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給排水實習報告三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65W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泛,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給排水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分享。

給排水實習報告三篇

給排水實習報告 篇1

一、工程總體概況

1.1工程概況

土木工程名稱:尹西科技軟件園綜合樓

土木工程地址:寧雙路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西面

建設單位:尹西社區

設計單位:南京南洋建築設計院

建築面積:30477.3m2

結構類型:框架10+1層

1.2地理位置及環境

尹西科技軟件園工程,建於南京寧雙路南京市公安局法醫中心西面。施工現場東西南三面均有高壓電線,北邊是已風化的高約30M風化巖山坡。

1.3建築概況

尹西科技軟件園工程由地下室一層,地上十層所組成,其中A-1樓A1~A9軸無地下室,A-2樓A10~B6軸設一層地下室,地下建築面積3172.95M2、,總建築面積約32913.3平方米。

本工程建築裝飾為:樓地面有普通水泥、地磚樓面;外牆有面磚及花崗巖;內牆有磁磚貼面、乳膠漆牆面;平頂有水泥砂漿粉面;屋面為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防水屋面。

1.4結構概況

本工程設計結構形式均為框架體系,筏板基礎和條型基礎。地下部分砼設計強度等級為:C35,其中地下室砼抗滲等級為S6。地上框架結構混凝土標號為C40~C25。

1.5設備安裝概況

設備安裝工程設有給排水包括生活給水系統,污水及雨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電氣包括照明系統、動力系統、弱電系統、防雷系統;通風為機械排風,平時機械通風和局部除濕。

給排水工程:

本工程給水系統一至五層由市政管網供水,六層以上由地下室車庫變頻供水系統直接供給。

排水系統:室內生活污廢水合流排出室外,經窨井、化糞池後集中排入市區污水管網。

雨水系統:屋面雨水有組織的排至室外雨水井,經管道集中排入市區雨水管網。

消防系統:消火栓消防給水由消防泵加壓供給。

電氣工程:本工程設總配電房(10KV),供電採用380/220V電源供電。配電系統採用放射式和樹幹式的供電方式。低壓配電系統接地形式採用TN-S系統。本工程按三類防雷工程施工。

二、實習目的

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將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初步的與實踐聯繫起來,以達到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吃苦耐勞的毅力和綜合應用的本領,為以後課程以及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三、實習內容

通過兩個月的現場施工學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實用的知識。十六標準層到十八標準層的施工學習以及零散的參觀和學習。學習到的內容有:(1)鋼筋綁紮工程;(2)模板的安裝和拆除;(3)腳手架的安裝;(4)圖紙的學習;(5)地下室外牆的防水做法;(6)磚牆的砌法等等。

四、實習概括

參加施工實習期間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積參與現場施工,以及向工人師傅請教,善於發現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結合起來。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腳手架工程、圖紙的`認識等有了很具體的瞭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實習期間完成了實習任務,達到了實習目的。

五、實習具體內容

(一)鋼筋工程

1.剪力牆筋綁紮

工人先在已澆灌好的底板混凝土上彈出牆身及門窗洞口位置線,再校正預埋插筋。如在現場很多剪力牆的豎筋都移位了,他們處理是:把鋼筋從離基面的地方彎回圖紙要求的間距。然後工人們會先畫出橫筋分檔標誌,在其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並畫好豎筋分檔標誌。一般情況橫筋在外,豎筋在裏,所以先綁豎筋後綁橫筋。橫豎筋的間距及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紮,其搭接長度及位置也要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範的要求。在場現我看到門窗洞口都按設計要求綁紮過了樑鋼筋且鋼筋錨入長度也有了一定的距離。這些都完成後就是要配合其他工種安裝預埋管件、預留洞口及走管等。

2.構造柱鋼筋的綁紮

首先工人會按圖紙要求的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將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現場發現:工人在放箍筋時彎鈎都是錯開沿柱子豎筋交錯佈置的。完後焊工會用電渣壓力焊把受力鋼筋連接起來。接下就是在柱子的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出箍筋間距線。然後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進行綁紮。綁紮所用的是一個有九十度鈎的工具,這是專用來綁紮的,很方便。工序為:把已剪好長度的鐵絲對拆後纏扣在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處,鈎住,旋轉擰緊。聽師傅們説: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紮,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要成梅花交錯綁紮。在他們的指導下,現場我也學着綁紮了幾個交點處,但做得不是很完美,但對於一個初學者,我已完成了任務了。

