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實習報告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精選7篇)

欄目: 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6W

緊張又充實的實習生活又將謝下帷幕,回顧這段時間的實習經歷,收穫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不能光會埋頭苦幹哦,寫一份實習報告吧。你想好怎麼寫實習報告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精選7篇)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1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於靜寧縣縣城西濱河花園A—Ⅱ區,工程名稱為靜寧縣濱河花園A—Ⅱ小區2、3、4號商住樓建設項目,承建單位是靜寧縣建築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該項目2號樓為十六層框剪結構,3、4號樓為六層框架結構,建築總面積22052.15平方米。

二、實習內容

熟悉有關設計圖紙,學習施工企業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管理文件,掌握其實際施工情況;參加主要工程如基礎工程、鋼筋工程、模版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工作,掌握其施工方法。下面對各項內容作簡要的總結。

(一)基礎工程

我到工地的時候,已經開始人工挖孔。我們先在資料室裏看了關於建築物場地工程地質和必要的水位地質資料,以及樁基礎的結構施工圖、地下管線地佈置、樁基礎所用建材資料和施工樁基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然後才到工地上觀看孔樁的施工。

孔內設應急爬梯,供人員上下井;施工人員進入孔內必須戴安全帽;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並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並應有足夠的安全措施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範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

孔樁護壁採用鋼筋混凝土護圈,每挖下一米九澆築一段護圈。採用直徑為6mm的鋼筋作骨架。修築鋼筋砼井圈護壁應保證:護壁的厚度、配筋、砼強度符合設計要求;上下節護壁的搭接長度不得小於50mm;每節護壁在當日施工完畢;護壁模板在24h後拆除;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挖至設計標高時,孔底不應積水,終孔後應清理好護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殘渣、積水,然後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後,應立即封底和灌注樁身砼。

挖孔樁的同時,就製作鋼筋籠並驗收。接着就吊裝鋼筋龍進入已經挖好的孔樁進行安裝。鋼筋籠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前需再檢查孔內的情況,以確定孔內無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順直,避免碰撞孔壁,嚴禁墩籠、扭籠。應該特別注意鋼筋籠的標高,到達設計位置後應採用工藝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鋼筋籠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

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為無護壁時70mm、砼護壁時35mm。保護層用水泥砂漿塊製作,當無砼護壁時嚴禁用粘土磚或短鋼筋頭代替(磚吸水、短鋼筋頭鏽蝕後會引起鋼筋籠鏽蝕的連鎖反應)。墊塊每1.5—2m一組,每組3個,每組之間呈梅花形佈置。保護層的允許偏差為±10mm。在灌注砼前,應進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須清理乾淨,孔底無浮渣,孔壁無鬆動。

接下來就是混凝土的澆注與養護。

(二)鋼筋工程

1、原材料:

(1)鋼筋的採購和進場檢驗應嚴格按《採購程序》、《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程序》、《進貨檢驗和試驗程序》等有關程序的要求執行。

(2)鋼筋進場應備有出廠質量證明,物資人員應對其外觀、材質證明進行檢查、核對無誤後方可入庫。

(3)使用前按施工規範要求進行抽樣試驗及見證取樣,合格後方可使用。

(4)鋼筋的堆放:鋼筋在現場的堆放應符合現場平面圖的要求,並保證通風良好。鋼筋下側應用木方架起,高出地面。下雨前應用塑料布蓋嚴。

(5)鋼筋保護層:基礎設40mm; 樑柱:25mm;板、牆:15mm

2、鋼筋加工配料:

(1)鋼筋在鋼筋棚加工配料,運至施工現場後綁紮成型。

(2)鋼筋加工前,應將鋼筋表面雜物清除乾淨。

(3)Ⅰ級鋼筋末端需做180°彎鈎。

(4)箍筋彎鈎角度為135°,彎鈎平直長度不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5)根據鋼筋使用部位、接頭型式、接頭比例合理配料。

3、鋼筋連接:

鋼筋連接分豎向和水平向鋼筋接頭。底板鋼筋,基礎插筋連接採用機械接頭,柱筋θ>16電渣壓力焊接;樑、樓板鋼筋採用搭接接頭。

4、樓板鋼筋綁紮:

(1)工藝流程:核驗模板標高 → 彈鋼筋位置線 → 綁紮底層鋼筋 → 安放墊塊 → 敷設專業管線 → 安放馬凳 → 標識上層鋼筋網間距 → 綁紮上層鋼筋 → 申報隱檢 → 隱檢驗收簽證 → 轉入下道工序。

(2)雙層鋼筋網片之間設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

(3)樓板鋼筋綁紮後,嚴禁在上面行走。為防止澆築混凝土時工人踩壞鋼筋,鋪腳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澆灌混凝土中派鋼筋工專門負責鋼筋修理。

(4)樓板上的孔洞應預留,當洞口尺寸不大於300 mm時不另加鋼筋,板內鋼筋不得截斷,由洞邊繞過;當洞口尺寸大於300 mm時應按設計及相關設備安裝要求設置洞邊附加筋或小樑預埋件;在負彎筋處加設矮馬凳。

5、澆築砼過程中,安排專職鋼筋工值班,發現鋼筋位移和變形後及時修復,保證鋼筋間距、位置、保護層始終符合設計要求。

6、二次澆築時,鋼筋應先用鋼筋扳手校正鋼筋位置,調直、除污、除鏽,然後再綁紮分佈筋。

(三)模板工程

主體工程要達到清水混凝土的目標,主要依靠模板設計合理,安裝精度高,拆模時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方法正確,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砼的重量、側壓力及施工荷載。該工程頂板採用15mm厚夾板,內外楞為松木。

1、模板體系

(1)樓板模板:

面板採用15 mm厚的防水夾板,次龍骨用50×70 mm松木方,間距400 mm,主龍骨用70×100 mm松木方,間距950 mm。為滿足板面平整度的要求。

全部木方用壓刨將接觸板面的正、反面刨平。陰角單獨配製陰角模,陰角模與牆面相接處夾5 mm厚海綿條。模板縫隙用膠帶封嚴,樓板模板接縫處採用硬拼,並確保其接縫高差平整。

