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1.23W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演講稿,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三分鐘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愛我班,就像我愛我家;我愛我班,就像魚兒愛大海;我愛我班,就像樹木愛土地一樣。這都是生活中的一種表現,手牽着手,永不分離。

在這種境界,我們班的同學愛班級的表現幾乎多的是。看!我們班的xx、xx等。都是愛班級的人;看!我們班各種各樣的獎狀,這不都是我們班全部同學努力的結果嗎?

像我們班的班長xx,她呢?總是在我們困難的時候幫助一把,他總是在我們幹什麼事幹得大不一樣。就在那天,我們班的鎖丟了,他並沒有匆匆忙忙的只管自己回家。而是去別的班借別的老師一把鎖。啊!如果不是張欣的這個動勁,那麼我們班的學習用品什麼的,都會“神不知鬼不沒”的丟失。這難道不是愛班級的一種表現嗎?是的。

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很了不起。其實,我們的班級就像我們的家庭,需要去愛它、去珍惜它。讓我們一起去愛我們的六(4)班,珍惜這最後一年的時間,行動起來。加油!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2

各位同學:

大家好!

小草看到蒼松的偉岸,便立志發奮圖強,可經歷千辛萬苦,還是一株普通的小草;蜩與學鳩看到扶搖直上的大鵬,便極希望自己也能鵬程萬里,於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臨終也沒有“若垂天之雲”的雙翼,更沒有“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輝煌。

它們付出努力了,卻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沒有認清自己,沒有把握好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若想得到成功女神的垂青,努力、奮鬥雖必不可少,但認清自己的實力,把握好自己奮鬥的方向顯得猶為重要。

正是認清了自己在文學方面的缺陷,班超毅然投筆從戎,使自己不僅在軍事方面取得較高的成就,而且也保衞了大漢江山的穩定與繁榮。楊振寧坦然面對自己的失敗,認真分析原因,正確地評估自己的能力,最終,他卸下了“實驗物理”的專業抱負,改修“理論物理學”,在理論方面,他駕輕就熟,一日千里,最終摘下“諾貝爾獎”的桂冠。

認清了自己的方向,努力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奮鬥才會有結果,很難想象潘長江能夠在NBA的賽場上搶籃板、搶斷、扣籃……也很難想象姚明穿着時尚的服裝,站在舞台上將歡聲笑語送進千家萬户。

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伯樂,不能認清自己,努力方向與實際南轅北轍,那麼再多的努力,再多的汗水也只能是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壯觀的波瀾,再多的付出也不會得到回報。現實中,我們每個人不一定都要轟轟烈烈,流芳百世,每一個人的事業不一定都要驚天動地,垂名千古,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做自己的伯樂,發現自身的閃光點,認清自己奮鬥的方向,把握自己,經過堅持不懈地奮鬥,經過挫折的暴風雨,才會出現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

同學們,只有認請你的方向,走出失敗的荊棘地,前面才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

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3

老師和學生:

早上好!

今天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健康飲食,讓我們更健康》。

5月20日是“中國學生營養日”!為了使學生營養宣傳工作更加廣泛、深入和持久,促進學生營養宣傳工作的制度化,決定將每年的5月20日定為“中國學生營養日”。

我們都知道小學是生長髮育的關鍵階段,但是很多學生都有挑食、偏食、暴食、美食的不良習慣。許多學生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健康,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從今天開始,我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開始注意他們的壞習慣。

1、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日常生活中吃各種糧食、水果、蔬菜、魚、蛋、奶等。根據營養的要求,青少年在日常飲食中要有主食、副食、肉類和營養,儘量做到多樣化。

2、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特別注意吃好早餐。早上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足夠的熱量。可以添加一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和大豆,保證學生精力充沛地學習。青春期是智力投資和體力投資的黃金時期。只有不錯過“合適的時機”,才能健康成長,身體強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3、邊吃邊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快,因為多咀嚼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保護胃。

4、營養飲食的另一個要點是不要吃不乾淨的食物。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去學校外面的露天攤販或者商店買吃的。吃一些變質的食物很容易。

