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宋代詩人 > 黃庭堅

黃庭堅趣事

欄目: 黃庭堅 / 發佈於: / 人氣:1W

導語:黃庭堅在當時文壇上開創了“江西詩派”,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至今,人們仍在熱議黃庭堅的江西詩派。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黃庭堅的趣事,歡迎閲讀!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詩人。與秦觀、張耒、晁補之並稱為“蘇門四學士”,與蘇東坡等人交好,常常詩詞歌賦往來,唱酬為樂。當然,他們之間聯對取樂,也是必修之課,也留下了不少的佳話。

黃庭堅少時天資聰慧,才華橫溢,因而也就自負其才。

有一次,黃庭堅到江南的繁華勝地江州府(今九江市)去遊玩。當地的人聽説大名鼎鼎的才子黃庭堅來了,都想一睹其風采,也想試一試他的才學,看他是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因此,不少的文人學士都相邀陪同他一起去遊覽當地的名勝古蹟。這天,他們來到了甘棠湖中的煙水亭上,只見亭上的'有個遊客正在悠哉遊哉地吸着水煙。有個書生靈機一動,一句絕妙的上聯就產生了。只見他微微一笑,開口唸出上聯並要求黃庭堅對出下聯:

“煙水亭,吸水煙,煙從水起。”

此上聯利用"煙水亭"這個地名,並反覆地用了“煙”和“水”兩字,要對出下聯有一定的難度。這煙水亭乃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貶江州司馬時所建,因其《琵琶行》中有句“別時茫茫江浸月”,因此名為“浸月亭”。後來,著名理學家周敦頤來此講學,其子又在此建亭,取詩句“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趣,而更名為“煙水亭”。此亭由於與眾多名人有關,當然是一名亭。黃庭堅聽罷上聯,知道這是江州人在考驗他的才學,如果對不好下聯,豈不讓江州人笑話!於是他略加思索,想起了剛剛遊覽過的"浪井"來,隨口對出了下聯:

“風浪井,搏浪風,風自浪興。”

眾人聽了,暗暗叫好,那個書生也點頭表示讚賞。這浪井也是有來歷的,相傳是西漢名將灌嬰駐兵九江時所鑿,稱"灌嬰井",又由於井緊靠長江,每當江中大風吹起,江濤洶湧時,井中也隨風作浪,故稱浪井。李白有詩云:"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説的就是這口井。用浪井對煙水亭,可以説不管是從名勝的名聲,還是從字面來看,都可以説是天衣無縫。

黃庭堅對於聯對吟詩之類的樂事,本來就很喜歡,再加上被眾人撩拔起了興頭,不免一發而不可止。他知道江州諸人對他黃庭堅還不是很瞭解,也想露一手。於是,當他們來到思賢橋時,也隨口吟出一聯,要求眾人作對:

“思賢橋,橋上思賢,德高刺史名留世。”

其中的“刺史”指的是白居易,因為他在江州做過司馬之後,又到杭州和蘇州做過刺史。他離開江州時,當地百姓便建了一座"思賢橋"來紀念他。此聯一出,倒還真沒人能對出下聯。於是黃庭堅便自己對出了下聯: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馬淚沾襟。”

不用説,聯中的"情多司馬"指的也是白居易,他的《琵琶行》最後的兩句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不難看出。

黃庭堅巧妙地對出了別人的上聯,而他出的上聯又沒人能對得出來,於是言語間不免有一點驕傲之色。他的傲氣使眾人有一點不滿了,大家都想出他的醜,讓他收斂一些。一行人不久來到了小喬梳粧樓下,其中一個人説道:"我們江州有一才女,新婚之夜,學蘇小妹三難新郎之舉,以此梳粧樓為題出一上聯,要新郎對下聯,否則不能進洞房。可惜新郎才疏學淺,競未能對出,以至鬱郁而死。今幸逢修水才子光臨,懇請不吝賜教,以使泉下冤魂瞑目。"説着,就念出了上聯:

“梳粧樓頭,痴眼依依,痴情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戀。”

此上聯暗藏對黃庭堅的貶低,認為他在顯示自己的才華,目的是譁眾取寵,把他比喻為獻媚取悦於君子的痴女。那個人想,看你怎麼對下聯,這下總要出一下你的醜!但是黃庭堅畢竟是才子,一下子就聽出了弦外之音。只見他眉頭一皺,心想,這傢伙還譏笑我呢,一定要想辦法"回敬"他一下。正在思索,偶然抬頭看見對面的延支山上,正是葉落花殘的時候,便應聲對出了下聯:

“延支山上,落木蕭蕭,落花蕭蕭,無緣省識春風春難留。”

此一聯針對上聯而答,上聯把他比喻為獻媚取悦的痴女,下聯他把自己比喻為春風,把其他人比喻為依附春風的殘枝敗葉,昨日黃花。可謂針鋒相對。

有一次,大文豪蘇東坡與黃庭堅在一棵松樹下弈棋,一顆松子突然落於棋盤之上。蘇東坡見此情景,脱口説出了一個上聯:

“松下弈棋,松子每隨棋子落。”

黃庭堅一聽,馬上對出了下聯;

“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

下聯應對天然工穩,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絕。

黃庭堅晚年填過一首叫做《西江月》的詞,開頭兩句便是一副對聯: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此聯運用了藏詞格。上聯出自韓愈《遣興》詩:“斷送一生惟有酒。”隱藏了一個“酒”字。下聯出自韓愈《贈鄭兵曹》詩:“破除萬事無過酒。”也隱藏了一個“酒”字。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喜歡“化腐朽為神奇”,巧妙地把古人的詩句化用,由此可見一斑。黃庭堅的博聞強識,富有文才,也由此可見一斑。

黃庭堅簡介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黃庭堅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江西修水縣人。生於1045年六月十二日(7月28日),北宋詩人,書法家,詞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1105年九月三十日(11月8日)死於宜州貶所。

Tags:趣事 黃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