豎向支撐採用碗扣式腳手架,立杆間距900 mm,上面設可調頂託,設兩道水平杆。柱模用步步緊進行固定。

(2)門、窗洞口模板:門、窗洞口使用工具式模板。

(3)樓梯模板:

樓梯模板採用12厚多層板配50×100 mm木方構成,在彈好位置線後支設,下部支撐同頂板。

2、支、拆模工藝流程:

設計模板圖 → 模板拼裝 → 刷脱模劑 → 彈模板位置控制線(距模板500 mm)→ 模內雜物清理 → 牆體複線 → 找平或鋪膠條 → 鋼筋、管線、盒、洞預埋隱檢完畢 → 支外側模板 → 安裝穿牆螺栓 → 支內側模板 → 支鋼管斜支撐 → 調整加固模板 → 預檢模板並簽字 → 砼澆築 → 養護 → 檢驗砼強度 → 拆模申請 → 審批申請 → 拆模 → 修整模板 → 刷脱模劑 → 碼放模板 → 進入下一循環。

3、支模質量要求:

(1)模板及支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2)模板的接縫不大於2.5 mm。

4、模板拆除:

(1)非承重模板拆除時,結構混凝土強度應不低於1.2MPa。

(2)承重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100%。

(3)拆模順序為後支先拆,先支後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後拆承重模板。

(4)拆模時不要用力過猛過急,拆下來的木料要及時運走、整理。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2

本人於20xx年x月x日到東郊初中建築工地實習。實習一天整。對此一天對工程實踐學習作此報告。

實習時間:

20xx年x月x日

實習地點:

東郊初中建築工地。

實習內容:

在李組長的指導下,學習國家相關的規章制度,瞭解各種工程程序;通過閲讀圖紙,瞭解設計的意圖、設計方案、施工細部;瞭解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發生的實際問題,並學習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等。

(一)建築學知識

參觀東郊初中建築工地瞭解分析以下內容:

1、根據所學知識,對所參觀建築組羣的總平面佈局的合理性或不合理性進行分析。

2、參觀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瞭解各層平面佈局及房間佈置,觀察建築外觀特點。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該建築平面佈局、空間造型和立面處理方法。

(二)房屋構造

通過去參觀在建工程現場情況,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該建築物的結構形式、構造特點、建築作法、承重方式、施工方式、抗震等級等。

2、瞭解該建築物的地基及基礎類型、構造形式及施工方法。

3、瞭解該建築物的牆體類型、結構佈置、細部構造及施工特點。

4、瞭解該建築物板、樑、柱等的類型,配筋方式及其與牆、樑的連接構造,瞭解樓地面、屋面構造及頂蓬構造特點。

5、瞭解該建築的樓梯、陽台等的詳細構造。

6、瞭解建築物的建築裝修構造。

(三)建築材料

通過去建築工地實地參觀,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水泥、磚、砂子、石子、鋼筋等主要材料的規格、標號、特性及使用要求。

2、瞭解混凝土、砂漿的配合比、標號、生產工藝所用設備以及養護要求。

3、瞭解各種鋼筋加工情況。

4、瞭解有關裝飾材料的情況。

(四)建築施工

通過去施工現場參觀,要求瞭解以下內容:

1、瞭解各施工工種的工藝過程,生產特點以及各工種之間的配合及穿插作業情況。

2、磚混結構施工工序,現澆構件的施工工序。

3、建築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4、土建工程與安裝工程的施工配合及工序要求。

5、裝修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特點及方法。

比如,鋼筋的綁紮,底層基礎鋼筋的綁紮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裏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即4根鋼筋裏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儘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牆的過程中,如遇到牆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牆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

(五)基礎

1、基礎選用類型採用獨立基礎,基底標高為—5.10M。

2、鋼筋基礎地面應作強度等級為C10的100厚墊層,墊層宜比基礎每側寬出100。

3、鋼筋基礎曾厚度,有墊層處40,無墊層處70,與土壤直接觸外側建築防水做法的鋼筋擋土牆,柱在室外地面部分保護層厚度應向外增加到40。

(六)地基

1、地層土性描述:基礎應置未擾動的卵石層上,撐載力特徵值F=350KPa。

2、基槽檢驗應按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和施工圖要求進行,並需要有勘察設計人員機參加。

3、基礎設施完畢用不含對基礎有侵蝕作用的戈壁土,角礫土或黃土分曾回填礫實。

4、基礎開挖應按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規定放坡,對臨近建築有影響的基坑,應由具有巖石設計與施工單位做支護設計及施工。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3

一、概述

認識實習是房屋建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繫的重要環節。實習中,在專業技術人員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一一相互論證,對房屋建築學知識有個良好的感性認知,瞭解本專業概況,為以後的更多專業知識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實際建築,提高對建築材料、建築形式的認識,提高學習熱情,鞏固理論知識通過實習參觀不同用途的建築,瞭解不同的建築結構,熟悉不同材料的特性通過實習拓寬專業知識面,初步瞭解本行業的工作性質,激發對自己專業的學習熱情,強化事業心和責任感,鞏固專業思想。

三、實習安排實習內容

實習的第一站就是xx,雖然平時經常去,但是從沒有仔細觀察過這裏的建築。下車後首先看到的是虎都男裝,這是講解外立面的典型建築,一層採用大理石材鋪設,二層及以上是貼瓷磚。由於大理石表面光滑、耐腐蝕性強、抗風、防雨等特點,可以給建築外立面的清潔牢固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現代建築中被廣泛應用。有些建築採用的是牆磚、條形磚的外立面,或者表面刷塗料。由於牆磚容易脱落,抗風能力差,而塗料的耗能大,安全性差,所以應用相對來説具有侷限性。