3.樑、板鋼筋綁紮

現場樑鋼筋的綁紮順序為:先將架立筋或上層受力筋兩端搭在柱頭伸出受力鋼筋上,在樑架立筋上畫出箍筋間距,套上箍筋,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鈎,在樑中要交錯放且箍筋彎勾離合處,應沿受力筋方向錯開設置,再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且樑端的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處,另外樑端與柱交接處的箍筋要加密。最後將受力鋼筋和箍筋用鐵絲綁紮在一起,放入模板內。但樑箍筋要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當主樑與次樑相交時,我看工人會在主樑兩側附加箍筋,另外次樑底筋要架放在主樑縱筋之上。當柱與樑相交處鋼筋過密時,工人會將該處有搭接的部分移到柱的一側來保證該處樑尺寸便於澆築混凝土。

現場板鋼筋的綁紮,短向受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且同時配合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的安裝,這些物件的安裝都是要按圖紙的要求來完成的。樑板鋼筋綁紮完成後,為確保鋼筋的保護層和負筋高度,工人會在鋼筋的下面墊上塑料墊塊和馬凳。這些都是我到了現場才能看得到的東西。

(二)、模板工程

1.剪力牆、柱模板安裝

模板是新澆混凝土成型用的模具。我實習的工地主要採用木模板。這次在工地我看了很多模板的做法:這裏重點介紹裝模過程:樓板澆灌好後工人會面先上其上面彈出牆、柱模板的邊線和控制線,再綁紮鋼筋,然後就可以開始支模板了。首先工人會用搭掉將模板就位。再將模板臨時固定,按模板控制線調整模板下口,並做臨時固定。模板加固後用支撐吊線調整模板的垂直度,然後往模板中穿入多根平行塑料管,再用長螺絲從塑料管中穿過,最後用螺帽從兩邊進行擰緊加固。

給排水實習報告 篇2

一、實習目的

畢業實習是學生大學學習很重要的實踐環節,使我們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後更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對給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的參觀,建立全面和系統的.感性認識,熟悉處理廠工藝流程,總體佈置及處理構築物的類型,構造特點,運行和維護情況,使我更深入地接觸專業知識,進一步瞭解給水排水專業所從事工作的實際,瞭解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理論和實際相沖突的難點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並通過並通過撰寫實習報告,使我學會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內容

本次實習行程為杭州、上海、衡陽,實習的內容為污水處理廠和給水處理廠工藝,以及建築給排水,並參觀了上海崇明島人工濕地。

三、給水處理廠

3.1.1實習主要形式及要求

1)、實習主要形式

(1)請實習單位的技術人員就該水廠的設計思想、設計規模、廠地選擇、工藝流程、操作管理等方面作介紹。

(2)老師隨同參觀講解,解惑答疑。

(3)根據水廠有關資料,對照工藝流程,理論聯繫實際。 2)、實習知識要求

(1)瞭解水源情況,廠址選擇原則,出水水質要求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瞭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及豎向佈置情況。

(3)瞭解水廠使用淨水溶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設備。

(4)熟悉和了解各構築物的形式和構造,基本設計參數,運行方式和運行管理的各項控制指標,優缺點等。

(5)瞭解水廠的輔助建築物、道路、廠區給排水和綠化工程的佈置情況。 (6)瞭解水廠自動化設施及運行情況。

3.1.2 杭州九溪水廠

給排水實習報告 篇3

一、 實習目的和要求

1.實習目的

學生參加實習,是理論學習和實踐鍛鍊相結合的重要機會,是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與業務素質的重要環節.

給排水工程實習是給排水工程專業學生必須完成的課程之一。通過實習,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接觸實際,增強羣眾觀點﹑勞動觀念和社會主義的事業心﹑責任感,提高政治思想覺悟;通過學習,可以獲得給水排水工程的實際知識,鞏固所學理論,培養初步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使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活的更好的結合,為畢業設計做好準備。

2.實習要求

(1).學生要重視向實際學習,向工人學習,多問多聽,記好筆記,寫好實習報告.

(2).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①.學生往返實習場所應集體行動,不得無故擅自行動,確有原因者,必須向指導老師説明並應徵得指導老師的同意.

②.學生實習期間一律不得請假,特殊情況需持證明經指導老師批准,否則按曠課處理.

