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自我鑑定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

欄目: 自我鑑定 / 發佈於: / 人氣:1.92W

自我鑑定是個人在一個階段的自我總結,它能夠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自我鑑定吧。你想知道自我鑑定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康復專業自我鑑定,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1

本人在校期間,熱愛祖國,熱愛醫學事業。在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明德、求真、篤行、自強”八字校訓的鞭策下,我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勇於進取、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醫學畢業生。

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積極完成院系交給的各項任務,在臨牀實習期間,積極向臨牀各科上級醫師學習醫學知識,為日後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我不斷地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在師友的教育和鼓勵下,我打下了紮實的康復治療專業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了康復及臨牀醫學專業課程。雖然僅僅只有三年的時間,但我深深地感受到,理論知識與臨牀相結合的重要性;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醫學系給了我知識的源泉,使我步入了醫學事業的殿堂。在兩年時間裏豐富了我的醫學理論,從無到有,從簡單到深奧,我逐漸瞭解了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等特點。

在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將近一年的實習時間裏,使我對醫學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的提高, 熟練掌握PT、OT、ST及中國傳統康復醫學技術,能單獨對康復醫學科常見病例進行康復評定和治療。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熱愛醫學的我,立志獻身於醫學事業!我決心全力以赴解除患者傷殘之病痛,使之有一個完美的軀體和健康,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着追求,為祖國、為康復醫學事業的發展奮鬥終生。

盡我微薄的力量,我將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更加努力,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力爭做一名合格的康復治療師!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2

轉眼之間,兩個月的實習期即將結束,回顧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感觸很深,收穫頗豐。這兩個月,在領導和同事們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學到了人生難得的工作經驗和社會見識。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實習這段時間自己體會和心得:

一、努力學習,理論結合實踐,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的實習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習作為獲得新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決問題的一條重要途徑和方法,切實做到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思想上積極進取,積極的把自己現有的知識用於社會實踐中,在實踐中也才能檢驗知識的有用性。在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中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在學校學到了很多的理論知識,但很少用於社會實踐中,這樣理論和實踐就大大的脱節了,以至於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無法學以致用。同時,在工作中不斷的學習也是彌補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時代,瞬息萬變,社會在變化,人也在變化,所以你一天不學習,你就會落伍。通過這兩個月的實習,並結合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的實際情況,認真學習的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各項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條例,使工作中的困難有了最有力地解決武器。通過這些工作條例的學習使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各項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務實的開展各項工作。

二、圍繞工作,突出重點,盡心盡力履行職責。

在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每項工作。雖然開始由於經驗不足和認識不夠,覺得在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鍛鍊的目的,但我迅速從自身出發尋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至於迅速的轉變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為使自己儘快熟悉工作,進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緊時間查看相關資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我虛心向領導、同事請教使自己對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的情況有了一個比較系統、全面的認知和了解。根據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的實際情況,結合自身的優勢,把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盡心盡力完成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的任務。兩個月的實習工作,我經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評和領導的讚許。

三、轉變角色,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從大學校門跨入到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崗位,一開始我難以適應角色的轉變,不能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認為沒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點失望,開始的熱情有點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還是儘量保持當初的那份熱情,想幹有用的事的態度,不斷的做好一些雜事,同時也勇於協助同事做好各項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該幹什麼,這就是一個熱情的問題,只要我保持極大的熱情,相信自己一定會得到認可,沒有不會做,沒有做不好,只有你願不願意做。轉變自己的角色,從一位學生到一位工作人員的轉變,不僅僅是角色的變化,更是思想觀念的轉變。

四、發揚團隊精神,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協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間能得到領導的充分信任,並在按時完成上級分配給我的各項工作的同時,還能積極主動地協助其他同事處理一些內務工作。個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團隊,才能實現最大的價值。實習期的工作,讓我充分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

團隊的精髓是共同進步。沒有共同進步,相互合作,團隊如同一盤散沙。相互合作,團隊就會齊心協力,成為一個強有力的集體。很多人經常把團隊和工作團體混為一談,其實兩者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優秀的工作團體與團隊一樣,具有能夠一起分享信息、觀點和創意,共同決策以幫助每個成員能夠更好地工作,同時強化個人工作標準的特點。但工作團體主要是把工作目標分解到個人,其本質上是注重個人目標和責任,工作團體目標只是個人目標的簡單總和,工作團體的成員不會為超出自己義務範圍的結果負責,也不會嘗試那種因為多名成員共同工作而帶來的增值效應。