磚混結構中,為了加強建築的、空間剛度和整體穩定性,使建築在地震中避免或者減少破壞,根據規範,我們需要添加抗震構造柱來增強和提高建築物的抗拉抗裂性能。而馬牙槎就是用於抗震區設置構造柱時磚牆與構造柱相交處的砌築方法。在這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馬牙槎,馬牙槎是磚牆留槎處的一種砌築方法,有大馬牙槎和小馬牙槎兩種叫法,同時也要按規定預留拉接鋼筋。目的是在澆築構造柱時使牆體與構造柱結合的更牢固。

從5.12大地震之後,建築物的抗震性能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這裏的大部分建築採用砌體結構,目前民用建築最常見的建築結構形式主要包括:鋼結構、框架結構、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這4種結構的建築在抗震方面有着一定的區別:鋼結構建築抗震級別,將是人們的首選結構形式。其次框架結構建築在抗震性能上也有不錯的表現,磚混結構建築一般以多層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兩者相對弱一些,磚木結構穩定性較差,67度地震時極易倒塌。

這裏的高層一般都做剪力牆,剪力牆結構是由一系列縱向、橫向剪力牆及樓蓋所組成的空間結構,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是高層建築中常用的結構形式,由於縱、橫向剪力牆在其自身平面內的。

四、總結

剛度都很大,在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較小,因此這種結構抗震及抗風性能都較強,承載力要求也比較容易滿足,適宜於建造層數較多的高層建築

通過這次實習,我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也學到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到工地參觀,實地考察,更鞏固了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深化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並且能夠更深刻準確的掌握,激發了我對本專業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更進一步瞭解了將來的工作性質,熟悉了工地上各種工作的特點和各部門之間的聯繫,為自己將來工作奠定基礎,並且做好思想準備迎接未來的各種挑戰。

通過實習,在頭腦中對專業概念有了理性的理解,而不再是一個光禿禿的概念,賦予了它深刻豐富的內涵,努力完善自己去做好它!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學科、技術和工程的總稱。它既指與與人類生活、生產活動有關的各類工程設施,如建築公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鐵路工程、橋樑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應用材料、設備在土地上所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等工程技術活動。土木工程是社會和科技發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中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對建築工程的現場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觀地認識,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並綜合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同監理工程師一起解決工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並且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建築工程的各方責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實際的瞭解,深刻體會到工程建設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種種限制、種種實際問題,親眼所見了建築工人的辛苦。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4

一、這次實習時間

20xx年6月26日——20xx年7月17日

二、這次實習地點

xx工程項目部

三、這次實習目的

生產這次實習是我校建築工程技術專業學生學完大二課程以後進行的第二次這次實習,是繼大一的認識這次實習之後有組織,有目的,深層次的這次實習。學生深入工地現場,與現場的工人和技術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指導,參與實踐,全面系統的瞭解建築工程的各項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以及各項管理措施。熟悉工程建設企業的性質、作業特點,以及生產管理的經營運作模式。在這次實習過程中,學生可以整合課堂所學專業知識,深入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強化專業知識和技巧的運用和實務工作的能力;增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觀念,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專業意識和職業責任感,為大三課程的學習起到了實質性的指導作用,為我們將來走向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四、生產這次實習內容

(一)工程概況

1、工程位置:秦皇島市海港區燕山大街西段河北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院內。

建設單位:秦皇島京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工程名稱:秦皇島京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住宅樓1樓。

建築功能:住宅

結構形式:剪力牆結構

建築層數:地下一層,主體十二層(局部機房及樓梯間十四層)

建築面積:建築面積12108.2㎡

地下面積845㎡

地上面積11263.2㎡

建築基底面積878㎡

建築高度:37.95m(主體女兒牆頂)

工程項目設計等級為三級,建築類別為高層住宅建築。耐火等級地上為二級地下為一級,安全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建築物使用年限為50年。

2、工程位置:秦皇島市海港區燕山大街西段河北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院內。

建設單位:秦皇島京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工程名稱:秦皇島京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住宅樓2樓。

建築面積:住宅為3916.05㎡;下房層為584.68㎡;宿舍為584.68㎡,食堂、辦公為696.62㎡,建築佔地面積為1097.68㎡。

建築層數:6+1層

結構形式:磚混結構

建築高度:19.45m

本工程抗震設防烈度為七度,室內地坪標高±0.000相當於絕對標高9.0。

(二)工程簡介

建設單位:秦皇島京秦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秦皇島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建築安裝分公司。

設計單位;中冶京誠(秦皇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監理單位:北京日日豪監理有限公司。

(三)建築節能設計

1、建築節能本工程體形係數為0.248﹤0.3。

1、屋面保温;本工程採用80厚擠塑板加最薄處60厚1:10水泥珍珠巖作為屋面隔熱保温材料。

2、牆體保温

①外牆粘貼40厚擠塑板。樓梯間隔牆外貼40厚聚苯板。

②住户外窗為中空玻璃斷橋合金窗,中空玻璃氣密性等級不低於現行國家標準gb/t7107規定。保温性能等級不低於現行國家標準gb—t8484規定的檢測結果,外窗傳熱係數不應大於3.0。

③玻璃選用應符合jgj113—97門單塊大於1、5平米的玻璃和落地窗1100以下的玻璃均應採用安全玻璃(夾層玻璃厚度大於或等於6.38㎜)。

④鋼筋混凝土凸窗及陽台欄板外壁貼50厚單面泰柏板;在施工過程中與欄板一起支模澆築。地下室頂板鋪50厚擠塑板;接觸室外空氣的陽台底版貼50厚擠塑板。

2、建築節能

1、本地區採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劃分區域為Ⅱ級。

2、建築物體形係數:﹤0.3。

3、屋面保温材料採用100厚聚苯板和60厚水泥珍珠巖,聚苯板容重不小於15㎏/m。

4、外牆外側抹30厚聚苯顆粒保温砂漿;樓梯間內牆(與用户的隔牆)內側抹20厚聚苯顆粒保温砂漿,下房頂板鋪40厚擠塑板保温,鋼筋混凝土陽台欄板外壁貼50厚單面泰柏板;在施工過程中與欄板一起支模澆築。接觸室外空氣的陽台底板貼50厚擠塑板。

