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防微杜漸安全在先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2.52W

生命至上,安全在先。古往今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無不以安全為第一!安全第一,這四個字,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長談必談的特要話題!而話題的中心總結點莫過於:防微杜漸,安全在先!

防微杜漸安全在先演講稿

企業的經營者始終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把社會責任放在第一位,堅持在安全的前提下生產,那麼,這個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就能有效推進,就能真正落到實處。而做好安全生產,必須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防微杜漸!畢竟,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古代,黃河岸邊有一個村莊為了防止水患,村民們築起了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老農要回村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後不以為然地説: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螞蟻嗎?隨即拉着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最終長堤決口,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

小事不慎,將釀大禍。安全生產同樣如此,有時候忘戴一次安全帽,少擰一個小螺絲,都可能釀成大的事故。所以,凡事要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當發現不安全的隱患後,必須迅速進行整改,避免問題積累,淺水溝裏翻船

而對於安全隱患,即使再小也要毫不留情,絕不能充當好好先生或者礙於情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後漢時,司馬徽從不談論別人的短處,跟人説話,不論好事壞事,都説“好”。好好先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時常看到。但是,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人,切記不能當好好先生,不能隨波逐流。因為,安全生產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在事故隱患面前當好好先生,就可能釀成事故。

樹上有一隻鼓動翅膀的知了在鳴叫,準備吮吸些清涼的露水,卻不知道有隻螳螂正在它的背後。螳螂伸出兩隻像砍刀一樣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螳螂正要捉知了的時候,卻不知道黃雀就在它的後面。黃雀伸長脖子,想吃掉螳螂。黃雀正想啄食螳螂時,卻不知道榆樹下面有個拿着彈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長長的,正在瞄準它。孩子一心想射殺黃雀時,卻不知道前面有個深坑,後面還有個樹樁子。企業發展是主旋律,企業追求經濟效益也是市場經濟的需要。但是,螳螂捕蟬的寓言告訴我們:人們在追求眼前利益時,往往容易忽視後面隱藏着的危險;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往往容易追求生產速度,而忽視生產的運行狀態;在生產投入和安全投入上,往往容易考慮生產上加大投入去追逐效益最大化,而忽視安全投入。

周宣王喜歡射箭,並且喜歡別人稱讚他的臂力過人,能用強弓。其實周宣王的弓,不過三石的力氣就能拉開。周宣王把這張弓交給左右的人傳看。左右的人都試着拉,但只把弓拉到一半,就裝着拉不動的樣子,恭維地説:“這張弓沒有九石的力氣拉不開。除了大王之外,誰還能夠使用這張弓呢?”周宣王聽了,非常得意。雖然他所用的弓不過只用三石的力氣,但直到死他仍以為他用的弓需用九石的力氣。三石是實際,九石是虛名。周宣王喜歡虛名而脱離了實際。安全生產工作不能圖虛名。有些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做表面文章,徒有虛名,為了應付安全檢查,搞突出行動,貼標語,掛橫幅,寫報告,形式做得很不錯,結果檢查結束了,安全工作也放鬆了。這樣的虛名,於己有害,檢查本身也成為一種形式,徒有虛名了。

古代思想家荀子説過“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防”主要是指超前教育,是一種事前的自我約束、軟約束;“救”與“戒”則主要依靠檢查監督,採用記錄、譴責的手段督促糾正,帶有強制性,是一種事中、事後的外在約束、硬約束。“救”與“戒”並非上策,只是安全管理的最後手段。

安全生產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項工作如果不做實不注意細節不未雨綢繆,那麼付出的代價將是不可估量!

防為上,安全更為上!防微杜漸,安全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