同學們,關注食品安全,學習營養均衡飲食應該和學習基礎知識一樣重要。讓我們選擇科學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健康、營養、快樂的生活中茁壯成長!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智慧開啟智慧之門用勤奮開闢成功之路》。

同學們,你可還記得第一次背起書包走進學校的情景?可還記得打開第一本課本、學寫第一個字的喜悦與新奇?那踏進校門的一小步,卻是人生的一大步。人生的探索之旅由此啟航,我們以智慧為帆,勤奮作漿,開始駛向那無比浩瀚的知識海洋!我們的學校,是知識的寶庫,是文化的走廊,是師生的樂府,更是人才的搖籃。同學們,在這寶庫中、走廊上、樂府裏,沐着晨光,你是否想過,今天該幹些什麼?踏着夕陽,你是否問過,今天有多少收穫?

狄更斯説過,“我所收穫的,是我種下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去不去爭取這個機會。常用的鑰匙最光亮,才能來自勤奮學習,歷史上不是有無數人用自己的行動在證明這句話的可信嗎?蘇秦為了督促自己勤奮學習“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留下了千古學習的美名。匡衡為了學習,“鑿壁偷光”;車胤為了學習,“囊螢映雪”;楊時為了學習,“程門立雪”等等。他們無一不是由勤奮加智慧獲得了超越自身的成功。知識改變命運,真知影響人生。你是否也渴望像他們一樣,以勤奮去獲取知識,提高你的才能,改變你的人生?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説:“勤奮和智慧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今天的我們應謹記他的話,放飛自己的青春,用勤勞的汗水鋪就未來的成功之路。也許我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但決不能再讓自己輸在終點。後天的努力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珍惜現在的每一刻,努力獲取知識。比如對於我們八年級學生來説,八年級是初中學習的一個轉折點,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同學們,無論我們處在哪個學習階段,我們都應該努力,抓住這段易逝的光陰,好好把握,將知識這閃光的寶石緊緊握在手中。

每一次的成功都要付出艱辛和努力,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代價。正如冰心所説:“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時的明豔,卻不知當初它的芽兒,曾浸透了戰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的確,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我們正處於學習的黃金時代,大好年華,豈能讓光陰虛度?人生能有幾回拼搏?人生能有幾個花季?過去的就無法改變了,所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勤奮求知、拼搏進取,我們才能奏響青春之歌的最強音!

同學們,只要我們樹立遠大理想,腳踏實地刻苦學習,不懈探索,就一定能用辛勤和汗水鑄就美麗人生!讓我們努力學習,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讓勤奮的汗水澆開知識之花!讓智慧之光照亮我們的心田!我們用拼搏書寫一個無悔的青春!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是語文課。我也想説説語文。

語文是中華民族國語的基礎,是我們學會文字表達的工具,也是我們認識世界、面向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

我想起了魯迅先生,他是上世紀初中國文化的旗手。面對貧窮落後的祖國,他立志報國,遠渡東洋求醫。學成回國後,他發現:中國落後的原因不是疾病,而是文化的落後,他棄醫從文,拿起筆桿子,發表很多雜文隨感,抨擊黑暗落後,喚醒了大眾。

我想起了毛澤東,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到重慶與蔣介石談判,期間發表一首著名的詩篇:《沁園春·雪》,讓蔣介石大怒,彙集很多詩人編詩,要搶佔鰲頭,卻一敗塗地。毛澤東以激昂文字,指點江山,奪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在這裏,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對語文的學習,也有一個認知的過程。開始我以為語文不用學,誰不會説中國話?在學習中,我開始認識到學語文的重要性。我在語文課中,不僅學到了寫作、閲讀、分析,好學到了很多道理。我愛語文課了!