5、外門窗保温性能等級按照現行國家標準gb/t8484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外窗傳熱係數不應大於3.0。

6、住宅外窗採用中空玻璃,墨綠色斷橋合金,下房採用玻璃實腹鋼窗,樓梯間採用合金窗。

﹙四﹚主體工程施工

1、基礎工程

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到達工地的時候基礎與地下室都已經做完了,都開始了基礎以上部分的施工,不過我們還是從圖紙上了解到了基礎的部分技術資料。該剪力牆住宅樓的基礎採用的是長螺旋壓灌混凝土樁,樁徑為500㎜,樁長在3.0—10.0m。考慮到土層(從上到下依次為雜填土,粉質黏土,粉砂,粉質黏土,粗砂,強風化混合花崗巖)及地下水(地下水位埋深5.00—5.60m)的影響而採用樁基礎。共有兩種型號的樁:一種樁的單根承載力設計值為505kn,主要用於樓梯與電梯間牆下基礎主要是考慮到這些部位荷載較大。另一種型號的樁單根承載力設計值為615n。樁,承台,承台樑及連繫樑均採用c30混凝土,墊層採用c15混凝土,鋼筋採用的是一級鋼和二級鋼。鋼筋保護層厚度:樁為50㎜,承台為100㎜,地基樑為35㎜。其構造要求為:①承台樑上部鋼筋應在樁間距範圍內搭接,下部鋼筋應在樁位範圍內搭接,每個截面上下鋼筋搭接截面面積不得超過25%(綁紮)與50%(焊接)。②樁伸入承台100㎜。樁鋼筋錨固入承台長度為鋼筋直徑的35倍。③現場應進行試樁,試樁數量不少於樁總數的1%,且不少於3根。④承台底及承台側面如遇軟弱土,應全部換填非液化土,夯實係數不小於0.94。

2、鋼筋工程

由於是全剪力牆結構的,所以現場鋼筋與混凝土是占主導地位的。而鋼筋又是重中之重了。在整個的施工過程中鋼筋的綁紮或焊接可以分為牆體(當然也包括柱)鋼筋的綁紮,樑板鋼筋的綁紮以及樓梯鋼筋的綁紮。其中又以樑板鋼筋的綁紮和焊接是最為複雜也是最為重要的。現在我就依次把從工地上所看到的學到的知識要點歸納如下了:

①牆體(暗柱)鋼筋

剪力牆鋼筋可分為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鋼筋綁紮時水平筋在豎直鋼筋的外側這樣也剛好便於工人施工。而其牆體的拉筋是按照直徑6㎜間距600㎜的二級鋼來佈置的,其設計時是按照兩端135°彎鈎來考慮的,但實際中考慮到施工的方便在鋼筋下料是其一端做成135°兒另外一端做成90°彎鈎了。簡力牆中又佈置有許多的暗柱(az),它按其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角柱(jz)和約束柱(yz),這些暗柱都是起到進一步提高牆體的承載力及其穩定性的。暗柱的縱向鋼筋採用綁紮或焊接,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要求。而柱的箍筋則在上下兩端是加密的,主要考慮到柱上下的剪力都比較的大的緣故。箍筋的擺放也是有要求的,其兩個135°彎鈎不能在同一個方向上而是應該間隔的佈置錯位放置,也是考慮到構造要求的。剪力牆鋼筋綁紮完畢後還要在下部焊接其長度等於牆體寬度的鋼筋條(本工程無特殊説明的,其外牆是200厚,內牆是160厚),目的是支牆模時產生保護層兼起內撐的作用。另外在牆體的水平筋上還的加黑色的橡膠圈即混凝土墊塊。

②樑板鋼筋

在本工程中的樑有兩種:連樑(ll)和懸樑(xl)。現在樑和板的配筋圖都採用的是平法標註的方法,大大的簡化了圖紙量,也便於鋼筋工的看圖施工下料。在工地上看圖紙時,我知道了在平法裏面a表示一端懸挑,b表示兩端懸挑。樑的鋼筋主要在兩端的支座處,兩端的負筋要佈置正確,一般都是兩根通長的在另外在兩端附加兩根短筋。箍筋也必須是在兩端加密,加密長度一般是等於1.5倍的樑高。板的鋼筋可分為板底鋼筋和支座處的負筋。該住宅樓都是按雙向板設計的。板底鋼筋按兩層佈置,短跨鋼筋佈置在長跨鋼筋的外側(即下面),支座處的負筋要佈置與之相垂直的分佈筋,且佈置在負筋的下面。板角處的負筋與負筋相互綁紮而無須再用分佈筋。電梯的四周還要按要求佈置放射筋呈環狀佈置。

③樓梯鋼筋

本住宅樓的標準層高是3米,故樓梯的踏步尺寸採用的是260×150、樓梯採用的是板式樓梯且布筋採用的是分離式的,這樣大大的簡化了施工的程序,加快了施工的速度。樓梯的鋼筋主要有沿樓梯板方向的板底縱向受力筋以及垂直受力筋的分佈筋;平台樑的上部架力筋以及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加箍筋;平台板兩個方向上面的板底受力筋(雙向板)以及四邊支座處的負筋。考慮到施工的方便,在短跨方向上的'支座負筋採用通長而不是分開佈置這樣雖然浪費了少量的鋼筋但卻大大的提高了施工的速度與方便。

