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企業會計畢業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38W

在會計人員任用上,小企業最常見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親屬當出納,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企業會計畢業論文,僅供參考!

關於企業會計畢業論文

關於企業會計畢業論文:淺談銀行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會計信息失真往往會給其大多數利益相關者帶來錯誤的決策,從而對企業危害十分巨大,銀行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其發展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着國家的金融命脈,加強對銀行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監督管理,對保護存款人的利益,維護社會金融穩定都有重要意義。因此,對其會計信息真實情況的探討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問題。

一、銀行會計信息的現狀

銀行會計是特定行業會計的一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銀行會計信息是指在資產負債表日商業銀行的財務狀況和會計年度的經營成果的經會計信息。銀行業作為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其會計信息即是國家經濟狀況的”晴雨表”。因此銀行會計信息質量相較普通會計信息而言更為關鍵,其會計信息必須按照相關的會計準則披露,保證其真實性和可靠性,同時要求信息具有可比性及相關性。

對於銀行行業,按照現行的會計核算和組織會計核算制度和要求,記錄的會計核算結果而生成的會計報表,通常會表現出一下缺陷:

(一)信息披露方式不恰當

當下,大多數銀行業的信息披露情況主要是向其分管的上級銀行,對於其他利益相關者如儲户不能提供相應會計信息,未能滿足大多數利益相關者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要求,使得他們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二)信息披露內容不全面

受到傳統業績評價觀念利潤指標即是考核管理層經營管理效果的衡量指標影響,當下,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以利潤為導向的方式披露,片面追求絕對指標的高低,而忽視企業經營的效率、風險、經濟大環境,以及經管管理長期和短期的考量。

(三)信息披露質量不高。

由於現有法律法規的不健全,因而銀行業在執行時對經濟業務的反映難免存在不準確的現象。信貸資產質量信息反映不實、負債業務信息反映不實、固定資產信息反映不實和損益信息反映不實等問題屢有發生。同時,對於公眾頗為關心的商業銀行社會責任報告,銀行未能在其中反映會計信息披露。

(四)行業內會計信息可比性差

由於銀行業的相關會計制度建立不夠完善,評價方式比較籠統,導致不同銀行間的會計信息可比性較弱,不能對不同性質之間的商業銀行進行統一評價,行業內會計信息可比性較差。

二、銀行業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

自從1720年會計史著名的南海會計舞弊事件以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一直就是會計界的人士所關心的問題,無數會計學家也在為如何保證會計真實性努力。雖然在過去的二百多年裏現代審計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各國國家和地區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財務會計準則,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並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發生的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案就屢見不鮮。而在中國,這種現象也同樣存在。譬如近期萬福生科、華鋭風電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案,這些案件的不斷髮生不僅使得會計信息的誠信基礎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同時也嚴重打擊了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信心,讓少數不法分子牟取了鉅額利益,銀行業同樣也面臨着一樣的問題與挑戰,具體來説失真的風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貸資產質量賬實不符

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通則》中有明確的劃分信貸資產的規定,有關貸款資產可根據其資產質量按照規定劃分為四級或五級標準,根據不同的信貸資產質量,銀行採取不同的信貸政策,但是不少銀行為了完成上級的信貸目標任務,不認真執行相關規定的劃分,更有甚者故意以次衝好,拿質量差、風險高的資產來當做優良置產,而在會計信息上不能真實反映貸款佔用形態和風險狀況,胡亂調整貸款科目導致了信貸資產質量嚴重賬實不符。

(二)固定資產信息賬實不符

目前,商業銀行的固定資產信息反映失真的情況主要在於其在貸款無法收回時,收回抵債資產的時候處置使用不科學合規,或者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採取以租代購方式恣意的讓固定資產賬外核算,使得賬面的固定資產信息虛減,給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帶來誤導。

(三)存款信息反映不實

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存款準備金制度來宏觀調控銀行的存款和貸款速度,從而調控宏觀經濟,然而部分銀行將部分存款通過其他財政性質存款科目來核算,或者在系統外核算,從而規避相關監管;另外,為了達到上級的業績考核要求,部分銀行與員工常採用在結算日前高息攬入存款,並且通過發行債券的科目來核算,從而逃脱利率檢查的需求。

(四)損益信息反映不實。

部分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完成董事會或者上級分管行的利潤指標的要求,採用盈餘管理的手段來虛增或者虛減利息收入甚至私設小金庫的'方式,以達到偷税漏税、完成績效考核等單位和個人的目的,滿足其利益最大化,但是不實的損益信息,對於其上級機構瞭解基層經濟管理情況不利,可能導致上級盲目樂觀做出錯誤的戰略發展決策;而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可能因為錯誤的損益信息而盲目的進行投資決策。

三、相關對策與解決方案

為了保證銀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本文根據前述銀行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結合實際經驗,提出以下對策和解決方案:

(一)改革銀行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機制

首先一方面要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監管制度,股份有限銀行落實發揮監事會在銀行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對銀行的一切違法會計制度的行為予以嚴厲的懲罰,並計入行業內誠信道德體系,給試圖製造不實會計信息的人無可乘之機,也可以聘請具有相關資格的社會審計中介組織進行審計鑑證後,以確保銀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建立以利潤為中心,多層次環境綜合考量的科學獎勵機制,在獎勵時要結合長期、短期利益,並且將市場的宏觀環境考慮在內。

(二)提高銀行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專業素養,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目前,銀行的從業人員特別是管理層尚未真正意識到銀行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和危害性,抓好銀行會計信息工作,必須要從銀行的各級領導和與會計信息直接相關的財會人員入手,提高銀行管理層和財務人員專業素養,加強公司管理者及其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着力構建社會誠信體系,使得這些人員從本質上認識到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性,這才是改變當下行業內會計信息普遍失真的情況根本方法,也是我們努力的根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