同學們:讓我們學好語文,感受到語言的魅力,為今後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吧!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6

浮生泛命,隨波逐流。觀日月交替晝夜變,望星辰互換節令轉。哀紅塵愛恨悲歡,歎世間惆悵繾綣。縱觀天地,知風雨急急哉;遙想古今,道時光匆匆也!赤縣峯江催予折腰,九州山河損予斷腸。頻看悠悠浮雲千尋走,常賞寂寂煙波萬里沉。阿嬌魂歿長門,司馬相如為賦;太真夢盡馬嵬,香山居士為詩。今孰悲吾心,現孰感吾緒?嗚呼憤耳,嗟乎痴哉!

吾,微命三尺,學生一介。奈十載寒窗,似有百年之虛苦;贊千古風騷,若具萬世之迷醉。吟詩作賦,譜歌填詞。羨筆落生花天地驚之偉,慕文成造奇鬼神歎之才。是非成敗已散恨,恩怨纏綿未央愁。求怡然之骨,訪遍天涯未得;尋逍遙之魄,踏碎海角不可。於風塵輾轉,赴世寰逡巡。琴棋書畫尚殘存,功名利祿皆全棄!凌雲不展,空聞孤鳥啼蒼穹;青春未酬,但見叢林籠寒霧。天浩渺,地莽闊。百代興亡白駒過,萬古得失彈指溜。風霜颯颯髮鬢老,誠是快也;雨雪驟驟肌理亂,十分速哉!爭忍良馬難遇伯樂,叵耐伯牙不逢子期。值碑知歎!何苦何慚?

煙雲四散,暗想從前。癸酉亥月生,丙寅戌時降。傲然不羈獨漫步,狂放逆反自走遊。世俗如鐵,禁吾之心;規矩若鏈,錮吾之魂。學而不能投己好,嬉而不能覓己歡。盈虛有數,一筆之下常思玩;消長無時,兩手之間總舞墨。厭庸人自擾,惡凡夫嘲世。火飄飄乎隨風,水脈脈兮伴浪。百神勞於心矣,萬事煩於形哉!

荒唐言,辛酸淚!身本逍遙,心本自在。但忠孝所逼,誤流光,僅圖達命;又情義所迫,費思緒,為得榮生。志難現,不為人賞;淚欲滴,有孰能憐?唯弄清詞淡句,不用濃字豔文。聊魂之所落,慰影之所傷。須臾短命坎坷絆,漫長前路挫折牽。文思突現,作《蝶戀花》一詞,不按韻律,云爾:

人生自古皆含愁,江河無盡,未能復西流!

空撫凌雲良久泣,惆悵何時將淚收?

利祿功名揮離袖,爭奈紅塵,催我苦淹留。

漫漫銷魂是前路,舞文弄墨心上秋!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尊重。生活中,有的人激情似火,有的人深沉如海,有的人滄桑而質樸,有的人淺薄而浮華。生活就是這樣多姿多彩,我們又何必為尋求自身價值而牴觸別人合理的存在?要知道,生活自有她的邏輯,醜惡的終將讓位於美好的,虛幻的終將被真實所代替,短暫的終歸短暫,永恆的絕對永恆。因此,欣賞別人就是對別人的尊重。

欣賞別人,是對別人的鼓勵。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個人也應該學會欣賞別人。其實,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備愉悦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賞者也必發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

欣賞別人,是自己前進的基石。一位西班牙學者説:“智者尊重每個人,因為他知道人各有所長,也明白成事不易。學會欣賞每個人會讓你受益無窮。”因為欣賞別人是建立在贊同的基礎上的,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一聲喝彩,別人的成績、優點乃至成功的方法盡收心底。沒有人不渴望優秀,當你向別人説出“你真是好樣的”時,其實你已在無形中為自己找到了新一輪的奮鬥目標。

欣賞別人,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別人的欣賞和鼓勵有時候就是一劑良藥。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欣賞別人,不僅能給人以撫慰、温馨,還能給人以鞭策,使人的潛能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去爭取更大的成功。懂得欣賞別人,別人也許也在欣賞你,久而久之,別人的優點也成了你的優點,別人的美麗也成了你的美麗,你也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欣賞別人,更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聰明的人在欣賞別人的同時,也在悄悄地提高自己;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別人的不足之處,看不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有的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漠視他人的成績,聽到別人獲獎就不自在,看到別人進步就不痛快。這種自私、偏狹的心理不僅會使自己形成性格缺陷,還會影響與同事、朋友之間的交流,從而影響自己的進步和能力的提高。