五、存在的問題。

幾個月來,我雖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離領導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如理論水平、工作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崗位還不夠熟悉等等,這些問題,我決心實習報告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努力加以改進和解決,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 針對實習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幾點:

來彌補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實習期工作計劃,繼續加強對康復治療技術崗位工作崗位各種制度和業務的學習,做到全面深入的瞭解各種制度和業務。

2、以實踐帶學習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注重學習的同時狠抓實踐,在實踐中利用所學知識用知識指導實踐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實做好本職工作。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將以更加積極的工作態度更加熱情的工作作風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勞任怨力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4、繼續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為單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單位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3

大概三年前,我神奇般的被康復專業錄取,實習前沒多久,寧波又神奇般的成為了我們學校的實習點,思鄉心切的我毅然選擇迴歸寧波。剛來2院,説實在有些失落,不大的場地,不全的團隊以及年輕的老師,這與我想象中的有差距,使我感到很恐慌,好在不久後這份恐慌被和諧的師生情誼漸漸融去。我覺得實習中最重要的是觀察+思考+動手,三位大哥大,一位大姐大還有實習的兄弟姐妹甚至是病人都是觀察的對象,回家後經過深刻的思考外加翻翻書,等下一次動手時再加以利用,我覺得這樣效果蠻好的。

下面我分享下我的小小心得:1 踝背屈做之前要放鬆拮抗肌,背屈的角度不需要太大,不然可能會引起拮抗肌反射收縮,導致不能完成動作甚至是內翻 2 軀幹抗痙攣做肢體功能訓練之前,對軀幹進行抗痙攣,會有效降低肢體的張力 3肩關節半脱位時儘量不用吊帶使用會加重上肢痙攣,靜脈迴流受阻,關節周圍肌肉萎縮等等 4踝跖屈它是人步行的主要動力,在練習背屈時不能忽視了跖屈 5周圍神經系統鬆動術特別推崇下下,比如對正中神經鬆動使上肢手自然伸,對腓神經鬆動促進踝背屈 6這點是對我們而言的,保護自己,尤其是腰部 歷經134天的'康復生涯,我深刻得強烈得不可抑制得體會到做康復要多幾顆心:耐心,自信心,愛心,責任心和一顆平常心。希波克拉底誓言:“無論至何處,遇男或女,貴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為病家謀幸福?”可見我們的任務多麼艱鉅,因而強大無比的責任心必不能少啊。對了,平常心特別強調下下,我遇到個病人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啊,時不時會冒出幾句“驚世駭俗”的話來,動不動會出現些小狀況,同樣的話也會不斷的詢問,要是我全部去仔細與其計較,那麼搞不好我也會出現心理問題了。凡是病人多多少少與我們會有點不同,出現點小問題,這時我們大可以發揚“打醬油的精神”。