3、模板工程

整個施工過程中的混凝土的澆築都是採用的膠合板模板進行的,但考慮到成本的問題,也沒有采用像金海灣似的大模板,而是用小的模板相互拼接而成的,這樣就會在牆上及樓板上面留下拼縫,但這並不影響工程的整體質量。我們可以從已澆築完畢且拆模的牆體上面能看到許多的孔洞,這些就是在支牆模時對拉螺栓留下來的。在支牆模時在對拉螺栓的中間(即剪力牆的中間)用塑料套管套上,待拆模時對拉螺栓取下來而套管留在了牆裏,即留下了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的孔洞。後期工人再用水泥砂漿填洞。一定要注意的是水泥砂漿裏面必須添加少量的膨脹劑,已防止後期在孔洞周圍產生裂縫。模板在支設前必須在其內側刷一道隔離劑,已便於後期模板與混凝土的脱離,方便拆模。模板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後期混凝土的澆築質量,所以必須嚴格的把好安裝的質量關。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樓板上面留下許多的鋼筋箍。這些就是當時在澆築這層樓板的時候將其一起澆築在裏面的。目的是為了支上層模板時用的鋼管用固定的位置,保證我們所支設的模板能夠穩定牢固。待其拆模後工人再用氣割將其除去。模板與模板之間的拼縫工人用膠帶粘貼好以防止漏漿。而模板與鋼筋牆體之間也用橡膠帶貼牢防止澆築的混凝土從接縫處泌出。那麼工人又是如何控制他們所支設的模板是垂直的呢?這個就得靠放線員之前所彈的基準線了。我們的技術員在支模之前不光彈出了牆體的位置線,還向牆體的一側又多放了一條校正線。我們工地上所向外偏移的距離是300㎜。工人就是利用這條基準線用重錘來檢測他們所支的牆模板是否豎直而沒有歪曲。

4、混凝土工程

我們剛進工地的時候,主體工程已經做到第四層了。他們打灰就是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了。剛開始的時候是用泵送車從地面將混凝土送到施工樓面。但我們可以想象泵送車的長臂是有一定的距離的,當我們的房子隨着一層層的往上加高,如果再用泵送車往上送灰的話,一個是壓力不夠,另外一個就是車的管道沒有那麼長。所以我們工地上當住宅澆到第九層的時候是利用的地泵車往上送已從混凝土攪拌廠制好的混凝土了。混凝土從攪拌廠被運輸車送到工地現場的時候,我們的技術員首先要做的就是檢驗我們的混凝土是否符合我們的設計要求了。於是必須要做的就是兩個工作:一個是混凝土試塊;另一個就是塌落度實驗。只有在都符合要求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混凝土的泵送。然而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是我們的實驗員一邊做着實驗,而那邊混凝土都已經往上送了。我就想要要是這試驗的結果出來顯示的是混凝土不合格了那該怎麼辦啊?或許理論與實際就是差別在這。但現場的監理告訴我們這混凝土從攪拌廠出來一般都是合格的,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要是有也是在誤差範圍之內的。呵呵不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好象意思就是説我們做這些實驗工作也只是走走程序而已。

混凝土的澆築首先是從剪力牆開始的然後是板樑。多名工人相互合作,互相配合又密切的分工。工人一邊澆築另外幾名工人則忙着振搗。牆體是利用振搗棒而樓板則是利用的平板振搗器。振搗器只是一個初步的整平壓實,工人還得用抹子後續抹平,然後在上面加蓋一層薄膜,目的是防止水分的過快的蒸發影響混凝土的水化凝結,影響強度。這也是混凝土養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待混凝土達到強度設計值以後放可進行上一層的施工。

由於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法看到1#樓的屋頂工程,但我從施工圖紙上看到裏屋頂的具體做法。總的原則就是要做到防水保温的效果。主要的施工方法是鋪80厚的擠塑板加2厚的高分子塗膜防水層外加1、2厚eps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最外面就是20厚1:3水泥砂漿保護層。而樓面裝修工程按照部位的不同也有它的區別。主要是從起居室、卧室、餐廳;廚房;衞生間、陽台;樓梯間等幾個區域來進行不同的施工方法。但總的施工工藝是不變的,即首先是20厚的聚苯板再在上面加鋪40厚的豆石混凝土,而面層則由用户自己處理。只是在局部某些地方如廁所等考慮到防水的要求而多做了一道防水砂漿或多加一道防水卷材。

該住宅樓其功能複雜用途各不相同。總體上有下房的停車庫以及上面的宿舍。而宿舍又分為單身宿舍(集體宿舍)和已婚的住宅。靠東面還有食堂和物業辦工的地方,可以説是相當的全了!整個住宅樓是磚混結構,±0.000以下采用的是燒結頁巖磚,±0.000以上採用燒結多孔磚,牆身防潮層置於室內地坪下60㎜處。基礎採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條行基礎,共有五中類型的基礎,在三四單元處設置了温度伸縮縫而沒有設沉降縫。主體工程中的樓蓋,樓梯,構造柱,圈樑以及部分的過樑都是採用的混凝土現澆的。承重牆體採用的是p型多孔磚,局部採用的是陶粒空心砌塊。

鋼筋混凝土構造要求:①板底部鋼筋伸入支座≥5d且不小於120㎜。板邊支座負筋一般應伸入樑外皮保護層處。②澆築板的混凝土時若不得不留施工縫,施工縫應留在貫通橫牆內。③構造柱與牆的連接在各種情況下均設馬牙槎和2根直徑為6㎜拉筋,間距為500,深入牆內長度為1000㎜或到洞口邊。④成束電線管豎向置於240牆內,該處砌體改為c25混凝土,做法同構造柱。⑤圈樑兼過樑時:洞口上方增配鋼筋且箍筋加密。

(四)現場工程實驗

1、混凝土試塊實驗

做試塊用的鋼模尺寸為150×150×150正方形。共有六個,分成兩組,每組為三個。混凝土攪拌車進入施工現場後,從攪拌車內取出已攪拌好的混凝土放進各個鋼模裏。注意鋼模事先要用汽油擦拭,目的與模板事先塗隔離劑的作用是一樣的便於事後試塊脱模。往鋼模裏灌混凝土要分三次澆築,每層澆築都必須振搗密實。最後抹平後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後,編號取三塊送實驗室試壓,另三塊存根。