我們欣賞別人的收穫,更應該欣賞別人奮鬥的足跡。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無法尋找到完美,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缺陷,每個人都有他閃光的一面,也有他暗淡的一面,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此,我們要以海納百川的襟懷去接納一個完整的別人,努力地改善自己,積極地勞動和創造。所以説,智者的欣賞就是在欣賞別人的同時,試着把自己投入到鑄就輝煌的熔爐之中,把自卑練成自信,把不滿鍛造成奮爭,把孤傲揮灑成謙遜,把委屈昇華成振奮,把失意擠壓成動力,把挫折錘打成練達……儘管腳下沒有紅地毯,頭上沒有彩霞滿天,但一生的欣賞也許會成為自己獨特的永恆的風景。

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8

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只有合作,才能雙贏”。

有兩個飢餓的人有幸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魚。其中,一個人要了魚,吃完後便餓死了;另一個要了魚竿,走向大海,但路途遙遠,他走了好幾天才到海邊,還沒來得及去釣魚也餓得一命嗚呼了。

魚可以暫時充飢,但解決不了長遠的生計問題;魚竿可以用來解決未來的生計問題,但對眼前的飢餓卻無能為力。

由此看來,只有將二者合起來,才能徹底解決眼前和長遠的生計問題,只有兩個人合作,一起享用這簍鮮魚,一起走向海邊,才有可能同時獲救。但可惜得很,他倆拒絕合作,最終落了個雙雙命赴黃泉的悲慘結局。

這個故事生動地印證了巴爾扎克的一句名言: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兩個人在一起可能獲救。當然,是指兩個人合作起來共同創造生命的奇蹟,但如果像上面那兩個人一樣你敲你的鑼,我唱我的戲,最終也只能落個雙敗的結局。

日本松下公司董事長松下幸之助常説:“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慧及無可限量的潛能,當大家對此有所瞭解,並同心協力開發時,就能為社會帶來繁榮。”他的創業是從對電燈泡的研究開始的。當時,日本正處於經濟危機時期,為擺脱困境,他親自拜訪了岡田電池公司董事長。二人商定,雙方免費給顧客贈送一萬隻電燈泡和一萬對乾電池,聯合進行產品宣傳。此舉廣告效應極佳,無論是電燈泡也好,乾電池也罷,兩家公司都接到了大量訂單,從而使兩家公司都重振起了昔日的雄風。這一商戰的勝利不正説明:只有合作,才能雙贏嗎?

當今世界,科技高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而人的智力、知識卻總是有限的,這就更需要人們有強烈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習慣。

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更應該善於合作。與老師合作,聆聽老師的教誨,你將迅速成長;與同學合作,在知識的海洋裏去探索,你將獲得無窮的智慧;與父母合作,善於傾聽父母的嘮叨,你將感受到無邊的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句人生箴言吧:只有合作,才能雙贏!

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9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書是納蘭容若的詞傳。首先,介紹一下作家。蘇纓,著名暢銷書作家。出版作品有《納蘭詞典評》《納蘭容若詞傳》《王國維點評紅樓夢》《納蘭典評宋詞英華》《一生最愛納蘭詞》等,均是詩詞類暢銷書。蘇纓對古典詩詞有着深厚的鑑賞功底,並善於以詩詞來詮釋現代社會的愛情,其清麗感性、温婉煽情的筆法,深得讀者喜愛。毛曉雯,畢業於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出版作品有《納蘭容若詞傳》《唐詩的唯美主義》。這本書寫的是納蘭詞的鑑賞和他的故事。納蘭容若,生於權貴之家,博通經史,工書法,擅丹青,又精騎射,二十二歲殿試賜進士出身,後晉一等侍衞,常伴康熙出巡邊塞,三十一歲時因寒疾而終。他著有《通志堂集》《淥水亭雜識》還有詞集《側帽》《飲水》。他的詞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等方面。他的名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等。下面讀一段: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詞的美麗和憂傷。安意如説,“納蘭容若”只這四個字便是一闋絕妙好詞。脣齒之間流轉,芳香馥郁。而納蘭詞中的典故頗多,所以收穫不小。比方説,他的《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若是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鈎説。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不辭冰雪為卿熱”這一句 在讀的同時,自己也有品味一些詞句。比如説,

