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李清照

李清照及其《漱玉詞》

欄目: 李清照 / 發佈於: / 人氣:1.56W

引導語:兩宋著名詞人李清照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女詞,有關她的詩,大家學習了哪些?下文是小編收集她的《漱玉詞》以及她的個人資訊,歡迎大家閲讀了解。

李清照及其《漱玉詞》

1981年12月4日晚19時,看電視京劇《李清照》(中國京劇院三團演出)。劇目好,演員演出都得體,很感高興。事後翻出王鵬運先生所輯印的四印齋重刊《漱玉詞》(書中有鵬運的印章)。一再諷誦,愛不忍釋。前有清光緒七年正月古黎陽端木埰子疇寫的序。

《漱玉詞》今人已有新輯本《李清照集》。四印齋舊本只收清照詞五十闋,後附錄安徽黔縣俞正燮(理初)所撰《易安居士事輯》。此文原見於俞正燮原著《癸巳類稿》。事輯的主要作用在於辨明李清照在趙明誠死後並沒有改嫁的歷史真實。這是很重要的一篇文章。

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其父李格非是當時著名學者,元祐黨人。清照從小受家庭良好的教育,十八歲嫁太學生趙明誠,夫婦唱和,恩愛異常。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京師,康王趙構南渡,李清照夫婦也向南遷,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建炎三年(1129年)明誠不幸病死,清照精神上受到極其沉重的打擊,此後在孤寂中渡過了晚年。他寶藏了古代銅器和碑刻、書籍,著錄者共三十卷,前十卷是目錄,後二十卷是趙明誠和李清照給這些器物碑刻所作的考證、題跋,是金石學上的一部名著。

《金石錄後序》,是李清照紀念趙明誠和她共同經營的業跡.是有關文物歷史的重要文獻之一。

文中提到的張飛卿,據清陸心源《儀顧堂題跋》認為是妄傳李清照改嫁之説的張汝舟,並認為就是張飛卿為爭執古玩的事而捏造的。李慈銘《越縵堂乙集》認為汝舟之名與飛卿之字不相應;並非一人。我們今日在電視中看到的張汝舟的形象是非常惡劣的。

改嫁張汝舟之説,系惡人謗傷。清照高傲,目空一切,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第三十三,有清照評唐五代宋詞人之詞。多摘疵病。胡仔評雲:“易安歷評諸公歌詞,皆摘其短,無一免者,此公未公,吾不憑也。”可見清照自視甚高,品評詞人自不免於苛刻。

論詞論人既嚴,便難免遭忌,改嫁之説,是小人的中傷。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輯》解決了眾人關心的問題。

趙明誠和李清照在濟南有遺蹟可尋。我沒有去過濟南,據説今已有紀念李清照的館舍了。

登州(今山東蓬萊縣),漢東萊郡地,唐置登州,在今山東牟平縣,後徙治於蓬萊,更為東牟郡,尋復曰登州。清代詩人趙執信《登州雜詩》之一雲:“朱榜雕牆擁達官,篇章雖在姓名殘。有人齒冷君知否?靜治堂中李易安。”作者自注雲: “靜治堂為易安與其夫趙明誠在東萊所營之藏書處。”

清照所繕《金石錄後序》中有云:“……今日忽開此書,如見故人。因憶侯在東萊靜治堂,裝卷初就,芸籤縹帶,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輒校勘二卷,題跋一卷,此二千卷有題跋者五百二卷耳。今手澤如新,而墓木已拱,悲夫!”

趙明誠和李清照夫婦唱和之樂是人世間少有的。清照記載她和明誠賭茶競賽記憶力的軼事是令人嘖嘖稱羨的。《金石錄後序》中有云:

“餘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這種共同的愛好,是世間所謂伉儷中少有的。不幸生當金兵侵略中原,使得趙李受顛沛流離之苦,歷人生所不堪忍受的困境,千載而下,使讀者欷歔歎息不能自已。

關於李清照的《漱玉詞》。沈去矜雲:“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李白,故稱詞家三李。”《四庫提要》雲:“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幅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

最為傳誦的佳作《<醉花陰一一重九》雲:

“薄暮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徐釚《詞苑叢談》的記載:

“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云云;明誠自愧弗如,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

小令如《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這闋小令寫閨媛和侍女的對答,情態逼真,下語尤其雋妙。“綠肥紅瘦”,不説花落而用“紅瘦”來映襯,這和上面“人比黃花瘦”,用自己比黃花,又是一種境界。

《鳳凰台上憶吹簫》(別情):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鈎。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説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