③.嚴格遵守工廠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注意安全,遵守保密制度。愛護公共財務。

④.學生要注意路途安全,不得打架鬥毆。

二、 實習內容

1.給水工程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製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城市生活給水常規處理工藝,熟悉其各個階段的工作機理以及各階段構築物的功能,類型,構造,設計參數的確定,平面﹑高程佈置,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檢測,並進一步瞭解工業水處理工藝等專業知識.

2.排水工程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製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級﹑二級處理工藝,熟悉其各個階段的工作機理以及不同的處理方法所涉及的構築物的功能,類型,構造,設計參數的確定,平面﹑高程佈置,運行過程中的管理﹑控制﹑檢測,並進一步瞭解工業污水處理工藝等專業知識.

3.建築給水排水實習

通過觀看音像製品﹑現場觀摩﹑專題講座與車間班組跟班實習,進一步掌握多層建築和高層建築冷熱水供應工程﹑排水工程﹑消防給水工程的專業知識.熟悉高層建築內各給排水設施的運轉操作及管理方法,瞭解其管線的佈置和敷設方法,熟悉其設計原理,瞭解其設計方法及設計數據。瞭解相應的設計規範。

4.實習地點

給水工程實習地點:青雲水廠、牛行水廠、朝陽水廠

排水工程實習地點:青山湖污水廠、紅谷灘污水廠

建築給排水實習地點:江西消防博物館、和平里大酒店、江西國際金融中心

5.指導老師

黃老師 、韓老師、歐陽老師、劉老師等

三、 實習報告

1.給水工程實習

(1)青雲水廠

青雲水廠位於南昌市青雲譜區,1986年10月30日由國家計委批覆項目建議書,同意興建南昌市青雲水廠,其建設規模為40萬m3/d,分兩期建設,每期20m3/d。工程委託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就贛江取水和設計青雲水廠工程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研究和論證,並由江西省工程諮詢公司組織省內外專家評估。在充分評估後,國家計委於1978年11月16日批准了該工程設計任務書。該工程由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院負責設計,工程總概算為.37萬元。一期工程於1990年10月1日正式動工興建,1993年10月1日正式投產,每天供水20萬m3/d,濾後水小於2NTU,出水水壓為0.4MPa.

水廠分三期工程,每一期日出處理水量為20m3/d,第三期工程於20xx年投產,目前已經投入使用。水廠建在靠近贛撫路的象湖窪地上。廠區共佔地317畝,東西長約530m,南北寬約400m。西北角為廠附屬建築區,東部和南部為生產區,一期和二期淨水構築物成對稱佈局,後端為四層樓的水廠中心調度樓,進大門兩側有桂花園和三友園,整個水廠顯得寬廣、明快。

在廠裏技術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了加藥間。加藥間分兩層下層是溶解池,上層為溶液池,通過水泵的反覆抽吸實現藥液與原水的混合。加藥系統採用德國技術,在設備間的電腦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加藥的過程和計量。從加藥間出來之後看到的是絮凝沉澱池,池子比較有特點,前部為折板絮凝池,後部則變成了隔板絮凝池。絮凝池之後為平流沉澱池,分為兩組,每組生產能力為10萬m3/d。

每組折板、隔板反應池尺寸為24m×27m×4m,折板反應時間為12min,隔板反應時間為12min。折板隔板反應池排泥方式為穿孔管氣動快開閥。每組平流沉澱池長100.5m,水流速為15mm/s,水力停留時間為1.9h,採用桁架移動泵吸式排泥。路過了沉澱池之後,技術員帶我們進了濾池間,由於濾池正在運行中,我們看不清管路的具體走向,但通過技術員的講解以及課本上學過的理論知識,我們知道濾池採用的是普通快濾池,用兩個虹吸管代替了兩個閥門。

單池過濾面積為48.6m2,過濾速度為8m/h,濾沙層厚0.7m,砂粒徑0.6~1.1mm。濾池採用水泵反衝洗,反衝洗強度為15L/(s·m2)反衝洗水泵共兩台,一用一備。一期和二期的濾池都為普通快濾池,不同的是一期的採用虹吸管而二期的都為電磁閥控制進水和抽氣,期間我問過技術員,二期改用電磁閥是不是説明閥門控制比虹吸管進水工藝更先進,技術員説每種技術都有各自的優點,一期沒有采用電磁閥的原因是當時的技術水平不夠,國產的閥門及控制技術達不到水廠所需的控制精度,到了九十年代時,隨着數控技術的發展水廠才引進了電磁閥門,使水廠的自動化水平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水廠的三期工程則選用了V型濾池,進水及反衝洗實現了無人自動化。從濾池間出來後按照工藝流程我們來到了加氯間,加氯間平面尺寸為23.4m×7.2m,加氯操作值班間為16m2,除風機和起吊行車以及氯瓶外整個加氯系統成套引進,加氯機房安裝的兩台先進牌4034C型符合環自動加氯機,一備一用。在液濾投加點處安裝的是兩台美國產的先進牌1870E餘氯分析儀,用於對後加氯工藝反饋測定。