當然作者的品讀更深一些。安意如的這本《當時只道是尋常》也是寫納蘭詞的,她不僅講了納蘭性德的故事,也以古代文人的故事來詮釋容若的'詞,有幾篇也講了自己的經歷。所以讀容若的詞傳,喜歡他的詞自當修身養性,感受他的情深意切,不是很喜歡的也不妨讀一下,可以增長知識。謝謝!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0

研究是指在每節課前用三到五分鐘時間,通過演講的形式探索語文教學的新途徑,以達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鍛鍊膽魄、增長知識、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探索一種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指導思想

(一)嚴格遵循教學規律,建立新型的師生雙邊關係

在師生雙邊關係問題上,我們曾經有過教師主宰一切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曾經有過且現在正被提倡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但在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知識呈幾何級遞增、提倡終身學習的今天,這些模式日益顯露其侷限性。“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一古訓在今天顯得尤為靈驗。因此,在教學中探索以大綱為主導、以教材為主線,師生雙方共同參與、共同提高的教學模式成了課堂三分鐘演講的指導思想之一。

(二)寓教於樂,創設最佳教學氛圍

教和學,本來無所謂苦樂。只是現在教什麼和怎樣教,學什麼和怎樣學,不是自己的主觀意志所能決定的,教者與學者長時間處在一種被動狀態,不免身心疲憊,終致厭倦。其實,教和學完全可以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寓教於樂是千百年來教育界永恆的話題,在社會各界提出質疑、語文教學出現危機的今天,我們着實有必要在寓教於樂、創設最佳教學氛圍方面探索一番。

(三)競爭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

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都有求異求新的慾望,而年青人在這一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及至把這一模式推及整個課堂教學,正是利用了高中生這一心理特點。

二、操作要點

(一)演講順序按學號進行,男女生輪流出場(每班學號均為女生在前男生在後)

這樣安排便於學生掌握自己的出場時間,同時避免了乏味單調。學號的排列是隨機的,好中差也基本分散。即使偶有幾個水平較差的學生連續演講,用一位學生的話來説也算是一種調節,讓同學們看到了不足,為下一輪精彩的演講鋪墊蓄勢。

(二)演講內容不限,但要有感而發,不無病呻吟

演講內容不限,能使學生自主性和創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當然,內容不限也並不排除根據班級和學生實際,偶爾來一次命題演講或即興演講,這樣可以調節氣氛,使演講更加豐富多彩,引人人勝。有人擔心內容不限會不會導致觀點偏頗甚至錯誤以至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對於前一種情況,我認為這正是求之不得的教育機緣。通過師生間的評論總結,孰得孰非,一目瞭然。對於後一種情況,潤物無聲般的良好氛圍,會保證演講沿着健康的軌道前行。

(三)演講要脱稿,講評不可少

嚴格要求學生演講時要脱稿,以求對所寫內容的消化吸收。那種任由學生低頭念稿、敷衍了事的做法,只能助長演講走向形式主義。至於演講的形式等,則不作過多限制,以留給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演講後的評論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起到辨明事理、畫龍點睛、給演講者以鼓勵等作用。

(四)靈活掌握時間

一般來説,演講只需三到五分鐘,用時過多則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但在一些具有重大價值的問題上,應讓學生充分展開討論,把問題弄懂弄透。演講後的評論,甚至漸漸發展成的爭論,則將演講推向高潮。語文教學不僅要立足於課內,更要延伸到課外,“學作文,先學做人”,這種對於社會上的一些熱點問題的爭論,不僅鍛鍊了學生的口才、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又使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有了提高。

