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實用範文 > 論文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由之路論文

欄目: 論文 / 發佈於: / 人氣:2.45W

進入90年代,國際金融業日益呈現創新化、多元化、國際化、功能化的趨勢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納入到全球一體化的經濟體系中來。中國商業銀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銀行的抗風險能力和運作效率,不斷滿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還要積極準備應對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國際商業銀行經營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掌握其未來演變的方向,及時推進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改革,提高對外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由之路論文

一、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內涵

所謂商業銀行綜合,是相對分業而言的,實質上是指商業銀行內部的分工與協作關係。商業銀行的綜合既涉及經營層面又涉及管理層面。就經營層面而言,即人們所説的商業銀行分業經營與商業銀行綜合經營問題,這是商業銀行業經營模式的內核;就監管層而言,既分業監管與統一監管的問題,它涉及商業銀行監管體制的選擇。狹義的理解,商業銀行綜合經營即銀行機構與證券機構可以進入對方領域進行交叉經營;廣義的理解,既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機構等商業銀行機構都可以進入上述任一業務領域甚至非商業銀行領域,進行業務多元化經營。

其實,在商業銀行創新日新月異的今天,商業銀行也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進軍證券領域,而證券機構則可以通過創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蠶食銀行的存款。即使在銀行內部,也可以開展一些非證券類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項目融資、結構融資、財務顧問、企業兼併顧問和商業銀行創新產品等。各種商業銀行機構也可以開展“商業銀行綜合經營前的熱身運動”——各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通過銀行轉帳業務,開展網上交易業務,利用銀行卡、銀行存摺直接買賣股票,券商委託銀行網點代辦開户業務,銀行承擔資金結算和基金託管業務以及在投資銀行業務上的合作。

二、我國商業銀行實行綜合經營的動力

銀行實行綜合經營或分業經營並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標準。對於經營的選擇,應該視具體國情和經濟發展狀況而定。自從九十年代初國有商業銀行開始實行分業經營以來,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時間,國有商業銀行所處的環境及其自身的情況己經發生了許多變化,雖然目前銀行實行綜合經營要求的條件還不能完全達到,但是,從國際商業銀行發展大潮看,銀行綜合經營己是大勢所趨,況且我國政府在銀行綜合經營上的管制有所鬆動。現階段,國有商業銀行出於提高其競爭力的考慮,有着實行綜合經營的強烈衝動。

(一)應對加入WTO後的競爭

加入WTO之後,中國銀行業的開放進一步擴大,商業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現重大的變化:

1、在地域方面,中國加入WTO後將取消對外資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地域限制;對於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中國加入WTO五年後中國將取消對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

2、在業務對象方面,中國加入WTO後將取消對外資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客户限制;中國加入WTO後將逐漸允許外資銀行向中國企業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五年後允許外資銀行向所有中國客户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

3、在業務範圍方面,外資銀行涉及的銀行服務範圍包括:接受公眾存款和其他應付基金承對;所有類型的貸款,如消費信貸、抵押信貸、商業交易的代理和融資;商業銀行租賃;所有支付和匯劃服務,如信用卡、收費卡和借記卡、旅行支票和銀行匯票;擔保和承兑;其他商業銀行服務提供者從事商業銀行信息、商業銀行數據處理及有關軟件的提供和交換。以及對上述所有活動進行的諮詢、中介和其他附屬服務,如信用調查與分析、投資和有價證券的研究與諮詢、為公司收購與重組及制定戰略提供建議等全方位商業銀行服務。

4、在機構設置方面,中國加入WTO五年後,取消所有現存的對所有權、經營以及外資商業銀行機構企業設立形式,包括對分支機構和許可證發放的非審慎措施,即允許更多的外資銀行及其分支機構進入中國。外資銀行將逐步進入中國,最終於20xx年可以在任何地點,經營任何商業銀行業務。

綜合經營的外資商業銀行機構進入我國市場,能夠全面運用各種商業銀行工具為客户服務。與我國商業銀行相比,顯然他們具有更強的服務功能和競爭力。與西方主要國家全能銀行業務範圍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範圍侷限在相當狹小的範圍之內。業務範圍存在的侷限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提高,這種狀況必然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提高。競爭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商業銀行的生死存亡。

從目前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來看,不僅在國際商業銀行市場上根本無力與西方實行綜合經營的銀行進行競爭,甚至在國內商業銀行市場上也難以應付由於外資銀行進入而造成的競爭壓力和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有必要根據國際經濟商業銀行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認真研究和探討採取綜合經營模式。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銀行業的保護期即將結束,在我國商業銀行市場面臨進一步開放壓力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調整也是為了提高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使之能夠在國內商業銀行市場上與外資銀行展開競爭。