對科室提點小意見

1、康復的團隊有待改善哦

2、感覺我們實習有那麼點點點鬆散哈,除去僅存的支離破碎的自律,學習真的沒啥壓力啊,雖然這樣蠻爽的,要不增加小講課次數,然後每週弄個時間讓大家交流心得 。

3、我感覺減重步態儀器蠻有用的,不知道感覺對不對 。

4、教學時最好不侷限於自己的學生 。

5、我們温醫同學實習太侷限了,最好能要讓我們去推拿,骨科,icu等去學習下,拜求了。

接觸的病人不多,感悟到挺多,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感悟來自事實存在的反差,一種內心所想與現實所看所接觸的反差,感悟本身並不能代表什麼,那只是一種意識,真正有價值的是感悟過後的改變。下面我將這一個多點月的改變描述如下:首先,我的看書方式由原來的逐頁翻看變為現在的目標性的查找,我不敢説每個人,但至少我是這樣,如果對於一本書採取逐頁翻看的方式,那麼就只有對這本書的內容毫無瞭解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不懂在哪裏也就是處於一種虛無的無所不知假想中兩種情況,實習了一段時間,我不敢説我懂了多少,但我敢説我知道了自己不懂在哪裏;第二,更多的採取複合動作,在剛剛開始實習的時候,心裏很虛,因為面對一個病人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下手,跟確切的説是不知道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then, the last ,後來慢慢的試着接觸一個病人的時候先做關節活動技術(被動運動,關節鬆動),再做牽伸軟組織的技術,then 增強肌力,其中混入pnf,rood技術,the last 平衡與協調的訓練,負重,或是步態訓練與糾正,但我卻驚訝的發現,如果按照我的這種思路做一個病人的話,時間,已遠遠的超過一個半小時,病人吃苦,自己也吃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各位老師的手法之後,感悟到康復治療並不是教條,並不按照書本上説所的那樣條條框框,很多技術和方法可以複合在一起已達到更好的效果,省時省力,比如被動運動和軟組織的牽伸以及rood按壓刷擦技術可以複合起來做,多塊肌肉的肌力訓練可以複合,而不是書上所説的那樣一個動作單純的只練一塊或是一羣肌肉,當然也不忽視薄弱肌肉的單獨訓練;第三,更多的耐心,對於這一點,感悟絕大多數來自原來5牀一個帕金森加腦梗老太太。

至於我所不懂得東西,oh,my god。簡直太多了,首先,我不明確那個度,那個什麼時候或是什麼程度可以增加運動量或是改變運動方式的度,比如説偏癱患者從練習負重到步行所要達到的標準,雖然書上説要具備支撐相支撐體重的100%,具有站立位3級平衡,能完成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這三個條件時就能練習步行,但如果一個病人不能完全做到以上三項就不能進行步行訓練嗎?過晚的進行步態訓練是否會阻礙患者的康復?這個度到底要怎麼把握?其次,我對於骨科康復一無所知,是否只是單純的增加活動範圍?如何把握度?要注意什麼?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真在發現中。

實習有一段時間了,本着自己和廣大人民的需要,又帶有一定的作業性質,進行一次實習總結,回顧自己之前的表現和存在的問題,向成為一位合格的康復實習生而往前邁進一大步。 書面話就直接跳過,直接進入正題。 患者在患病的前後心情差異是十分巨大的。在病魔的痛苦折磨下和現實生活的壓力下,壓抑是一定的,甚至可以説是輕度憂鬱,對待病痛能保持良好的心態是非常難得的。可是良好的心態對病情往好的方向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這方面治療師(作為患者的一個特殊的關係人物)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關鍵的,而其中以言語的交流和日常的小小舉動最能説明問題。 和小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一樣,因為社會角色的改變,治療師的言語對患者的影響很大,積極向上的言語和肯定的態度更能幫助患者完成其目標;親切的話語能更好的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打開其心靈的大門。可是,問題同時出現了。過分與患者接觸會讓患者產生依賴心理,這和康復(運動再學習和生活獨立性)的原則背道而馳。怎樣與患者保持良好和適當的距離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在患者努力完成動作時的一聲“加油”,當患者失落時的一個鼓勵的眼神,在患者傷心是的一個笑話(哪怕是冷笑話),當患者因成功而開心的一聲叱喝,只是到患者的牀頭去走走,問問今天的身體狀況,都為患者良好的心理髮展鋪平了道路。要注意的是,因不同的病人,所需要的程度是不同的,就是書上提到的因人而異的原則。有同學在運動的操作期間因過多的笑話兒被投訴——態度不夠認真,不顧病人的心情(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個)。 還有,過硬的技術是成為一位合格的康復實習生所必須的條件之一。 患者會因為心情的開朗而積極配合,但只有過硬的技術才會得到患者的肯定,患者的動作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改變是最好的答卷。 同樣的手法,在書上看起來是一樣的,只有在操作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的體會。舉個簡單的例子,對同一個關節,用相同的手法,只是力度的大小,持續的時間,關鍵點的控制,程度的把握不同,就是產生完全不同的作用。但是,在書上的示意圖確實一樣的,只是文字的表達有所差異,可卻不被學生所看重。 實習總結,給自己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看清自己的優勢和缺點,更好的讓實習老師(老大)明白自己的不足之處,為以後的實習奠定基礎,指明方向。 陸志揚

在pt室經過四個月的實習,真的是獲益良多啊!本來書上學的都比較空,記的又不是很牢。在這裏實踐過了,動手過了,才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呀。在此期間,我做過骨折,脊髓損傷,偏癱,全髖關節置換,坐骨神經損傷等的病人,也知道了一些基本的運動療法和作業療法,這在以前是不那麼清楚的哈,現在前面的道路漸漸明朗了起來。