(五)講評重在鼓勵

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自尊心強、渴望受到鼓勵的心理特點,所以教師在講評時一定要以鼓勵為主。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演講中的閃光點,如一個別致新疑的題目、一段引人人勝的開頭、一段發人深思的結尾、一張從飯店借來的招貼畫、一件自制的小道具、配樂演講、雙人合作,等等。這樣既可以使演講者受到鼓舞,又可以使聽者深受啟發,在以後的演講中把這些閃光點發揚光大。

(六)創造寬鬆氛圍,讓學生各顯其能

在演講的內容、形式以及其後的評論方面,教師都要極力創造寬鬆的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才華的空間。允許出錯,鼓勵發表不同見解。老師以身作則,帶頭點評,然後請兩位學生點評,使學生不再有拘束的感覺。

三、效果分析

經過兩年探索,課前三分鐘演講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在調查問卷中,有98%的學生認為課前三分鐘演講有趣味,其中68%的學生認為很有收穫。課前演講能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支持歡迎,是因為它不僅在形式上生動活潑,更重要的是在知識的豐富、能力的提高、完善人格的培養方面很有實效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高了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化社會要求當今的受教育者有很高的蒐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課前三分鐘演講有效地鍛鍊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為了寫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演講稿,演講者往往要查閲很多資料,做一些卡片,有的還請教同學、老師、家長,甚至有關方面的專家。一個學生為了做關於中東問題的演講,光摘抄的文字材料就有十幾頁,而這本身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二)增強了競爭與合作意識

我們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激烈的競爭是在所難免的,但競爭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演講實踐中,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的意識得到強化,能力不斷提高。演講前的相互切磋是合作,而演講效果孰優孰劣則是競爭。雙人相聲式的演講是合作,而演講後的脣槍舌劍又是競爭。大家都彷彿在比賽,看誰新穎,看誰成功,都有“語不驚人誓不休”的韌勁兒。

(三)培養了創新能力

課前三分鐘演講,使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限度的發揮。從標題擬定、題材翻新、主題昇華,到一段小魔術、一個精心縫製的小道具、一段音樂伴奏,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學生們都表現出了非凡的創造力。體裁從議論文逐漸發展到相聲、小説、科幻故事等。為了吸引聽眾注意,各種各樣的小花招更是層出不窮,魔術、雜耍、“驚堂木”、配樂,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四)提高了評價、分析能力

科學地分析問題並做出準確判斷、評價,是高中生必備的素質。但由於目前的高中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心高氣傲,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普遍存在知識面狹窄的問題,致使他們看問題常常偏激,每每以偏概全,顧此失彼。針對這一弱點,我在演講活動中加強了分析、評價能力的訓練。通過熱烈的討論,加上教師適時點撥,學生的思辨能力,分析、評價能力得以迅速提高,學生學會了通過一件很小的事去發掘一個很有用的道理,學會了辯證地去看待任何一個問題。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作文審題的能力,作文切題率有較明顯的提高。在高三作文提高班選拔考試中,一道材料作文題難倒了很多學生,命題立意完全切合要求的僅佔20%左右,而我任教的兩個班達35%以上。平均每班選拔3位學生,我任教的兩個班被選中10位。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內容是《以好書相伴,與經典同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同學們都知道,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言。其意思就是讀書讀得多了,腦子裏積累的東西也就多了,寫起文章來,自然得心應手,如神來之筆。在《蕭山楊梅》一課中的金老師很注重鼓勵學生課外閲讀。在金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作者開始養成了課外閲讀的習慣,並一直堅持。我們的語文老師也很注重我們的課外閲讀,她還把課外閲讀作為語文作業來佈置,讓我們由課外閲讀進入書籍的寶庫,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但是讀書要善於選擇,讀出其中的意義,不能濫讀。世紀老人冰心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句至理名言。那麼,讀一本好書有哪些好處呢?