(二)應對國內其他商業銀行機構的競爭

現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在國內商業銀行市場上依然佔據了大部分份額,但其增長速度卻遠低於證券、保險業等其他商業銀行機構。商業銀行的傳統利潤來源無非是存貸款利差。隨着各個非銀行商業銀行機構不斷的商業銀行創新和融資證券化趨勢,優化傳統的利潤來源將受到巨大的挑戰。

首先,從負債業務方面看,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的發展必然帶來商業銀行產品多樣化,投資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資人特點的、個性化的商業銀行服務業將逐漸開發出來,居民的儲蓄會紛紛發生分流投向公債、股票和投資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這樣,投資基金、保險公司、貨幣基金、股票市場和養老基金都將是銀行負債業務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由於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股票公司等機構創造出的各種各樣存款性質的商業銀行投資工具,更能滿足客户多樣化的投資需求,因而,這時銀行穩定的資金來源基礎發生動搖,銀行傳統的彙總儲蓄、活期存款的壟斷地位受到挑戰。隨着這些機構的迅猛發展,銀行資金來源急劇減少,利差基數減少,銀行利差收入會急劇下降,盈利形勢惡化,到那時,商業銀行就不得不尋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發展,商業銀行各業的交叉領域的廣大業務空間必會成為其業務發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從資產業務方面看,由於多元化和資產證券化的需要,銀行原有的資產業務,也會受到競爭的壓力,如原有的住房消費貸款業務也會漸漸為建築協會等機構滲透。同時,我國證券市場發展迅速,以股票市場為例,證券市場上無論是上市公司總數規模,還是資金規模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證券市場等資本市場的發展會給其他非銀行商業銀行機構和大公司直接在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上籌資提供方便,通過股票市場的直接融資總體呈遞增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我國銀行的間接商業銀行轉向直接商業銀行這樣的一種趨勢。雖然,銀行在融資方面無論在現在還是將來一段時期內依然佔據主要地位,但隨着資本市場間接商業銀行的發展,這將削弱了銀行原來所佔有的壟斷地位和在融資成本上的比較優勢。激烈的競爭已使國際商業銀行市場中發生“脱媒”現象,隨着銀行傳統的商業銀行媒介作用降低,銀行傳統業務市場份額縮小,銀行盈利也會受到影響。面對融資的證券化,商業銀行原有的.在商業銀行市場的定位發生挑戰時,分業壓力、綜合呼聲會隨之增加。

再次,從表外業務看,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按通行的會計準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影響其資產負債總額,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改變銀行資產報酬率的活動,包括了擔保、商業銀行衍生工具、貸款承諾、投資銀行業務及信託、諮詢、結算等。世界範圍內,近年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銀行一改過去將資產負債管理作為銀行關注重點的傳統。國外的銀行積極通過表外業務尋找利潤空間,國外銀行的表外業務十分發達一般佔到業務收入的30—40%,而我國僅為10%左右,我國銀行業的利潤來源大部分來自存貸差利自、收入,大約佔到90%。隨着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銀行出於競爭的壓力,為滿足客户多樣化的需求,同時為與國際接軌,我國現在也在漸漸實行通用的巴塞爾協議的做法。提出了對商業銀行自有資本比率的要求,表外業務對自有資金的要求較低,有的非或有資產與非或有負債業務對自有資金的要求為零,銀行出於逃避對有資本比率的管理要求擴大表外業務成為必然的選擇。表外業務包括了商業銀行工具的交易以及收費和出售貸款等取得收入的業務,它的商業銀行工具有許多是銀行與證券結合的產物,如投資銀行的部分業務,因而隨着不斷創新,表外業務的發展將會模糊銀行業務和證券業務的界限,使得分業與綜合的籬笆也被逐步拆除。

我國商業銀行不斷髮展,將形成各非銀行商業銀行機構的突起,使國有商業銀行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對銀行傳統業務形成巨大壓力,使其不得不大力發展表外業務,進行商業銀行創新,擴大業務範圍,這就不斷形成對原有分業經營模式的突破。

(三)國有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要求

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是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性、流動性要求下,商業銀行的盈利性不可忽視,真正的商業銀行本質內涵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經濟人”,在趨利避害原則下,實現盈利最大化是其從事經營基本動機,依據前文提到的綜合經營具有的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和吸引客户的優勢,隨着分業經營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利潤空間逐漸縮小,盈利最大化的實

現是建立在其經營領域和業務空間不斷拓展基礎上的。在當今,商業銀行證券化、電子化、信息化和一體化的發展格局下,把銀行業務發展的空間定位於傳統的存貸款業務,會抑制商業銀行功能的發揮,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這樣具有一定規模和一定競爭實力的銀行,分業經營會成為其發展的障礙。同時,經營手段的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使銀行綜合經營的成本優勢日益顯現出來,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商業銀行拋棄“分業制”,實行“綜合制”提供了技術支持。因而隨着商業銀行內部機制的不斷完善,外部監管的加強,國有商業銀行自身的發展必然需要綜合經營體制的建立。