在過去的4個月裏,我知道了脊髓損傷患者必做的三個動作,對於該類患者,感覺刺激很重要,特別是中強度感覺刺激,另外也就是被動運動,作用不是太明顯,但卻很有必要;若患者一旦出現主動運動,必須讓其自己運動,還有一點就是上肢肌力強化訓練(至少得練到傳説中的“六級肌力”,到那時你就回成為他的啟蒙教練,呵呵)以助於後期的助行器訓練。我也已知道了全髖關節置換術一些在具體實踐中所不能做的動作以及許多禁忌症和注意事項,而另外一方面,凡事沒有絕對,不能一棒子打死,當患者鍛鍊到某種程度,一些禁忌症變成為可能,更是我們訓練患者的目的。在這裏,我也知道了作為治療師,你不能太仁慈,必要時你得狠得下心(但切忌暴力,年老等特殊情況例外),尤其是對於骨折患者來説,你的仁慈可能是他的苦瓜;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點點苦嘛,絕大多數人是能夠忍受的。但對於偏癱患者來説,情況得改變一下,動作宜相對地輕柔,緩和,持續用力;特別是對於痙攣嚴重的患者,過於粗暴或大力的動作可導致痙攣加劇,病人也可能出現不自主地抵抗動作;對於這類患者,我們需要通過brunnstrom技術對其進行循序漸進地治療,必要時穿obath,rood,pnf,關節鬆動術等手法進行治療;另外,還有不少細節之處需在平時注意觀察。

康復專業自我鑑定4

在康復科實習了一個多點月,接觸的病人不多,感悟到挺多,我不是多愁善感的人,感悟來自事實存在的反差,一種內心所想與現實所看所接觸的反差,感悟本身並不能代表什麼,那只是一種意識,真正有價值的是感悟過後的改變。下面我將這一個多點月的改變描述如下:首先,我的看書方式由原來的逐頁翻看變為現在的目標性的查找,我不敢説每個人,但至少我是這樣,如果對於一本書採取逐頁翻看的方式,那麼就只有對這本書的內容毫無瞭解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不懂在哪裏也就是處於一種虛無的無所不知假想中兩種情況,實習了一段時間,我不敢説我懂了多少,但我敢説我知道了自己不懂在哪裏;

第二,更多的採取複合動作,在剛剛開始實習的時候,心裏很虛,因為面對一個病人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下手,跟確切的説是不知道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後來慢慢的試着接觸一個病人的時候先做關節活動技術(被動運動,關節鬆動),再做牽伸軟組織的技術,then 增強肌力,其中混入pnf,rood技術,the last 平衡與協調的訓練,負重,或是步態訓練與糾正,但我卻驚訝的發現,如果按照我的這種思路做一個病人的話,時間,已遠遠的超過一個半小時,病人吃苦,自己也吃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各位老師的手法之後,感悟到康復治療並不是教條,並不按照書本上説所的那樣條條框框,很多技術和方法可以複合在一起已達到更好的效果,省時省力,比如被動運動和軟組織的牽伸以及rood按壓刷擦技術可以複合起來做,多塊肌肉的肌力訓練可以複合,而不是書上所説的那樣一個動作單純的只練一塊或是一羣肌肉,當然也不忽視薄弱肌肉的單獨訓練;

第三,更多的耐心,對於這一點,感悟絕大多數來自原來5牀一個帕金森加腦梗老太太。

首先,我不明確那個度,那個什麼時候或是什麼程度可以增加運動量或是改變運動方式的度,比如説偏癱患者從練習負重到步行所要達到的標準,雖然書上説要具備支撐相支撐體重的100%,具有站立位3級平衡,能完成後伸髖下的屈膝及踝背屈這三個條件時就能練習步行,但如果一個病人不能完全做到以上三項就不能進行步行訓練嗎?過晚的進行步態訓練是否會阻礙患者的康復?這個度到底要怎麼把握?其次,我對於骨科康復一無所知,是否只是單純的增加活動範圍?如何把握度?要注意什麼?當然還有很多問題真在發現中。

總的來説,康復科實習小結和其實行業的實習小結差不多,就是寫一下自己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