出了加氯間後就到了水廠的最後部分清水池和二泵房,清水池容量為2×m3,清水池為方形設計邊長54m,有效水深3.5m,為半地下結構蓋板上回填土厚1.2m,土層上有草皮綠化。二級泵站也為半地下式,深3.75m,配有四台水泵,兩大兩小,三台工作一台備用。水經二級泵房後,即完成了水廠的淨水工藝,經市政管網供給南昌市民。

(2). 牛行水廠

水廠位於昌北地區豐和堤以北,設計總規模為日供水30萬立方米,共分三期建設。其中,牛行水廠一期工程日供水設計能力10萬立方米。它是一個全自動化運行的水廠。解決了昌北城區、新建縣長稜地區以及紅谷灘新區的用水緊張問題。水廠已經建成的V型濾池和疊加式平流沉澱池工程,當時在全國水業系統是首次使用的。

從八一橋旁邊的採水點經過兩根輸水管的輸送到達水廠後,攪拌機把聚合氯化鋁加入原水中。藥劑是在加藥間配置好的,然後通過劑量控制泵控制加入水中的。水流入折板式反應池,在其中與攪拌機加的混凝劑充分反應。折板式反應池可以增加水在其中的反應時間,使反應更充分。反應池下方有排泥管,可以將反應後的泥排往排泥池。折板需要定期清洗,排泥管更需要定期反衝洗。

水隨之進入平流式沉澱池。相比其他的沉澱池,平流式沉澱池構造簡單、造價低、處理效果穩定、效率高、耗藥量少,且有較大的緩衝能力,但佔地面積更大。在平流沉澱池的末端有吸泥機吸取平流式沉澱池底下的泥。水然後進入V型濾池。他的工作原理與其他濾池一樣。不同的是他有兩個V型槽。牛行水廠濾池的反衝洗過程共分三步,耗時10分30秒,先是水衝,接着是氣水混衝,最後再來一次水衝,一天一次。

相比朝陽水廠,牛行水廠在這之後加了一個接觸池,主要是為了讓氯氣在期中更好的反應。之後水流流入清水池。牛行水廠的清水池是疊加在地下的,這樣更能節省土地。水從清水池進入送水泵房,由於它的清水池在反應池的下方,所以送水泵房在地下很深,因為要比清水池水面更低。泵房共有3台水泵,其中是一台變頻泵,可以根據管網的壓力而改變流量。送出水的壓力在0.45-0.50MPa之間。輸出管上有電磁流量計,以調節送水加壓水泵的功率。整個水廠實行自動化控制。

(3). 朝陽水廠

朝陽水廠是南昌較早建成的水廠,其一期工程與78年完工,二期工程83年完工,三期工程07年完工,每期工程處理量各10萬噸,共30萬噸,為南昌第二大水廠。取水水源為贛江,1.2m混凝土結構進水管,由管式靜態混合器加藥劑混合之後進入隔板反應池,再進入斜管沉澱池,虹吸濾池,過濾後的水經加氯消毒之後及進入清水池,由送水泵房送入城市給水管網系統。消毒是飲用水處理工藝的終端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飲用水安全衞生的保障。

消毒的主要作用是殺滅水中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可引起霍亂、傷寒、痢疾等疾病的病菌、病毒和原生動物的胞囊等絕大部分病原微生物,以防止通過飲用水傳播疾病。現在,飲用水消的方法很多,如煮沸、紫外線照射、通氯氣等等。目前我國飲用水消毒主要用氯消毒。由於贛江水質較好,故無須深度處理,僅常規處理工藝即可,故無預處理工藝。而現在新建的水廠則需要增加深度處理工藝以到達較好的效果以滿足水質標準。