2、混凝土坍落度實驗

實驗用的工具是坍落度筒。先將坍落筒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標杆尺定位筒面高度,然後往筒內灌注混凝土,邊灌邊振搗,最後用平尺將筒面混凝土抹平,用力擠壓筒身後,抓住兩邊耳環迅速的往上提起後,以散落的混凝土最高點為界,量取高度,讀取前後兩者差值,即為該混凝土的坍落度。現場的監理告訴我們該工地上坍落度在14—16㎝之間是合格的。

五、個人這次實習總結

三週的生產這次實習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些天的經歷,確實學到了許多實在的東西,也思考了許多問題。此次在施工現場這次實習,能親眼看到各個班組的施工過程,能親耳聽到技術人員針對某某問題的討論,能親自看到各種施工圖紙,這些使自己對於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基本情況有了感性的認識,也為馬上大三課程學習提供了參考方向。以下就為這次這次實習的一些收穫、認識和感想:

1、通過這次這次實習,書本上的知識在這次實習過程中得以消化,對於一些專業術語、具體的施工程序都有了深入的瞭解,鞏固了理論知識。比如説對於鋼筋加工的過程,構造柱鋼筋的綁紮,從前只是聽教師講解和書本上學習,但對於具體操作並不清楚。這次在現場親眼看到了以後,將理論同實際聯繫起來就很直觀,印象特別深刻。

2、在施工過程中,很多時候實際施工操作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並不一定相符合。比如:一根寬300㎜的樑其下部鋼筋為6φ253/3,在理論上要求保證鋼筋間的最小間距>25㎜,但在實際操作時是因為某處鋼筋太多而往往辦不到。這就需要多年的施工經驗積累同理論知識相結合,做出適當的變通。我們必須學好紮實的理論知識,很多東西雖然説都在課堂上學過,可我們還沒有學精,沒有將其轉化為自己的資本,不能夠學以致用。不管將來從事施工或者設計,都需要我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多發問,需要我們不斷的積累和廣泛收集信息。我們生活的四周,許多東西都是值得去學習去思考的。因此,我們需要打下紮實的基本功,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培養自己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上站穩腳跟。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5

經過十幾天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通過親身的接觸,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在實習中我們主要學習加深了對以下幾點的認識:

工程的施工工藝。模板施工順序:熟悉施工圖紙翻樣施工技術、施工方案交底配模塗刷脱模劑放線、彈線搭設承重架(支撐系統)單向牆側板、柱模板安裝校正固定門窗模板、安裝設備管洞的留洞待鋼筋、牆中管線安裝完畢清除底部垃圾辦理技術複核記錄封牆另一側模板校正固定鋪樑底、樑側及平台板、模板校正、固定、加固予埋件安裝、鋼筋綁紮複核尺寸、掛板安裝辦理隱蔽工程驗收澆搗砼c單層工業廠房的吊裝方法。單層工業廠房的結構吊裝方法,有分件吊裝法、綜合吊裝法和混合吊裝法三種:

(1)分件吊裝法:指起重機在車間內每開行一次僅吊裝一種或兩種構件。通常分三次開行吊裝完全部構件。

第一次開行——吊裝全部柱子,並對柱子進行校正和最後固定。

第二次開行——吊裝吊車樑、聯繫樑以及柱間支撐等。

第三次開行——分節間吊裝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屋面支撐及抗風柱等。

在第一次開行(柱子吊裝之後),起重機即進行屋架的扶直排放以及吊車樑、聯繫樑、屋板的擺放佈置。

(2)綜合吊裝法:起重機在車間內的一次開行中,分節間安裝完各種類型的構件,即先吊裝4~6根柱,並立即加以校正和最後固定,接着吊裝聯繫樑、吊車樑、屋架、天窗架、屋面板等構件。起重機在每一個停機點上,要求安裝儘可能多的構件。目前很少採用,只有對某些結構必須採用綜合安裝法時,或當採用移動比較困難的桅杆式起重機進行安裝時,才採用此法。

(3)混合吊裝法:即分件吊裝和綜合吊裝相結合的方法。由於分件安裝法與綜合安裝法各有優缺點,因此,目前有不少工地採用分件吊裝法吊裝柱,而用綜合吊裝法來吊裝吊車樑、聯繫樑、屋架、屋面板等各種構件。

第一次開行將全部柱子吊裝完畢並校正固定,杯口二次灌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的70%後,第二次開行吊裝柱間支撐,吊車樑、聯繫樑,第三次開行分節間吊裝屋架、天窗架、屋面板、d施工圖紙的認識。工程開工之前,需識圖、審圖,再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如果有識圖、審圖經驗,應該掌握一些要點重點。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部位有無出錯檢查有無改進的地方。

1、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麼,其次識讀建築説明,熟悉工程裝修情況。

2、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建築工程施工平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細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軸線間尺寸,第三道尺寸是總尺寸。檢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三道尺寸,並留意邊軸線是否是牆中心線。

3、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建築工程建施圖一般有正立面圖、剖立面圖、樓梯剖面圖,這些圖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

4、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無出錯。

以上是我對這次實習的總結。通過這次認識實習,我們對建築設備,建築基礎等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也為我們今後學習專業知識,走上工作崗位有很大的幫助。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6

畢業前的實習是每一個大學生必不可少的寶貴經驗,它是我們走上工作崗位的第一步。實習最重要的就是將我們在學校裏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工作中的實際經驗相結合,作為一名建築學專業的實習生,在實際工作中也更加重視與其他專業之間的相互配合,這使我們能更加全面的瞭解本專業。

在學校度過了美好的四年大學生活之後,在整個大學生活的最後一年,我們終於進入了生產實習的階段。本人很有幸地進入了某設計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生產實習,實習時間從15年十月中旬開始到20xx年一月中旬結束。現在實習已經結束,回顧這幾個月的實習經歷,真的是頗多感慨。

