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李清照

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審美賞析

欄目: 李清照 / 發佈於: / 人氣:3.2W

李清照這首《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是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避難浙江金華時所作,當年詞人已經是五十三歲。那時,詞人已處於國破家亡之中,最親的丈夫死了,而且,和丈夫一起珍藏多年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而今,自己也流離異鄉,無依無靠,內心極其悲苦。全詞如下:

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審美賞析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上片寫眼前景色,表現了心情的悽楚。首先寫道:“風住塵香花已盡。”寫眼前所見。“風住塵香”即風停了,塵土裏帶有落花的香氣。“塵香”指落花化為塵土,而芳香猶在。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也寫道:“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李清照在這裏暗示了花兒雖然調零,卻依然飄香,風韻猶存。這樣寫不但含蓄,而且給讀者留下了極大的審美想象空間。接着寫道:“日晚倦梳頭。”按照古代的婦女習慣,一起牀的第一件事應該就是梳粧打扮。温庭筠的《望江南》中寫道:“梳洗罷,獨倚上高樓,”李清照的意思是説,太陽都很高了,全是疏懶,無心梳頭。其中,一個“倦”字,不但表明了詞人疲倦憔悴的生活,也暗示了詞人因思念親人而傷感,整夜無法入睡而表現出來的疏懶狀況。這裏,也許是無心打扮,也許是精神上太慵懶而無力打扮。古人説過“女為悦己者容”。詞人所處境況,丈夫趙明誠已經離開自己而去,再也沒有“悦己者”了。這正與李清照自己的《鳳凰台上憶吹簫》中“起來慵自梳頭”的意思有異曲同工之妙。

接着寫道:“物是人非事事休。”這裏,詞人抒寫了淒涼落寞的心境。“物是人非”即風物依舊,人事卻已不同。詞人在這裏説的是,自己與丈夫趙明誠收集的金石、文物、書籍還在,可大宋朝廷卻偏安一隅,丈夫也已經去世,自己流離失所,一切均已不可與往昔相比。“事事休”即一切事情都完了。詞人在這裏直接點明一切悲苦的根源就是“物是人非”。詞人面對這一切,作為一位女人,真有無可奈何的傷感。所以説“欲語淚先流”。也就是説,正想説出來,訴説自己的悲苦處境,可是,還沒有説出來而眼淚已經直流了。可以説,欲言又止,感傷的之情不言而喻。

下片在接上而一筆宕開,從遠處談起。詞人寫道:“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雙溪”即浙江金華的一條河,其中,東港、西港二水流至金華匯合,稱婺港,又稱雙溪。意思是説,聽説雙溪春光還好,也打算乘坐輕舟前往觀賞,散散心。“擬”即打算。“舴艋舟”即形似蚱蜢的小船。李清照是喜愛遊山玩水的,更是寄情山水的佳手。在年輕,寫了表現快樂生活的《如夢令》。詞人寫道:“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據周輝在《清波雜誌》(宋人筆記中較為著名的一種,書中記載了宋代的一些名人軼事;保留了不少宋人的佚文、佚詩和佚詞;記載了當時的一些典章制度、風俗、物產等)中所載,李清照在南京的時候,“每值天大雪,即頂笠、披蓑,循城遠覽以尋詩”。冬天都如此,春天就可想而知了。然而,李清照的希望能實現嗎?詞人寫到:“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意思是説, 只是恐怕漂浮在雙溪上的小船,載不動許多憂愁。其中,“只恐”用得特別好,不但表現了詞人憂愁之深、之重,也揭示了詞人內心的`矛盾。特別是,詞人在這裏運用了通感手法,本來“愁”是沒有重量的,是一種心理感受,詞人給予重量,不但形象生動,而且更加表現出詞人的離愁別苦的深重。同樣的表現手法,在後來的董解元寫的《西廂記·諸宮調》中《仙呂·點絳脣纏令·尾》也用上了。董解元寫道:“休問離愁輕重,向個馬兒上馱也馱不動。”也就是説,不要去問離愁別緒的輕重,把“愁”從船上卸下,放在馬背上,馬也是馱不動的。這樣略帶誇張的描寫,不但形象生動,而且也讓人去想象,去感受詞人的內心痛苦。

藝術上,首先,結構新穎、真切。特別是下片中,前兩句剛一打開就一轉,後兩句一合,接着又一轉,這樣,就表現出了情感發展過程的曲折。其次,詞語用得很恰切。詞人用“聞説”、“也擬”、“只恐”六個詞來轉折,層層推進,最後昇華情感。其次,通感手法的運用,提高了抒情效果。再次,心理描寫和行為描寫的結合,使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更加立體化和多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