朝陽水廠混凝劑採用液體聚合氯化鋁,沒有設置溶解池,而是分為原液池和稀夜池,由三台計量泵講稀夜池中的藥劑送入管式靜態混合器與原水進行混合。在加藥泵房的時候我注意到每台計量泵上面鏈接有一個金屬罐,萬廠長解釋説由於計量泵為脈動式泵,故為了使管道內水壓保持穩定,在每台計量泵上設置了一個氣壓罐,作為穩壓設備,防止壓力驟增損壞管道。

水經過輸水管進入廠區,在進入折板反應池之前還要經過幾道細格柵以去除雜物。水從反應池的中心湧出在反應池中充分反應,然後從反應池的側壁流入沉澱池。沉澱池的作用是沉澱大顆粒。水廠常用的沉澱池有平流式、斜管(板)式和輻流式。朝陽水廠採用的是斜管式沉澱池。斜管式沉澱池是在沉澱池中裝置許多間隔較小的平行傾斜管,增加了沉澱面積並改善了水力條件(雷諾數Re降低,佛羅德數Fr提高),使顆粒的最大垂直沉澱距離從幾米縮小到隔板之間的幾釐米,大大縮短了顆粒沉澱分離所需要的時間。斜管式沉澱具有沉澱效率高,在同樣的出水條件下池容積小,佔地面積少;在相同顆粒沉澱效果的條件下,單位池面積的產水率是平流式沉澱池的6~8倍。特別適用於廠區面積較小的水廠。

隔板反應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為上下兩層,原水與混凝劑混合均勻後先在下次流動,然後流至上層,此設計可以減少工程量,減少佔地面積,減少反應時間。另外由於後續工藝中斜管沉澱池和虹吸濾池池深均較深,為使前面標高高於後面也需要將反應池做成雙層結構。沉澱池採用斜管沉澱池,池內設刮泥機自動拍泥。濾池為較常見的虹吸式濾池,其結構特點可以節約最初設備費用,可自身調節水位,但難以保證反衝洗效果。

濾料採用0.8~1.2mm均質石英砂濾料,0.9m以上的厚度,精製濾板加塑料濾頭,使得反衝洗配水均勻性得以提高。由於採用海砂濾料,其質量較好,使用時間較長,而河沙則每5年必須進行一次翻修。虹吸濾池的反衝洗週期為24小時一次,反衝洗時間多為凌晨,以滿足白天供水水量要求。加氯間共設兩組加氯設備,一用一備,以便更換氯瓶時採用另外一套設備。

由於液氯氣化是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正在使用的一組氯瓶上結了很厚的一層霜。若室內温度過低,則液氯氣化效果較差,可能會造成供氯不足的情況,故加氯間周圍設置了一圈噴頭,可採用給氯瓶噴水的方式提高氣化效果,但如果氣温過低時,仍不理想。目前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加氯間設置空調,氣温較低時用空調加熱,優點是受熱均勻且效果好,但其造價過高而大大提高了運行成本,故不常採用。

另外一種是在氯瓶上覆蓋電熱毯加熱,其綜合成本較低,但效果仍不是很理想,而且由於氯瓶受熱不均,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專人值守。目前南昌市的水廠多采用電熱毯加熱的方式改善氣化效果。加氯間頂有一個U型吊車,用於氯瓶的更換。地面處有設有泄露檢測裝置,當空氣中的氯超標時自動報警,打開通風裝置,將漏氯送至中和塔中和,防止事故的發生。通風裝置吸氣口均勻設置在加氯間地下。

在淨化的過程中要實時進行檢測,每隔1小時要檢查一次,主要有三項指標:濁度、餘氯、和PH值,可人工檢測也可通過自動化儀器檢測。經過這些步驟後,水就可以輸入清水池了。清水池有調節水量的作用。清水池裏的水經過送水泵房的加壓就可以進入市政給水管網了。送水泵房有5台加壓水泵(一般3用2備),經過加壓後的水壓力可達0.4MPa,相當於40米水柱高的壓力。

清水池設有5個,分別互相連通,內部有導流牆以加長停留時間,以保證加氯後30秒的停留時間。送水泵房共2個,一共八台機組5-6種水泵類型,管理起來比較麻煩。目前水泵的選擇應儘量減少種類型號,力求簡單,方便管理,僅滿足用水級配即可,但最少要選用3中類型。以滿足出廠壓力0.34~0.35MPa,高峯時段要達到0.4~0.41MPa,低峯時段也要0.3Mpa,應以最高峯時段的壓力要求選擇水泵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