在我到實習的單位之前,我也去面試過幾家公司。這可以説是我的第一次求職經歷,雖然之前做過兼職,但跟這樣的正式工作——雖然僅僅只是實習相比還是相差很大的。這些不管是成功的或是失敗的求職經歷對我來説都是寶貴的經驗,同時對我以後找正式工作時也是極有幫助的。經過幾次的面試與自己各方面的慎重考慮,最終我進入了這家設計院。

我所在的部門是設計院內的建築所。

剛進入單位,院裏的領導與我們所室的所長帶我認識了一下建築所的同事,然後吩咐其中一位女同事也是建築所唯一的一位女同事先拿一些規範給我看一下,這位女同事也就是我實習期間單位的指導老師,在我三個月的實習期間,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一直都對我誠心地指導。

實習的前一個星期,我的任務就是看規範,這一個星期基本上還沒有正式開始畫圖,就是每天看看規範,看看單位以前做過的項目圖紙。

接下來,建築所的前輩就開始陸陸續續地安排一些任務給我做,當然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還只會讓我做一些最簡單的,比如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做一個村衞生站的總圖規劃,這個總圖規劃只是要拿給甲方做參考用的,並不會真正的派上用場。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我依然十分認真而又儘量快速地完成了這項任務,當然中間也是改過幾次的。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從這開始,前輩們才真正地讓我開始畫圖開始做一些簡單的小型設計。直到實習結束前,我也參與進了單位的好幾個項目中,雖然可能我負責的部分並不是特別重要特別難的部分,但是依然受益匪淺。

在這幾個月的實習中,我從最開始的村衞生站總圖規劃,然後到私人住宅、各種別墅設計以及畫現狀平立面圖,陸陸續續也做了點東西,當然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比如説我在做衞生站的總圖規劃時,因為甲方要求是道路的盡端要做個回車場,然後我當時給他做的是整個半徑為12米的圓形回車場,當我拿給所長看時,他就建議我不僅要考慮設計的合理性,還要考慮造價與施工方便,弧形的回車場相比矩形的回車場施工起來要麻煩很多,造價方面也會花費得多點,而且矩形的也同樣適用,那為什麼我們不用矩形的呢?在這次設計中,我就知道,在做實際項目時,我們不單單是隻考慮設計是否符合規範,是否合理,我們還要在滿足這些條件的基礎上再去考慮很多實際問題,比如造價,比如施工。

再説我接下來做的私人住宅。這個私人住宅的位置處於一片比較擁擠的建築羣中,除了北面有一條還不到3米道路之外,三面都被建築緊緊的包圍着,最窄的只有50公分,最寬的也不到兩米,而且建築地形圖也不是規規矩矩的矩形,不像我在學校做設計時的假命題一樣,老師總會給你一個方方正正的地形圖。在做這個設計時,我確實感覺學到了不少做實際項目的一些規範或者説習慣。

學校裏做設計時,往往過於理想化,因為學校做設計的目的與實際工作中做設計的目的不一樣,所以導致了這種差異。學校的目的是讓我們學會做設計,學會思考,學會作圖。而在工作中我們做設計的目的純粹是服務於甲方,在符合規範的前提下,儘量滿足甲方的要求才是我們做設計的目的。

再説回到私人住宅,這算是我的第一個實際項目,在很多作圖方面還不甚瞭解。比如説,像這種私宅,我們設計的時候應該在它原有地形圖的基礎上各個方向退進5公分,其目的是給建築外牆面的飾面工程預留的厚度。再比如,像這種小型住宅,在畫建築軸線時,建築外牆的軸線應該畫在牆的外邊而不應該畫在中間。還有在定好初步方案准備給甲方看圖的時候,應該關掉多餘的圖層,像軸線以及窗户編號的圖層,使得整個畫面看起來儘量整潔乾淨,而在最後正式出圖的時候,又應該把窗户編號的圖層開啟等等還有許多這樣的畫圖習慣。

而且這個私宅按當地的住宅規範要求來説,北面是要再退進50公分,這將本來就不是很大的建築面積又給縮小了不少,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前輩就教我可以將一層退進,在二、三層的時候再通過給房間做凸窗再將這些面積給“偷”回來。這算是一種技巧,我們在給甲方做設計的時候,應該要在滿足規範要求的前提下,在不擴大建築總面積的前提下,儘量擴大建築的實際使用面積,比如有些陽台、凸窗在一定的條件下是隻算一半面積或者不算面積的。所以我們不應該讓規範成為束縛住我們設計的鎖鏈,而應該活用規範,會用規範。

再做完了這個私人住宅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地做了一些小別墅的平面設計以及某村的安置房户型設計。

在建築所實習的這幾個月,我主要接觸到的多是住宅類的建築,現在再做這種小的户型設計,比起以前要更加的得心應手了。

由於我所在的單位是規劃設計院,所以相對來説建築這一塊不是特別突出,因此我們建築所不像別的公司一般會細分有方案組和施工組,我們所基本上方案圖與施工圖都是同一個人完成的,因此我覺得這樣既可以培養提高你的方案能力又可以適當鍛鍊畫施工圖的能力。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我所在的這三個月裏,還沒有自己畫過一張完完整整的施工圖,主要畫的還是設計方案圖,但是我自己也會多前輩們之前的方案圖和施工圖,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我對施工圖的理解。

所謂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我們建築所規模不大,人雖不多,但是各專業的人也都是具備的,建築學的就不用説了,還有專門做結構以及水電消防的。因為一個建築從設計到出土再到施工,不是單單靠我們建築設計就行的了,它與結構、消防、水電等都有着相當密切的關係。

一個建築做下來,先是由我們建築學的來做方案設計,直到甲方滿意,這時候就可以由結構的來做結構了,接着再是給消防水電的來做,然後才是正式出圖。而正式出圖之後還要給專門的審圖公司來審,然後可能審圖專家覺得哪裏哪裏不合理還要改,那就又得從頭再來一遍,直到審圖過了就終於到了施工方施工了,施工的過程中還要有監理公司監理,施工完畢後我們做建築做結構的還要過去工地竣工驗收等等還有一系列的事。