1、讀一些好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量,能讓我們瞭解許多的科學知識。

2、俗話説的好“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多讀一些書,能通古今,通四方。

3、讀書可以讓我們勵志,讀一些有關歷史的書籍,可以激起我們的愛國熱情。

4、多讀書,可以提高對文學藝術的欣賞能力,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

所以説讀一本好書,可以使心靈充實,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愛心和文明行為、禮儀規範;而讀一本壞書,則使人心胸狹窄,使人不知羞恥,使人自私殘暴。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一個人很有成就,不是別人給予的,更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奮爭取的。才能主要來自勤奮學習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個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而來的。比如説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高斯。他從小就酷愛學習,一生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如果他沒有從小的勤奮努力學習,他也不可能成為著名的科學巨人。沒有勤奮努力的學習是不可能有成就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説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學習、努力探索過。

學習的關鍵在於“肯學”和“敢學”。如果你的願望是成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讓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學習最終還是會一事無成的。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為了證明鐳的存,千辛萬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經過他們的勤奮、努力最終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淨的氯化鐳,並準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證實了鐳的存在。這是一次多麼讓人驚歎的事實。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敢做才證實了鐳的存在。因此,要想成為有才能的人,就要從小“肯學”、“敢學”。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3

野性的呼喚

曾經,我就被一部有關動物的電視記錄片深深地吸引。並不是因為難得見到這些兇猛的大型野生動物的新鮮感,而是那在莽原曠野中,馳騁天地間的自由與彪悍,是那捍衞生命、繁衍生息的勇猛搏鬥和艱辛覓食的生命意志。

曾經,我見過一位攝影家從西藏拍攝的一幅照片,併為之振奮。那是雪地裏一隻雙目凝視着遠方的狼,那雙在雪地裏所獨有的眼睛,堅定、深邃、英氣逼人、攝人心魄。它的雙目積聚着強大的力量,我想再奮勇無畏的人面對如此一雙血腥的眼睛都會畏懼三分。它蓄勢待發,隨時攻擊覓食或者反應攻擊,捍衞自己生命的存在和尊嚴。不為別的,只為生存。

曾經,我觀看過徐悲鴻的畫展。一幅奔馬圖讓人印象深刻。地面上揚起的塵土更突出了雄渾壯闊與豪邁。在鉛灰色的烏雲映襯下,越發蕩起人潛在的一股力量,很莫名,只感到全身的血液在沸騰,就如同波濤洶湧,一發不可收拾。生命的存在,使它們憑籍着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和不屈的生命意志,大範圍地遷徒,艱苦地尋找水源和草場,在充滿危險的靜謐中頑強地生活着,構成茫茫草原上跳動的生命旋律,成為美麗草原上的生命風景線。

欣賞,是必然的。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鋼筋水泥構築成的空間裏,有時感到很壓抑,潛在的想宣泄一番,爆發出野生動物似的英豪氣度。在無數次掙扎後,我們常常被這種野性的激情感染,渴望如它們一樣盎然的生機勃勃,激揚奔放,不受任何束縛地去做回自我;聆聽着它們強勁的生命節拍,在心靈深處迴盪起強烈的迴應和信念,終於領悟了人生。

正是由於自然界的包羅萬象,有如此之多生靈尤其是野生動物的存在,才使人類在這個世界中不再孤獨。它們不僅僅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更是世界中與人類一樣的平等的生命,有個性、有靈魂,更有無限的激情為自己生命的尊嚴而怒吼。自由、自信、奔放、激昂,生命本該如此。如果沒有了野生動物,我們將與自然隔絕,到那時,我們該何去何從?人類的道路又會有多遠?生命的真正含義該如何獲取?我茫然了,無助襲上心頭。只為人類自己的所作所為而感悲哀!