三、我國商業銀行實施綜合經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業務多元化,商業銀行化特徵的綜合經營戰略順應了世界商業銀行經濟發展的潮流,以其靈活、多樣的全方位服務滿足了現代社會的需求,極大地推動了一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專業銀行轉化為商業銀行之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成為各銀行發展的宗旨追求利潤、自負盈虧必將使各商業銀行的經營者的經營觀念和體系發生改變,經營的綜合性戰略已成為一種商業銀行的必由之路。另外,隨着電子技術的不斷進步,商業銀行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國際間商業銀行競爭的日趨激烈,組合式商業銀行工具的大量湧現,綜合經營戰略作為一種商業銀行領域的新生事物必將受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的青睞,成為世界商業銀行業發展的主流。目前我國正積極復關,與世界經濟接軌,復關後,市場領域的壟斷地位就要被打破,競爭將日益國際化。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在競爭中站穩腳,與強大的外國商業銀行機構抗衡,實施靈活、高效獨具特色的綜合經營戰略將成為最佳選擇。

(一)在資產業務方面

隨着證券市場特別是政府債券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及證券流動性的提高,商業銀行可以及時調整資產結構,減少庫存現金、存放央行、存放同業等一級準備,逐步增加持有部分變現能力強且收益率較高的政府短期債券作為二線準備,以優化資產結構、增強盈利能力。由於在機構網絡分佈、傳統客户羣、資金實力、專業人才、信譽、信息方面具有絕對的實力和優勢,商業銀行在代理髮行、兑付、承銷、買賣政府債券方面將獲得巨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現在我國又將政府債券的作用從單純彌補財政赤字發展為刺激經濟增長,政府債券的發行量將保持較大規模,商業銀行更是應當抓住機遇,在政府證券市場中保持並擴大市場份額,獲取豐厚的利潤回報。

(二)在負債業務方面

直接融資的發展,給客户資產組合更多的選擇。客户不滿足於把自己的商業銀行資產存放在銀行裏,而更加看重投資類產品。商業銀行為拓展其負債業務,增加資金來源,必須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證券、投資、保險、基金、信用卡、外匯等在內的有效商業銀行產品,才能進一步鎖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商業銀行服務中得到滿意。商業銀行應加強與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的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

(三)在中間業務方面

我國現行商業銀行法不允許商業銀行從事股票業務,但並沒有限制商業銀行從事與資本市場有關的中間業務。特別是在當前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領域發展空間有限情況下,商業銀行可利用其在信息、專業水平、人力資源上的優勢,積極推進商業銀行創新,注意發展與資本市場有關的中間業務:(1)資產評估業務,如為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和證券市場中的收購兼併提供資產評估服務。(2)客户理財業務,如涉及個人理財和公司理財的諮詢服務。(3)資金結算與清算業務,如為券商資金往來提供結算、代理股票發行市場中申購款的收繳與結算等。(4)信息諮詢業務,如為企業提供國家產業政策、進出口政策、投融資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重要信息。(5)基金資產管理業務,如基金託管業務、投資業務等。《商業銀行法》允許商業銀行發行商業銀行債券,代理髮行、兑付、承銷政府債券等投資銀行業務。如在實踐中出現:上海城市合作銀行推出了企業購併轉項貸款;中國工商銀行託管開元。

(四)在國際業務方面

由於國際業務往往較少受到國內商業銀行法規的約束,商業銀行可以在國際業務中廣泛參與資本市場的運作,如投資外國債券、在國外發行商業銀行債券、參加國際證券包銷和銀團貨款等。商業銀行還可在境外購買、控股或新設一家專門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公司,直接從事包括證券市場一級、二級市場在內的全部業務,如:中國工商銀行收購香港西敏證券公司。對於國際網絡比較完善的商業銀行,則可嘗試全球保管業務,即跨國證券管理服務業務。

(五)在銀行IT業務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銀行提供網上銀行的服務,不僅如此,使用者對在網上商業銀行的認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認為網上提供的信息超過與客户面對面的交流,網上銀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點。我國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銀行卡、網上銀行的服務,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業銀行服務。如:全國統一的銀行卡網絡中心將建立、銀行卡發行突破2億張、證券保險通過網上銀行和銀行卡委託交易等。

結束語

自1933年美國等西方國家實行商業銀行分業經營模式而德國等一部分歐洲國家堅持實行綜合經營模式以來,綜合經營與分業經營一直是一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尤其在目前,隨着技術的進步、信息處理和傳輸手段的改進,金融自由化、經濟和金融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放棄原先的商業銀行分業經營模式。隨着我國改革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我國商業銀行必然也會融入到世界銀行體系當中,綜合經營將是我國最終的選擇。