成就極高,算的是上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文學成就,語文課本上那些代表作品,僅僅只展現了他的一部分,還有許多作品並未被人所熟知。他的文學成就到了何種地步呢?這樣吧,小編給大家列出幾種稱號。

詩歌方面,蘇軾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以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之風,為時人所讚揚。

詞作方面,開創豪放派詩詞,與詞人辛棄疾同是豪放派詞作的代表,兩人並稱“蘇辛”。

散文方面,與散文大家歐陽修並列,合稱“歐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的散文風格,受到歷代士子的追捧與學習。“唐宋八大家”,大家都聽過吧,這個名稱指的是唐宋兩代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稱,蘇軾位列其一。除了蘇軾以外,其他七位分別是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

蘇軾還善書,與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共稱“宋四家”。

蘇軾自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嘉佑二年與與弟弟蘇轍、父親蘇洵同時進士及第,一時成為一方美談,人説“一門三蘇”。

嘉祐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後來母親病故,因守孝丁憂故里,熙寧二年官復原職。復官之後,因為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而上書反對,從而受到排擠,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

杭州任職期滿,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時間一轉到了1079年,蘇軾因李定等人故意扭曲其詞中之意,而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台詩案”。若不是宋太祖趙匡胤曾定過士大夫不殺的國策,蘇軾想來難逃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此後心灰意冷,鬱郁不發,只每日寄情于山水,尋求心靈上的解脱。在這個時間段裏,蘇軾作出《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

宋哲宗極為之後,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受到打壓,司馬光被重啟為相,蘇軾也復為朝奉郎知登州,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不久連升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

物極必反,正當蘇軾仕途一帆風順之時,因為上書對王安石變法的抨擊,而在此受到誣陷。此後蘇軾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只能外調,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

公元1093年,新黨重新執政,蘇軾再遭貶謫,先是被貶到惠州,不久又被貶到儋州。

宋徽宗繼位之後,因大赦北還,復任朝奉郎。可惜的是還不待回到京城,便在途經常州時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四歲,御賜諡號“文忠”。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經歷坎坷,但也許正是因為其豐富的人生經歷,才能留下如此多封著作。

東坡肉

蘇軾被貶黃州的時候,有著名的《豬肉頌》打油詩:“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這裏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就是著名的東坡肉烹調法了。蘇東坡後來任杭州太守深受百姓愛戴。而這“東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當地的一道名菜了。

蘇軾退房

蘇軾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他問老婦哭什麼,老婦説,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説的祖傳老屋。於是蘇軾對她説:“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擴展資料:

蘇軾主要成就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豔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