對於自然而言,每一個生靈都是平等的、自由的。自然界充滿了殘酷的競爭:有驕傲的勝利,有慘烈的失敗,更有無情的死亡;有甘甜,更有艱辛和苦難;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也不會沒有生命的激情。

自然競爭是殘酷的、野性的,然而整個自然界是和諧的、完善的。人類來到世界,也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分子,嚮往野性,迴歸自然是人類內心深處埋藏着的本性。所以,我們更該約束自己,善待生靈,敬重生命,保護自然。地球上不能只剩下人類自己,地球也不只為人類而存在。

一幅畫面在我眼前展開,一羣充滿野性的動物在呼喚!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為之奮鬥不息,世界上的哪一位偉人不是從小就樹立遠大理想,併為之奮鬥而最終站在偉人的舞台上的?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説過:“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英國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佛來明曾説過:“人一旦失去理想,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人類就變得無知,社會也將會變得漆黑一團。”那麼我們中學生又該樹立怎樣的理想呢?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謂志,就是—個人為自己確立的“遠大志向”,確立的人生目標,也就是理想。理想,是生活的燈塔,力量的源泉。是要我們付出實際行動的,否則,就叫空想。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不僅要樹立自己的理想,更要志存高遠,樹立遠大的理想;而不是僅僅只滿足於一時的、生活的需要。因為只有志存高遠,追求卓越,成功才會不期而至。有了理想,人生才會變的充滿意義,生活才會充滿更多的活力與激情。使我們自身的潛能得到充分地迸發,為實現理想的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理想讓我們奮鬥不息,讓我們風雨兼程,讓我們追趕遠方!“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即使有了目標,實現它也需要—個過程。現在的我們正如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正是為遠大理想奮鬥的時候。學校和社會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要做的就是,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在各方面歷練自己,使自己成為新時代的綜合型人才。梁啟超説過: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因此,我們一定要以祖國未來接班人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樹立遠大理想,做到:志當存高遠。雖然,夢想的實現不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有無數的坎坷與挫折,但成功的人是最有理想、最明智,也是最有毅力、最堅定。他們懂得—切的成功都不是—蹴而就的,都需要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成功的人絕不會只以事情做完為滿足,而會要求自己不斷地做得更好,以獲取更大的成功。

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現在開始就制定人生目標,從點滴做起,落實人生目標。拋棄那種無聊地重複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努力去挖掘自己內在的潛力,激發自己的閃光點,相信是金子不論在哪裏遲早都會發光的道理,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終究會取得成功。新生活就從確定目標之日開始。

最後希望大家能確定自己的目標,樹立理想,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語文三分鐘演講稿1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持之以恆的人》。一個文質彬彬,充滿才氣,富有冒險精神,對朋友真誠、友善的小男孩伴着他那傳奇的經歷,征服了全球億萬讀者。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哈利?波特,英國女作家J?K?羅琳所創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説”中的主人公。你想知道J?K?羅琳是怎樣完成這部小説的嗎?

和其他作家一樣,年輕的羅琳酷愛寫作,是一個天真浪漫、充滿幻想的英語教師。幸福的家庭,稱心的工作都足以讓羅琳滿足。可沒想到,甜蜜的家庭、美滿的婚姻和理想的工作在一瞬間變成了昨日雲煙。丈夫離她而去,工作沒有了,居無定所,身無分文,再加上嗷嗷等哺的女兒,羅琳一下子變得窮困潦倒。但是,家庭和事業的失敗並沒有打消羅琳寫作的積極性,用她自己的話説:“或許是為了完成多年的夢想,或許是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也或許是為了每晚能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女兒聽。”她成天不停地寫呀寫,有時為了省錢省電,她甚至呆在咖啡館裏寫上一天。就這樣,第一本《哈利?波特》誕生了。然而,羅琳向出版社推薦這本書的時候,卻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沒有誰對這本寫給孩子的童話書感興趣。可羅琳並不氣餒,直到英國學者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哈利?波特》創下了出版界的奇蹟,被翻成35種語言在11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羅琳成功了,可誰又知道,這成功的背後包含着多少辛勤的汗水和艱難。同學們,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出:成功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但只要我們有信心、有熱情、有目標、能夠持之以恆地堅持努力,成功就會一步一步向我們走來。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Tags:語文 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