所以一棟建築往往不是一人就能完成的,一定是多專業相互配合。

在這三個月的實習中,我大部分的時間就是畫圖改圖,基本上都是用天正CAD在操作,暫時還沒有用過其他軟件。在其他的空閒時間裏,如果前輩沒有佈置任務的話,我會自己看規範,或者是手繪一些結構的細部構造,還有就是看圖了,當然偶爾也會主動地幫前輩們跑跑腿,像找領導簽字什麼的,我覺得這不僅幫助我拉近與同事間的關係,也能更好的熟悉設計的整個工作流程。

在校大學生出來單位實習的話,我認為一定要積極主動,不要被動地等着你的同事、前輩來給你佈置任務,很多時候機會都不會主動過來找你,只能我們自己積極主動的出擊。

大學畢業前的生產實習到這裏就告一段落了,收穫不少,成長不少。希望能對我之後的不管是畢業設計也好、正式工作也好能夠有所裨益,這也是我從大學生轉型成為一名職場人的第一步,希望以後的每一步都能踏踏實實,也希望自己能在建築上有所成績。

馬克吐温曾經説過: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我們背後。

建築工程專業畢業實習報告7

不實踐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踐後才知道什麼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麼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段時間的實習,才體會到並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

一、實習主目的及工作任務

我們這次實習的主要任務就是看懂實習工地的建築類型,瞭解工程的性質,規模,建築結構特點與施工條件等內容,瞭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範圍和規程,多多請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識。儘量爭取參與並瞭解工程開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項準備工作,參與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收集有關技術資料,整理施工實習日記,做好實習收尾工作。

我們應該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機械設備的性能。帶着各種各樣的疑問,我們一邊參觀一邊詢問着,嘗試瞭解常用的機械設備。為了瞭解不同機械設備的操作範圍和規程,針對在施工現場看到的“雙錐反轉出料攪拌機”,操作的師傅細心的告訴我們它是目前在建築工程中應用較廣的一種自落式攪拌機,主要按重力機理進行攪拌作業。觀察我們可以看到攪拌筒內壁焊有弧形葉片,當攪拌筒繞水平軸旋轉時,葉片不斷將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後自由落下,互相摻合。

主要用於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攪拌。為了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工長告訴我們正確的放料順序為:石子,水,砂。因為放料順序不對會造成浪費。我們在現場看到有師傅在砌築空心磚,據他介紹空心磚具有良好絕熱性能,主要用於非承重牆或框架結構的填充牆等部位,比如陽台後砌牆。使用砌築砂漿,孔對孔(空心磚)1/2處,孔向下(將少數分佈筋埋入)交錯搭接。若空心磚旁要開門窗洞,應將3塊實心磚填入其中再施工。我們又詢問了為了節約用水,可不可以使用生活用的污水來拌和混凝土。師傅笑了笑説,混凝土用水也需要乾淨的水,因為污水會影響混凝土的質量。不單是水,對砂、石的細度模數也有要求;對水泥標號也有要求。

二、實習概況

20xx年10月1日我按照學校要求進行定崗實習,實習單位是有寧夏建工集團二分公司承建的寧夏青銅峽併網光伏電站中廣核一期工程。來到工地,遵守實習單位和學校的安全規章制度,出勤率高,積極向工人師傅請教善於發現問題,並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工地技術員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體的瞭解,同時對部分工程進行實踐操作。

實習的第一天非常興奮、非常緊張,但過後,感到更多的是彷徨和無助。儘管學習成績不錯,但在單位真正工作的時候,可以説對專業課可以説是一無所知,一問三不知。當被問到能否熟練操作廣聯達、photoshop、excel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掌握的技能實在太少。由於很多東西都不會,看着其他人忙着趕項目,我們也只有坐着在那看。在我的爭取下,他們把比較簡單的一部分工作分給我們,就是計算a區一期配電房,樓地面和牆柱抹灰的工程量。但是拿到圖紙以後,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出現了,就是我根本就看不懂圖紙,更別説懂得計算規則了。一個人算了一個下午,都沒有弄出一個頭緒,而其他同事已經把配筋全算完了。我此時真正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由於什麼都不懂,只有看標書,但由於意義不大,我向項目經理申請去工地現場。

於是我親自接觸了加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序。

三、施工過程中的學習

作為一名施工技術員我親自接觸了測量工程、鋼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築工程施工全過程的操作實習,學習每個工種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管理方法,學習和應用有關工程施程序。鋼筋工程鋼筋使用必須堅持先檢查後使用的原則;鋼筋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按國家規範進行復檢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中,鋼筋在現場加工,製作加工工序為:

1、鋼筋機械安裝→鋼筋對焊→錐螺紋加工→彎曲成型→鋼筋綁紮。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澆築混凝土時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側壓力及施工荷載等作用下脹模(變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避免事故,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維護和發生異常情況時進行處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結構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於檢查結構構件混凝土強度的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築地點隨機抽取。取樣與試件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3)、當一次連續澆築超過100m3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4)、每一樓層、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5、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標準養護試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四、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問題一: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紮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麼程度,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養護温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問題二: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三:對於最新的施工規範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問題四:對於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瞭,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瞭解。

問題五: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差。對於建築方面的一些出新瞭解太少。

五、實習總結

通過接觸和參加實際工作,充實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培養綜合應用的能力,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基礎,這次實習對我來講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在工地現場施工員、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積極參與工作,讓自己對整個基礎的做法,標準層的施工有了深入的瞭解與掌握。而且對整個土木工程的各個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且鞏固了書本上的知識,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從實際施工中豐富自已的理論知識。

整個實習的過程時間雖短,但讓自己知道了如何當一名好的施工員。整個實習的過程也讓自己發現了自己理論知識上的不足,也讓自己為以後的學習充滿了動力。工地雖説是苦了點,但也讓自己明白了一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